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1
作者 梁冠标 阳诺 +1 位作者 李昌钤 李泳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52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Mb、CPK、NGF、PGE2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1d、7d及1个月、3个月,经剑突组疼痛VAS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胸腔镜手术 剑突肋缘入路 肋间入路 倾向性匹配
下载PDF
经剑突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赵琪 牛文峰 姚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584-587,593,共5页
目的:观察经剑突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手术治疗的1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53例患者经剑突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剑突组),68例经肋间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观察经剑突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手术治疗的1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53例患者经剑突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剑突组),68例经肋间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短期生存率、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剑突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剑突组低于对照组(P<0.05)。剑突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55%与16.18%,短期生存率分别为94.34%与91.18%,复发率分别为9.43%与1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单孔 经剑突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冯征 周勇安 +2 位作者 张天意 程少毅 尹逊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及围术期疼痛情况、应激反应、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21±0.47)分和(2.47±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2±0.53)分和(2.61±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Adr、Cor水平分别为(101.94±12.83)ng/L和(276.84±31.05)nmol/L,低于对照组的(108.15±14.72)ng/L和(308.91±35.2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40.91±6.93)pg/ml和(55.62±8.6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5.85±8.12)pg/ml和(61.98±10.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分别为4.75±0.74和0.95±0.17,均低于对照组的5.16±0.89和1.06±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相比,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可减轻围术期疼痛,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腺瘤 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对前纵隔肿瘤患者应激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4
作者 张清秀 孙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对前纵隔肿瘤患者应激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72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观察组使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 目的探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对前纵隔肿瘤患者应激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72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侧胸入路胸腔镜手术,观察组使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炎症及应激反应指标、肿瘤标志物。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当(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人神经肽Y(NPY)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的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NSE)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采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效果显著,能有效切除肿瘤,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程度,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秀科 李东涛 张福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8期178-181,共4页
前纵隔肿瘤传统手术多以胸部正中切口为主,能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可完整地切除病灶组织,且手术过程中能保护膈神经、无名静脉,尤其是对于肿瘤体积较大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是,该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胸... 前纵隔肿瘤传统手术多以胸部正中切口为主,能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可完整地切除病灶组织,且手术过程中能保护膈神经、无名静脉,尤其是对于肿瘤体积较大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是,该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手术存在明显的适应证、手术入路亦相对较多。侧胸单孔胸腔镜手术、正中开胸手术及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均为前纵隔肿瘤患者常见手术入路,不同手术各有优缺点。本综述以前纵隔肿瘤患者为起点,分析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中的优点,探讨剑突入路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胸腔镜手术 剑突入路 侧胸单孔胸腔镜手术 正中开胸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剑突单孔体内绕线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泉宇 贺伟 +3 位作者 刘尧 廖波 梁勇 夏雨霄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42-74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经剑突单孔体内绕线结扎与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接受LC的1226例患者的...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采用经剑突单孔体内绕线结扎与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接受LC的1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n=513)行经剑突单孔体内绕线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改良法,对照组(n=713)采用生物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的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44.49±12.15)min vs(59.54±28.28)min,P=0.001],住院费用更少[(1.09±0.29)万元vs(1.41±0.19)万元,P=0.001],术中胆管损伤更少[0 vs 0.84%(6/713),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中转开腹、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出血[0.58%(3/513)vs 1.54%(11/713)]、胆瘘[1.36%(7/513)vs 1.40%(10/713)]、腹腔感染[1.94%(10/513)vs 2.24%(16/713)]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结扎方式,LC术中采用经剑突单孔体内绕线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改良结扎法安全、可靠,不增加硬件设备及人力成本,在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剑突 单孔 体内绕线 结扎 胆囊动脉 胆囊管
