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ustal deformation of seismogenic fault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after the Tangshane arthquake
1
作者 谢觉民 王若柏 +1 位作者 薄万举 华彩虹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7年第5期48-55,共8页
The fault deformation observed in 18 years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on the deformation station located on the surface fissur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and horizo... The fault deformation observed in 18 years after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on the deformation station located on the surface fissur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formations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were concentrated within 7 years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the year of 1983 was the turning year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The deformation shown by large area leveling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sity level of fault deformation. At present, a relaxation state appears in which stress is not easy for stress to accumulate and there is no probability of stronger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shan earthquake fault deformation seismogenic fault
下载PDF
Regional faul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2
作者 Ning Li Lingyun Ji Shuangxu W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4期245-252,共8页
This study analyzes data regarding cross-fault deformations within the seismogenic zone of the 2016 Qinghai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dency anomaly sites near th... This study analyzes data regarding cross-fault deformations within the seismogenic zone of the 2016 Qinghai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dency anomaly sites near the epicenter had relatively long anomaly durations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while sudden-jumping anomaly sites started to increase in the middl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approximately a year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migrate towards the vicinity of the epicenter two to six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 Intensive observations a few days after the earthquake indicated that abnormal returns and turns before the earthquake were significant, but all had small amplitudes, and the coseismic effect was generally minor. In addition, the post-seismic tendency analysis of individual cross fault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fault zone revealed an accelerating thrust tendency at all cross-fault sites i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enchuan mega-earthquake exerted a great impact on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xtrusion effect of the Indian plate o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s, gener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Menyuan thrust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Cross-fault level deformation anomaly Tendency anomaly Qilian Mountain fault zone
下载PDF
Curr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eismogenic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Qinghai -Xizang block
3
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1 位作者 张希 陈文胜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1期29-38,共10页
Based on the data from repeated precise leveling and across-fault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in recent 30 years and the analyzed results from GPS observations made in recent years along the northeastern marg... Based on the data from repeated precise leveling and across-fault deformation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in recent 30 years and the analyzed results from GPS observations made in recent years along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block,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seismic activities, some characteristics in reg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trong earthquake development are studied and approached preliminari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is area is inhomogeneous with relatively intensive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main boundary faults and weak