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子所雅言”章辩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中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清代学者刘宝楠以为《论语》“子所雅言”章的“雅言”一词指古代共通语,此说在现代几乎已成为定论。该文考察了历史上有关《沦语》此章的符种解释,否定了“雅言”为共通语的成说。
关键词 雅言 共通语 普通话 训访 考据
下载PDF
报人张季鸾对欧战与中国的观察——以《雅言》杂志为线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宪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共8页
既有研究对报人张季鸾1926年以前15年或者更早些的前传,基本不涉及;即便偶有谈到,也大多语焉不详。以《雅言》杂志时期他有关欧战与东亚特别是中日关系问题的言论纪事为例,对其略作勾勒和介绍可以发现,这段生涯对这位后来的名报人之成... 既有研究对报人张季鸾1926年以前15年或者更早些的前传,基本不涉及;即便偶有谈到,也大多语焉不详。以《雅言》杂志时期他有关欧战与东亚特别是中日关系问题的言论纪事为例,对其略作勾勒和介绍可以发现,这段生涯对这位后来的名报人之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尤其是锻炼了他研判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和时局演变的能力。张季鸾后来力持稳健的言论主张,在此时期也有所呈现,并影响了他日后的社会交往和政治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季鸾 《雅言》 欧战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应、和、悲、雅、艳--陆机《文赋》音乐美学思想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亚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6,共6页
陆机《文赋》为批评文病,使用了"应"、"和"、"悲"、"雅"、"艳"五个音乐美学范畴,并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音乐美学范畴体系。前人对"应"、"和"、"悲"、&... 陆机《文赋》为批评文病,使用了"应"、"和"、"悲"、"雅"、"艳"五个音乐美学范畴,并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音乐美学范畴体系。前人对"应"、"和"、"悲"、"雅"、"艳"有所讨论,但主要从文学审美角度切入,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音乐美学范畴进行研究,也未能揭示其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价值。本文从《文赋》出发,并联系陆机其他著作中的音乐资料,分别阐明这五个范畴的音乐美学内涵。陆机首次把"应"、"悲"、"艳"作为音乐美学范畴明确提出,这是他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赋》 音乐美学思想
下载PDF
“蜀左言”新解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启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蜀王本纪》有"蜀左言,无文字"的称述,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古蜀人"左言"是与汉语性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几乎成为此前古蜀文化和古蜀语研究者的共识。现在古蜀有文字已经得... 《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蜀王本纪》有"蜀左言,无文字"的称述,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古蜀人"左言"是与汉语性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几乎成为此前古蜀文化和古蜀语研究者的共识。现在古蜀有文字已经得到学术界认可,而对"蜀左言"的词语结构、文献用例、构词语素含义的研究结果表明:"蜀左言"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少数民族语言,而是上古汉语的一个地域分支;它与上古汉语雅言并无贵贱之分,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蜀左言"与上古汉语的区别并非体现在词序和语序上,而主要在语音的声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语 蜀左言 少数民族语 上古汉语 雅言 语音
下载PDF
试论张炎《词源》对后世词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丘斯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南宋末年 ,词人张炎为总结一代词章而著《词源》。在论著中 ,他推崇白石 ,力倡雅正 ,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 ,“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求。形成于康熙前期的浙西词派 ,以及嘉庆年间由浙西词派衍变... 南宋末年 ,词人张炎为总结一代词章而著《词源》。在论著中 ,他推崇白石 ,力倡雅正 ,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 ,“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求。形成于康熙前期的浙西词派 ,以及嘉庆年间由浙西词派衍变的常州词派 ,其二者的词学理论虽和张炎主雅正、清空的理论一脉相承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他们的理论却不尽相同。由此 ,可以说《词源》代表了词论的一个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炎 雅正 清空 浙西词派 常州词派
下载PDF
浅谈我国隋唐时期雅乐及燕乐对日本、朝鲜音乐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新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
隋唐时期的雅乐虽规模宏大,但燕乐也在快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空前繁荣使得音乐文化迅猛发展,以致于其音乐与某些表演形式对东亚音乐文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隋唐时期 雅乐 燕乐 日本雅乐 朝鲜乡乐
下载PDF
从家庭影响看《书法雅言》正宗观的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叶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在晚明尚奇书风盛行的同时,以传统观念观照书法的态度作为一种惯性,还存在并以极为强硬的姿态对世风进行反拨。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说是声音最为强烈、态度最为坚决的。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项穆自... 在晚明尚奇书风盛行的同时,以传统观念观照书法的态度作为一种惯性,还存在并以极为强硬的姿态对世风进行反拨。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说是声音最为强烈、态度最为坚决的。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项穆自小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父辈艺术风格与审美指向以及传统的思想教育对项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穆正宗观的形成是家庭潜移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书法雅言》 项穆 正宗观 家庭
下载PDF
“雅达信”的实践与“信达雅”的理论——严复的“文化惯习”与“翻译惯习”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巍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1,共6页
