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itable growing zone and yield potential for late-maturity type of Yongyou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被引量:13
1
作者 WEI Huan-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0-62,共13页
Late-maturity type of Yongyou japonica/indica hybrids series (LMYS) have shown great yield potential, and are being widely plan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Knowledge about suitable growing zone ... Late-maturity type of Yongyou japonica/indica hybrids series (LMYS) have shown great yield potential, and are being widely plan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Knowledge about suitable growing zone and evaluation of yield advantage is of practicall importance for LMYS in this region. Fifteen LMYS, two high-yielding inbred japonica check varieties (CK-J) and two high-yielding hybrid indica check varieties (CK-I) were grown at Xinghua (119.57°E, 33.05°N) of Lixiahe region, Yangzhou (119.25°E, 32.30°N)of Yanjiang region, Changshu (120.46°E, 31.41°N)of Taihu Lake region, and Ningbo (121.31°E, 29.45°N) of Ningshao Plain in 2013 and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turity dates of the 15 were later than the secure maturity date at Xinghua and 6, 14 and 15 LMYS were mature before the secure maturity date at Yangzhou, Changshu and Ningbo, respectively. One variety was identified as high-yielding variety among LMYS (HYYS) at Yangzhou, 8 HYYS in 201:3 and 9 HYYS in 2014 at Changshu, 9 HYYS at Ningbo. HYYS here referred to the variety among LMYS that was mature before the secure maturity date and had at least 8% higher grain yield than both CK-J and CK-I at each experimental site. Grain yield of HYYS at each experimental site was about 12.0 t ha-1 or higher,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K varieties. High yield of HYY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larger sink size due to more spikelets per panicle. Plant height of HYYS was about 140 cm,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heck varietie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recorded between duration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 stage and grain yield, and also between whole growth periods and grain yield. HYYS had obvious advantage over check varieties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leaf area duration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 stag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about safe matudty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LMYS at each experimental site, Taihu Lake region (representative site Changshu) and Ningshao Plain (representative site Ningbo) were thought suitable growing zones for LMY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The main factors underlying high yield ofHYYS were larger sink size, higher plant height, longer duration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 stage and whole growth periods, and higher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leaf area duration during grain filling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yongyou series late-maturity type suitable growing zone yield potential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甬优7872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苘娜娜 毛光锋 +4 位作者 方文英 张亚茹 黄惠芳 张丹 曲道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29-131,共3页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7872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设置6种不同的缓释肥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30 cm×18 cm的移栽密度下,缓释肥作基肥540 kg/hm^(2)的使用量,穗期追加尿素156 kg/hm^(2)、...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7872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设置6种不同的缓释肥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30 cm×18 cm的移栽密度下,缓释肥作基肥540 kg/hm^(2)的使用量,穗期追加尿素156 kg/hm^(2)、氯化钾75 kg/hm^(2)的施肥方式,可以保证甬优7872高产和较好的综合品质,且显著优于穗期不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甬优7872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陈少杰 何冰清 +1 位作者 罗宝杰 蒋琪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追求水稻增产效益,本试验以籼粳杂交水稻品种‘甬优12’为材料,探究不同类型缓释肥对‘甬优12’产量以及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枫缓释肥对‘甬优12’有明显增产效应,较配方肥增产2.7%~3.5%;六国网缓释肥和丰筑...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追求水稻增产效益,本试验以籼粳杂交水稻品种‘甬优12’为材料,探究不同类型缓释肥对‘甬优12’产量以及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枫缓释肥对‘甬优12’有明显增产效应,较配方肥增产2.7%~3.5%;六国网缓释肥和丰筑缓释肥无明显增产效应。汉枫缓释肥处理下的水稻成穗率和每穗粒数均高于其他处理,弥补了有效穗数较低的不足。各生育期内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均以汉枫缓释肥处理最高。综合产量以及群体特征的表现,汉枫缓释肥的经济效益优于六国网缓释肥和丰筑缓释肥,可为‘甬优12’的因种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甬优12 产量 群体结构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永优1593选育研究
4
