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xtual research on Xu Chunfu's life
1
作者 Ju-Yi Wang Hui Huang +1 位作者 Lin-Na Wu Wen-Qing Wu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Xu Chunfu was a famous medical expert in the Ming Dynasty, who authored the Gu Jin Yi Tong Da Quan and the Yi Xue Zhi Nan Jie Jing Liu Shu. This paper uses the Xu family genealogy, literature catalog, historical recor... Xu Chunfu was a famous medical expert in the Ming Dynasty, who authored the Gu Jin Yi Tong Da Quan and the Yi Xue Zhi Nan Jie Jing Liu Shu. This paper uses the Xu family genealogy, literature catalog, historical records to study the Xu family’s life and deeds. Xu Chunfu was born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Jiaj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23) and passed away in the 24th year of the Wanli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96). He served as an official in the Tai Hospital for about 20 years. His work Gu Jin Yi Tong Da Quan was written around the 43rd year of the Jiaj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56), with a lower limit of the fifth year of the Longq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71), and the initial engraving time was not earlier than the eighth year of the Wanli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80). This paper corrects the shortcomings and errors in previous research,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Xu Chunfu’s life and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 Chunfu life history biographical verification Gu Jin Yi Tong Da Quan Yi xue zhi Nan Jie Jing Liu Shu Genealogy of the xu Clan in Qimen Tangtou Yinan and Chiling
下载PDF
再谈1511年之前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可能性
2
作者 李昕升 金国平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2期48-55,156,共9页
近年有学者认为至少在13—14世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人即抵达美洲,因为在前哥伦布时代,不少美洲作物便传入中国。他们言之凿凿,主要依据是以《饮食须知》《滇南本草》为代表的古文献以及波利尼西亚的番薯遗存等。其实关于中国方面的文... 近年有学者认为至少在13—14世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人即抵达美洲,因为在前哥伦布时代,不少美洲作物便传入中国。他们言之凿凿,主要依据是以《饮食须知》《滇南本草》为代表的古文献以及波利尼西亚的番薯遗存等。其实关于中国方面的文献均可以证伪,波利尼西亚的番薯问题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案例,所谓的“花生”并非花生,“蕃茄”也不是番茄。近代以来提出的美洲作物是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传入亚洲的观点,并非想象建构,不仅最符合逻辑,而且有大量事实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作物 波利尼西亚 《饮食须知》 番薯 花生
下载PDF
论《弦索辨讹》之“辨讹”对象 被引量:1
3
作者 田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9,共8页
晚明沈宠绥所著的《弦索辨讹》以正曲唱字音为务,其“辨讹”对象具有鲜明的历时性及地域性,特指晚明吴中地区的南北曲。沈宠绥所论之北曲,滥觞于娄东,由南曲更定而来,与传统意义上的元人北曲已经产生分野。沈宠绥所正之“讹”,特指吴中... 晚明沈宠绥所著的《弦索辨讹》以正曲唱字音为务,其“辨讹”对象具有鲜明的历时性及地域性,特指晚明吴中地区的南北曲。沈宠绥所论之北曲,滥觞于娄东,由南曲更定而来,与传统意义上的元人北曲已经产生分野。沈宠绥所正之“讹”,特指吴中一带的唱曲者在唱北曲时,因受到昆腔以及方言影响而产生的发音问题,主要在于土音和收音。土音问题包括方言带来的口腔习惯以及方言在曲唱中的残留现象,收音问题主要是由于唱曲时所用韵书混乱从而导致归韵不明。沈宠绥认为南北曲之正音合乎规范,要比合乎自然语音更重要。归根结底,他对曲体的认识仍以元人北曲为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宠绥 《度曲须知》 《弦索辨讹》 晚明曲学
下载PDF
《续古今诗苑英华》考辨
4
作者 毛伟林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编撰者、编撰时间、书名、所续对象、选录时间范围、卷数、传播及影响等项,对诸家历史文献记载《续古今诗苑英华》的歧异信息进行考辨,考察造成歧异的原因,更正和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纰漏。
关键词 《续古今诗苑英华》 《诗苑英华》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释慧净 刘孝孙
下载PDF
论元好问《续夷坚志》中的诗歌功能
5
作者 刘世明 倪文慧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20-125,共6页
《续夷坚志》是元好问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元好问在这部小说中借用诗歌编造谶言,将谶言的政治用途转向诗学理论方面。其主张诗境要奇伟壮观、明朗开阔,绝不学李贺等人的穷愁悲泣与幽冷怪异,这是谶言功能的一大转移。除此,元好问不仅依... 《续夷坚志》是元好问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元好问在这部小说中借用诗歌编造谶言,将谶言的政治用途转向诗学理论方面。其主张诗境要奇伟壮观、明朗开阔,绝不学李贺等人的穷愁悲泣与幽冷怪异,这是谶言功能的一大转移。除此,元好问不仅依据诗歌阐明自己以道为主、多元并宗的宗教信仰,还借助诗歌真切的语言来表达内心向往的童真与天真。这就是《续夷坚志》中诗歌的三大功能,它们共同反映了元好问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人生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续夷坚志》 诗歌功能
下载PDF
“五四”文化语境与徐志摩的翻译 被引量:7
6
作者 戴拥军 张德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7-121,125,共6页
本文拟以“五四”文化语境为视角,从翻译选材、译语选择和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对徐志摩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的,从而对徐志摩的翻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最后就文化语... 本文拟以“五四”文化语境为视角,从翻译选材、译语选择和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对徐志摩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说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是如何作用于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的,从而对徐志摩的翻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最后就文化语境提出我们进行翻译批评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语境 徐志摩 翻译活动 译语 翻译方法 选材 白话文运动
