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Fluid Inclusions and Mineralization of Xitieshan Sedimentary-Exhalative (SEDEX) Lead-Zinc Deposit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Lijuan ZHU Xinyou +3 位作者 WANG Jingbin DENG Jiniu WANG Yuwang ZHU He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38-844,共7页
The Xitie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Bas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and had developed a complete marin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Our preliminary study of ore-forming f... The Xitie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Bas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and had developed a complete marin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Our preliminary study of ore-forming fluids shows that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altered stockwork rocks that represent the pipe facies have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he intense fluid activities a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pe facies of the exhalative system. Fluid inclusions in carbonates near th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hosted in the thick-bedded marble which represents vent-proximal facies are large in size and have moderate to high temperatures. They represent unerupted sub-seafloor fluid activity. Fluids in altered stockwork rocks and carbonates have similar H20-NaCI-CO2 system, both belonging to th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The fluids migrate from the pipe facies to th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Boiling of the fluids causes the separation of CO2 vapor and liquid H2O. When the fluids migrate into the unconsolidated thick-bedded marble, the escape of CO2,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s well as some involvement of seawater into the fluids result in the unmixing of fluids with high and low salinity and deposi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two unmixed fluids were trapped in unconsolidated carbonates and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deposited in the unconsolidated carbonates to form the sedimentary-exhalative typ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of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is up to high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huge ore-forming potential in its de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pipe facies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fluid inclusions the xitieshan lead-zinc deposit
下载PDF
Redefinition and Formation Age of the Tanjianshan Group in Xitieshan Region, Qinghai 被引量:3
2
作者 LIANG Xinquan FU Jiangang +5 位作者 WANG Ce JIANG Ying ZHOU Yun YANG Yongqiang WANG Zeli PAN Chuanc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94-409,共16页
The Tanjianshan Group,which was previously divided into a,b,c and d formations,has been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time.It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nd is an important early Paleozoic gr... The Tanjianshan Group,which was previously divided into a,b,c and d formations,has been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time.It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nd is an important early Paleozoic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c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 formation.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key strata suggest that the original lower part of a Formation (a-1) versus the original middle upper of d Formation (d-3 and d-4),the original upper part of a Formation (a-2) and b Formation versus the original lower part of d Formation (d-1 and d-2) of Tanjianshan Group are contemporaneous heterotopic facies volcanicclasolite deposit,respectively.The former formations formed during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463-458 Ma),while the latter ones formed in the late Ordovician (about 445 Ma).The original c formation of Tanjianshan Group,which formed after 430 Ma,is similar to the Maoniushan Formation of Kunlun Mountains and north Qaidam Basin.