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version of density structure by 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 and identification of igneous rocks in Xisha area 被引量:1
1
作者 Lei Yu Jian Zhang +2 位作者 Wei Lin Rongqiang Wei Shiguo Wu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Organic reefs, the targets of deep-water petro- leum exploration, developed widely in Xisha area. However, there are concealed igneous rocks undersea, to which organic rocks have nearly equal wave impedance. So the ig... Organic reefs, the targets of deep-water petro- leum exploration, developed widely in Xisha area. However, there are concealed igneous rocks undersea, to which organic rocks have nearly equal wave impedance. So the igneous rocks have become interference for future explo- ration by having similar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Yet, the density and magnetism of organic reef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igneous rocks.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o identify organic reefs and igneous rocks by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At first,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was applied to the free-air gravity anomaly in Xisha area to obtain the 2D subdivision of the gravity anomaly and magnetic anoma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us, the dis- tribution of igneous rocks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can be acquired according to high-frequency field, low-frequency field, and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Then, 3D forward model- ing of gravitational field was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the density model of this area by reference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es. Furthermore, 3D inversion of gravity anomaly by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of the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 parallel processing in Xisha target area was applied, and 3D density structure of this area was obtained. By this way, we can confine the igneous rocks to the certain depth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of the igneous rocks. The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and 3D inversion of gravity anomaly by genetic algorithm method of the GPU parallel processing proved to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cognizing igneous rocks to its 3D geological position. So organic reefs and igneous rocks can be identified, which provide a prescie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sha area Organic reefs and igneous rocks -Frequency decomposition of potential field 3D inversionof the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 parallel processing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Xisha sea area
2
作者 WANG Hui HAN Shuzong +3 位作者 FAN Wenjing WANG Guosong LIU Kexiu ZHANG Zengji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34-41,共8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ind,ocean currents,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Xisha sea area are investi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ind,ocean currents,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Xisha sea area are investigated.The main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 Since 1993,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normal in 1998,2001,2008,2010 and 2013.Especially,the sea level in 1998 and 2010 was abnormally high,and the sea level in 2010 was 13.2 cm higher than the muti-year mean,which was the highest in the history.In 2010,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had risen 43 cm from June to August,with the strength twice the annual variation range.(2) The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wa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tidal force of the celestial bodies,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si 2 a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monsoon and ENSO events.(3)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a level in the Xisha sea area and ENSO events.The high sea level anomaly all happened during the developing phase of La Ni-a.They also show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Ni-o 4 and Ni-o 3.4 indices,and the la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2 months and 3 months are–0.46 and –0.45,respectively.