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宏伟 何长斌 +1 位作者 陈广文 胡箭 《云南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6-16,共11页
西双版纳保护区约有种子植物172科,913属,2520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从科级、属级,地理分布类型进行分析,该保护区生物地理属于印度—马来亚界,华南区第10单元泰国季雨林,第10亚单元云南热带,是印度—马来亚界... 西双版纳保护区约有种子植物172科,913属,2520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从科级、属级,地理分布类型进行分析,该保护区生物地理属于印度—马来亚界,华南区第10单元泰国季雨林,第10亚单元云南热带,是印度—马来亚界的分布北界,具有明显的热带雨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点,具有热带北缘性质,区系上具有古老性,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种类在全国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特有属少,特有种在系统位置上较年轻,古特有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区系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永鑫 徐天梅 +2 位作者 郑亚强 苏造堂 陈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40,共9页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 为明确自然保护区干热季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采用Biolog-ECO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干热季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暖热性针叶林及石灰岩山季雨林(高中低海拔)4种植被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供试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及碳源利用率之间均差异极显著(代谢活性:F=3.708,P<0.01;碳源利用率:F=101.956,P<0.01),其中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率均最高,暖热性针叶林最低。D-纤维二糖、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D-苹果酸、L-丝氨酸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不同植被型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石灰岩山季雨林(中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暖热性针叶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季雨林(高海拔)与暖热性针叶林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丛生竹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低海拔)均无明显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土壤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评价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余东莉 刘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6期27-29,33,共4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兰科植物资源.2006~2008年作者对该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兰科植物资源的就...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兰科植物资源.2006~2008年作者对该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兰科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及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多样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砂仁种植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郭贤明 赵新坤 +2 位作者 付双福 曾彩云 王兰新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砂仁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广泛种植,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通过在原始林和砂仁种植地的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群落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掌握了因种植砂仁给季节雨林所造成的物种损失情况以及对群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保护... 砂仁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广泛种植,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通过在原始林和砂仁种植地的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群落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掌握了因种植砂仁给季节雨林所造成的物种损失情况以及对群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解决保护区与当地群众存在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的相应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植物物种多样性 热带季节雨林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球孢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亦菲 郑亚强 +3 位作者 赵永鑫 徐天梅 LOINHEUANG Chanhom 陈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为了解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240株球孢白僵菌的遗传结构、基因流、菌株分化以及遗传变异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9条引物扩增240株球孢白... 为了解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240株球孢白僵菌的遗传结构、基因流、菌株分化以及遗传变异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9条引物扩增240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多态位点数为77个,多态位点比率为97.40%。采集的240株球孢白僵菌的总体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7、1.31、0.18和0.29。从寄主居群来看,鞘翅目昆虫球孢白僵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螳螂目最低,其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0和0.30、0和0;总遗传变异的29.27%存在于寄主居群间。从生境水平来看,五十五生境中球孢白僵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丫口寨生境中最低,其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0.19和0.31、0.06和0.09;总遗传变异的14.92%存在于生境居群间。从季节水平来看,球孢白僵菌秋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夏季最低,其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0和0.32、0.17和0.26;总遗传变异的3.45%存在于季节居群间。表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球孢白僵菌在寄主昆虫、生境分布和季节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昆虫类群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球孢白僵菌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