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naming,new stratum formations of Tanjianshan Group are re-built and divided into Duancenggou (O1-2td),Zhongjiangou (O2-3tz) and Xitieshan (O3tx) formations.The original c Formation is separated from Tanjianshan Group and is renamed as the Wuminggou Formation (S3-D1W),which shows a discordant contact with underlying Tanjianshan Group and overlying Amunike Formation (D3a).The zircon U-Pb age frequency spectrogram of Tanjianshan Group indicates three prominent peaks of 430 Ma,460 Ma and 908 Ma,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etamorphic and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ages obtained from para-and orthogneisses in north Qaidam HP-UHP metamorphic belt,implying that strong Caledonian and Jinningian tectonic and magmatic events have ever happened in North Qai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zircon U-Pb age Tanjianshan Group stratigraphic sequence xitieshan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殷翔 刘炜 张加庆 张占贤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74,共1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带,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北部和祁连山的边界断裂,研究其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对于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考察、遥感解译、探...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带,构成了柴达木盆地北部和祁连山的边界断裂,研究其第四纪晚期古地震活动对于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地震复发周期、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质考察、遥感解译、探槽开挖及OSL地质测年、古地震期次分析等,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古地震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探槽剖面共揭露了5次比较可靠的古地震事件,发震时间分别为:事件E1距今约60 a;事件E23.1±0.3~3.4±0.3 ka;事件E37.5±0.3~8.1±0.3 ka;事件E410.1±0.4~11.4±0.4 ka;事件E512.1±0.4~12.8±0.4 ka。利用古地震逐次限定法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地震复发周期为2.6~3.4 ka。阿木尼克山段最新离逝时间为60年前,锡铁山段最新离逝时间为3.1±0.3 ka,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锡铁山段未来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大于阿木尼克山段。该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的古地震期次、复发间隔等,对地震预报预测及评价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锡铁山-阿木尼克山段 古地震 最近离逝时间 复发间隔
下载PDF
锡铁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的研究
4
作者 李崇英 赵永继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3期82-84,共3页
在锡铁山地区,丰富的铅锌矿储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为理解矿床的成矿过程提供了宝贵线索,而准确的年代学信息则帮助相关领域揭开矿化作用的历史面纱。锡铁山地区铅锌矿研究不断深化,矿床模型的不断完善... 在锡铁山地区,丰富的铅锌矿储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为理解矿床的成矿过程提供了宝贵线索,而准确的年代学信息则帮助相关领域揭开矿化作用的历史面纱。锡铁山地区铅锌矿研究不断深化,矿床模型的不断完善,为今后的矿产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对于预判矿产资源潜在分布范围和优化勘探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
下载PDF
青海省锡铁山矿区坑道钻探技术研究
5
作者 徐国辉 刘海声 +2 位作者 穆元红 陈龙 杨海云 《钻探工程》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近几年,锡铁山主矿带逐步进入深部找矿,在矿井下主要借助坑道钻探查明深部矿床分布与储量,在实施坑道钻探过程中面临机场硐室支护、破碎地层钻进、水敏地层护壁取心、涌水地层处理等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机场硐室掉块、坍塌,钻孔出... 近几年,锡铁山主矿带逐步进入深部找矿,在矿井下主要借助坑道钻探查明深部矿床分布与储量,在实施坑道钻探过程中面临机场硐室支护、破碎地层钻进、水敏地层护壁取心、涌水地层处理等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机场硐室掉块、坍塌,钻孔出现卡钻、埋钻、坍塌等事故,严重时造成钻孔报废,制约了找矿进程。针对上述复杂地层钻进技术难点,开展加强硐室支护、选择合理钻进参数、优化钻孔结构、制定复杂地层冲洗液配方以及使用速凝水泥封堵等技术措施研究,保障了坑道机场的施工安全,有效解决了该区多种复杂地层的钻进难题,降低了孔内事故发生率和钻孔报废率,提高了钻探效率和钻探质量,为后续相似地层钻探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道钻探 破碎地层 水敏地层 涌水地层 钻进参数 冲洗液 锡铁山矿区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赋矿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立军 张倩慧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1期79-85,107,共8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但是,有关其成矿时间问题一直缺乏较好约束。本文通过对靠近矿体底部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三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变化于500~470 Ma,465~450 Ma和440~420 Ma,形成的三...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但是,有关其成矿时间问题一直缺乏较好约束。