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善美的别样探寻——论徐訏移港前的小说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康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2期56-62,共7页
徐訏移港前小说对真善美的探寻,内容上可概括为由真爱出发的探寻,在直陈人生、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中探寻和理想化探寻三个主要方面;而写实与传奇相融合的虚构方式和知识阶级书写视角则为徐訏该时期小说的基本艺术追求与品格。这种内... 徐訏移港前小说对真善美的探寻,内容上可概括为由真爱出发的探寻,在直陈人生、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中探寻和理想化探寻三个主要方面;而写实与传奇相融合的虚构方式和知识阶级书写视角则为徐訏该时期小说的基本艺术追求与品格。这种内容和艺术的合一,又显示了其探寻的别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真善美 探寻
下载PDF
徐訏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向怀林 彭熙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118-119,125,共3页
“现代性”源于西方理论范畴,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与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二是指以主体性和个体为内核,以‘审美现代性’为价值立场的价值模式。而在近现代的中国,“现代性”其实只是功利... “现代性”源于西方理论范畴,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与社会的现代化与工业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二是指以主体性和个体为内核,以‘审美现代性’为价值立场的价值模式。而在近现代的中国,“现代性”其实只是功利理性主义的代名词。在这种强势观念与潮流中,却有少数作家仍然执着地站在“审美现代性”的立场上,试图以迥别于时代潮流的创作立场去实现文学现代性的理想。徐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家。徐的小说以“人性”为起点,以对人的解读和对社会的批判为动力,游离于其时主流文坛强势的功利理性主义,执著地朝向个性化和自由化,用一种难能可贵的诗性乌托邦,实践着“审美主义”的沉重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小说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论徐訏小说创作中的思想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卫社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徐讠于小说表现了他由一个人道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的创作轨迹,记录了作家对人性、爱情、宇宙、宗教、生命等的哲理思索,同时也表现了徐讠于在美好理想与悲观现实,善与恶、美与丑之间无法选择,最后走向虚无、走向上帝的感情历程。徐... 徐讠于小说表现了他由一个人道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的创作轨迹,记录了作家对人性、爱情、宇宙、宗教、生命等的哲理思索,同时也表现了徐讠于在美好理想与悲观现实,善与恶、美与丑之间无法选择,最后走向虚无、走向上帝的感情历程。徐讠于的大部分小说是一种阐发哲理的"玄思小说",是现代人的"灵魂之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讦小说 创作轨迹 哲理思索 感情历程
下载PDF
徐訏《鬼恋》原型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宗先鸿 《长春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4-66,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后期浪漫派”、“现代派”作家徐讠于的创作,其成名作《鬼恋》脱胎于中国古代鬼故事中的“人鬼恋”故事模式,并暗含了民间“道魔斗法”的情节结构模式,他的艺术探索与追求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徐訏 《鬼恋》 原型
下载PDF
现实的幻影与人性的聚光——论徐訏小说的人物塑造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卫社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24-26,共3页
徐訏小说的主要笔力集中于人性的反思,他淡化小说中人物的社会性,而主要表现其作为社会人的生物性、自然性等共性,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性"意识;现实背景只作为人性表现的衬托幻影而存在。徐訏小说具有"寓言小说"的... 徐訏小说的主要笔力集中于人性的反思,他淡化小说中人物的社会性,而主要表现其作为社会人的生物性、自然性等共性,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性"意识;现实背景只作为人性表现的衬托幻影而存在。徐訏小说具有"寓言小说"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说 人性反思 寓言小说
下载PDF
隐逸风景中——徐訏创作心态考察
6
作者 陈广通 赵宪花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7-32,共6页
关于徐訏的文学精神、思想来源,以往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他的创作与宗教,特别是与西方宗教的关系,与宗教精神相关的隐逸思想却少有涉及。徐訏的一生都在孤独寂寞里度过,这些孤独寂寞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与现实的重压,这些经历与重压有时候甚... 关于徐訏的文学精神、思想来源,以往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他的创作与宗教,特别是与西方宗教的关系,与宗教精神相关的隐逸思想却少有涉及。徐訏的一生都在孤独寂寞里度过,这些孤独寂寞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与现实的重压,这些经历与重压有时候甚至会把他的孤独寂寞化为一种恐惧,于是形成了他具有时代性的"逃避"心态。"逃避"与自然风景紧密相关。深受西方哲学影响的徐訏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创作心态 风景 隐逸