作者 鹿红卫 苏玉杰 +4 位作者 程建梅 杨美丽 赵树政 王志红 宋军峰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增强品种适应性为主线,围绕改良Reid与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采用“高、大、严”的育种思路,创制出优良玉米自交系Y516和浚59,同时组配出抗逆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永优1593,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分析该品种的亲本来源... 以增强品种适应性为主线,围绕改良Reid与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采用“高、大、严”的育种思路,创制出优良玉米自交系Y516和浚59,同时组配出抗逆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永优1593,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分析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方式及品种表现等,提出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P群种质改良温带种质,利用国内核心种质改良驯化国外种质,同时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以提升种质创新精准性,最终实现品种选育的高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永优1593 选育模式
下载PDF
甬优31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靳伟艺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甬优31是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2022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2022年在邵武市种植表现田间性状稳定、群体整齐、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着粒密、丰产性好、熟期转色好、米质优。介绍了甬优31在邵武市作烟... 甬优31是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2022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2022年在邵武市种植表现田间性状稳定、群体整齐、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着粒密、丰产性好、熟期转色好、米质优。介绍了甬优31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31 烟后稻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对杂交晚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何跃华 薛占奎 +3 位作者 徐晶晶 施佳炜 金丽 刘慧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晚稻生产的肥料运筹方式,减少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78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缓释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对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养分处理下,有机无机缓释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每... 为筛选出适合晚稻生产的肥料运筹方式,减少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78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缓释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对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养分处理下,有机无机缓释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每穗粒数,667 m^(2)基肥使用30 kg加适量分蘖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80%,氮肥农学效率最高;等成本情况下,缓释肥处理氮素减少,产量仍较常规施肥增加1.53%,且氮肥农学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双季晚稻有机无机缓释肥以667 m^(2)基肥用量30 kg、总氮量在10.7~12.0 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7850 缓释肥 农艺性状 氮肥农学效率 产量
下载PDF
国审玉米新品种‘永优988’选育模式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鹿红卫 杨美丽 +4 位作者 苏玉杰 程建梅 赵树政 秦贵文 张文成 《农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永优98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欧洲硬粒改良系T1932为母本、自选改良系浚85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国审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亲本来源及特性、品种参试的产量表现及抗逆性、抗病性和品... ‘永优98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欧洲硬粒改良系T1932为母本、自选改良系浚85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国审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亲本来源及特性、品种参试的产量表现及抗逆性、抗病性和品质分析等。提出品种选育要重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同时加强逆境选择提升品种生态适应性,最终培育出高产优质、广适耐密、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永优988’ 种质资源 抗逆性 适应性
下载PDF
优质稻甬优1540在福鼎市轻简化栽培示范表现
8
作者 詹丹 林起 +5 位作者 汤凯毅 程云铃 吴国灿 林毓乐 刘萍花 陈若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4期50-52,共3页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而成的籼粳交三系优质杂交稻品种,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近年来在福建闽东地区大面积推广。根据甬优1540在福鼎市店下镇东歧村轻简化栽培示...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而成的籼粳交三系优质杂交稻品种,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近年来在福建闽东地区大面积推广。根据甬优1540在福鼎市店下镇东歧村轻简化栽培示范片的生产实践,分析其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出其结合育秧、机耕、抛秧、机防、机收的一套轻简化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1540 种植表现 轻简化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甬优1540在金华地区作机插连作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赵永良 施佳炜 +2 位作者 金丽 徐晶晶 李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期79-80,共2页
为了做好晚稻新品种的高产配套栽培工作,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文中对甬优1540作机插连作晚稻的高产示范表现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双季稻区规模种粮农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甬优1540 连作晚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甬优7860在霞浦县作中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岳文菁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甬优786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用甬粳78A和F7540配组培育而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品种,2020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2022年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群体整齐、抗病性强、抗倒耐肥、丰产性好、后期转色好等特... 甬优7860是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用甬粳78A和F7540配组培育而成的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品种,2020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2022年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群体整齐、抗病性强、抗倒耐肥、丰产性好、后期转色好等特点。总结了甬优7860在霞浦县作中稻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甬优7860 优质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水稻“甬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谢黎虹 叶定池 +4 位作者 胡培松 陈能 唐绍清 罗炬 焦桂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9-794,共6页
