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建设政策制定与实施比较分析——基于江苏两市的经验研究
1
作者 闾海 王婧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46-57,共12页
政策对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而直接影响着县域城镇体系的基本构成与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江苏省徐州市、苏州市两个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典型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政策目标、政策举措和政策实施等维度的小城... 政策对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而直接影响着县域城镇体系的基本构成与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江苏省徐州市、苏州市两个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典型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政策目标、政策举措和政策实施等维度的小城镇建设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比较分析框架,结合长达10年以上的徐州“中心镇创建”和苏州“美丽城镇建设”行动及相关系列政策,开展详细的政策比较分析。总结出小城镇建设政策的共性逻辑是以空间治理为切入点、以“人”“地”“钱”政策为工具箱、以持续渐进为实施机制;同时,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地区由于发展目标和现实基础的差异,重点在政策组合投放力度和实施路径上有所差异;未来,小城镇建设政策需在新时代的强统筹、紧约束、高质量发展等语境下不断创新优化,才能进一步有效推动自身及县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 政策制定 政策实施 政策比较 徐州市 苏州市
下载PDF
徐州—宿州弧形双冲—叠瓦扇逆冲断层系统 被引量:100
2
作者 王桂梁 姜波 +2 位作者 曹代勇 邹海 金维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8-236,共9页
郯庐断裂西徐州—宿州地区存在着一个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其东侧后缘为倾向腹地的双冲构造(hinterland dipping duplex),前缘为背驭式的叠瓦扇(piggyback imbricate fan)。东西向的不老河断层和宿北断层将其分为具有不同发育特征的三段... 郯庐断裂西徐州—宿州地区存在着一个向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其东侧后缘为倾向腹地的双冲构造(hinterland dipping duplex),前缘为背驭式的叠瓦扇(piggyback imbricate fan)。东西向的不老河断层和宿北断层将其分为具有不同发育特征的三段。这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斜冲对接过程中.由于双沟推覆体向NW的反向推力.由东向西间歇式跳跃发展而形成的。该构造后期还被前缘的反向断层、前渊的重力滑动构造和腹地的指状断陷盆地所复杂化。这是不同于Boyer和Elliott简单模式的一种更有普遍意义,也更有代表性的推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宿州地区 弧形构造 双冲 叠瓦扇 逆冲断层系统
下载PDF
徐宿地区震旦纪地质事件及其成因讨论 被引量:31
3
作者 潘国强 刘家润 +4 位作者 孔庆友 吴俊奇 张庆龙 曾家湖 刘道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66-575,共10页
徐宿地区震旦系为陆表浅海沉积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在潮上 -潮下低能沉积中 ,常间有阵发性高能沉积 ,并伴生有异常沉积构造。这些异常沉积构造及同生阶梯状小断裂多为古地震遗迹 ,据此可识别出五个古地震遗迹密集分布层段。在... 徐宿地区震旦系为陆表浅海沉积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在潮上 -潮下低能沉积中 ,常间有阵发性高能沉积 ,并伴生有异常沉积构造。这些异常沉积构造及同生阶梯状小断裂多为古地震遗迹 ,据此可识别出五个古地震遗迹密集分布层段。在研究区至少有两次浅成 超浅成基性岩浆侵入活动 ,分别发生在早震旦世和晚震旦世。地震事件、岩浆侵入事件与海平面升降有成因联系。研究表明 ,研究区震旦纪地质事件受控于伸展构造 ,地质事件发生于 738.6~ 60 4Ma之间。这一时限与中 -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在 780~ 60 0Ma逐步裂解的时间是一致的 ,因而徐宿地区震旦纪地质事件的起因可能与Rodinia的裂解过程有关。由“古郯庐裂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浆侵入 古地震 Rodinia裂解 震旦纪 成因
下载PDF
徐宿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潘国强 孔庆友 +4 位作者 吴俊奇 刘家润 张庆龙 曾家湖 刘道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63,共11页
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 ,徐宿地区的辉绿岩床是震旦纪早期和震旦纪晚期两次侵入的产物。岩床多呈板状或楔状 ,为超浅成—浅成侵入体 ,其化学成分以高SiO2 、CaO和低Al2 O3、MgO及(K2 O +Na2 O)为特征 ,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 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 ,徐宿地区的辉绿岩床是震旦纪早期和震旦纪晚期两次侵入的产物。岩床多呈板状或楔状 ,为超浅成—浅成侵入体 ,其化学成分以高SiO2 、CaO和低Al2 O3、MgO及(K2 O +Na2 O)为特征 ,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 ,但稀土元素分馏并不强烈。Rb、K、La等不相容元素富集 ,而Nb、Sr亏损明显。δ18O值在 6 6 3‰~ 9 93‰之间 ,多数 >8‰。研究表明 ,该区基性岩浆来源于过渡型地幔 ,主要通过部分熔融方式形成 ,在岩浆上侵过程中遭到陆壳或花岗质岩石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床 地球化学 新元古代 徐宿地区 沉积岩
下载PDF