本文通过对靠近矿体底部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三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变化于500~470 Ma,465~450 Ma和440~420 Ma,形成的三个权重平均年龄分别为(479.4±5.2)Ma,(455.5±6.1)Ma和(431.8±3.7)Ma。结合区域滩间山群成岩构造环境及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文章认为前两组权重平均年龄代表了早古生代滩间山群两期强烈火山作用的峰期年龄,其年龄跨度(500~455 Ma)代表了滩间山群岛弧火山作用的时间跨度。第三组权重平均年龄代表了滩间山群火山岩成岩之后区域造山事件的主期变质年龄。锡铁山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合理时间应在455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滩间山群火山岩 锡铁山铅锌矿床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地体花岗质片麻岩退变质作用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7
作者 胡荣国 白秀娟 +5 位作者 刘希军 杨启军 冯佐海 蔡永丰 赵义来 邱华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0-1344,共15页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含榴辉岩透镜体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黑云母和石英^(40)Ar/^(39)Ar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花岗质片麻岩在加里东超高压变质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角闪岩-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变质...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含榴辉岩透镜体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黑云母和石英^(40)Ar/^(39)Ar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花岗质片麻岩在加里东超高压变质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角闪岩-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变质条件和变质年代。矿物学和相平衡模拟显示,发育变形石英细脉的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高角闪岩相变质矿物组合(M1)为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矽线石+钛铁矿,对应变质条件为T>620℃,P>0.16GPa;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矿物组合(M2)为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榍石±绿泥石,变质条件为T=390~420℃和P=0.10~0.19 GPa。花岗质片麻岩中黑云母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获得了一个上升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在中高温阶段则形成了一个平坦的表观年龄坪,坪年龄为353.9±1.8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7±5.6 Ma。变形石英脉样品真空击碎提取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则形成了下降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10~23阶段的数据点给出了357.9±1.6Ma的坪年龄,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1±3.9Ma,记录了锡铁山地体晚泥盆世一期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和流体活动发生的时间。黑云母和变形石英脉记录一致的~357Ma晚古生代年龄,代表了锡铁山地区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在经历了加里东期深俯冲以及晚泥盆世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叠加后,折返到浅部地壳发生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 花岗质片麻岩 变形石英脉 ^(40)Ar/^(39)Ar定年 真空击碎
下载PDF
大功率激电和瞬变电磁法在青海锡铁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8
作者 刘国兴 王喜臣 +1 位作者 张小路 王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1-554,共4页
为了在锡铁山铅锌矿的外围深部找矿勘查中提供深部地球物理信息,首次将大功率激电和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接地条件十分恶劣、地形复杂的锡铁山地区。采用原长春地质学院研制的大功率设备,对供电电极和常规供电方式进行了改进,使供电... 为了在锡铁山铅锌矿的外围深部找矿勘查中提供深部地球物理信息,首次将大功率激电和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接地条件十分恶劣、地形复杂的锡铁山地区。采用原长春地质学院研制的大功率设备,对供电电极和常规供电方式进行了改进,使供电电流达到10A以上,保证了大功率激电得以在该地区的实施。并于第28勘探线向南延伸部位发现一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和瞬变电磁异常,由于这两种方法的异常可相互验证,再结合矿山外围地质研究工作,推断该异常为深部铅锌矿体所引起。这一新发现为矿山外围找矿提供了深部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大功率激电 大功率瞬变电磁 深部找矿 电法勘探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的矿体成因类型讨论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昌志 顾连兴 +5 位作者 冯慧 张遵忠 刘四海 黄建华 王长华 王震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85-1196,共12页
在青海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中,奥陶系滩涧山群3个不同层位(O3tnb组片岩、O3tnb组片岩与大理岩过渡带、O3tna-2组片岩)同时发育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大理岩中还发育不规则囊状矿体。通过对上述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矿体的分布特征、产状、矿... 在青海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中,奥陶系滩涧山群3个不同层位(O3tnb组片岩、O3tnb组片岩与大理岩过渡带、O3tna-2组片岩)同时发育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大理岩中还发育不规则囊状矿体。通过对上述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矿体的分布特征、产状、矿石结构和构造的详细观察和研究发现,3个层位的层状矿体均是SEDEX型海底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O3tnb组片岩及其与大理岩过渡带中的层状矿体属近源(proximal)产物,与之伴生的脉状矿体则属该层状矿体的喷流沉积补给带;O3tna-2组片岩中的层状矿体属远源(distal)沉积,而大理岩中的不规则囊状矿体则是造山后深部流体活化围岩或再活化早期层状矿体中的成矿物质,并强烈交代大理岩的产物;北侧O3tna-2组片岩中的脉状矿体也为造山后流体叠加的产物,可能是大理岩中不规则囊状矿体的导矿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流体叠加 SEDEX 锡铁山 青海