deformation in the farther areas. The intensity of vertical differential movement and the deformation status vary with time, and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apparent compression and strike-slip. b)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generated by the NE-trending continuous compressive movement of Qinghai-Xizang block due to the northward press and collision of India plate is the principal stress for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The evolution of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eismic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lock activity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c)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uplift and high-gradient deformation zones and the obvious fault deformation anomaly appeared along the boundaries of tectonic blocks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indicators of hindered block motion and intensified tectonic stress field for strong earthquake development. Usually, the above-mentioned phenomena would be followed by the seismicity of M6.0, but the earthquake might not occur in the place with the maximum movement. The zones with the fault deformation anomaly characterized by tendencious accumulation acceleration turning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might be the positions for accumulation of strain energy and development and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margin of Qinghai-Xizang block 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horizon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fault deformation anomaly seismogen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Reg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dium- and Short-Term Precursors to the Minle-Shandan Earthquakes1
4
作者 ZhangXi WangShuangxu CuiDuxin ZhangXiaoliang XueFuping ChenB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1期12-21,共10页
Using GPS observations of horizontal movement from 2001 to 2003 and the cross-fault mobile short-levelling data of 1988~2003, and with the aid of the improved negative dislocation model and the time-varying curve of ... Using GPS observations of horizontal movement from 2001 to 2003 and the cross-fault mobile short-levelling data of 1988~2003, and with the aid of the improved negative dislocation model and the time-varying curve of strain intensity ratio of fault deformation, the reg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dium- and short-term precursors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inle-Shandan earthquakes of M S6.1 and M S5.8 on October 25, 2003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ide-range deformation adjustment, short-term relaxation and recovery caused by the Kunlun Mountains earthquake of M S8.1, the hypocenters of the earthquakes are located on the north edge of the shear stress enhancement zone between the compressional locked segments of block boundary fault, a place which may represent an accelerated strain accumulation. An obvious anomaly of strain intensity ratio appeared in short-levelling measurements crossing over the fault at the Shihuiyaokou site, the closest to the epicenters, 3 months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earthquakes. In addition, the variation in number of anomalies from 10-odd days to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s in the entire monitoring area and the anomaly concentration and local enhancement relative to near source in the 3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s are regarded to be precursors to the two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nle-Shandan earthquakes Crustal deformation Negative dislocation model Strain intensity ratio of fault deformation Background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ecursory anomaly
下载PDF
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与震后变化
5