以籼粳杂交水稻甬优6号为试材,于2006和2007年分别研究了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在温州种植点适宜的施氮量及方式,达到高产与优质协调。结果表明,随施氮量递增,稻谷产量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施N139 kg/hm... 以籼粳杂交水稻甬优6号为试材,于2006和2007年分别研究了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在温州种植点适宜的施氮量及方式,达到高产与优质协调。结果表明,随施氮量递增,稻谷产量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施N139 kg/hm2时,采用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6∶2∶1∶1(处理Ⅱ)的施肥方式产量最高。施氮处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蛋白质及其谷蛋白等品质指标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峰值粘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依次递减,消减值依次递增。不同施用方式处理峰值粘度差异显著;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处理间米饭的硬度和粘性均达显著差异水平。施用方式处理Ⅲ的硬度与处理Ⅱ差异不显著,但粘性显著高于后者。考虑产量和品质两因素,本试验中甬优6号在温州地区可以选择施N139 kg/hm2,并采用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6∶2∶1∶1的施用方式,以实现高产和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6号 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特性 被引量:46
12
作者 许德海 王晓燕 +4 位作者 马荣荣 禹盛苗 朱练峰 欧阳由男 金千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796-4804,共9页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特性的对比考查与测定,研究和探讨甬优6号超高产的生理特性。【结果】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突出的生理特性是:①"源足",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功能期较长、叶绿素含量多、叶片光合速率高、比叶重和粒叶比较大;②"流畅",为齐穗期单株茎鞘物质向成熟期的穗部输出量大、输出率和转换率高;③"库大",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和有效颖花量多、库容量大、穗重5g以上;④"根强",为次生根发达、根量大、根活力强、根冠比值高,为地上部生长健壮抗倒、活熟到老并实现超高产提供根本保障。【结论】从重穗型的甬优6号优良生理特性得到启示:为实现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目标,育种者在选择亲本,尤其是筛选F1代时,应着重鉴别亲本、新组合物质生产过程中"源、流、库"的协调性,以及根冠比值的适宜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重穗超高产 生理特性 甬优6号
下载PDF
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保卫 李超 +6 位作者 韦还和 王子杰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以株高S型(株高<135cm)、M型(株高140~150cm)、H型(株高>155cm)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试验,比较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干物质积... 为了探究不同株高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以株高S型(株高<135cm)、M型(株高140~150cm)、H型(株高>155cm)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进行2年试验,比较不同株高类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叶面积动态、光合势与粒叶比以及冠层结构等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与株高S、H型相比,M型增产21.26%和30.50%,结实率高,千粒重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M型茎蘖数增长较为缓慢,拔节后群体茎蘖数下降平缓;抽穗前,M型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小,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达10.51t·hm-2;抽穗至成熟期,M型单茎鞘重呈"V"型变化,最大输出量、最大输出率以及最大转化率均以S型最大,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表观转化率均以M型最小;结实期,M型叶面积衰减缓慢,光合势、粒叶比较高。与S、H型相比,M型上3叶长宽大小适宜,叶片受光姿态良好,群体的冠层透光性好。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株高适宜的M型在较大库容的基础上,依靠合理的冠层结构和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中后期拥有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能力,保持库容流的稳定性,促进库容的充实,最终实现高产。本研究结果对籼粳杂交稻株高性状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 株高 产量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 被引量:32
14
作者 花劲 周年兵 +13 位作者 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周培建 程飞虎 李国业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郭保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3-1034,共12页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538、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通...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538、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形成超高产(≥10.50 t·hm-2)和高产(9.75 t·hm-2≤产量<10.50 t·hm-2)群体,对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与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表现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 000×104颖花/hm2以上)的显著特点,但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降低,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成穗率高(>75%),此后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1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580×104m2·d·hm-2以上,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50.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0.0 t·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至成熟期干物重达19.0 t·hm-2左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群体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群体生长平稳,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小,拔节以后,群体生长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结论】超高产群体起点质量高,栽后分蘖早生快发,群体生长优势明显,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超高产栽培水稻适宜产量构成应以足量穗数与较大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稻 甬优系列 籼粳杂交稻 超高产 群体形成特征
下载PDF
