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被引量:2
1
作者 QIU Fangdao YUAN He +1 位作者 BAI Liangyu LI F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904-917,共14页
Employing decoupling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resulting carbon emissi... Employing decoupling index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index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resulting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rom 2000 to 2014, with a focus on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driving factors.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rom industrial structures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at firs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then decreas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trending toward absolute decoup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er-periphery,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ormed a concentric pattern, where both progress towards low emissions and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gradually diminishe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In terms of variation across provinces, the ISCB index in the eastern Henan has decreased the slowest, followed by the southern Shandong and the northern Anhui, with the northern Jiangsu ranking last. During this period, resource-and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were the primary growth industries in the northern Anhui and the eastern Henan, whil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dominated the southern Shandong and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dominated the northern Jiangsu. In terms of city types, the spatial pattern for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recession resource-based cities had higher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ies than mature resource-based cities, followed by non-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regenerative resource-based cities. Generall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has transformed from being resource-intensive to capital-intensive, and has been trending toward technology-intensive as resource availability has been exploited to exhaustion and then been regenera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leading factor causing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ies between metropolitan cities. Therefore, the key to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metropolitan areas is to prom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system controlling collaborat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bias carbon emission effect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 A Case Study for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被引量:8
2
作者 QIU Fangdao CHEN Yang +3 位作者 TAN Juntao LIU Jibin ZHENG Ziyan ZHANG Xinl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352-365,共14页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growing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or the period 2000–2015.The slacks-based measure(SBM)model,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growing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or the period 2000–2015.The slacks-based measure(SBM)model,spatial autocorrelation,and th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model were used to conduct the analysis.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first,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decreased,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shrunk and differences within the region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Second,the counties with high-efficiency green development we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oast,and along the routes of the Beijing-Shanghai and the Eastern Longhai railways.A developing axis of the high-efficiency counties wa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spatial pattern for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Third,regarding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the High-High type counties in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formed a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corridor along the inter-provincial border areas of Henan and Jiangsu,whereas the Low-Low type counti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external,marginal part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Fourth,the major factors(ranked in decreasing order of impact)influencing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were innovation,government regulation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energy consumption,and industrial structure.These factors exerted their influence to varying extents;the influence of the same factor had different eff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differen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influential factors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China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仇方道 刘继斌 +2 位作者 唐晓丹 朱传耿 张纯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6-1436,共11页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关,但合理化程度下降;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呈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演化趋势,但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空间上呈现先集聚后扩散趋势,不同行业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沿东陇海工业集聚发展轴;工业专业化分工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技术水平下降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工业高级化和区域工业占有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能源消耗和工业SO2排放抑制作用明显,但不同尺度区域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转型 经济效应 能源效应 环境效应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正平 安宇 顾晓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8-133,144,共7页
本文从都市圈与经济区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认为无论是徐州都市圈还是淮海经济区,其进一步建设... 本文从都市圈与经济区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认为无论是徐州都市圈还是淮海经济区,其进一步建设均应当以特大城市———徐州为中心,实施整合及协调发展,以推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两者的联动与共进。最后,文章还就加强这一区域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沿江等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都市圈 淮海经济区 区域整合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农业发展及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白亮宇 仇方道 陈永生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66-71,共6页