徐州-宿州地区榴辉岩类捕虏体中角闪石的结构、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纪伟强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清海 裴福萍 杨德彬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6,共6页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闪长质岩石中存在丰富的榴辉岩类捕虏体。对该类捕虏体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其中的角闪石具有4种产状:1)位于石榴石中的早期角闪石包裹体,为镁质普通角闪石;2)与榴辉岩中矿物平衡存在的原生角闪石,为韭闪石或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3)位于石榴石和单斜辉石周边的退变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质和阳起石质普通角闪石;4)沿单斜辉石解理分布的出溶角闪石,主要为浅闪石、浅闪石质角闪石和含亚铁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不同产状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和温压估算结果显示,榴辉岩类捕虏体经历了一个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进而反映了中生代早期华北克拉通东部造山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宿州地区 榴辉岩类捕虏体 角闪石 结构 矿物化学 成因意义
下载PDF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石岩浆起源深度的限定——深源捕掳体温度—压力条件证据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清海 许文良 +1 位作者 王冬艳 林景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59,共9页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主要由二长闪长斑岩—闪长岩—二长岩组成 ,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埃达克岩极为相似 ,可称之为埃达克质岩石。该类侵入杂岩中含有较多的榴辉岩类和石榴片麻岩类深源岩石捕虏体及石榴子石残... 徐州—宿州地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主要由二长闪长斑岩—闪长岩—二长岩组成 ,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埃达克岩极为相似 ,可称之为埃达克质岩石。该类侵入杂岩中含有较多的榴辉岩类和石榴片麻岩类深源岩石捕虏体及石榴子石残留晶。深源岩石捕虏体的岩相学研究表明 ,榴辉岩类捕虏体在遭受榴辉岩相变质之后 ,又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 ,然后被寄主岩浆所捕获。矿物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榴辉岩相变质的温度条件为 :6 0 8~ 76 6℃。角闪岩相退变质的温度、压力条件分别为 :5 2 3~ 80 0℃ ,0 .5 0~ 0 .98GPa。由此可以判定本区中生代侵入杂岩母岩浆的起源深度应在 2 0~ 34km之间 ,即岩浆起源于深部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埃达克质岩石 地球化学特征 侵入杂岩 深源捕虏体
下载PDF
苏州市与徐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蓓蓓 刘友兆 +1 位作者 梅艳 张健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47-1052,共6页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州的耕地面积经历了3次明显的流失高峰,年递减率高达1.34%,而徐州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则相对缓和,年递减率只有0.33%,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②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比较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占用面积随着GDP的变化是可行的;③在不同的区域每单位的GDP增长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④徐州市每增加1×10^8元所消耗的耕地面积在1978年~1999年,要高于苏州市的水平;在2000年~2006年,则低于苏州市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区域 耕地资源 经济发展 苏州 徐州
下载PDF
徐淮宿区域一体化发展综合测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晓瑞 华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91-96,共6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相关研究,对目前已有的区域一体化测度进行了有机拓展,构建了基于"总指数—分指数"的区域一体化综合测度模型;以线性加权求和(WLC)测度技术和基于AHP的权重决策分析技术为基础,分别给出了区域一体化... 通过分析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相关研究,对目前已有的区域一体化测度进行了有机拓展,构建了基于"总指数—分指数"的区域一体化综合测度模型;以线性加权求和(WLC)测度技术和基于AHP的权重决策分析技术为基础,分别给出了区域一体化总指数和区域一体化分指数测度的技术方法,由此实现了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测度。实证研究表明:徐淮、淮宿、徐宿区域一体化总指数分别为0.6652、0.7210和0.6468,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淮宿、徐淮和徐宿,平均值为0.6777,可知发展水平处于较高状态;同时,徐淮、淮宿、徐宿区域一体化分指数分别为0.5420、0.4600和0.4720,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徐淮、徐宿和淮宿,平均值为0.4773,可知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状态。由此本文研究可为类似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和实践借鉴,也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定科学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发展 测度 徐淮宿
下载PDF
