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外译中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以雪漠短篇小说《新疆爷》英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地域性书写是中国文学“中国性”身份的重要标识,如何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实现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在世界文学的大家族中彰显中国文学的“中国性”,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课题之一。语言认知视角下的认知翻译研究,关注译者跨文化文本构... 地域性书写是中国文学“中国性”身份的重要标识,如何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实现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在世界文学的大家族中彰显中国文学的“中国性”,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课题之一。语言认知视角下的认知翻译研究,关注译者跨文化文本构建中的认知调试和文本重建,为研究中国文学地域性书写的翻译提供了视角。以雪漠短篇小说《新疆爷》英译为例,以认知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分析其间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译者通过范畴介入与认知补缺来实现地域性实物的认知重构;通过认知经验的粒度调整来实现人物感官体验的认知重构;通过具体化引申来实现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认知重构。译者在跨文化转化中国文学地域性书写时的认知转换机理及文本层面的认知重构策略,对中国文学外译实践和研究均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外译 地域性书写 认知重构 雪漠 《新疆爷》
下载PDF
中药中活血化瘀药对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陈德利 高青云 +3 位作者 施伟民 徐倩 朴英兰 沈亮亮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中血竭、乳香和没药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及其治疗皮肤创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皮肤器官培养法 (浮游法 )培养SD小鼠皮片 ,比较观察不同浓度的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结果 血竭在浓度为 2× 1 0 -1mg/m...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中血竭、乳香和没药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及其治疗皮肤创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皮肤器官培养法 (浮游法 )培养SD小鼠皮片 ,比较观察不同浓度的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结果 血竭在浓度为 2× 1 0 -1mg/ml、2× 1 0 -2 mg/ml和 2× 1 0 -3mg/ml时 ,皆有显著促游走作用 ,没药在浓度为 1× 1 0 -2 mg/ml和 1× 1 0 -3mg/ml时有促游走作用。乳香在各种实验浓度均无促游走作用。 结论 没药和血竭在一定浓度内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游走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阏药 皮肤创伤 创伤愈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论雪漠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雪漠的小说以对西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常态、人与环境的关系、离土的挣扎与无奈的回归等的叙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展示了农民艰难活着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命运,这在当下的文学表现... 雪漠的小说以对西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而体现出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常态、人与环境的关系、离土的挣扎与无奈的回归等的叙事,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展示了农民艰难活着的生存境遇和现实命运,这在当下的文学表现中无疑彰显了一种可贵的现实精神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小说 现实精神
下载PDF
雪漠及其两次“超越”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登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经历了"大漠三部曲"的现实主义开掘和"灵魂三部曲"的"神性"写作后,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转向了对神话、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整合。《野狐岭》的创作使雪漠又一次"打碎"了自己,不但在写作手... 在经历了"大漠三部曲"的现实主义开掘和"灵魂三部曲"的"神性"写作后,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转向了对神话、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整合。《野狐岭》的创作使雪漠又一次"打碎"了自己,不但在写作手法上转向了现实主义写作与神性写作的有机融合,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转向了自我超越后的现实反观。雪漠如同觉世的苦行僧,在领悟、超越、升华后关照世人的心灵和现实社会。这既是雪漠写作的两次转型,又是雪漠精神的两次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现实主义 神性写作 历史 超越