下载PDF
多窗调整技术在胃肠道穿孔气腹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兰国宾 戴士林 +2 位作者 路凯 孙晓霞 李凤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后多种窗宽、窗位调整技术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的胃肠穿孔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肺窗、腹窗、脂肪窗在发现不同部位气腹征的差异。结果本组研究中合理运用三种窗宽、窗位技术可以提高... 目的探讨CT扫描后多种窗宽、窗位调整技术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的胃肠穿孔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肺窗、腹窗、脂肪窗在发现不同部位气腹征的差异。结果本组研究中合理运用三种窗宽、窗位技术可以提高气腹征的检出率,经2检验分析显示不同部位气腹征的统计数据如下:肝脏表面周围(2=7.536,P<0.05),胃小网膜囊(2=6.991,P<0.05),肝门肝裂部(2=8.663,P<0.05),胃脾间隙(2=0.577,P>0.05),肾周(2=0.097,P>0.05),升降结肠周围(2=0.686,P>0.05),肠系膜及小肠周围(2=27.118,P<0.05),大网膜前后(2=0.445,P>0.05),回盲部(2=5.072,P>0.05),直肠、乙状结肠周围(2=10.286,P<0.05)。结论肺窗对肝脏表面周围游离气体检出率最高,腹窗对胃小网膜囊及肝门、肝裂积气显示较好;对于肠系膜及小肠周围积气首选脂肪窗;直肠、乙状结肠周围的积气以腹窗显示率最高;因此上腹部应该选择肺窗和腹窗来观察气腹征,中腹部首选脂肪窗观察气腹征,下腹、盆腔的游离气体使用标准腹窗更利于发现气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穿孔 剑突下隐窝 气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上皮肿瘤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飞 宋媛 +4 位作者 李世勇 朱希燕 李勇 岳泓旭 何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主诉疼痛评分(VRS)。结果剑突下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剑突下切口组术后VAS和VRS疼痛评分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结论经剑突下切口比经胸切口在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微创治疗中安全可行,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剑突下切口 肋间切口 疼痛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T_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永祥 陈成 +3 位作者 徐刚 李剑 瞿文栋 汤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入路(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两侧腋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1年10月-2015年9月,该科共完成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7例,其中经剑突下单孔...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入路(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两侧腋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1年10月-2015年9月,该科共完成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7例,其中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11例(A组),经双侧腋下单孔胸腔镜行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36例(B组),通过观察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症状好转程度、远期有无复发及代偿性多汗等指标,对比两种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00±12.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00±0.7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26.30±9.20)mg,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00±16.0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0±1.0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48.30±12.00)mg。近期均无血胸、气胸、Hornor综合征等并发症,随访两组均无复发,两组患者对比围手术期数据,经剑突下入路手术平均时间较经双侧腋下入路手术长,术后各项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与传统的经双侧腋下切口单孔胸腔镜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相比,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具有更微创的优势,减轻了术后出现的肋间神经疼痛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剑突下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评价国人剑突形态变异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妍妍 孙宏亮 +2 位作者 王武 马恩森 于洪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评价中国人群中剑突形态的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20例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MPR、MIP以及3D VR技术显示剑突形态。结果所有620例均显示剑突。304例(304/620,49.03%)剑突凹向腹侧,...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评价中国人群中剑突形态的变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20例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MPR、MIP以及3D VR技术显示剑突形态。结果所有620例均显示剑突。304例(304/620,49.03%)剑突凹向腹侧,其中77例剑突末端弯曲似鱼钩样;303例(303/620,48.87%)剑突平伸,与胸骨柄呈同一轴线;9例(9/620,1.45%)剑突外凸;4例(4/620,0.65%)呈反S型。剑突末端无分叉者362例(362/620,58.39%),两分叉者242例(242/620,39.03%),三分叉者16例(16/620,2.58%)。155例(155/620,25.00%)剑突有假孔,其中129例(129/620,20.81%)剑突有1个假孔,26例(26/620,4.19%)剑突有2个或多个假孔。46例(46/620,7.42%)剑突偏移胸骨正中线,其中24例(24/620,3.87%)剑突偏向右侧,22例(22/620,3.55%)剑突偏向左侧。317例(317/620,51.13%)剑突与胸骨体末端相融合。结论剑突形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56层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其解剖学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剑突