作者 马伶俐 陈璞 +4 位作者 彭丽媛 苏琴 代长国 白云波 王伟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四川地区多年积累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数据,通过原始观测曲线分析、断层近场三维活动及区域预测效能指标定量计算,全面分析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三次地震前震中周边断层异常活动及震后变化。结果显... 基于四川地区多年积累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数据,通过原始观测曲线分析、断层近场三维活动及区域预测效能指标定量计算,全面分析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三次地震前震中周边断层异常活动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3次M_(S)6.0以上地震前跨断层短期异常增多,主要表现特征为显著突跳和巨幅异常。3次中强地震分别发生于巴颜喀拉块体的内部、边界断裂带及其相邻的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是应力传递、构造活动与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出现异常的场地时空重叠度较高,无法进行严格区分和剥离。此外,泸定M_(S)6.8地震前观测到粘滑失稳前的预滑现象,震后1个月跨断层形变开始出现调整恢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异常特征 预测效能评估 震后变化 时空重叠
下载PDF
岫岩M_S5.4地震前烟台形变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杰 李希亮 +2 位作者 刘瑞峰 范军 赵小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8,共8页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形变异常 发震断层 烟台地区
下载PDF
景泰5.9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中短期预报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4 位作者 陈文胜 张希 陈兵 张四新 王继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158,共8页
初步研究了 2 0 0 0年 6月 6日甘肃景泰 5.9级地震蕴育过程中近源区及外围地区断层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分布范围广、异常形态复杂 ,断层形变 (应变 )类信息指标图象异常区明显 .不同地域断层形变异常形态及幅度存... 初步研究了 2 0 0 0年 6月 6日甘肃景泰 5.9级地震蕴育过程中近源区及外围地区断层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分布范围广、异常形态复杂 ,断层形变 (应变 )类信息指标图象异常区明显 .不同地域断层形变异常形态及幅度存在显著差异 ,与异常所处的构造部位密切相关 :海原断裂带西段出现的α,β,γ相断层形变异常 ,显示了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 ,与断层形变 (应变 )类信息指标高值异常区相配合 ,反映蕴震区应变积累程度高 ;而构造汇聚部位的六盘山断裂带等远场区较大幅度的突跳尖点异常 ,并不反映所在地的应变积累 ,而可能是蕴震过程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的一个标志 .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景泰 5.9级地震中短期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5.9级地震 断层形变异常特征 短期预报 中期预报 时空分布 地震前兆
下载PDF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晓平 陈立春 +6 位作者 马文涛 陈慧 周挚 李岩峰 谢英情 施伟华 常祖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方向上的长13.5km、宽4km的范围内.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km.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深度为3—12km,优势深度为3—10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地震 地表变形 发震断层 动力学
下载PDF
跨断层形变测量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杰 唐廷梅 +2 位作者 荆强 楼关寿 刘文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在统计近40年我国强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基础上,对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空间分布、异常幅度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和监测不同震级地震跨断层场地的最大间距及观测周期。结果表明:异常主要以中短... 在统计近40年我国强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基础上,对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空间分布、异常幅度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和监测不同震级地震跨断层场地的最大间距及观测周期。结果表明:异常主要以中短期和中期异常为主,尤其在震前1年内异常最多;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呈正比例的关系;异常在空间分布上有随震级增大而扩大的现象;异常幅度有随异常持续时间增大而增大的趋势;震中距在160~350 km范围内异常幅度较大;异常形态主要分为趋势型和突变型两种。监测不同震级的地震跨断层形变场地间距可以不同,监测7级地震形变场地间距应小于450 km;6级应小于300 km;5级应小于200 km;4级应小于100 km。跨断层形变观测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测量 地震 异常 周期 震中距
下载PDF
基于跨断层形变异常预测云南地震的试验 被引量:21
10
作者 施顺英 张燕 +1 位作者 吴云 安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云南地区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按动态灰箱法提取长趋势异常和突跳异常,再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进行合成,以达到群体异常的信息增益(即提高异常识别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12年来利用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观测资料所做的地震预... 利用云南地区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按动态灰箱法提取长趋势异常和突跳异常,再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进行合成,以达到群体异常的信息增益(即提高异常识别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12年来利用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观测资料所做的地震预测与实际发生地震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年度预测准确率可达60%,证明基于跨断层形变测量异常的动态灰箱法与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法是预测地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异常 断层网络系统 信息合成 异常判别 地震预测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构造形变与蕴震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1 位作者 张希 陈文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近 3 0年的精密水准网、跨断层形变测量网复测资料 ,以及近年来GPS观测分析结果 ,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初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构造形变与强震蕴育的一些特征 .结果表明 :1本区现今构造形变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近 3 0年的精密水准网、跨断层形变测量网复测资料 ,以及近年来GPS观测分析结果 ,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初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构造形变与强震蕴育的一些特征 .