翻译具有文化交际和语言转换的双重属性,因此隶属于两个相互区隔而又相互重叠的场域——成熟的“文化场域”和派生的“翻译场域”。在晚清的“文化场域”中,严复拥有中西文化双重资本。他内化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形成自己的“文化惯习... 翻译具有文化交际和语言转换的双重属性,因此隶属于两个相互区隔而又相互重叠的场域——成熟的“文化场域”和派生的“翻译场域”。在晚清的“文化场域”中,严复拥有中西文化双重资本。他内化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形成自己的“文化惯习”,主张“体用不二”的文化结合模式,具体表现为翻译的选材及“雅达信”的翻译策略。在晚清的“翻译场域”中,严复的“翻译惯习”受制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译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信达雅”的理论与“雅达信”的实践之间的冲突,以及“信达雅”在理论表述上的矛盾。本文尝试运用布迪厄社会实践论的“场域”“惯习”等核心概念,为严复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解释,并为社会实践论在翻译史研究中的系统运用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严复 信达雅
下载PDF
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领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 对比新的史料发现,“信、达、雅”的意义与传统上的理解稍有出入,严复的本意应该加以澄清。对严复“本意”的考证虽不免会有一些臆猜的成分,但根据新的翻译事实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增强其译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严复的翻译实践印证了他的翻译思想,其精髓确有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作用。中国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有颇多契合之处,且往往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 “达” “雅” 新史料 包容性 解释力
下载PDF
严复“信、达、雅”新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叶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一种孤立的翻译标准加以研究。这种研究导致了对严复本人及其翻译思想不公正和不客观的评价。综观严复的翻译作品,他本人并未遵守这一标准。根据西方多元系统理论及严复所处的时代...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把严复的"信、达、雅"作为一种孤立的翻译标准加以研究。这种研究导致了对严复本人及其翻译思想不公正和不客观的评价。综观严复的翻译作品,他本人并未遵守这一标准。根据西方多元系统理论及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信、达、雅"是严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其背后隐藏着严复的"别有用心":严复希望当时的知识分子就着"信、达、雅"这件"糖衣",把西学这副"药"吃下去,从而实现其本人的西学救国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翻译策略 多元系统理论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严复“信、达、雅”再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 本文依据新近搜集史料,从目的论视角重寻严复"信、达、雅"之"本意"。"信、达、雅"与"目的论"存在许多契合点。"达"即"达旨"是翻译之目的,是严复三字标准的核心概念,类似于目的法则,是最高准则。"信",并非全信于原著,而是取信于读者,与忠实法则类似。"雅"即可读性,类似于连贯法则,是服务于"达"的;"信"从属于"雅"。而"信"和"雅"均为译者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某种特殊翻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目的论”
下载PDF
张炎《词源》研究综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海燕 于广杰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0-76,共7页
张炎《词源》体现了他主要的词学思想,对当时与后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对《词源》的研究几乎从未断绝。20世纪之前,《词源》研究着力于考证其版本内容以及与《乐府指迷》的关系,并阐述了其词学理论的承继与开拓,肯定了它在词史上的... 张炎《词源》体现了他主要的词学思想,对当时与后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对《词源》的研究几乎从未断绝。20世纪之前,《词源》研究着力于考证其版本内容以及与《乐府指迷》的关系,并阐述了其词学理论的承继与开拓,肯定了它在词史上的地位。20世纪以来,《词源》开始进入现代学术研究视界,呈现出繁盛局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体现在词旨概论、"雅正"考辨、"清空"释解、价值考量与影响等方面。进入新世纪,张炎《词源》研究接续了20世纪末的余绪,并出现视角多元化与体系化、细化的特点,形成了新的研究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炎 《词源》 雅正 清空 词学理论
下载PDF
晚清民国华人翻译圣经译本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晓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16,共9页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始于汉语圣经译本,两百多年来,基督教一直持续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译本。19世纪外国传教士翻译出版了大量汉语深文言、浅文言、方言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圣经译本。20世纪后,华人基督徒逐渐成为圣经翻译的主体,翻译出版多种白...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始于汉语圣经译本,两百多年来,基督教一直持续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译本。19世纪外国传教士翻译出版了大量汉语深文言、浅文言、方言和少数民族文字的圣经译本。20世纪后,华人基督徒逐渐成为圣经翻译的主体,翻译出版多种白话文圣经译本。产生了第一部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译本——冯亚生译本,第一部由非基督徒翻译的译本——严复译本,第一部由华人翻译的《圣经全书》——吕振中译本。众多译本中有合作翻译,有个人独立翻译;有直译,也有意译;实现了圣经汉译从外国传教士到华人的角色主体转变,实现了从文言文体到白话文体和新式标点的彻底转变。这些圣经译本的产生呈现了基督教圣经翻译的多元化和持续性,展现了圣经汉译走向自主和基督教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圣经翻译 冯亚生译本 严复译本 吕振中译本
下载PDF
严复《译例言》所述“信达雅”详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门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1-45,103,共6页