在深入分析徐州都市圈农业及其行业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都市圈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农业比较优势呈现由北至南逐渐增强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行业发展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较大.圈内具有明显比较... 在深入分析徐州都市圈农业及其行业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都市圈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农业比较优势呈现由北至南逐渐增强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行业发展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较大.圈内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业行业是种植业和牧业.徐州都市圈都市农业尚处于初期萌芽阶段,围绕中心城市呈圈层分布的农业格局初现.据此,提出徐州都市圈农业"一区四带"的空间布局优化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农业结构 空间格局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工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解及时空分异 被引量:2
6
作者 袁荷 仇方道 +1 位作者 金娜 陈阳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完全分解分析方法,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区域,探讨2000~2014年成长型都市圈工业碳排放及其驱动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工业增长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性,工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总体上呈现南北高而中部低的"凹"... 采用完全分解分析方法,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区域,探讨2000~2014年成长型都市圈工业碳排放及其驱动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工业增长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性,工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总体上呈现南北高而中部低的"凹"字型格局;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强度最高,且呈下降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强度最低;规模效应对工业碳排放表现为正向驱动作用,结构与技术效应则对工业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在空间上,规模效应呈现由以济宁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型演变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字型格局,结构效应保持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技术效应呈现由北高南低演变为东高西低的格局.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促进工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是实现工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完全分解分析法 驱动效应 时空分异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县域工业发展时空分异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永生 仇方道 朱传耿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发展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县域工业发展的相对差异呈波动性缩小之势,而各县域之间呈现正空间相关性且集聚态势有加强趋势,但空间集聚程度不...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发展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县域工业发展的相对差异呈波动性缩小之势,而各县域之间呈现正空间相关性且集聚态势有加强趋势,但空间集聚程度不高;该都市圈县域工业集聚程度呈以徐州市区为核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分布格局,且近年来沿东陇海线向沿海延展的轴线发展格局初现,而南部、西部地区的工业边缘化现象明显.根据相邻县域间的关系,将徐州都市圈各县域分为扩散发展型、极化发展型、过渡发展型和落后均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时空分异 空间自相关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徐州都市圈空间重组分形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欧向军 顾晓波 +2 位作者 李陈 徐珣 刘国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综述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计算徐州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划分出徐州都市圈的空间层次范围;并运用分形理论,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徐州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探讨... 在综述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计算徐州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划分出徐州都市圈的空间层次范围;并运用分形理论,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徐州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探讨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的空间重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强度 都市圈 分维值 空间结构 徐州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伟博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现代物流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总体偏低,且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都市圈物流竞争力空间上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圈层分... 现代物流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总体偏低,且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都市圈物流竞争力空间上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圈层分布格局;市场化、经济物流规模和消费信息3因子正成为徐州都市圈物流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城市物流竞争力指数的大小进行分类,徐州的物流竞争力强,连云港和济宁的竞争力较强,其他5市的竞争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物流竞争力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金莹 汪德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城市发展质量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南京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仇方道 金娜 +2 位作者 袁荷 单勇兵 白亮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9-1468,共10页
整合ESDA和GWR模型,以徐州都市圈为例,分析了2005~2014年成长型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1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程度不断增强,同期各县域间差异呈持续增大趋势;2徐... 整合ESDA和GWR模型,以徐州都市圈为例,分析了2005~2014年成长型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1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程度不断增强,同期各县域间差异呈持续增大趋势;2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差异格局的多尺度性特征显著。城乡尺度上,呈现以地级市市区为中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式区域格局;省际边界区域尺度上,呈现向鲁南>皖北>苏北>豫东的区域格局演变趋势;3强响应县域主要向京沪铁路沿线地区集聚,城镇空间扩展轴线正在形成。弱响应县域在皖苏、豫皖边界地区集中,形成了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较低走廊;4 HH型县域主要集中于地级市市区及其周围地区,LL型县域在豫皖苏边界区域的黄河故道沿线地区集聚,表明南北差异正成为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关联性差异的主要表征;5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程度呈现对外开放>经济水平>创新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的特征,且空间不均衡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城镇空间响应强度 时空异质性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迟明妹 仇方道 胡开虹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4期513-519,共7页
整合数据包络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徐州都市圈碳排放高效率县域集中分布于京沪铁路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呈现"... 整合数据包络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徐州都市圈碳排放高效率县域集中分布于京沪铁路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呈现"十"字型空间格局特征,低效率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都市圈的西南部,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空间格局特征相似,且碳排放效率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明显强于集中度,产业调整应以合理化与高级化为目标。由于徐州都市圈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耦合协调空间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应区别对待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 空间特征 耦合协调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近20年徐州都市圈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洁 许浩 刘伟 《园林》 2022年第7期75-81,共7页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以2000、2010、2020年自然土地覆被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景观动态度、景观转移矩阵法和景观指数法,运用ArcGIS10.8和Fragstats4.2软件,对徐州都...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以2000、2010、2020年自然土地覆被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景观动态度、景观转移矩阵法和景观指数法,运用ArcGIS10.8和Fragstats4.2软件,对徐州都市圈的蓝绿空间规模和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蓝绿空间规模不断减少,人造地表面积不断增加,且变化速率加快。其中蓝色空间面积缩减显著,主要流向耕地、人造地表,绿色空间面积缓慢增加,主要源自耕地。(2)研究时段内,绿色空间表现为先破碎异质后集聚同质的变化特征,蓝色空间与蓝绿空间表现为先集聚同质后破碎异质的变化特征,空间格局总体趋向复杂化。(3)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受政策、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影响,且城镇化发展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蓝绿空间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区域分工格局特征分析