下载PDF
莫友芝《韵学源流》重校举要 被引量:1
5
作者 饶文谊 梁光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1,共2页
莫友芝《韵学源流》是一部颇有影响的音韵学史专著,世传诸家刊印本均出自赵幼渔校钞本,于手稿本皆未见用,所存讹误缺漏不少。本文以前人未见之莫友芝《韵学源流》手稿为底本,重校世传莫书各种印本讹误衍脱231条。兹举其要者6例以窥一斑。
关键词 莫友芝 韵学源流 校勘
下载PDF
关于西北乡土的一种书写——简论雪漠的系列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梅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
甘肃作家雪漠的系列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包括《大漠祭》《猎原》和《白虎关》三部,小说聚焦于河西走廊的一个普通村落,通过农民老顺一家的艰难生存与命运遭际再现了西部乡村的现实苦难,语调沉痛激越,风格粗粝狂放,为西部文... 甘肃作家雪漠的系列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包括《大漠祭》《猎原》和《白虎关》三部,小说聚焦于河西走廊的一个普通村落,通过农民老顺一家的艰难生存与命运遭际再现了西部乡村的现实苦难,语调沉痛激越,风格粗粝狂放,为西部文学的多样化呈现提供了一种悲愤犷悍的书写。这种别具西部特色的书写在他的作品中分别表现于底层生存的观照、乡土焦虑的抒发、乡野活力的呈现、乡土批判的隐现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大漠三部曲》 西北乡土 底层生存 乡土批判
下载PDF
无力的挣扎与无望的救赎——雪漠的《白虎关》释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9-73,共5页
尽管这些年描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但真正触及农民生存之重与精神之痛的却不多,而雪漠对西北农村的关切道出了社会转型中乡土传统的崩解与由此而生的乱象。《白虎关》的隐喻是一个蔓延而至无法免疫的病毒,农民生存的艰难与渴望摆... 尽管这些年描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但真正触及农民生存之重与精神之痛的却不多,而雪漠对西北农村的关切道出了社会转型中乡土传统的崩解与由此而生的乱象。《白虎关》的隐喻是一个蔓延而至无法免疫的病毒,农民生存的艰难与渴望摆脱困境的苦苦挣扎,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做着自我救赎的努力,悲剧性的结局已然是无力自救的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白虎关》 挣扎 救赎
下载PDF
裘沛然先生学术思想鸿爪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庆其 《中医药文化》 2018年第3期76-79,共4页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一生胸怀天下。从医学与人学、中医学发展理念、人文精神、人体的自我调节、养生之道、治病之法等方面,阐述了裘沛然先生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学术思想 裘沛然 《人学散墨》 《壶天散墨》
下载PDF
西部的忧思——生态文学视域下解读雪漠长篇小说《猎原》
9
作者 宋俊宏 张树铎 《河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西部 生态文学 生态灾难
下载PDF
“现代之光”烛照下的“沙湾”世界——关于雪漠“大漠三部曲”中当代西部农民命运问题的思考
10
作者 王建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3,共5页
雪漠的"大漠三部曲"描绘了世纪之交中国西部农民真实的生活图景,如何看待这一生活图景,既关系到对雪漠文学成就的评价问题,更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农民的命运问题。从传统走向现代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不可逆转的进程,当我... 雪漠的"大漠三部曲"描绘了世纪之交中国西部农民真实的生活图景,如何看待这一生活图景,既关系到对雪漠文学成就的评价问题,更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农民的命运问题。从传统走向现代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不可逆转的进程,当我们面对"现代之光"烛照下的"沙湾"世界时,除了欣喜于沙湾农民的素质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提高,物质、精神生活日趋丰富之外,如何应对现代生活中粗鄙、恶俗的价值观所造成的人文生态的恶化,更显得刻不容缓。这也许正是雪漠的"大漠三部曲"带给我们的深刻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大漠三部曲 西部农民命运
下载PDF
系列长篇的创作诱因与接受困惑——雪漠“大漠三部曲”引发的思考
11
作者 王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
系列长篇的创作和接受既有单部长篇的共性特征,又具特殊性。本文以西部著名作家雪漠"大漠三部曲"为研究个案,从创作诱因和接受困惑两方面予以探讨。前者主要包括作家不可遏止的创作惯性和创作激情,作家良好的创作提升和深化意... 系列长篇的创作和接受既有单部长篇的共性特征,又具特殊性。本文以西部著名作家雪漠"大漠三部曲"为研究个案,从创作诱因和接受困惑两方面予以探讨。前者主要包括作家不可遏止的创作惯性和创作激情,作家良好的创作提升和深化意识,市场和报酬机制,读者的鼓励机制;后者则体现在强烈的对比心理,重复阅读的审美疲劳,探寻突破的本能意识和过高的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长篇 雪漠 大漠三部曲 创作诱因 接受困惑
下载PDF
包蕴宏富的混沌存在与言说的敞开——《野狐岭》叙事主题及叙事策略刍议