下载PDF
经体表测量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继红 梁健 林月娟 《护理研究》 2004年第6期979-980,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最佳深度的方法。 [方法 ]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 ,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病人经体表测量插管最佳深度的方法。 [方法 ]将胃肠减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65例。观察组按测量病人前额正中发际—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的距离插管 ,对照组按传统法测量插管 ,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腹胀和引流情况以及拔管时的实际长度。 [结果 ]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对照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观察组体表测量长度与实际插管长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发际—剑突与脐中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插管 ,胃管插入深度可到达胃体与胃窦部 ,可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测量 胃肠减压 前额发际一剑突与脐中点测量法 传统测量法
下载PDF
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深度与体表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景佳 赵桀 +2 位作者 孙加晓 江长城 童美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 DLT)插管深度( Y)与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 X)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胸科手术115例,分为男性右DLT 33例( MR组),女性右DLT 32例( FR组),男性...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 DLT)插管深度( Y)与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 X)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胸科手术115例,分为男性右DLT 33例( MR组),女性右DLT 32例( FR组),男性左DLT 29例(ML组)和女性左DLT 21例(FL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即测量患者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X),麻醉诱导采用经静脉血浆靶控泵注丙泊酚2.8~3.8μg/ml和瑞芬太尼4.5~5.5 ng/ml,患者入睡后再静注肌松剂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插入DLT后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B)直视下调整并确定DLT管端位置对位准确,观察标定DLT尖端至门齿的距离,即插管深度(Y)。对4组X和Y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每组DLT 插入的适宜深度(Y)与该组患者的年龄无相关(r=0.096,P=0.309),但与患者的体重、身高、性别(女)有显著性相关(r=0.231,P=0.013;r=0.512,P=0.000;r=0.790,P=0.000)。 MR组回归方程:Y∧=0.9806X+2.8132( n=33,r=0.9364,P=0.000);FR组回归方程:Y∧=0.9409X+3.2516(n=32,r =0.8573,P =0.000);ML 组回归方程:Y∧=1.0182X +1.8134(n =29,r =0.9662,P =0.000);FL组回归方程:Y∧=0.9227X+3.6046(n=21,r=0.9180,P=0.000)。结论测量体表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可指导老年患者DLT的插管深度,且和FB的定位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老年患者 体表测量 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 胸科手术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远强 童华杰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常见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肺大泡切除术16例,肺楔行切除术7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增加肋间胸腔镜手术切口2... 目的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常见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肺大泡切除术16例,肺楔行切除术7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增加肋间胸腔镜手术切口2例,中转开胸1例,平均手术时间43.48(30~100)min,平均出血量26.96(10~200)mL,术后平均胸管留置时间1.83(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6(3~7)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病例,治疗简单肺部疾病安全可行,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部疾病
下载PDF
剑突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运泉 李仲购 +1 位作者 郑达人 丁建新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4年第2期9-12,共4页
在20具童尸,108具成尸标本上对剑突和剑突区的血管神经配布进行了解剖观测。1.剑突的长度为48.3±0.8mm,宽度18.2±0.7mm,厚度2.5±0.1mm。剑突呈分叉者21例占16.4%;不分叉者107例占83.6%;剑突有孔者50例占39.1%;剑突末... 在20具童尸,108具成尸标本上对剑突和剑突区的血管神经配布进行了解剖观测。1.剑突的长度为48.3±0.8mm,宽度18.2±0.7mm,厚度2.5±0.1mm。剑突呈分叉者21例占16.4%;不分叉者107例占83.6%;剑突有孔者50例占39.1%;剑突末端居中者52例占40.6%;偏左侧者49例占38.3%,偏右侧者27例占21.1%。2.剑突与胸骨体的连结:软骨结合者100例占78.1%;骨性结合者28例占21.9%。3.胸骨下角度数为61.0±1.0°。4.胸廓内动脉—腹壁上动脉在剑突旁垂直下行,距离前正中线为26.0±5.0mm。文中探讨了剑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 胸骨 解剖学
下载PDF
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庆军 孔繁义 宋翔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3446-3448,3452,共4页
目的研究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治疗胸腺肿瘤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60例(剑突下切口组)与传统经胸壁切口60例(胸壁切口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肺功能[用力肺... 目的研究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治疗胸腺肿瘤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60例(剑突下切口组)与传统经胸壁切口60例(胸壁切口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1秒率(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肺弥散功能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分别于术前与术后3个月使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剑突下切口组术后1周、1个月的肺功能要优于胸壁切口组(P <0. 05)。