下载PDF
柴北缘超高压带中锡铁山榴辉岩的变质时代 被引量:59
10
作者 宋述光 张聪 +1 位作者 李献华 张立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1197,共7页
锡铁山地体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中部,是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体由花岗质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和相对较少的榴辉岩透镜体组成。大部分榴辉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后生合晶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改造。虽然近年来进行了... 锡铁山地体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中部,是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体由花岗质片麻岩、泥质片麻岩和相对较少的榴辉岩透镜体组成。大部分榴辉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后生合晶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改造。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但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并且以前对锡铁山榴辉岩相变质时代的认识一直与相邻的绿梁山、鱼卡和其东部的都兰等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年龄有明显的冲突。本文通过锡铁山榴辉岩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获得榴辉岩相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3±3Ma,与鱼卡地区榴辉岩的形成年龄一致,代表大陆俯冲时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年龄。该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锡铁山榴辉岩地体的变质演化和大陆地壳深俯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变质年龄 大陆俯冲 锡铁山地体 柴北缘
下载PDF
柴北缘地区的两类块状硫化物矿床——Ⅰ.锡铁山式SEDEX型铅锌矿床 被引量:62
11
作者 张德全 王富春 +3 位作者 李大新 丰成友 佘宏全 李进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80,共10页
作者以连续的两篇文章综述了柴北缘地区的加里东造山带中产出的两类不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这就是喷流沉积(SEDEX)型Pb_Zn矿床和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VHMS)型Cu_S矿床。认为它们在成矿后的造山过程中受到过不同程度和不同成矿作用的改... 作者以连续的两篇文章综述了柴北缘地区的加里东造山带中产出的两类不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这就是喷流沉积(SEDEX)型Pb_Zn矿床和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VHMS)型Cu_S矿床。认为它们在成矿后的造山过程中受到过不同程度和不同成矿作用的改造,使之兼有后生矿床的特征。锡铁山Pb_Zn矿床的主体是属于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SEDEX)型矿床。它的含矿岩系形成于早奥陶世〔(486±13)Ma〕弧后盆地环境中,并在加里东期碰撞造山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北东—南西向斜向挤压缩短,导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原始铅_锌_黄铁矿层,后期遭受了强烈的构造改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矿体的空间分布受到后期构造的控制。此外,该矿床也程度不大地受到过后期热液改造。为更加显示它的地区性特色和强烈的后期改造,作者建议将其称为“锡铁山式SEDEX型铅锌矿床”。在该式矿床的勘查过程中,既要注重研究同生成矿作用对矿体的控制,也要重视研究后期构造对含矿层和矿体的破坏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SEDEX型Pb-Zn矿床 锡铁山式Pb-Zn矿床 柴北缘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和锡铁山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环带对比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建新 孟繁聪 戚学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4-129,共6页
大柴旦榴辉岩和锡铁山榴辉岩同为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岩相学特征、形成的PT条件及榴辉岩中石榴子石中保存的成分环带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大柴旦榴辉岩峰期变质的PT条件为T=620~730℃,P=2.3~2.8GPa,岩... 大柴旦榴辉岩和锡铁山榴辉岩同为柴达木盆地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岩相学特征、形成的PT条件及榴辉岩中石榴子石中保存的成分环带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大柴旦榴辉岩峰期变质的PT条件为T=620~730℃,P=2.3~2.8GPa,岩相学研究表明其经历了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的后榴辉岩相历史,保存有进变质的矿物组合和石榴子石的生长环带及增生结构。相反,锡铁山榴辉岩的榴辉岩相的温度较高,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后榴辉岩相的高温麻粒岩相的叠加,PT轨迹显示压力峰期早于温度峰期,具有略升温降压的后榴辉岩相变质历史,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的成分环带表现为扩散环带,没有生长环带保留。大柴旦榴辉岩和锡铁山榴辉岩的不同的石榴子石环带特征反映了两者在形成过程中,特别是折返过程中不同的构造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锡铁山 榴辉岩 石榴子石环带 大柴旦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的成因讨论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忠宝 张雨莲 +6 位作者 张照伟 张晓飞 陈向阳 栗亚芝 王翠菊 张元丰 张利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锡铁山铅锌矿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其属于以沉积岩为主要围岩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大理岩和(碳质)片岩可作为一种找矿标志,但不能作为矿床类型划分依据。该区经历了多次喷发旋回,因此形成的铅锌矿也具有旋回层,应在今... 锡铁山铅锌矿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其属于以沉积岩为主要围岩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大理岩和(碳质)片岩可作为一种找矿标志,但不能作为矿床类型划分依据。该区经历了多次喷发旋回,因此形成的铅锌矿也具有旋回层,应在今后的地质勘查找矿中特别注意,一个旋回层的结束就代表成矿作用的结束。从钻孔的资料和岩心看,该区至少有7次喷发旋回,也许更多,也就是说有多次成矿作用。找矿的类型为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型 铅锌矿 大理岩 片岩 锡铁山 青海省