12
作者 杨新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0-47,共8页
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就其表层叙事来说,是一个不同的行动者各自独立或合作完成特定使命的故事。而小说的叙事主题大致可以梳理出以驼队文化为核心的西北文化的叙写、家族秘史的揭示、家族仇恨的摹写、人性之恶的刻画、哥老会会众... 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就其表层叙事来说,是一个不同的行动者各自独立或合作完成特定使命的故事。而小说的叙事主题大致可以梳理出以驼队文化为核心的西北文化的叙写、家族秘史的揭示、家族仇恨的摹写、人性之恶的刻画、哥老会会众的革命活动的勾勒、木鱼歌文化的展示、佛教思想的表现以及超越家族仇恨与宗教信仰的生死恋的描绘等主题,但贯穿其中的应该是家族仇恨与超越家族仇恨的爱情主题。围绕这两个重要主题形成了小说叙事的主要架构,当然最终是以前者的消解与后者的凸显而收束,因此超越家族仇恨的爱情主题可以视为小说最突出的叙事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野狐岭》 叙事主题 家族仇恨 爱情
下载PDF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雪漠小说中的歌谣
13
作者 景莹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5-61,共7页
甘肃“花儿”与凉州贤孝,均是以口头形式存在的民间艺术,作家雪漠将其大量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是其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有意为之。在传统乡村和族群记忆边缘化的今天,雪漠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作为其小说的标识,也就标记了小说文本的民族... 甘肃“花儿”与凉州贤孝,均是以口头形式存在的民间艺术,作家雪漠将其大量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是其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有意为之。在传统乡村和族群记忆边缘化的今天,雪漠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作为其小说的标识,也就标记了小说文本的民族志特点。歌谣作为故乡文化符号的体现者,“花儿”和贤孝分别扮演着私人生活场域和公共文化符号,它们成为作家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言说者。同时,歌谣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言者,因其大胆泼辣的言说,作家赋予它以现代性特征,由此,歌谣不再是民间直率、谐趣的审美因素,而是审视现实的评判尺度,这使歌谣具备了双重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雪漠小说 歌谣
下载PDF
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从“强制同化”到“新的阐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洋务运动时期,面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朝野知识分子首先利用“强制同化”的认知心理,将来自于西方的一切知识,用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和框架进行归类。接着,他们再用演绎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儒学精义下“圣学投影”,进行评价。这一“认知—... 洋务运动时期,面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朝野知识分子首先利用“强制同化”的认知心理,将来自于西方的一切知识,用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和框架进行归类。接着,他们再用演绎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儒学精义下“圣学投影”,进行评价。这一“认知—评价心理”在洋务运动时期具体表现为“西学中源”说和“中本西末”说。然而,随着对西学知识认知的加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突破既有的“认知—评价心理”,提出了“中西各有本末”“中本亦可变”“中本中的大本”等别样的“中本西末”观,但最终仍未摆脱既有“中本西末”的整体框架。按照麦金泰尔的相关理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朝野知识分子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西学之于中国在本质上属于“认识论危机”,而他们仍在采用传统处理知识危机的方法进行应对,因此意义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同化 圣学投影 西学中源 中本西末 认识论危机 洋务运动
下载PDF
《西夏的苍狼》:灵魂的清凉之旅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永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0-83,共4页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qu... 《西夏的苍狼》是有着二十余年苦修经历的雪漠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是一部书中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的关于灵魂的清凉之旅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了紫晓、奶格玛、黑歌手等诸多人物在历史与现实中展开的对信仰世界的探寻,以"笔者"与书中人物建构的叙事框架促使读者冷静地思索作家笔下的信仰世界,小说的成功还得益于作家宁静的写作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西夏的苍狼》 灵魂 清凉
下载PDF
雪漠的《白虎关》:悲怆与绝望的女性生命史诗
16