下载PDF
从徐志摩和顾城的爱情诗透视其性格与命运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国军 赖秀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7-91,共5页
“新月”诗人徐志摩和“朦胧”诗人顾城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天才诗人。爱情无疑使他们的创作充满了灵性,但爱情也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徐志摩“魄散天外”;顾城“魂断异国”。爱情激发了诗人生命中的灵性,爱情也摧毁了诗人充... “新月”诗人徐志摩和“朦胧”诗人顾城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天才诗人。爱情无疑使他们的创作充满了灵性,但爱情也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徐志摩“魄散天外”;顾城“魂断异国”。爱情激发了诗人生命中的灵性,爱情也摧毁了诗人充满灵性的生命,这大概就是诗人难以逃脱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徐志摩 顾城 爱情 灵性 命运
下载PDF
从“一出戏”到“人生趣剧”——徐志摩与哈代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介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3-40,共8页
哈代是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最重要的西方作家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在哈代那里汲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认识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4部诗集中的任... 哈代是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最重要的西方作家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在哈代那里汲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认识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4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都会发现,在他那想象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烈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哈代把人生比喻为“一出戏”(a show),徐志摩由此激发了“人生趣剧”的概念。本文从对生命的描绘、对情爱的妙思、对入世的追寻以及悲喜剧的差异等方面,探讨徐志摩与哈代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血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哈代 文学影响 模仿 比较文学 影响研究 诗歌 主题 爱情 人生
下载PDF
不可或缺的“类同原则”──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介民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1期35-43,共9页
徐志摩的诗歌最先是受到18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和热烈激发而喷发出来的,雪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本文从两位诗人的理想气质、人生际遇、对爱的追求及徐志摩诗对雪莱的借鉴,探讨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
关键词 徐志摩 雪莱 诗歌 类同原则 浪漫主义 血缘关系 理想气质
下载PDF
许芝银教授以补气活血通络利水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聪 姚昶 宋波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7-830,共4页
总结许芝银教授临床诊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之证,与肺脾肝三脏密切相关,正虚为本,主要致病因素为瘀血、气滞、水湿。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确立补气、活血、通络、利水相结合的治法。临证治疗以... 总结许芝银教授临床诊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经验,认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属本虚标实之证,与肺脾肝三脏密切相关,正虚为本,主要致病因素为瘀血、气滞、水湿。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确立补气、活血、通络、利水相结合的治法。临证治疗以红黄煎剂为基本方;分清标本缓急,注重个体论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选择药物;遵循“治未病”思想,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芝银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红黄煎剂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徐利治:从留学英国到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利治 郭金海 袁向东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4年第4期345-361,共17页
徐利治提供了他自留学英国(1949年7月至1951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1951年9月)及遭逢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与王湘浩和江泽坚等在东北人民大学创建数学系期间(1952年9月至1958年8月)的许多新史料。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其学术活动的一些细节... 徐利治提供了他自留学英国(1949年7月至1951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1951年9月)及遭逢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与王湘浩和江泽坚等在东北人民大学创建数学系期间(1952年9月至1958年8月)的许多新史料。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其学术活动的一些细节,而且可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知识分子创立高等数学教育机构的艰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 院系调整 高等学校 英国 大学数学 学术活动 历程 东北人 中国 人民
下载PDF
徐利治数学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威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8,共5页
徐利治在数学研究、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建构徐利治的数学教育思想对当前数学教育具有较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徐利治发表的众多数学教育著述编码分析,建构了徐利治数学教育思想,主要由... 徐利治在数学研究、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建构徐利治的数学教育思想对当前数学教育具有较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徐利治发表的众多数学教育著述编码分析,建构了徐利治数学教育思想,主要由数学方法论、成才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创造观5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用一句话概括徐利治的数学教育思想,就是"如何成为创造性的数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利治 数学教育 数学创造