14
作者 王耀宇 仇方道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7,10,共7页
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分工是都市圈空间重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动力.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对2005~2012年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区域分工特征及其演化态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以徐... 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分工是都市圈空间重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动力.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对2005~2012年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区域分工特征及其演化态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分布格局,不同类型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及集聚程度存在差异;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均不高且有弱化趋势,各城市具有专业化优势的服务行业发展各异;不同服务行业的区域分工不断深化,区域分工程度高的行业由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向社会性服务业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区域分工 地区专业化 空间基尼系数 区位熵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城市中心性和经济发展时空分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辉 陈松林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3-49,共7页
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计算2006年~2016年中心城市与各个次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结合都市圈内城市发展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都市圈内部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2016年徐州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在... 以徐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计算2006年~2016年中心城市与各个次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结合都市圈内城市发展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都市圈内部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2016年徐州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总体在不断缩小.但是都市圈内中、东部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有加大的趋势.徐州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辐射功能显著,与其经济联系密切的几个城市主要集中在距离徐州市80 km范围内的淮北市、宿州市和枣庄市,其余城市因为受到自身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与中心城市的经济紧密度相对较弱,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时空分异 城市中心性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徐州都市圈治理问题与对策
16
作者 宋开文 王义保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都市圈的建立要求加强区域治理,而区域治理是紧密关涉府际关系治理的重要内容。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徐州都市圈区域治理,面临着行政区划的客观障碍、传统地方保护主义下的盲目竞争、政府间协调机制不健全等严重问题,因此,积极地建立起地方... 都市圈的建立要求加强区域治理,而区域治理是紧密关涉府际关系治理的重要内容。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徐州都市圈区域治理,面临着行政区划的客观障碍、传统地方保护主义下的盲目竞争、政府间协调机制不健全等严重问题,因此,积极地建立起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以及借鉴国外府际关系治理的先进经验等治理措施,是徐州市都市圈区域治理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关系 徐州都市圈 地方政府 协调治理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开虹 仇方道 迟明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2期9-13,共5页
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以及能源效率的特征,并进行协整分析,得出: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逐渐提高,但能源效率总... 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2000-2015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以及能源效率的特征,并进行协整分析,得出: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逐渐提高,但能源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都市圈、核心区—外围区域及鲁南地区能源效率与高级化指数呈负相关;核心区—外围区域及皖北、苏北、鲁南地区能源效率与合理化指数均为正相关,只有豫东地区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都市圈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转型 能源效率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徐州都市圈综合实力评价
18
作者 韩艳红 文玉钊 马颖忆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8-74,共7页
综合实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评价徐州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居前三,排名最后的... 综合实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评价徐州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居前三,排名最后的是河南省永城市,徐州都市圈城市综合实力的绝对差异较大,内部分化明显.(2)徐州都市圈城市可划分为三类,A类城市为徐州市,B类城市为宿迁市、连云港市、枣庄市,C类城市为宿州市、淮北市、微山县、永城市.(3)针对三类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徐州都市圈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都市圈 主成分分析 综合实力评价 徐州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
19
作者 王耀宇 仇方道 +2 位作者 朱传耿 袁荷 马晓冬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5-9,共5页
采用引力模型、外向功能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模型,探讨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特征及区域分工优化调控对策.结果表明:2003~2014年都市圈各城市之间服务业经济联系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围7市与徐州的联系强度增加明显,但7市之... 采用引力模型、外向功能模型和地缘经济关系模型,探讨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特征及区域分工优化调控对策.结果表明:2003~2014年都市圈各城市之间服务业经济联系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围7市与徐州的联系强度增加明显,但7市之间的联系强度依然较低;都市圈整体外向功能变化不大,中心城市的分配性服务业维持高外向功能,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略有提高,其他城市的外向功能主要集中于社会性服务业;各城市间服务业地缘经济关系呈现向竞争型关系转变趋势,城市间服务业发展水平越近,竞争性越强,反之,则互补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空间相互作用 地缘经济 城市流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仇方道 朱传耿 +2 位作者 袁荷 马晓冬 白亮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4,共9页
整合多部门经济模型、偏离份额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模型,分析了1996—2014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并揭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作用。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且... 整合多部门经济模型、偏离份额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模型,分析了1996—2014年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并揭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作用。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且空间相对差异呈拉大之势;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由市区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层次高而外围县域低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空间关联上,HH型县域逐渐向豫东、皖北地区集中,LL型县域逐渐向京沪铁路线以东地区集聚,第二产业是驱动整个都市圈空间两极分化的主要动因;核心区域第二、三产业的结构推动效应在降低而竞争优势增强,而外围地区第三产业的结构推动效应在增强而竞争优势在减弱,产业结构合理化更益于外围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经济增长 贡献 空间异质性 徐州都市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