(4) During the early La Ni-a event form June to November in 2010,the anomalous wind field was cyclonic.A strong clockwise vortex was formed for the current in 25 m layer in the Xisha sea area,and the velocity of the current is close to the speed of the Kuroshio near the Luzon Strait.In normal years,there is a “cool eddy”.While in 2010,from July to August,the SST in the area was 2–3°C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in the his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sha sea area sea level anomalies ENSO wind current SST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东岛北峡谷体系形态、演化及其成因机制
3
作者 孙美静 陈泓君 +2 位作者 杨楚鹏 胡小三 刘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25-3236,共12页
海底峡谷是全球大陆边缘分布较广泛的地貌单元,是地形地貌、深水沉积和海洋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和二维地震资料,以南海西沙东部海域为研究区,深入剖析了东岛北海底峡谷体系。东岛北海底峡谷分布... 海底峡谷是全球大陆边缘分布较广泛的地貌单元,是地形地貌、深水沉积和海洋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和二维地震资料,以南海西沙东部海域为研究区,深入剖析了东岛北海底峡谷体系。东岛北海底峡谷分布在水深1000~3150 m范围,长度137 km,下切深度70~400 m,表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总体由一条主峡谷和4条分支峡谷构成。峡谷上游有东岛西北部Ⅰ区和永兴海台东部Ⅱ区的沉积物供给,峡谷中游加入了东岛东北部Ⅲ区供给的沉积物。3个物源区的沉积物供应以线状的峡谷、水道和面状的块体流沉积类型为主。主峡谷北坡周缘分布有大量的海底麻坑,侧壁呈阶梯状不断后撤垮塌,因重力驱动作用和水流侵蚀,使峡谷壁外缘发育呈不规则小型“枝杈”状水道;主峡谷南岸因浊流作用,发育沉积物波。NE走向主断裂,控制着主干峡谷NE方向延伸,而峡谷南岸分布海山和海丘地形、岩浆底辟,影响主峡谷各分段的转向;同时峡谷和周缘下部地层发育的断层,控制峡谷侧壁向谷底呈阶梯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体系 地形地貌 构造 西沙海域
下载PDF
西沙海域晚中新世深水水道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4
作者 杨志力 李丽 +7 位作者 吴佳男 李东 马宏霞 田洪训 张远泽 毛超林 李林 杨涛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8,69,I0002,I0003,共13页
为明确西沙海域晚中新世深水沉积体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建立深水水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西沙周缘中新世发育两类不同物源类型的深水沉积体,一类是以越东水系陆源碎屑供源的深水水道,另一类是... 为明确西沙海域晚中新世深水沉积体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建立深水水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西沙周缘中新世发育两类不同物源类型的深水沉积体,一类是以越东水系陆源碎屑供源的深水水道,另一类是以西沙台地碳酸盐岩碎屑供源的深水水道。陆源碎屑供源的深水水道,主要受古地形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水道的迁移性强,水道间存在相互切割的特征;碳酸盐岩碎屑供源的深水水道,主要受古地形的影响,以垂向加积为主,水道的迁移性弱。该结果对西沙周缘油气勘探中深水水道的识别与储层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沙海域 晚中新世 陆隆区 深水水道 重力流 古地形 海平面
下载PDF
西沙海区碳酸盐台地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3 位作者 谷明峰 鲁银涛 董冬冬 赵撼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随着南海海盆的持续扩张,西沙海区整体沉降,从早中新世起西沙碳酸盐台地开始发育,而且在台地之上生长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礁。通过地震识别认为,西沙海区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顶底强振幅的丘形连续反射、内部弱振幅杂乱反射;碳酸盐台... 随着南海海盆的持续扩张,西沙海区整体沉降,从早中新世起西沙碳酸盐台地开始发育,而且在台地之上生长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礁。通过地震识别认为,西沙海区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顶底强振幅的丘形连续反射、内部弱振幅杂乱反射;碳酸盐台地表现为顶部强振幅连续平行反射、底部界面局部模糊、内部强弱相间亚平行连续反射。通过对西沙海区地层层序的分析以及大量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在西沙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早期它受基底构造的控制,而在后期主要受多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其发育演化经历了初始生长—加积—出露—二次生长—淹没等一系列阶段,复杂的演化过程也使西沙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和油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区 生物礁 碳酸盐台地 深水油气 沉积模式
下载PDF
2000年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海-气热量交换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闫俊岳 姚华栋 +5 位作者 李江龙 唐志毅 沙文钰 蒋国荣 李训强 肖义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8,共11页
利用2000年5月6日至6月17日在西沙海域进行的第二次南海海-气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海洋-大气间的辐射收支、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及海洋热量净收支;发现季风爆发后海-气热量交换突然发生变化,其中潜热通量、海洋热量净收... 利用2000年5月6日至6月17日在西沙海域进行的第二次南海海-气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海洋-大气间的辐射收支、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及海洋热量净收支;发现季风爆发后海-气热量交换突然发生变化,其中潜热通量、海洋热量净收支变化尤为显著。讨论了季风爆发前后各种天气过程影响下海-气热量、水汽交换特点和海洋热量净收支变化,说明季风爆发前海洋是一个能量积累过程,季风爆发期海洋是一个能量释放过程,季风中断期海洋是一个能量再积累过程;季风爆发后西南大风期持续时间和强度,强烈影响水汽蒸发量大小,进而影响我国大陆上夏季降水,通过南海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西太平洋暖池等不同海域资料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海-气热量交换上的差别,指出这种差别是爆发后南海SST基本稳定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SST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南海季风 西沙海域 海-气热量交换特征 海洋-大气相互关系 海洋气象学
下载PDF