作者 孙旭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2-27,共6页
雪漠的《白虎关》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西部农村妇女形象,通过她们无助的忍耐,无望的寻找生活出口,固执的坚持作为妻子和母亲而忽略作为女人的故事,为读者描写了一部西部农村女性的生命史诗。突出表现了西部农村女性在面对生活的磨折... 雪漠的《白虎关》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西部农村妇女形象,通过她们无助的忍耐,无望的寻找生活出口,固执的坚持作为妻子和母亲而忽略作为女人的故事,为读者描写了一部西部农村女性的生命史诗。突出表现了西部农村女性在面对生活的磨折时所体现出的忍耐、精神上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考。但是,作者饱含的悲悯情绪和人文关怀也让他笔下的小说人物在思想上超出了她们的文化身份,无形中拔高了她们的思想认识,赋予了太多超出她们文化背景的体悟和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白虎关》 女性生命史诗
下载PDF
《大漠祭》甘肃方言英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9-51,共3页
方言表现作品的乡土风格、地域特色,雪漠小说《大漠祭》中方言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地域风情的重要功能。《大漠祭》原文共计262条方言,基于“直译—意译”连续统概念,对它们英译文本定量分析后发现,葛浩文与林丽君对方言翻译采取的... 方言表现作品的乡土风格、地域特色,雪漠小说《大漠祭》中方言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地域风情的重要功能。《大漠祭》原文共计262条方言,基于“直译—意译”连续统概念,对它们英译文本定量分析后发现,葛浩文与林丽君对方言翻译采取的策略在“直译—意译”连续统上不断变化,更多时候采取(归化式)意译,结合定性分析译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及方言意义的表达,并探讨翻译策略选取背后的动因,以期为后续甘肃方言翻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大漠祭》 方言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传承与坚守:雪漠小说中的河西民间文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欣怡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4-87,13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甘肃作家以他们崭新而独特的风貌走向全国文坛,雪漠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和优秀代表。文章从雪漠小说中的河西民间文化形态入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其一,通过雪漠研究综述,指出对其小说中民间文化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甘肃作家以他们崭新而独特的风貌走向全国文坛,雪漠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和优秀代表。文章从雪漠小说中的河西民间文化形态入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其一,通过雪漠研究综述,指出对其小说中民间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其二,对作家笔下花儿、贤孝、宝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反复书写进行细读,探寻河西民间文化历史渊源的独特性及文化属性的异质性;其三,探讨作者笔下河西民间礼俗与文学的深入互动,观照其在新世纪以来形成的消费文化语境中对于文学性书写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自觉与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民间礼俗 民间文化 现实主义
下载PDF
生之叹 死之祭——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漠祭》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渤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4期26-28,共3页
雪漠的《大漠祭》历时12年,是一部表现西部精神的典范之作,它生动深入地再现了中国西部农村的原生态面貌,描写了在西部这一自然人文场域中无奈挣扎的生命群体,凝聚着对生存的沉重哀叹,对死亡的虔诚祭奠。从生态批评的维度对《大漠祭》... 雪漠的《大漠祭》历时12年,是一部表现西部精神的典范之作,它生动深入地再现了中国西部农村的原生态面貌,描写了在西部这一自然人文场域中无奈挣扎的生命群体,凝聚着对生存的沉重哀叹,对死亡的虔诚祭奠。从生态批评的维度对《大漠祭》进行了阐释与探析,试图寻找好的批评理论与经典作品的契合点,升腾出彼此新的价值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大漠祭》 生态批评 生之叹 死之祭
下载PDF
雪漠小说中的“花儿”
20
作者 刘敬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大漠三部曲"中,雪漠大量运用西北民歌"花儿",将其融合于人物情感与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更为饱满和形象地描摹了人物内心世界,建构了形形色色的情感世界。而西北民歌"花儿"与文学的联姻也因此丰富了文本... 在"大漠三部曲"中,雪漠大量运用西北民歌"花儿",将其融合于人物情感与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更为饱满和形象地描摹了人物内心世界,建构了形形色色的情感世界。而西北民歌"花儿"与文学的联姻也因此丰富了文本创作样式,获得了生命维度和精神深度的升华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漠 “花儿” 文化 情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