下载PDF
从许逊信仰看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复杂性
7
作者 孔令宏 韩松涛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33-43,67,共12页
许逊信仰本为家族孝道与巫术信仰的杂交,后来分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往上攀附道教成为孝道派,与道教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甚至摩尼教等都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在宋和元时期发展成为净明道,到明清时期又攀附道教中的全真道。其二是在... 许逊信仰本为家族孝道与巫术信仰的杂交,后来分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往上攀附道教成为孝道派,与道教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甚至摩尼教等都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在宋和元时期发展成为净明道,到明清时期又攀附道教中的全真道。其二是在继续保持巫术色彩,在唐代发展为闾山教而广为传播,有多个支派。其中传播到湖南梅山地区的部分,与当地法派相融合而衍变为梅山教,梅山教进而在各地传播而发生种种歧变。其三是在这二者的影响下,伴随着江右商帮在全国乃至海外的扩散,以万寿宫作为地方商会聚会之所,作为赣商相互联络的精神力量而存在。上述三个层面,展现了巫术、民间信仰与道教在历史、地域等方面,在术士、道士、官员、士大夫、乡绅、商人等社会阶层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逊信仰 巫术 道教 闾山教 梅山教 江右商帮 万寿宫
下载PDF
“歇和”溯源
8
作者 晏鸿鸣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1,共3页
“歇和”指大的声音,包括劳动号子;其文字代表形体是謣(訏)、訏訏(许许)、舆謣。
关键词 歇和 劳动号子 謣(訏) 訏(许许) 舆謣
下载PDF
试探《圣经》对徐訏小说创作的影响
9
作者 陈俊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徐訏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现代作家。徐訏的小说创作与具有较强艺术魅力和巨大审美价值的《圣经》在艺术上有共通之处:一是徐訏小说对《圣经》故事的演绎;二是徐訏小说的情节结构原型与《圣经》的类似。
关键词 徐訏 《圣经》 小说 影响
下载PDF
论徐訏小说的悲观主义特征
10
作者 赵智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8-60,共3页
徐的小说的悲观主义主要通过浓厚的悲剧意识、悲剧言情模式、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流浪和死亡主题来体现 ,结合了传统与现代表现手法 ,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因而显得相当成熟 ,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徐訏 小说 悲观主义特征 悲剧意识 悲剧言情模式 悲剧命运 艺术魅力
下载PDF
试论徐訏的婚恋观
11
作者 李婷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86-88,共3页
徐(讠于)的小说大都围绕男女婚恋题材展开,在这些作品中寄托与诠释着他独特的婚恋观,本文认为徐主张浪漫美好的精神恋爱,而对现实婚姻持一种否定和悲观的态度,并试图从他的出生及经历探索这一独特婚恋观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徐訏 婚恋观 爱情 婚姻
下载PDF
试论徐旭开发西北的思想
12
作者 尚季芳 《陇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3-75,共3页
徐旭开发西北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西北建设论》一书里,此书虽然页数不多,但里面富含开发西北的真知灼见,许多观点颇有新意,富于建设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笔者不揣冒昧,将其资料搜检出来,希望对我们今天的西北开发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徐旭 开发西北 思想
下载PDF
论徐訏小说的文化价值取向
13
作者 刘华 《绥化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在徐的小说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价值理想中 ,理性形态和非理性形态、世俗形态和终极形态、传统本土形态和现代西方形态看似组成悖论性的紧张和对立 ,实则都是出于徐对人性既脆弱又凶猛的洞察 ,对人类知识和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知以及... 在徐的小说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价值理想中 ,理性形态和非理性形态、世俗形态和终极形态、传统本土形态和现代西方形态看似组成悖论性的紧张和对立 ,实则都是出于徐对人性既脆弱又凶猛的洞察 ,对人类知识和理性局限性的清醒认知以及对人间世俗生命悲天悯人的呵护和关爱。追求生命的舒展和人性的自由 ,让人类的精神摆脱物化现实的戕害和人类自身的局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化价值 价值取向 徐訏 人文主义 人性 悖论性 现代文学
下载PDF
香港的他者——论徐訏后期创作中的悲凉生命体验訏
14
作者 李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42-45,共4页