西沙海域中新世碳酸盐台地的时空分布及其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振 张光学 +4 位作者 张莉 吴时国 祝幼华 强昆生 鄢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0-1373,共14页
本文基于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结合碳酸盐台地的边缘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特征,首次建立了研究区中新世碳酸盐台地边界的三个识别标志:岩性突变界面、断层界面和潮汐水道。在对地震数据系统的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基础之上,厘... 本文基于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地震数据及钻井资料,结合碳酸盐台地的边缘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特征,首次建立了研究区中新世碳酸盐台地边界的三个识别标志:岩性突变界面、断层界面和潮汐水道。在对地震数据系统的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基础之上,厘定了该区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时空分布,总结其分布规律,西沙海域中新世碳酸盐台地可以分为六期,进一步划分三个演化阶段,分别为中中新世早期的繁盛阶段、中中新世晚期的衰退阶段、晚中新世以来的淹没阶段,各阶段碳酸盐台地的沉积相带发育完整,其中生物礁主要分布台地的西-西南缘。统计结果显示,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全面发育时期的面积达到了80000km^2,后期随着台地的衰退而规模有所减小。西沙海域中新世碳酸盐岩分布广泛、规模巨大,而且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暴露而遭受淋滤,进一步增大了其孔隙度,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前提。结合区域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与探讨,建立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成藏模式,提出西沙海域碳酸盐台地具有典型"下生上储上盖"的成藏过程,指出西沙海域邻近华光凹陷和中建南盆地北部的碳酸盐台地是油气勘探的两大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碳酸盐台地 识别标志 时空分布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吴钟解 王道儒 +3 位作者 涂志刚 李元超 陈家日 张光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6,共7页
2005—2009年对西沙生态监控区5个站位(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和北岛)造礁石珊瑚种类、覆盖度、补充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呈现逐年退化趋势,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2005年的65%下... 2005—2009年对西沙生态监控区5个站位(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和北岛)造礁石珊瑚种类、覆盖度、补充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呈现逐年退化趋势,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2005年的65%下降到2009年的7.93%,而死珊瑚覆盖率变化则相反,从2005年的4.70%增加到2009年的72.90%。新生珊瑚的补充量也越来越小,2005年为1.21个/m3,而2009年仅为0.07个/m3。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起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的原因很多,如生物侵蚀、水温升高、海水酸化和过度捕捞等,而长棘海星大面积暴发是导致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 生态监控区 造礁石珊瑚 退化
下载PDF
2002年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区海-气通量交换及其变化 被引量:31
9
作者 闫俊岳 唐志毅 +3 位作者 姚华栋 李江龙 肖义国 陈弈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0-1010,共11页
利用2002年4月24日至6月20日在西沙海区进行的第三次南海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采用涡相关法和TOGACOARE2.5b版本通量计算方案,计算了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洋-大气间的通量交换,讨论了辐射、动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海洋热量净收支的... 利用2002年4月24日至6月20日在西沙海区进行的第三次南海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采用涡相关法和TOGACOARE2.5b版本通量计算方案,计算了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洋-大气间的通量交换,讨论了辐射、动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海洋热量净收支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太阳短波辐射、海面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海洋热量净收支变化特别强烈;通量变化受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感热通量与海-气温差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潜热通量与风速、海-气温差及海面水温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风速的关系最密切.动量通量(τ)主要随风速变化,它与风速(V)的关系可以表示为τ=0.00185V2-0.00559V+0.01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区 南海季风爆发 海-气通量交换
下载PDF
西沙海区晚新生代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模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振 吴时国 +3 位作者 吕福亮 王大伟 王彬 鲁银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5,共9页
基于最新的地震资料和已有的钻井资料研究发现,西沙海区的碳酸盐台地自早中新世早期开始发育,活跃至今。其中裂陷期基底断裂活动形成的构造高点为碳酸盐台地的初始发育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早中新世早期,碳酸盐台地主要发育在西沙隆起的... 基于最新的地震资料和已有的钻井资料研究发现,西沙海区的碳酸盐台地自早中新世早期开始发育,活跃至今。其中裂陷期基底断裂活动形成的构造高点为碳酸盐台地的初始发育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早中新世早期,碳酸盐台地主要发育在西沙隆起的西部和西南等斜坡之上,台地数目少并且规模有限。中中新世早期,碳酸盐台地全面发育,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和广乐隆起以及永乐隆起周缘,单个台地的规模大小不等,台地的总面积达到了55 000km2。中中新世晚期,碳酸盐台地开始衰退,台地逐渐向地形高点迁移,许多类型的生物礁,如点礁、环礁等开始出现。晚中新世至今,只有一些规模有限的孤立台地发育于西沙隆起之上,如永乐、宣德环礁等。早中中新世以来,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基底构造沉降共同控制碳酸盐台地的初始发育、繁盛、衰退和淹没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中新世 构造沉降 相对海平面 西沙海区
下载PDF
南海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1-778,共8页