结果表明 :1本区现今构造形变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边界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 ,远离则衰减 .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状态随时间演变 ,水平运动与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 ;2印度板块的北推碰撞引起的青藏块体持续 NE向挤压运动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场 ,是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 .构造形变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 ,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 ;3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垂直形变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 ,以及显著地断层形变异常 ,是块体运动受阻、构造应力场强化而蕴育强震的一个标志 ,往往伴随有 6级左右及以上强震活动 ,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 .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加速—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 ,往往是应变能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 大地垂直形变 水平运动 变形 地质构造 断层形变异常 蕴震特征
下载PDF
华北地区断层形变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良迁 马青 +1 位作者 杜雪松 孙东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0,共7页
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了华北地区1985—2006年断层背景活动速率,并对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逐项扫描识别异常,分区带统计计算异常数量和异常频率。结果显示,在6级及以上地震发生前一年左右,异常频率开始增大,地震发生在异常高频延续过程中或... 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了华北地区1985—2006年断层背景活动速率,并对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逐项扫描识别异常,分区带统计计算异常数量和异常频率。结果显示,在6级及以上地震发生前一年左右,异常频率开始增大,地震发生在异常高频延续过程中或者结束后。异常频率对5级地震也有一定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 断层活动 异常频率 前兆标志 地震
下载PDF
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林 田勤俭 +2 位作者 李文巧 赵妍 徐岳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49-2566,共18页
2017年11月18日在西藏米林发生了MS6.9地震,目前尚未发现地表破裂带,发震构造尚不明确.震源机制解表明该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集中在加拉白垒东北坡上一个NW走向的长约36km、宽约8km的狭长条带之内.余震条带的走向及... 2017年11月18日在西藏米林发生了MS6.9地震,目前尚未发现地表破裂带,发震构造尚不明确.震源机制解表明该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集中在加拉白垒东北坡上一个NW走向的长约36km、宽约8km的狭长条带之内.余震条带的走向及长度严格受到派乡构造岩片NE边界走向及长度的控制,垂直于该条带的地震剖面清晰地揭示出一条倾向NE的低倾角逆冲断层面,结合震源机制解及GPS同震位移场的已有结果,初步推断它可能就是发震断层面.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上游加拉-米林河段两岸的湖相基座阶地面和山脊线在南迦巴瓦、加拉白垒脚下都发生了倾向SW的翘起变形,发震断层面构成了其上盘加拉白垒、南迦巴瓦强烈隆升区与其下盘地貌发生翘起变形的弱隆升区的分界面,推断加拉白垒峰沿着这一断层面不断地逆冲、隆升,以此来调节其两侧的不均匀挤出,而下盘近断层处的褶皱、拖曳等作用逐渐造成了阶地面、山脊线的翘起、弯曲变形.基于夷平面的区域变形分析,认为雅江缝合带作为主干断裂带从整体上控制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东构造结地区的碰撞-挤压格局.印度板块东北犄角的强烈顶撞引起了东构造结附近强烈的断块运动,嘉黎断裂带北侧的地壳显著增厚,主夷平面随之发生裂解.与此同时,由于碰撞带来的强烈挤压,派乡构造岩片、多雄拉变质穹隆沿着缝合带大拐弯内侧不均匀地挤出,南迦巴瓦、加拉白垒随之隆升.此次的米林地震仅仅是该不均匀挤出过程所引发的一次具体的事件,是派乡构造岩片内部的一条次级断层发生的一次逆冲运动造成的.此外,紧邻此次余震条带的南迦巴瓦NEE边界以及SE边界是一个潜在的地震空区,其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林地震 逆冲断层 河流阶地 夷平面 构造变形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华北盆地强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朱守彪 张培震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9-1417,共9页
强震活跃区通常出现在地壳变形剧烈的地区.但是,华北盆地地壳变形速率小,而破坏性强震却十分频繁.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华北盆地发震断层下方可能存在的速度异常体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无论这个异常区是低速异常还是高速异常,... 强震活跃区通常出现在地壳变形剧烈的地区.但是,华北盆地地壳变形速率小,而破坏性强震却十分频繁.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华北盆地发震断层下方可能存在的速度异常体进行了力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无论这个异常区是低速异常还是高速异常,在水平构造力的作用下(无论是挤压还是引张力作用),应力及应变能密度都在空间某些区域积聚.根据本文的工作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华北盆地强震孕育的物理机制如下:华北克拉通在减薄、破坏过程中,浸入的岩浆或上涌的地幔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演化,成为低速异常体.当断裂带下面存在这种低速异常体时,水平向构造力的作用,会使异常体上方应力集中、应变能积聚.当异常体上方的应力水平达到某种限度,介质发生破坏.在破坏过程中,异常体释放的能量,使断裂带上的应变能集聚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异常体的破坏使断层的闭锁面积减小.随着外部构造应力的持续加载,当发震断层上的应力及能量积累达到一定极限,断层产生错动,发生强震.同时,文中结果还显示,断层在从闭锁、积累能量到解锁、发生强震的过程中,其下方的低速异常体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速度异常体 发震断层 应力积累 介质破坏 孕震机理 华北盆地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断层映秀—南坝段的活动方式、形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海峰 张世民 +4 位作者 马保起 侯治华 何仲太 赵俊香 王金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6-1383,共8页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央断裂映秀—南坝段地震地表破裂、地表形变及断裂上余震迁移等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自映秀至南坝,断层活动方式表现为由逆冲逐渐过渡为逆冲-右旋走滑、再到走滑...