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海穴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倩倩 石广霞 +1 位作者 韩丽丽 刘存志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血海穴是临床常用穴,广泛应用于月经病、皮肤病、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该文就国内外对血海穴的临床试验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并从镇痛机制、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血海穴的作用机制。... 血海穴是临床常用穴,广泛应用于月经病、皮肤病、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该文就国内外对血海穴的临床试验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并从镇痛机制、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血海穴的作用机制。今后应设计高水平的临床研究,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对针刺血海穴的临床适应证及相关作用机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合理应用血海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血海 综述 临床评价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再评价 被引量:68
2
作者 赵淑华 吉学群 +1 位作者 许洪玲 张智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 :验证血海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血瘀证患者及血瘀证家兔模型为研究对象 ,观察针刺血海穴对舌象、血流变学、凝血全项、内皮素、一氧化氮、球结膜微循环、血细胞凝聚现象、脑细胞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针刺血海可改... 目的 :验证血海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血瘀证患者及血瘀证家兔模型为研究对象 ,观察针刺血海穴对舌象、血流变学、凝血全项、内皮素、一氧化氮、球结膜微循环、血细胞凝聚现象、脑细胞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针刺血海可改善血瘀证患者舌象、血流变、凝血全项指标 ,调节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 ,使血瘀证家兔模型的微循环加快 ,脑组织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针刺血海穴可改善血液的“高凝聚”状态 ,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海穴 活血化瘀 腧穴 血循环 血流变学
下载PDF
玻璃酸钠、臭氧联合注射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东梅 郝龙 田雪 《陕西中医》 2018年第7期941-94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及采用Lysholm表对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4周、半年后VAS及Lysholm评分表结果显示疗效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结论:玻璃酸钠、臭氧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术,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温针灸以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刺疗法 阳陵泉 血海 阴陵泉
下载PDF
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中风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毅坚 吴成翰 《光明中医》 2012年第7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运用血海穴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传统针灸结合促进和加快肢体功能康复,并运用现代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灯盏细辛注射液穴... 目的运用血海穴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传统针灸结合促进和加快肢体功能康复,并运用现代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血海穴为主,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血海穴为空白对照,两组同时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Fugl-Meyer肢体综合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量表及神经功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运用Fugl-Meyer肢体综合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值及血液流变学主要检测指标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血海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对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非常良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针 穴位疗法 脑缺血 血海穴 灯盏细辛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月 茅乃权 +4 位作者 罗洁宁 韦瑜群 任志玲 韦巧玲 庞永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9例肺癌胸腔镜下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9例肺癌胸腔镜下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全套、血小板计数)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和胸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辅助早期功能锻炼能改善肺癌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并发血栓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穴位疗法 足三里 血海 肺非小细胞
下载PDF
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长才 许能贵 +1 位作者 符文彬 孙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8-140,19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的影响。【方法】选用白化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后2组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外用致敏及反复激发方法复制豚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针刺组电针曲池及血海穴,治疗10 d后取材,... 【目的】观察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的影响。【方法】选用白化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后2组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外用致敏及反复激发方法复制豚鼠Ⅳ型变态反应模型;针刺组电针曲池及血海穴,治疗10 d后取材,观察耳厚度与质量、真皮内炎症细胞数及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耳厚度和质量显著性升高(P<0.01),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数、中性与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并出现慢性湿疹的病理改变;针刺组可显著降低模型豚鼠耳厚度与质量(均P<0.05),一定程度降低炎症细胞数(P>0.05),并可明显减轻皮肤慢性湿疹的病理改变。【结论】针刺具有一定的抗Ⅳ型变态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针灸疗法 皮肤/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豚鼠 曲池 血海
下载PDF
蜂针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40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温伟强 黄胜光 王荣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活蜂蜂针直刺法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患者40例,每天1次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晨僵、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活蜂蜂针直刺法治疗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患者40例,每天1次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晨僵、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和ESR、CRP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临床控制22.5%,显效40.0%,有效32.5%,无效5.O%。不良反应有皮疹、低热,但很轻微,病人能安全耐受。[结论]蜂针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 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 中医药治疗 针灸疗法 诊断标准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莉莉 张露芬 +6 位作者 宋晓琳 任晓暄 李晓泓 赵雅芳 郭孟玮 孙志芳 朱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以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10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以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10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合谷组、血海组,每组20只。后4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盐水组与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他3组分别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观察从疼痛即刻开始电针20 min内各组大鼠扭体行为,记录子宫收缩波形。结果:从扭体行为来看,较之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扭体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均P<0.05)。从子宫收缩波形来看,较之模型组,合谷组收缩频次减少(P<0.05),三阴交组、合谷组子宫收缩波幅、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价电针各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程度,"合谷"穴最佳,"三阴交"穴次之,"血海"穴第3,说明穴位作用存在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 合谷 血海 痛经 大鼠 针刺镇痛
原文传递
电针曲池、血海对化合物48/80致小鼠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媛 唐宗湘 徐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瘙痒反应的影响,明确针灸治疗瘙痒症的效应。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曲池组和血海组,连续2d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化合物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2天注射前给予电针治疗3...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瘙痒反应的影响,明确针灸治疗瘙痒症的效应。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曲池组和血海组,连续2d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化合物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2天注射前给予电针治疗30min,观察电针干预前后瘙痒行为即搔痒次数/40min的变化。结果:化合物48/80能诱发小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模型组第1天皮下注射化合物48/80后的平均搔痒次数为(245.33±44.14)次/40min,第2天为(226.83±50.74)次/40min。曲池组第1天的平均搔痒次数为(271.83±26.99)次/40min,第2天为(118.00±19.43)次/40min;血海组第1天的平均搔痒次数为(269.83±30.36)次/40min,第2天为(117.00±19.15)次/40min。曲池、血海电针前后变化率分别为56.46%和54.0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明显抑制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可能是治疗瘙痒相关病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电针 化合物48 80 曲池 血海
原文传递
基于PI3K/PDK1/AKT信号通路探究电针对荨麻疹大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白雪 李记泉 +4 位作者 李思佳 王列 韩易言 刘思佳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66-2870,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血海、曲池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I3K/PDK1/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8只。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血海、曲池穴,电流1 mA、疏密波、频率2 Hz,留针20 m... 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血海、曲池穴对荨麻疹大鼠模型PI3K/PDK1/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8只。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血海、曲池穴,电流1 mA、疏密波、频率2 Hz,留针20 min,1次/d;西药组采用氯雷他定稀释液(1 mg/kg)灌胃,1次/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1 mg/kg)灌胃,1次/d。另取3只健康SD大鼠,采用鸡卵白蛋白与免疫佐剂(卡介苗)联合注射法制备同种异体大鼠抗卵白蛋白血清。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建立荨麻疹大鼠模型。直尺测量大鼠皮肤蓝斑直径,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形态及数目,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下组织IgE、组胺以及皮肤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PDK1)、蛋白激酶B(AKT)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肤蓝斑直径、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皮下组织IgE和组胺,以及皮肤肥大细胞PI3K、PDK1、AKT和血清IL-4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大鼠以上指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血海穴、曲池穴可减小荨麻疹动物模型蓝斑直径,改善皮肤炎症反应,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且该效应与调控IgE介导的PI3K/PDK1/AKT信号通路激活和组胺、IL-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荨麻疹 肥大细胞 脱颗粒 PI3K/PDK1/AKT信号通路 血海 曲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