下载PDF
锡铁山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及矿区南部找矿潜力:来自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孙华山 赵立军 +3 位作者 吴冠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宁钧陶 陈巧妹 姜楚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2-664,共13页
近年来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深入研究表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其成矿构造环境演化期间特定阶段的构造-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持续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几个百万年。锡铁山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本文通过锡铁... 近年来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深入研究表明,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其成矿构造环境演化期间特定阶段的构造-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持续形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几个百万年。锡铁山矿床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本文通过锡铁山矿床赋矿岩系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对锡铁山矿床赋矿火山岩系岩浆演化过程及成矿构造环境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锡铁山矿区赋矿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表明滩间山群岩浆活动具有自酸性向基性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矿区滩间山群不同岩组/段的火山岩代表了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自O1-2tna-1岩段、O1-2tnb岩组→O1-2tnd-1岩段→O1-2tnd-3岩段,矿区火山岩岩石化学及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渐变过渡关系。(2)矿区滩间山群火山岩稀土、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成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一致揭示,从O1-2tna-1岩段、O1-2tnb岩组→O1-2tnd-1岩段→O1-2tnd-3岩段,滩间山群火山岩成岩构造环境经历了从陆缘基底岛弧→洋陆过渡型地壳→典型大洋地壳的连续过渡变化。(3)矿区滩间山群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及Rb、Sr组分变化趋势与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火山岩岩浆演化过程相近,与现代西太平洋冲绳海槽形成过程相似。(4)综上推断,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弧后盆地拉张早期形成的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下部火山-沉积组合,而矿区南部O1-2tnd岩组找寻同类矿床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环境 找矿指示 块状硫化物矿床 锡铁山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滩涧山群c岩性组的时代归属及其物源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付建刚 梁新权 +6 位作者 王策 蒋英 周云 潘传楚 钟永生 杨永强 王泽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092,共12页
锡铁山滩间山群C岩性组主要由轻微变质的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等组成,因后期强烈构造改造,以“岩片”形式夹持于滩间山群b岩性组和d-1岩性组之间。长期以来,它一直与a、b、d岩性组一起被归属为晚奥陶世滩间山... 锡铁山滩间山群C岩性组主要由轻微变质的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等组成,因后期强烈构造改造,以“岩片”形式夹持于滩间山群b岩性组和d-1岩性组之间。长期以来,它一直与a、b、d岩性组一起被归属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本文在野外观察基础之上,对来自锡铁山地区滩涧山群C岩性组紫红色含砾砂岩中的大量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年龄测试,所测锆石的。206Pb/238U或。207Pb/206Pb表面年龄变化范围为429-2636Ma,它具有1个大约431Ma显著峰值。此外,尚有大约456Ma、908Ma和1847Ma3个次要年龄峰值。最小峰值431Ma说明C岩性组沉积年龄应晚于431Ma,可能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年龄在431Ma和456Ma左右碎屑锆石大都呈自形一半自形,包括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锆石,说明盆地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就近源区锡铁山的加里东期岩浆岩和变质岩,同时说明了源区经历了加里东期的强烈岩浆活动以及随后近于同期的强烈变质作用,这与锡铁山地区早古生代强烈的陆壳俯冲碰撞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时代相一致。857~937Ma和1610~1992Ma的碎屑锆石的存在说明锡铁山地区曾存在前寒武纪地层或者是经历了前寒武纪的构造热事件,前寒武纪地层为C岩性组提供了部分碎屑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年龄 碎屑锆石 c岩性组 滩间山群 锡铁山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早古生代HP/UHP变质作用后的构造热事件——花岗岩和片麻岩的同位素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77
16
