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京 胡楠 +3 位作者 李涵 肖蕾 陈韦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2-15,I0003,I0004,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中医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在线数据库获取血府逐瘀丸活性成分和靶标并经Uniprot在线数据库转换为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在线数据库收集动脉粥样硬化靶标基因。经Ven...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中医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在线数据库获取血府逐瘀丸活性成分和靶标并经Uniprot在线数据库转换为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在线数据库收集动脉粥样硬化靶标基因。经Venn工具获取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后于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获得可视化结果。运用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获得3812个疾病基因,药物活性成分151个、靶标基因94个及药物-疾病交集基因78个。GO富集分析认为血府逐瘀丸可能通过作用于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酰胺结合、类固醇结合、核激素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Hsp90蛋白结合、凋亡、雌激素受体结合等过程,影响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活性、直接配体调节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从而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涉及的通路主要包括: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结论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为进一步开展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万启南辨治内伤发热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润 万启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3-6,共4页
万启南教授认为内伤发热不外乎气、血、阴、阳、肝、湿、瘀等,与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临证首辨阴阳,再分虚实,辨明气血,归属脏腑;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气郁发热、血瘀发热、痰湿郁热。理气疏肝泻热... 万启南教授认为内伤发热不外乎气、血、阴、阳、肝、湿、瘀等,与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临证首辨阴阳,再分虚实,辨明气血,归属脏腑;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气郁发热、血瘀发热、痰湿郁热。理气疏肝泻热-加味逍遥散,郁久化火-龙胆泻肝汤,益气养阴助阳-地黄饮子、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生脉散,清热化湿退热-甘露消毒丹,湿热并重-苍术白虎汤,祛瘀养血退热-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清营解毒退热-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万启南强调辨证施治,攻补兼施,顾护脾胃,辨病与辨证结合。附内伤发热(气血两燔兼气阴两虚)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 阳虚发热 气虚发热 血虚发热 气郁发热 血瘀发热 痰湿郁热 逍遥散 龙胆泻肝汤 地黄饮子 青蒿鳖甲汤 清骨散 生脉散 甘露消毒丹 苍术白虎汤 血府逐瘀 桃红四物汤 白虎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清瘟败毒饮 安宫牛黄 紫雪丹 万启南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