严复在《译例言》中所表述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信达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而且大多未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原文,而《译例言》原文确实又比较难懂,因此有必... 严复在《译例言》中所表述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信达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而且大多未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原文,而《译例言》原文确实又比较难懂,因此有必要对《译例言》及其所述"信达雅"作彻底的研究分析。本文先对《译例言》全文进行校勘和解释,解决文本的正确理解问题,接着根据《译例言》画出"信达雅模型图",揭示"信达雅"实际所指对象,并深入分析"信达雅"的含义,最后分析出严复事实上还对译者提出了最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译例言 信达雅 译者
下载PDF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龢言》析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正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I0002,共18页
《释龢言》是郭沫若先生早年研究古文字学之著《甲骨文字研究》中的一篇涉及中国古管乐器器名考释的专文。在该释文中,郭氏仅据《尔雅》中的“小笙谓之和”“大箫谓之言”的两句释语,通过由文字到文字的辗转曲说,一反千百年来众口一词... 《释龢言》是郭沫若先生早年研究古文字学之著《甲骨文字研究》中的一篇涉及中国古管乐器器名考释的专文。在该释文中,郭氏仅据《尔雅》中的“小笙谓之和”“大箫谓之言”的两句释语,通过由文字到文字的辗转曲说,一反千百年来众口一词的历史记载,将本为单管乐器的“龠”(以“龢”字为论)定说成了“编管”乐器“箫”(排箫);又将本为“编管”乐器的“箫”(以“言”字为说)断定为“单管”乐器(洞箫)。这些考释都是与历史的成说完全相悖论的,但却在没有得到任何证据证实的情况下,被当代学界拿来用作定论;从而给中国古管乐器的正本清源,乃至整个古乐史的贯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郭氏的考释有没有真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呢?其观点究竟可不可能成立呢?本文试秉学术之天下公器,对《释龢言》全篇作一客观条理的全面析案,学者由此自可辨其真伪与正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管 单管 《尔雅》 《说文》
下载PDF
汉乐与胡风:《庆善乐》诞生的历史语境及其政治象征
16
作者 王永平 李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4,共8页
《庆善乐》是唐初著名学者吕才根据唐太宗在宴会上的即兴赋诗谱曲而成。它诞生在隋末唐初大乱之后、人心思治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体现了唐太宗"偃武修文"的治国愿景。这部音乐后来又几经改编,进入了宫廷燕乐、雅乐(文舞)系统,... 《庆善乐》是唐初著名学者吕才根据唐太宗在宴会上的即兴赋诗谱曲而成。它诞生在隋末唐初大乱之后、人心思治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体现了唐太宗"偃武修文"的治国愿景。这部音乐后来又几经改编,进入了宫廷燕乐、雅乐(文舞)系统,受到后世统治者的重视。《庆善乐》具有明显的西凉乐舞特征。由于凉州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多元文化汇聚于此,其乐风既有传统的华夏底蕴,又吸纳了外来的西域胡风,因此受西凉乐影响的《庆善乐》,实际上兼容有汉乐和胡音等多种文化元素,从而使它成为大唐开放、包容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善乐 燕乐 雅乐 西凉乐 丝绸之路
下载PDF
谈西周的音乐等级分化
17
作者 向玉圭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2-93,共2页
西周是一个强盛的奴隶制社会 ,它的阶级等级不仅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 ,而且体现在音乐文化方面。其等级分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上层社会官员享有用礼乐规模的不同 ;统治阶级对宫廷音乐内容的划分 ;
关键词 礼乐制度 雅乐 燕乐 音乐等级分化 西周 奴隶制社会
下载PDF
换一种眼光如何?——对于“信、达、雅”的再思考
18
作者 郑冰寒 陈瑶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98-101,共4页
跳出传统的“原语中心说”的框框,从“译语中心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严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不难得出“信”为“诚信”,“达”为“可传达性”,“雅”为“用标准语”的结论。由此可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 跳出传统的“原语中心说”的框框,从“译语中心说”的视角重新审视严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不难得出“信”为“诚信”,“达”为“可传达性”,“雅”为“用标准语”的结论。由此可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融道德标准、内容标准和语言标准三者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中心说” “原语中心说” 翻译标准 道德标准 内容标准 语言标准 标准体系 翻译学 翻译方法 翻译理论
下载PDF
释子、生
19
作者 张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文章运用语源学方法 ,通过汉文词汇古音义与藏语安多方言中保留的古音义之比较 ,对汉文中“生”、“子”等字的本义进行释说。
关键词 语源学 汉语 词汇 语音 语义 藏语 安多方言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婷婷 谭劲 +2 位作者 吴丹 刘寻 李群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至对数期的人口腔上皮癌Ca9-2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μmol/L姜黄素处理组、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40μmol/L姜黄素处理...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增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至对数期的人口腔上皮癌Ca9-2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μmol/L姜黄素处理组、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4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分别于处理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Ca9-22细胞凋亡的影响,Caspase-3、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β-catenin、C-myc、Wnt1、Bcl-2及Bax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姜黄素均对人口腔上皮癌Ca9-2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时间有关。5μmol/L姜黄素处理组、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40μmol/L姜黄素组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活性及Bax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Bcl-2 mRNA及β-catenin、C-myc、Wnt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人口腔上皮癌Ca9-22细胞增殖并诱导Ca9-2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岩 口腔癌 姜黄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