利用位于南海中北部的西沙观测站1959~1988年3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1980~1988年9年探空资料,分析了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平均结果表明,西沙地区5月中旬西南(或南)风建立,对... 利用位于南海中北部的西沙观测站1959~1988年3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1980~1988年9年探空资料,分析了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平均结果表明,西沙地区5月中旬西南(或南)风建立,对流突然加强,云量陡增,6月上旬降水量剧增。利用本文定义的季风指数,可以将西沙夏季风季节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东南夏季风阶段(4月初至5月初)、西南夏季风阶段(5月中至9月初)和夏季风结束阶段(9月中至10月初)。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但与广东省汛期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与南海大气环流的季节演变也有很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地区 季风 季节变化 气候特征 南海
下载PDF
西沙海域内潮与近惯性内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华斌 陈桂英 +1 位作者 尚晓东 练树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2-600,共9页
通过使用西沙海域锚定潜标的测流数据,分析了距浣熊台风路径100km处海流受浣熊台风影响前后的动能谱、旋转谱和流剪切谱,从而阐明近惯性波,以及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的相互作用机制.台风浣熊之后所引起的近惯性波主要在上250m较强,其能... 通过使用西沙海域锚定潜标的测流数据,分析了距浣熊台风路径100km处海流受浣熊台风影响前后的动能谱、旋转谱和流剪切谱,从而阐明近惯性波,以及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的相互作用机制.台风浣熊之后所引起的近惯性波主要在上250m较强,其能量是普通风场所引起的40倍.近惯性波的能量向下传播至450m左右,与此同时,强的近惯性流的剪切驱动着惯性波与全日内潮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强的近惯性波与全日内波的耦合波(f+D1).此三波耦合机制为Davies的波波相互作用理论提供了观测依据,同时,近惯性内波与全日内潮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揭示了南海近惯性波能量耗散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惯性内波 内潮 浣熊台风 南海西沙海域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的性质及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1 位作者 孟卫工 熊湘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3-1938,共6页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生物障积、生物节片、生物捆扎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溶孔+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生物礁性质 储层岩石学特征 新近纪以来
下载PDF
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振 张光学 +1 位作者 张莉 夏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7-795,共9页
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 南海北部西沙海域发育大量的生物礁,活跃于整个新近纪,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西沙海域高精度地震数据及钻井数据的研究表明,早中新世时期,少量的生物礁初始发育于地势高点之上。至中中新世早期,生物礁进入了全面发育阶段,礁体类型众多,如点礁、台地边缘礁、塔礁等,广泛分布于西沙隆起西部的斜坡之上。在发育过程中,随着水体的加深,生物礁逐渐向隆起等地势高部位迁移。至中中新世晚期,进入衰退阶段,以马趾礁、台地边缘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晚中新世以来,生物礁的发育进入了淹没阶段,并以垂向生长的环礁为代表,主要分布于西沙隆起之上的岛礁周缘。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为西沙海域新近纪生物礁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构造断裂产生的构造高点控制生物礁初始发育的位置,后期基底构造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各个阶段,三级相对海平面周期性浮动也影响了生物礁旋回性的退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发育模式 控制因素 新近纪 西沙海域
下载PDF
西沙海域新近纪以来生物礁分布规律及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2 位作者 孟卫工 祝永军 张君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2,370,22,共8页
依据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对西沙海域生物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平面上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岛礁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和盆地边缘隆起区。岛礁区发育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生物礁,未被碎屑沉积地层覆盖,不具备成藏条件,... 依据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对比分析,对西沙海域生物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平面上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岛礁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和盆地边缘隆起区。岛礁区发育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生物礁,未被碎屑沉积地层覆盖,不具备成藏条件,是无效勘探区。盆地内部构造凸起带发育中新世和上新世生物礁,与构造高点匹配。礁基以下发育砂岩储层,成藏组合为构造—碎屑岩—生物礁复合型油气藏,具有近油源、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和生储盖配置关系好等特点,是最有利的勘探方向。盆地边缘隆起区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发育中新世、上新世和/或更新世生物礁,成藏组合多为单一的生物礁型油气藏,有时可能形成基岩潜山—生物礁型油气藏,这类圈闭虽然远离油源,但油气可以通过断裂、不整合面、渗透地层等输导系统长距离运移至储层,因此这类油气藏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新近纪 生物礁 识别依据 分布规律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古地貌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振 张光学 +1 位作者 张莉 夏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7,共11页