下载PDF
试论徐志摩诗美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淑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0-141,共2页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追求至纯至美的诗人。本文从真纯美和格律美两大特征谈论徐志摩对诗 美的追求。他诗艺的创格,为新诗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体现了新诗开始成熟地把目光转向诗艺的 追求。
关键词 徐志摩 诗美 创格 新诗 诗艺
下载PDF
论徐志摩生态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及其生态理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茂全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8-33,共6页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是中国现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作家以留学剑桥大学的生活体验为书写对象,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校园生态画卷,表现了作家热爱自然、崇尚生命、向往自由、追求本真的生态理想。徐志摩生态观的形成不仅...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是中国现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作家以留学剑桥大学的生活体验为书写对象,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校园生态画卷,表现了作家热爱自然、崇尚生命、向往自由、追求本真的生态理想。徐志摩生态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江南地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生态观念的浸润,还受到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剑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 生态散文 生态理想
下载PDF
“新月派”的形成及理性精神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3,共4页
新月派是20世纪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但对于新月是否成"派",连这个派别里的重要人物徐志摩、梁实秋都曾予以否认。从前期的沙龙新月社到之后的以《新月》杂志为核心的新月派知识分子,新月诗派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贯穿始终的由沙... 新月派是20世纪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但对于新月是否成"派",连这个派别里的重要人物徐志摩、梁实秋都曾予以否认。从前期的沙龙新月社到之后的以《新月》杂志为核心的新月派知识分子,新月诗派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贯穿始终的由沙龙新月社种下的"自由"、"理性"精神却一直不变,这是"新月"所以成"派"的重要原因。因而成就新月派的不是口号、不是其组织形式,而是它的精神。融合中外文化而又自觉皈依传统的文化、文学的自觉意识,是新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派 徐志摩 理性 自由
下载PDF
徐志摩的人生哲学观与英国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徐志摩的人生哲学观是以“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人生哲学观 ,其间还包含了“自由”、“单纯信仰”、悲观主义等内容 ,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英国文化的影响。他这种人生哲学观在现实中的失败既是个人的悲剧 ,也是持同样思想的知识分子... 徐志摩的人生哲学观是以“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人生哲学观 ,其间还包含了“自由”、“单纯信仰”、悲观主义等内容 ,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英国文化的影响。他这种人生哲学观在现实中的失败既是个人的悲剧 ,也是持同样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悲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人生哲学观 英国文化 比较文学 人道主义 自由 信仰 骑士精神
下载PDF
论徐志摩诗歌的戏剧化特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云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8-141,共4页
戏剧化是新诗现代化的方向,徐志摩在新诗戏剧化方面做了尝试,引入了戏剧性场景、戏剧性结构、戏剧性诗学观念和戏剧性对话等,努力探索现代诗歌的戏剧化体式,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戏剧化 现代化
下载PDF
多情自古伤离别——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绪石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7-28,47,共3页
留学英美的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走的主要还是传统之路,《再别康桥》是这类诗作的代表。它的艺术特点是通过描述康桥之景来抒发内在的深情,情没有直接倾吐出来,但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如司空图所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关键词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诗歌赏析 白话诗
下载PDF
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光灯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语言新颖别致、清新活泼、节奏鲜明,给予读者独特而鲜活的审美感受。徐志摩在追求纯美的思想指向下,不断将其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语言上,它善... 徐志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语言新颖别致、清新活泼、节奏鲜明,给予读者独特而鲜活的审美感受。徐志摩在追求纯美的思想指向下,不断将其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语言上,它善于运用音乐美与视觉美,使其诗歌成为艺术性和诗情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语言艺术
下载PDF
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3,共9页
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捐纳、保举的扩张,州县候选人员激增,流品混杂。与此同时,各省督抚选用州县官常常不拘文法,突破成例。在上述背景下,清廷力图从多方面进行整顿,但多不能行。这一时期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变化虽然只是在旧制基础上的渐变,... 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捐纳、保举的扩张,州县候选人员激增,流品混杂。与此同时,各省督抚选用州县官常常不拘文法,突破成例。在上述背景下,清廷力图从多方面进行整顿,但多不能行。这一时期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变化虽然只是在旧制基础上的渐变,然而这些问题却成为清末新政时期铨选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年间 州县官 选任 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