弧形构造带控气特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麒翔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基于弧形构造带对瓦斯富集程度及瓦斯灾害的分区性,探讨了弧形构造三度弯曲的控气特征。其中,第一度和第二度弯曲总体上控制了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补给、运移和逸散条件,第三度弯曲及其伴生的横张断裂控制了煤层气富集区域的平面展布。... 基于弧形构造带对瓦斯富集程度及瓦斯灾害的分区性,探讨了弧形构造三度弯曲的控气特征。其中,第一度和第二度弯曲总体上控制了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补给、运移和逸散条件,第三度弯曲及其伴生的横张断裂控制了煤层气富集区域的平面展布。多个经历三度弯曲的弧形构造组成弧形构造带,引入处于徐宿弧形构造带不同区域的芦岭煤矿、桃园煤矿、孙疃煤矿实例,表明弧形构造带内弧带弧顶区域逆断层发育、瓦斯富集、瓦斯灾害严重,外弧带张裂隙、正断层发育、瓦斯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徐宿弧形构造带 煤层气 控气特征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缘北东地区构造特征及矿井瓦斯主控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社荣 张渝 +5 位作者 岳婷 彭纪超 张学庆 张运勋 于明达 李小飞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8期29-33,共5页
通过华北板块南缘北东地区的弧形构造特征、形成时代和瓦斯分布特征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徐宿弧形构造限于丰沛断裂与蚌埠隆起北缘的五河断裂间,为形成于早三叠世后、晚侏罗世前的推覆构造;其形成与动力来源可能是扬子板块沿着郯庐断... 通过华北板块南缘北东地区的弧形构造特征、形成时代和瓦斯分布特征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徐宿弧形构造限于丰沛断裂与蚌埠隆起北缘的五河断裂间,为形成于早三叠世后、晚侏罗世前的推覆构造;其形成与动力来源可能是扬子板块沿着郯庐断裂带向西或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的碰撞拼贴作用。2徐宿弧形推覆构造中和面外侧引张、内侧挤压的构造应力场是导致位于弧形内侧的宿东向斜内煤矿瓦斯富集、外侧闸河向斜瓦斯含量相对较少的主因之一;煤矿区内岩浆岩体(脉)的侵入改变了这种本应规律的瓦斯分布图案。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共同构建了华北板块南缘北东地区的构造和瓦斯分布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宿弧形构造 华北板块南缘北东地区 瓦斯分布岩浆岩体(脉)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翔 李亚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第35期92-93,95,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南通、徐州城市社区老年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较强;老年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时间较长;体育锻炼项目具有多样性特点。针对以上...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南通、徐州城市社区老年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较强;老年体育锻炼的频率较高,时间较长;体育锻炼项目具有多样性特点。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发展老年体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南通 徐州 社区 老年体育
下载PDF
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城市化模式研究——以苏北徐州、皖北宿州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永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从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局部区域入手,在分析双方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边界双方互惠共赢的城市化新模式——互惠型城市化。该模式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条件是:边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理位置无缝对接,历史渊源深厚,战略... 从强弱型省际交界地带局部区域入手,在分析双方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边界双方互惠共赢的城市化新模式——互惠型城市化。该模式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条件是:边界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理位置无缝对接,历史渊源深厚,战略措施融溶。通过打破边界阻碍效应,降低边界交易成本,搭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台等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边界双方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弱型 省际交界地带 互惠型城市化 徐州 宿州
下载PDF
徐宿弧形构造微观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环境分析
13
作者 赵斌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徐宿弧形构造在构造演化和成因机制上均具有特殊意义。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观测进行定向岩样薄片观察,鉴定不同构造部位的显微构造特征。研究表明,该区脆性及塑形显微构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中浅层... 徐宿弧形构造在构造演化和成因机制上均具有特殊意义。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构造观测进行定向岩样薄片观察,鉴定不同构造部位的显微构造特征。研究表明,该区脆性及塑形显微构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中浅层以低温脆性流变特征为主,且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相互干扰和叠加,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宿弧形构造 推覆作用 微观特征 构造环境