徐訏是我国新文学史上创作成就非常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在前后两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本文以徐前期创作为参照,重点研究他在后期创作中作为香港的"他者"身份所呈现出来的悲凉生命体验。
关键词 徐訏 后期创作 他者 悲凉 生命体验
下载PDF
“疯女人”之病——论徐訏《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的“疯癫”形象
15
作者 谢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0-55,共6页
白蒂是徐在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塑造的"疯女人"形象,她的疯癫主要是由于森严的家庭环境的压迫和无法满足的强烈情欲造成的。"疯女人"的病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异质社会的反抗与破坏,而白蒂的疯癫却"... 白蒂是徐在中篇小说《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塑造的"疯女人"形象,她的疯癫主要是由于森严的家庭环境的压迫和无法满足的强烈情欲造成的。"疯女人"的病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异质社会的反抗与破坏,而白蒂的疯癫却"病"得不够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蒂 疯女人 《精神病患者的悲歌》
下载PDF
论徐訏小说中的暗示艺术
16
作者 金凤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徐皐深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善于在小说创作中运用暗示艺术,在其部分小说中的标题设置、人物命名、意象选择、景物描写、细节设置上都有明显的体现。暗示艺术的运用,一方面能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促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让... 徐皐深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善于在小说创作中运用暗示艺术,在其部分小说中的标题设置、人物命名、意象选择、景物描写、细节设置上都有明显的体现。暗示艺术的运用,一方面能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促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让徐皐小说呈现出简约含蓄的文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小说 暗示艺术 简约含蓄 具象化
下载PDF
追寻救赎的生命史诗——论徐言于小说的宗教文化底蕴
17
作者 侯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5-51,共7页
文学作品是由语码符号组成的 ,但并非是一个平面的图式 ,而是包含着不同的层面 ,最深层面的符码往往规范着文学作品的意蕴和美学风格。徐言于小说最深层面的符码即为徐言于立足于宗教文化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理解 ,它极大程度上抟塑了小... 文学作品是由语码符号组成的 ,但并非是一个平面的图式 ,而是包含着不同的层面 ,最深层面的符码往往规范着文学作品的意蕴和美学风格。徐言于小说最深层面的符码即为徐言于立足于宗教文化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理解 ,它极大程度上抟塑了小说中追寻救赎的生命意蕴和史诗美学。本文试图从这个途径来把握徐言于小说 ,力图还之以更深入、本真的徐言于。使人们重新认识徐言于小说的思想、美学价值 ,为重写文学史做点扎实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小说 宗教文化 追寻救赎 生命 史诗
下载PDF
基于诠释学《伤寒论》“蓄血”的内涵研究
18
作者 李瑶 段博元 +3 位作者 石秀琰 张明春 许迎 张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3-77,共5页
“蓄血”见于《伤寒论》中“阳明病篇”第237条,后世在解读《伤寒论》时,将“蓄血”归为证候类名词,衍生出“太阳蓄血”和“阳明蓄血”。中医学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中把“蓄血”释义为“瘀血停留”,《伤寒杂病论大辞典》中对“蓄血... “蓄血”见于《伤寒论》中“阳明病篇”第237条,后世在解读《伤寒论》时,将“蓄血”归为证候类名词,衍生出“太阳蓄血”和“阳明蓄血”。中医学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中把“蓄血”释义为“瘀血停留”,《伤寒杂病论大辞典》中对“蓄血”的解释为“瘀血”,皆体现不出“蓄血”的特点,恐有释义过宽之弊。为探究《伤寒论》中“蓄血”的原义,从西方诠释学理论视角,运用版本源流考据法、训诂学考证法、同源文献比较法、证候描述推证法、治法方药反测法以及各期理论综合法进行研究,经探讨,“蓄血”本义应是“长久的瘀血”,而“瘀血”为其衍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血 伤寒论 诠释学
原文传递
爱恨交织凝结的悲剧人生——论徐訏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写作姿态
19
作者 韩露 《理论界》 2015年第6期142-146,共5页
徐訏小说中对女性具有独特的写作视角和人文关怀,徐訏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有"圣女"意识、"侠女"意识和"厌女"现象。他笔下的圣女脱俗而痴情,侠女智勇双全。徐訏对女性的态度是崇拜与仇恨并存,他眼中的女人... 徐訏小说中对女性具有独特的写作视角和人文关怀,徐訏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有"圣女"意识、"侠女"意识和"厌女"现象。他笔下的圣女脱俗而痴情,侠女智勇双全。徐訏对女性的态度是崇拜与仇恨并存,他眼中的女人具有纯粹和诗性的特质。徐訏用大量作品去爱女性、恨女性,他通过写女性所得出的哲学命题具有人类文化本体论意义。和曹雪芹相似,徐訏对女性的观照来自于他本人对女性的特殊的情结,徐訏的美学思想影响了他对女性的态度,形成了他思想中独有的女性美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女性意识 写作姿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