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央断裂映秀—南坝段地震地表破裂、地表形变及断裂上余震迁移等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自映秀至南坝,断层活动方式表现为由逆冲逐渐过渡为逆冲-右旋走滑、再到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大致相当,同时断层两盘滑动伴有相对弱旋转活动;(2)在断层总体走向NE向、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活动方式下,局部表现为走向NW向、逆冲为主兼左旋走滑活动方式;(3)地震裂缝与单侧破裂面关系,以及地表重叠缩短形变特征表明,断层活动、应变能释放是在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及NE向局部构造应力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依据断层沿线地表裂缝产状的变化,粗略推出映秀至南坝段主应力方向由SEE向NEE方向变化,与前人使用CAP(Cut and Pasate)方法求出的主余震源机制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 地表破裂 地震裂缝 形变特征 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熵在新疆跨断层形变资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冠中 王建军 +3 位作者 王在华 蒋靖祥 谢周敏 谭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以小波分析和信息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够反映局部数据信息有序度大小的小波多尺度熵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的变... 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以小波分析和信息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够反映局部数据信息有序度大小的小波多尺度熵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跨断层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的变化特征,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减熵异常与地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跨断层形变速率的相对高频成分携带的信息量大于中低频成分,大多数强震前小波多尺度熵有低值异常出现,累计减熵量的对数与震级、异常起始至发震的时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表现为震级越大,异常起始至发震的时间越长,累计减熵量越大,多个测点整体熵值的减少与大范围的地壳运动及地震活跃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形变 小波分析 多尺度熵 异常 新疆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杰 冯志军 马玉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7-424,共8页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①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②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③进入...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①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②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③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断裂带 地震地质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大姚、民乐-山丹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希 薛富平 王双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57-63,共7页
利用川滇及青藏块体北缘地区上世纪 80年代至 2 0 0 3年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 ,借助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 ,通过丽江Ms7.0、景泰Ms5 .9等震例研究 ,获取与 2 0 0 3年 7月大姚Ms6 .2、Ms6 .1地震和 10月民乐 山丹Ms6 .1地震孕育有关... 利用川滇及青藏块体北缘地区上世纪 80年代至 2 0 0 3年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 ,借助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 ,通过丽江Ms7.0、景泰Ms5 .9等震例研究 ,获取与 2 0 0 3年 7月大姚Ms6 .2、Ms6 .1地震和 10月民乐 山丹Ms6 .1地震孕育有关的中短期前兆异常。分析表明 :①大姚、民乐 山丹地震前 1年内异常场地数远超过场地总数的 1/ 3,相对近源区异常在发震地区占一半 ;②大姚Ms6 .2地震前半年内 ,盐源 丽江地块及其邻近区域以及北东向延伸的川滇交界地区异常明显增多 ,相对集中。 2 0 0 3年 7~ 9月大幅减弱 ;而鲜水河断裂、楚雄 通海断裂南段有所增强 ;③民乐 山丹震前十余天至数月内相对近源区及其邻近构造区域呈现异常相对分散 相对集中且局部增强 临震前减弱的时空演变特征。震后一个月内青藏块体北缘地区仍有近 1/ 3的场地呈现异常 (海原 六盘山断裂带尤为突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山丹地震 青藏块体 异常 源区 前兆 地震孕育 震例 短期 时序 曲线
下载PDF
卫星热红外观测与发震断层不同段落交替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单新建 屈春燕 马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62,共5页
利用NOAA卫星资料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热红外异常图像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温异常条带在东昆仑断裂带不同段落上具有迁移特征。地震前两天首先在库塞湖东西200km范围内出现6℃左右的增温异常条带,在空间位置上与Harv... 利用NOAA卫星资料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热红外异常图像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温异常条带在东昆仑断裂带不同段落上具有迁移特征。地震前两天首先在库塞湖东西200km范围内出现6℃左右的增温异常条带,在空间位置上与Harvard大学所给出的震中位置和野外考察所给出的宏观震中位置一致。地震前数小时,增温异常迁移到发震断层西段———太阳湖与布卡达板峰段附近,增温幅度约为3℃,与CDSN和USGSD所给出的地震起始破裂位置一致。这种增温异常条带迁移可能与发震断层交替活动有关。震后1天的卫星热红外图像清晰地勾画出发震断层长约450km的线性形迹,代表了整个发震断层的破裂长度,与野外考察所得到的地表破裂带空间位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 卫星热红外观测 发震断层 破裂长度 增温异常条带
下载PDF
耿达短水准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 被引量:15
20
作者 苏琴 朱航 杨永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03-105,共3页
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其他跨断层资料,对耿达短水准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耿达短水准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异常为当地居民修建生活小区所致,不应视为地震前兆异常。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跨断层测量 构造活动 水准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