古地貌的构造格局控制了物源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发育,对其研究有利于确定油气勘探目标。基于西沙海域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高精度的多波束资料,重点经过去压实校正和古水深校正之后,恢复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的古地貌。该时期的... 古地貌的构造格局控制了物源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发育,对其研究有利于确定油气勘探目标。基于西沙海域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高精度的多波束资料,重点经过去压实校正和古水深校正之后,恢复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的古地貌。该时期的古地貌显示:西沙海域以两个近北东向的西沙、广乐隆起为纽带串联周缘的深水区域,西沙隆起和广乐隆起之上水体较浅,处于滨海环境,利于碳酸盐岩的沉积。西沙隆起之上岛屿众多,岛屿之间以洼地相隔,为需要地势高点生长的生物礁的发育创造了条件,西沙隆起南部于渐新世发育大量的火山,后期多演化为孤立的台地,隆起周缘多以陡坡为主。而广乐隆起之上地势开阔、平坦,隆起南、北两侧的斜坡有一定的差异,具有"南陡、北缓"的特点,其北部斜坡地貌复杂,发育至少三组近平行的水道,利于碳酸盐岩碎屑的搬运和沉积,活跃于渐新世的断裂控制古地貌的空间格局,同时,生物礁碳酸盐岩的发育以及其碎屑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对地貌的不断改造,造就了该时期的地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控制因素 中中新世早期 西沙海域
下载PDF
西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涛 陈宏文 张宝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基于南海西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二维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资料,使用Geovation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道集基础上,进行高密度双谱非双曲线型NMO自动拾取,最终获得解决各向异性问题后... 基于南海西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二维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资料,使用Geovation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在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道集基础上,进行高密度双谱非双曲线型NMO自动拾取,最终获得解决各向异性问题后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技术实现了速度逐道逐点的自动拾取,提高了时间方向的分辨能力、空间方向的分析密度,可以充分挖掘水合物地震数据的潜力。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方法在提高处理质量的同时,可以帮助判定水合物的富集层位,研究似海底反射层附近的详细速度结构,为西沙海域水合物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双谱速度分析 各向异性 西沙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相干技术及其在西沙周缘深水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涛涛 王彬 +3 位作者 吕福亮 范国章 杨志力 吴敬武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共6页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优越。西沙周缘深水区与其同处于一个构造带上,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类比推测西沙周缘深水区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文章在介绍相干技术的基础上...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优越。西沙周缘深水区与其同处于一个构造带上,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类比推测西沙周缘深水区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文章在介绍相干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近年来西沙海域新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比各代相干算法的计算效果,并将相干技术应用于该区深水油气勘探工作中。1)相干技术对地震数据的不连续性十分敏感,可有效精确地识别断层。在相干切片上,断层走向清晰,相互切割关系明确。2)相干技术强调振幅加强和边缘检测,可用于深水水道的识别刻画。在相干切片上,水道的整体形态、曲流特征和侧向侵蚀特征清晰,水道边缘为不连续性条带。3)由于生物礁核部岩性较均一,地震响应特征相似,而礁体边缘部位的地震反射杂乱,因此可以利用相干技术突出不连续性的特点识别生物礁。4)火山岩内部与围岩地震响应特征差别明显,因此可利用相干技术识别火山岩体。在相干切片上火山岩发育区为明显的弱相干,且会出现以火山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放射状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技术 西沙周缘 深水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西沙海域新生代生物礁序列的沉积构成:以西科1井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新伟 许红 孙志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2-862,共11页
生物礁是由原地的固着生物所建造的块状碳酸盐岩沉积。西沙海域自中新世以来发育了厚层生物礁地层。通过对最新全取心钻井西科1井岩心的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结合古生物及岩心测试成果,发现西科1井中新世和第四纪为主要造礁期,形成了两... 生物礁是由原地的固着生物所建造的块状碳酸盐岩沉积。西沙海域自中新世以来发育了厚层生物礁地层。通过对最新全取心钻井西科1井岩心的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结合古生物及岩心测试成果,发现西科1井中新世和第四纪为主要造礁期,形成了两套分别以珊瑚藻和珊瑚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生物礁序列,底栖有孔虫为主要的附礁生物,而上新统为一套滩相沉积。生物礁序列发育骨架岩、粘结岩和障积岩三种礁相岩石,以骨架岩含量最高,非礁相岩石包括泥灰岩、颗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三种。白云岩地层以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早期最为发育,多为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所致,并受热液活动的影响。对生物礁序列的沉积分析,可为后期南海油气勘探以及生物礁储层分布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生物礁序列 白云石化作用 造礁生物 西科1井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区5~6月份辐射通量研究--整体公式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静 蒋国荣 +1 位作者 费建芳 袁冬梅 《海洋预报》 2005年第4期46-53,共8页
将南海西沙海区2000年5~6月海面辐射通量(包括太阳短波辐射、海面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和海面长波辐射)与云量、海温、气温、水汽压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建立了适合于计算南海西沙海... 将南海西沙海区2000年5~6月海面辐射通量(包括太阳短波辐射、海面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和海面长波辐射)与云量、海温、气温、水汽压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建立了适合于计算南海西沙海区的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海面长波辐射和海面反照度的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经验公式计算的各辐射通量值与实测资料的误差较一般常用经验公式的计算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在变化趋势上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通量 西沙海区 经验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