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 血管再闭塞
下载PDF
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7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水仙 陈星宇 +6 位作者 阳清伟 郑维红 陈中杰 陈良义 朱仁敬 金首跃 林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 目的评价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的连续7例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 TICI)血流分级评估术后血管再通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术后90 d临床预后。结果6例患者经多次单支架取栓血管均未通,遂以Y型双支架取栓均1次再通,其中5例mTICI血流分级为3级,1例为2b级;1例直接双支架取栓1次再通,mTICI血流分级为3级。5例患者(5/7)术后90 d m RS评分为1~3分,2例死亡。结论采用Y型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MCA-M1段分叉部闭塞脑梗死1次再通率高,可缩短取栓时间,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双支架取栓 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 脑梗死 血管再通
下载PDF
双能量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及预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震汕 陈婉琪 +3 位作者 林海韬 罗世炜 黄伟鹏 刘源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研究双能量CT(DE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早期诊断颅内出血以及预测患者出血转化/出血增多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术的病例,术中造影均采用浓度为370 mg I/ml的碘对比剂,... 目的研究双能量CT(DE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早期诊断颅内出血以及预测患者出血转化/出血增多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术的病例,术中造影均采用浓度为370 mg I/ml的碘对比剂,于术后1 h内行双能量CT扫描,重组获得线性融合图像、虚拟平扫及碘图,经综合分析确定诊断。术后24 h行常规CT平扫作为确诊标准,评价DECT早期诊断颅内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在碘图上测量颅内病灶的碘浓度,以后续随访结果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获取发生出血转化或出血增多的阈值,并评价其特异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共44例病例被纳入本研究,其中DECT综合分析诊断单纯碘对比剂外渗25例,合并颅内出血19例,与术后24 h CT随访对照,2例DECT诊断为单纯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其余23例均诊断准确,19例诊断为碘对比剂外渗合并出血均诊断准确,DECT早期诊断术后颅内出血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率为100%、阴性预测率为92.0%、符合率为95.5%。44例患者共86个颅内病灶进行了碘浓度测量,在后续随访中,其中19个病灶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平均碘浓度为(3.5±1.6)mg I/ml,67个病灶无出血转化/出血增多,平均碘浓度为(1.4±0.9)mg I/m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即高碘外渗区域更易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ROC分析两组之间的Cut-off值为2.7 mg/ml,DECT预测支架取栓术后出现出血转化/出血增多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7%、92.5%。结论双能量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早期诊断及预测颅内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碘对比剂外渗 颅内出血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机械取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