作者 孟繁聪 张建新 杨经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6,共12页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岩中的结石采用单颗粒锆石U-Pb法(TIMS)测年,谐合线上数据点给出的结果为428±1Ma,代表了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上侵)时代,在锆石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围岩片麻岩中的锆石采用SHRIMP进行测年,10个点的Th/...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岩中的结石采用单颗粒锆石U-Pb法(TIMS)测年,谐合线上数据点给出的结果为428±1Ma,代表了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上侵)时代,在锆石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围岩片麻岩中的锆石采用SHRIMP进行测年,10个点的Th/U比变化范围在0.01-0.08,表明锆石为变质成因,10个数据点给出的206Pb/238U表面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435±7Ma,代表变质岩的变质年龄,两类岩石的锆石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时差很小。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为Ⅰ型花岗岩,它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围岩片麻岩十分类似,表明花岗岩的源岩在成分上与围岩片麻岩相似。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TDM=1.4-1.5Ga,围岩片麻岩的TDM=1.9-2.2Ga,暗示岩浆形成时有地幔物质的添加或混染。推测是由于地幔上隆使深部地壳岩石发生了部分熔融作用,形成花岗质岩浆时添加了地幔物质。锡铁山花岗岩是早古生代碰撞后伸展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Pb年龄 Sm—Nd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花岗岩 片麻岩 锡铁山 柴北缘
下载PDF
青海省锡铁山Sedex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莉娟 彭志刚 +3 位作者 祝新友 邓吉牛 王玉往 朱和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07-3015,共9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产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气液相成分测试以及同位素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锡铁山矿床形成于喷流沉积系统。管道相成矿流体以... 锡铁山铅锌矿床产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气液相成分测试以及同位素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锡铁山矿床形成于喷流沉积系统。管道相成矿流体以深源为主,深源流体的CO_2等气相组分溢出及深源流体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导致了成矿物质沉淀,层状矿体中石英岩是管道相向SE方向位移、喷流的结果,锡铁山铅锌矿床是VMS型与Sedex型系统的复合或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沉积系统 流体包裹体 深源水 锡铁山铅锌矿 青海省
下载PDF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冠斌 孙华山 +3 位作者 冯志兴 樊俊昌 陆建培 王玉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以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的成岩构造背景,旨在制约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的成岩构造背景为弧后盆地,且在地球化学方面,... 以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的成岩构造背景,旨在制约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岩的成岩构造背景为弧后盆地,且在地球化学方面,表现出从弧后盆地拉张初期至成熟期的连续演化特征。而锡铁山铅锌矿床则于弧后盆地拉张初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盆地 成矿构造背景 滩间山群 锡铁山
下载PDF
柴北缘大陆深俯冲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胜尧 张建新 +2 位作者 孙德有 李云帅 宫江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87-2296,共10页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长英质(花岗)片麻岩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常见新生的花岗质浅色体呈层状、脉状或网络状分布于长英质片麻岩中,并显示出混合岩化的特征。岩相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英质片麻岩保留了关键的深熔作用显微结构证据:(1)石榴石内部发育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的矿物包裹体;(2)长石颗粒边界出现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组成的楔形矿物集合体;(3)云母颗粒边界发育尖锐的、不规则的微斜长石,而且云母边界溶蚀明显,形成锯齿状不规则的边界;(4)石英、斜长石或钾长石颗粒边界发育圆珠状(string of beads)结构,而且颗粒边界或三联点中尖锐状微斜长石与周围矿物的形成较小的二面角。阴极发光图像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浅色体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核、幔、边三层结构,而且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结果。发光较强的继承性锆石岩浆核部的206Pb/238U年龄约为~910Ma,而且具有高的Th/U比值;弱发光的变质锆石幔的206Pb/238U年龄结果约为~450Ma。新生的锆石增生边中等程度发光,并发育震荡环带和较低的Th/U比值,与世界典型地区混合岩中深熔锆石的特征十分相似,其206Pb/238U年龄结果为432±3Ma。野外关系、显微结构特征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锡铁山地区花岗质浅色体可能是其寄主岩石长英质片麻岩在折返到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深熔作用的产物,而且白云母的脱水熔融是引发岩石发生深熔作用的主要机制。柴北缘地区已有的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大陆深俯冲板片在俯冲/碰撞和折返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多重深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片麻岩 花岗质浅色体 深熔作用 岩石学证据 锡铁山 柴北缘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邓达文 孔华 奚小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通过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的围岩(矿石)化学成分、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矿区地层普遍具有铈负异常(δCe=0.47~0.90),为海相沉积岩,近矿围岩中Ag、Hg、As、Sb、Ba等热水沉积指示元素偏高,显示成矿流体性质为热卤水,矿区火山岩不发... 通过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的围岩(矿石)化学成分、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矿区地层普遍具有铈负异常(δCe=0.47~0.90),为海相沉积岩,近矿围岩中Ag、Hg、As、Sb、Ba等热水沉积指示元素偏高,显示成矿流体性质为热卤水,矿区火山岩不发育,矿床类型可以划为Sedex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热水沉积 微量元素 铅锌矿床 锡铁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