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李娃传》到《绣襦记》——看小说戏曲的改编传播轨辙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陶慕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0,共7页
唐白行简《李娃传》以其叙事委婉、跌宕旖旎颇为后世所重,宋之话本,元之杂剧,每掇采其事,搬演于勾栏戏场。至明,朱诚斋以藩王之尊,翻为乐府;凌性德以书贾之好,收入虞初。弘治间,髯仙徐霖摭拾旧传新说,编为《绣襦记》传奇四十出,演之场...
唐白行简《李娃传》以其叙事委婉、跌宕旖旎颇为后世所重,宋之话本,元之杂剧,每掇采其事,搬演于勾栏戏场。至明,朱诚斋以藩王之尊,翻为乐府;凌性德以书贾之好,收入虞初。弘治间,髯仙徐霖摭拾旧传新说,编为《绣襦记》传奇四十出,演之场上。一时毁誉并出,难分轩轾。盖自《李娃传》至《绣襦记》,其间已历七百余年,据娃传敷演为稗官戏曲者,实不能不受时代风习、地域文化之浸润,亦不能不受说部戏剧文体之限制而改弦更张,别裁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李亚仙
郑元和
绣襦记
曲江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绣襦记》的艺术成就
2
作者
周凌云
闫续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情节的铺排:以“绣襦”作为一个贯穿全剧的道具;伏笔与照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调整。其次,语言的运用:人物的...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情节的铺排:以“绣襦”作为一个贯穿全剧的道具;伏笔与照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调整。其次,语言的运用: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化用古典诗词生动自然;化用民间语言,特别是“四季莲花落”的化用。上述成就,历来为人所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襦记》
情节铺排
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绣襦记》六十种曲本与朱墨套印本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苏秋婷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61-66,共6页
《绣襦记》是一部形成于明中叶的传奇作品,流传甚广,传到地方后被地方戏曲吸收,如梨园戏《李亚仙》借鉴了《绣襦记》的重点情节,搬演舞台,成为梨园名剧。《绣襦记》的刊刻版本众多,其中六十种曲本和朱墨套印本差别较大,可研究的内容较...
《绣襦记》是一部形成于明中叶的传奇作品,流传甚广,传到地方后被地方戏曲吸收,如梨园戏《李亚仙》借鉴了《绣襦记》的重点情节,搬演舞台,成为梨园名剧。《绣襦记》的刊刻版本众多,其中六十种曲本和朱墨套印本差别较大,可研究的内容较多。两个版本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结构和内容上。从结构方面看,朱墨套印本多了改编底本和版画插图,结构较为完备。从曲本内容上看,朱墨套印本版画精美成熟;曲本专业术语(科介)使用规范;附有批语解析情节及人物形象;正文文本完整没有脱漏。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比较,朱墨本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墨套印本
六十种曲本
版式
结构
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音《满空飞》的戏曲蓝本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晓霓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6,共9页
南音《满空飞》对研究南音与昆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流存文献和舞台演出来看,南音散曲《满空飞》(清唱曲)和南音系统的梨园戏《郑元和.鹅毛雪》唱段(剧唱曲)之相关曲文完全承袭自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著名传奇《绣襦记》,与元代戏曲...
南音《满空飞》对研究南音与昆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流存文献和舞台演出来看,南音散曲《满空飞》(清唱曲)和南音系统的梨园戏《郑元和.鹅毛雪》唱段(剧唱曲)之相关曲文完全承袭自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著名传奇《绣襦记》,与元代戏曲并无任何承袭的迹象。在昆曲空前繁荣并通行大江南北的明末清初,昆曲化的传奇名作《绣襦记》曾在全国范围内盛演,其舞台演出本对闽南方言戏曲和泉腔南音产生了直接影响。南音《满空飞》正是从昆曲演出本中剥离出来并加以南音改造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腔南音
昆曲传奇
《鹅毛雪满空飞》
《绣襦记》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李娃传》到《绣襦记》——看小说戏曲的改编传播轨辙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陶慕宁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0,共7页
文摘
唐白行简《李娃传》以其叙事委婉、跌宕旖旎颇为后世所重,宋之话本,元之杂剧,每掇采其事,搬演于勾栏戏场。至明,朱诚斋以藩王之尊,翻为乐府;凌性德以书贾之好,收入虞初。弘治间,髯仙徐霖摭拾旧传新说,编为《绣襦记》传奇四十出,演之场上。一时毁誉并出,难分轩轾。盖自《李娃传》至《绣襦记》,其间已历七百余年,据娃传敷演为稗官戏曲者,实不能不受时代风习、地域文化之浸润,亦不能不受说部戏剧文体之限制而改弦更张,别裁演绎。
关键词
李娃传
李亚仙
郑元和
绣襦记
曲江池
Keywords
liwa Zhuan
Li Yaxian
Zheng Yuanhe
xiuruji
Qujiang Chi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绣襦记》的艺术成就
2
作者
周凌云
闫续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文摘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情节的铺排:以“绣襦”作为一个贯穿全剧的道具;伏笔与照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调整。其次,语言的运用: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化用古典诗词生动自然;化用民间语言,特别是“四季莲花落”的化用。上述成就,历来为人所称赞。
关键词
《绣襦记》
情节铺排
语言
Keywords
xiuruji
plot arrangement
language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绣襦记》六十种曲本与朱墨套印本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苏秋婷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出处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61-66,共6页
文摘
《绣襦记》是一部形成于明中叶的传奇作品,流传甚广,传到地方后被地方戏曲吸收,如梨园戏《李亚仙》借鉴了《绣襦记》的重点情节,搬演舞台,成为梨园名剧。《绣襦记》的刊刻版本众多,其中六十种曲本和朱墨套印本差别较大,可研究的内容较多。两个版本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结构和内容上。从结构方面看,朱墨套印本多了改编底本和版画插图,结构较为完备。从曲本内容上看,朱墨套印本版画精美成熟;曲本专业术语(科介)使用规范;附有批语解析情节及人物形象;正文文本完整没有脱漏。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比较,朱墨本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更高。
关键词
朱墨套印本
六十种曲本
版式
结构
内容
Keywords
xiuruji
Version Printed Red and Black
Sixty Operas
format
structure
content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音《满空飞》的戏曲蓝本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晓霓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6,共9页
文摘
南音《满空飞》对研究南音与昆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流存文献和舞台演出来看,南音散曲《满空飞》(清唱曲)和南音系统的梨园戏《郑元和.鹅毛雪》唱段(剧唱曲)之相关曲文完全承袭自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著名传奇《绣襦记》,与元代戏曲并无任何承袭的迹象。在昆曲空前繁荣并通行大江南北的明末清初,昆曲化的传奇名作《绣襦记》曾在全国范围内盛演,其舞台演出本对闽南方言戏曲和泉腔南音产生了直接影响。南音《满空飞》正是从昆曲演出本中剥离出来并加以南音改造的佳作。
关键词
泉腔南音
昆曲传奇
《鹅毛雪满空飞》
《绣襦记》
Keywords
Nanyin
Kunqu
romance
Emaoxue
Mankongfei
xiuruji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李娃传》到《绣襦记》——看小说戏曲的改编传播轨辙
陶慕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绣襦记》的艺术成就
周凌云
闫续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绣襦记》六十种曲本与朱墨套印本的比较研究
苏秋婷
《闽台文化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音《满空飞》的戏曲蓝本
马晓霓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