下载PDF
范仲淹出生地考辨
14
作者 周奎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关于范仲淹的出生地,学界目前主要有“徐州说”“苏州说”“正定说”三种。“徐州说”最早见于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苏州说”主要源于《宋史·范仲淹传》等。相较前两说,“徐州说”论据较为充分,数百年来一直为学界认同。近... 关于范仲淹的出生地,学界目前主要有“徐州说”“苏州说”“正定说”三种。“徐州说”最早见于南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苏州说”主要源于《宋史·范仲淹传》等。相较前两说,“徐州说”论据较为充分,数百年来一直为学界认同。近年来,苏州学者方健先生又提出“正定说”,认为范仲淹出生于宋河北路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综合多方面材料进行考辨,发现“正定说”与范仲淹父亲范墉归宋后的任职履历不符,存在对史料的片面解读,且依据不充分,无法撼动楼钥关于范仲淹出生地的论断。因此,还应以“徐州说”为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出生地 徐州说 苏州说 正定说
下载PDF
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广超 李全林 +5 位作者 王亚平 开黎黎 徐瑶瑶 奚秋燕 史华莹 吴敏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于苏州与徐州地区2007—2008年的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运用空间韵律测度、点模式空间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空间测度模型,深入比较分析了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苏州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集,... 基于苏州与徐州地区2007—2008年的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运用空间韵律测度、点模式空间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空间测度模型,深入比较分析了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苏州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集,而徐州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相对稀疏;在规模分布上,苏州地区乡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并具有显著的低值集聚特征,而徐州地区以大规模聚落为主,表现为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在形态分布上,徐州地区乡村聚落形态较为规整,且聚落连接性和完整性较好,而苏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聚落形态多为不规则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比较分析 苏州与徐州地区
下载PDF
长护保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南通、苏州、徐州三市的试点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大洋 阚超杰 方能圆 《中国医疗保险》 2018年第4期37-40,共4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加重,失能人员照护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我国的长护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实际运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南通、苏州、徐州试点为例,从保障人群、筹资机制、保障内容、付费方式、人员资格认定等方面对江...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加重,失能人员照护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我国的长护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实际运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南通、苏州、徐州试点为例,从保障人群、筹资机制、保障内容、付费方式、人员资格认定等方面对江苏省长护保险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建立长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护保险 南通 苏州 徐州 试点
下载PDF
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金莹 汪德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城市发展质量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南京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
下载PDF
徐宿地区上前寒武系地层单元界面的穿时特征与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家润 吴俊奇 +5 位作者 潘国强 张庆龙 孔庆友 曾家湖 施贵军 刘道忠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9,共5页
剖面露头特征显示 ,徐宿地区上前寒武系地层单元 (组、段 )界面普遍是穿时面 ,分别涉及贾园组—望山组各组地层。研究结果表明 ,穿层界面的形态、倾向与界面上下的岩石类型、海进海退、深水方向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人为选择窄相带浅水相... 剖面露头特征显示 ,徐宿地区上前寒武系地层单元 (组、段 )界面普遍是穿时面 ,分别涉及贾园组—望山组各组地层。研究结果表明 ,穿层界面的形态、倾向与界面上下的岩石类型、海进海退、深水方向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人为选择窄相带浅水相沉积作为地层单元分界面的标志以及沉积相带的侧向迁移是造成界面穿层的原因。鉴于地层单元界面普遍穿时 ,建议采用以斜实线的形式来表述研究区上前寒武系地层柱中穿时界面上下两个地层单元的整合接触和部分同期、部分先后异期的时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宿地区 江苏 安徽 上前寒武系 地层界面 穿时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