剑突下切口组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与胸壁切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剑突下切口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优于胸壁切口组(P <0. 05)。结论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切除胸腺肿瘤作为改良术式,在保护患者肺功能及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 胸腺肿瘤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文坛 杨建胜 +2 位作者 林良安 吴敬阳 林贤宾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胸腺肿瘤及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接受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经肋间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 目的探讨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胸腺肿瘤及重症肌无力(M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接受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经肋间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7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术中麻醉意外情况出现,剑突下组无中转开胸,肋间组中转开胸1例。剑突下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及胸管留置时间,与肋间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肋间组,分别为(4.22±1.99)d和(7.44±2.12)d,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肋间组,分别为(2.52±0.85),(1.74±0.81),(1.33±0.73)分和(3.74±1.97),(2.63±1.80),(2.00±1.57)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围术期并发症低于肋间组,分别为7.4%和18.5%,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胸腺肿瘤和MG较为完美的手术方法,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剑突 胸腺切除术 胸腺肿瘤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CT影像分析对经皮经肝胆道镜前入路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纯忠 刘衍民 +1 位作者 文辉清 陆光生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胆道螺旋CT片的客观测量 ,对肝门部胆管进行立体定位 .方法 以肝内外胆管显影清楚 ,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CT片 117份作为研究对象 .测量左右肝管汇合处及其体表投影点至剑突尖端的距离 ,计算出左右肝管汇合处至剑突尖端... 目的 通过对胆道螺旋CT片的客观测量 ,对肝门部胆管进行立体定位 .方法 以肝内外胆管显影清楚 ,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CT片 117份作为研究对象 .测量左右肝管汇合处及其体表投影点至剑突尖端的距离 ,计算出左右肝管汇合处至剑突尖端连线的长度及其与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的夹角 ,对肝门部胆管进行立体定位 .并比较男女之间的差异 .结果 ①左右肝管汇合处在剑突尖端平面下方 19.8± 16 .1mm .②左右肝管汇合处位于正中矢状面右侧 4 5 .5± 10 .1mm .③左右肝管汇合处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距前体表 81.7± 13.0mm .④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长度为 94 .4± 12 .1mm .⑤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与横断面夹角为 12 .4± 9.9度 .⑥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与冠状面夹角为 76 .6± 11.3度 .⑦左右肝管汇合处与正中矢状面夹角为 30 .2± 6 .7度 .结论 术前CT定位定向对PTCS穿刺有指导意义 ,采取剑突下肋缘点穿刺时 ,在穿刺深度上男女有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立体定位 胆道螺旋CT片 原发性胆管结石 胆道镜
下载PDF
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在前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彬东 陈豪 +4 位作者 黄国忠 张强 陈鹏飞 蔡茂恩 姚金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在前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前纵隔肿瘤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9±7.5)岁,肿瘤... 目的探讨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在前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前纵隔肿瘤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9±7.5)岁,肿瘤的直径为2.0~5.0 cm,平均(3.47±0.78)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无胸腔内大出血、纵隔感染、膈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为62~380 min,平均(134.5±60.1)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71.6±26.2)mL,术后胸液引流量30~680 mL,平均(384.4±118.4)mL,留置胸管时间26~90 h,平均(44.4±16.8)h,术后住院时间为3~8天,平均(4.7±1.4)天,术后1天和7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6.5±0.84),(2.9±0.77)分。结论对于病灶包膜完整且肿瘤直径≤5 cm的前纵隔肿瘤,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剑突下 胸腔镜 手术 前纵隔肿瘤
下载PDF
呼吸流量换能器在呼吸系统机能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飞 杨娜 +1 位作者 刘奔 孙凤仙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7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对呼吸流量换能器与传统呼吸运动记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对分别用3种方法 (呼吸流量换能器、剑突固定法、腹带法)获得的各种因素(吸入CO_2、增大无效腔、注射乳酸、剪断迷走神经)干预呼吸后的呼吸... 目的对呼吸流量换能器与传统呼吸运动记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对分别用3种方法 (呼吸流量换能器、剑突固定法、腹带法)获得的各种因素(吸入CO_2、增大无效腔、注射乳酸、剪断迷走神经)干预呼吸后的呼吸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各项干预因素后,3种方法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都较正常呼吸曲线幅度有所增大,但呼吸流量换能器所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要显著大于传统方法 (剑突固定法及腹带法)所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量换能器测得各种因素干预后的呼吸曲线幅度的可靠性及精确性显著高于传统呼吸运动记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换能器 剑突固定法 腹带法 呼吸幅度
下载PDF
剑突与脐位置的X线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移海 何智明 邓海和 《解剖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20-21,共2页
在仰卧位X线片观察221例成年人剑突与脐的位置。结果表明,剑突以平对第10胸椎体例数最多,脐平对第4、5腰椎体之间为主,剑突至脐连线平均长度为185.0±20.
关键词 剑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