甬优系列杂交稻组合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研华 张玉屏 +3 位作者 王亚梁 向镜 陈惠哲 朱德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1-298,共8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及杂交籼稻钱优2号和常规粳稻浙粳88为材料,于主茎见穗开花日起,用人工气候箱低温(17℃)和适温(25℃)分别处理4d和7d,以室外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不同籼粳成分水稻低温胁迫下籽粒的结实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及杂交籼稻钱优2号和常规粳稻浙粳88为材料,于主茎见穗开花日起,用人工气候箱低温(17℃)和适温(25℃)分别处理4d和7d,以室外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不同籼粳成分水稻低温胁迫下籽粒的结实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甬优系列的籽粒结实率和穗重,低温胁迫效应以处理7d较大。按照耐冷性指数来划分,甬优538、浙粳88、甬优10号、甬优6号和甬优15号为耐冷型,甬优8号、甬优12号、甬优9号和甬优17号为冷敏感型,其余为中间型。此外,甬优系列耐冷型与冷敏感型籼粳成分并无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低温处理7d,相对冷敏指数与水稻结实率和空粒率极显著相关(r=-0.9552,0.9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甬优系列 耐冷性 籼粳成分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气候敏感性因子区划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子璇 李彤霄 +1 位作者 王秀萍 李香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38,共8页
以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国审浚单20、国审浚单29、鄂审浚单509和陕审浚单3136为例,采用4个品种参加区域试验和2014年地理分期播种试验的数据,以及同期对应站点的气象资料,自播种起以10 d为1个周期,通过... 以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国审浚单20、国审浚单29、鄂审浚单509和陕审浚单3136为例,采用4个品种参加区域试验和2014年地理分期播种试验的数据,以及同期对应站点的气象资料,自播种起以10 d为1个周期,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影响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产量的气象因子,进而选取气候敏感性因子作为关键指标进行区划。结果表明:"永优"系列玉米产量随品种的更新逐渐增加。各周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浚单20、浚单29、浚单509和浚单3136产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上相同,但在各期的影响上略有差异。浚单20的敏感系数较小,适应性较好;浚单3136的敏感系数较大,适应性较差,容易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而浚单29和浚单509的适应性居中。"永优"系列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北部除外)都适宜种植;浚单20、浚单29和浚单509对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因子不太敏感,最适宜面积较大;浚单3136对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因子较为敏感,受气象因子波动的影响较大,最适宜面积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永优”系列玉米品种 产量 敏感性因子 区划
下载PDF
不同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自成 柴晓明 +2 位作者 钱国明 余瑞新 张立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7期50-51,共2页
[目的]全面落实当前我国粳稻南移("籼改粳"和"早籼晚粳")的发展潜力,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方法]选择4个不同品种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展开田间试验,在相同施肥模式下进行管理种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后期进行产量对比和分析... [目的]全面落实当前我国粳稻南移("籼改粳"和"早籼晚粳")的发展潜力,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方法]选择4个不同品种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展开田间试验,在相同施肥模式下进行管理种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后期进行产量对比和分析。[结果]4个品种之间的产量存在差异,其中甬优9号产量最高,甬优1538产量次之。从整体表现来看,4个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产量表现均较好。[结论]甬优系列杂交水稻适合在南方种植,其对农业经济效益及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甬优系列 优质 高产 示范种植
下载PDF
杂交粳稻甬优538与常规粳稻秀水134本田期适宜施氮比例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海根 姚坚 +2 位作者 孔燕 孙达 李瑾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探讨了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与粳型常规稻秀水134本田期氮化肥适宜施用比例,初步明确了施肥因子与产量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甬优538施肥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大小为秆肥>苗肥>基肥>穂肥,秀水134为苗肥>基肥&... 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探讨了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与粳型常规稻秀水134本田期氮化肥适宜施用比例,初步明确了施肥因子与产量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甬优538施肥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大小为秆肥>苗肥>基肥>穂肥,秀水134为苗肥>基肥>秆肥>穂肥;甬优538的基肥×穂肥、基肥×苗肥×秆肥、基肥×苗肥×穂肥、苗肥×秆肥×穂肥,秀水134的基肥×穂肥、苗肥×秆肥、苗肥×穂肥、基肥×秆肥×穂肥等因子间互作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在因子(Σxi=1)约束条件下,单因子比例水平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关系,其中,对于这2个品种其穂肥曲线起伏幅度最大,不可过量施用;基肥、苗肥、秆肥、穗肥最优配比值,甬优538为31.0∶28.8∶21.4∶18.7,秀水134为24.9∶37.3∶11.5∶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538 秀水134 施氮比例 产量效应
下载PDF
直播主要栽培因子对杂交晚粳甬优53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坚 姚海根 +3 位作者 张晓伟 孔燕 李瑾 边永高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杂交晚粳甬优538作单季直播时播种期(X1)、播种量(X2)、尿素用量(X3)和各期施氮比例(X4)对产量等8个主要性状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栽培效应播种期〉播种量〉施氮比〉尿素用量;播种期对齐穂期、结... 采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杂交晚粳甬优538作单季直播时播种期(X1)、播种量(X2)、尿素用量(X3)和各期施氮比例(X4)对产量等8个主要性状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栽培效应播种期〉播种量〉施氮比〉尿素用量;播种期对齐穂期、结实率、产量等6个性状,播种量对最高苗数、每穂总粒数、产量等7个性状,尿素用量对分蘖数、有效穂数等4个性状,施氮比对株高、千粒重、产量等6个性状有显著影响,且因子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全因子模拟筛选单产≥750 kg/667 m2的优化措施:播种期6月2-5日,播种量1.25~1.41 kg/667 m2,施氮量(尿素)36.3~40.0 kg/667 m2,其中幼苗肥占28%~32%、分蘖肥占32%~28%、壮秆肥占18%~22%、穂肥(促花)占2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杂交粳稻 甬优538 主栽因子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机收留桩高度对‘甬优4149’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世聪 冉景慧 易镇邪 《作物研究》 2018年第3期188-190,197,共4页
为明确‘甬优4149’头季稻机械收获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在10、15、20、25、30、35 cm等6个留桩高度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留桩高度提高,再生稻生育期缩短,再生苗数有所减少但成穗率显著提高,每穗粒数减少但... 为明确‘甬优4149’头季稻机械收获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在10、15、20、25、30、35 cm等6个留桩高度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留桩高度提高,再生稻生育期缩短,再生苗数有所减少但成穗率显著提高,每穗粒数减少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甬优4149’头季稻机械收获留桩高度以30~35 cm为宜,能实现早熟、高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留桩高度 产量 甬优414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