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3+)掺杂对YVO_4:Yb^(3+)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全兰 孟建新 +1 位作者 谢丽娟 张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7-2431,共5页
用主温固相法合成了Yb^(3+)、Bi^(3+)共掺的YVO_4,研究了Bi^(3+)的掺入对YVO_4:Yb^(3+)发光光谱的影响和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表明:掺入Yb^(3+)、Bi^(3+)之后,基质YVO_4的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Bi^(3+)的掺入不... 用主温固相法合成了Yb^(3+)、Bi^(3+)共掺的YVO_4,研究了Bi^(3+)的掺入对YVO_4:Yb^(3+)发光光谱的影响和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表明:掺入Yb^(3+)、Bi^(3+)之后,基质YVO_4的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Bi^(3+)的掺入不仅显著增强了样品中Yb^(3+)的特征远红外发光强度,还使YVO_4:Yb^(3+)激发光谱的范围红移,当Bi^(3+)掺入的摩尔分数从0增加到0.05时,样品的最强激发峰位置从335nm红移至352 nm,激发光谱范围由300-360 nm扩宽至300-430 nm.优化的Bi^(3+)掺入量为0.03.初步讨论了VO_4^(3-),Bi^(3+)Yb^(3+)间的能量传递机理.结果表明Bi^(3-)的共掺使YVO_4:Yb^(3+)样品对长波紫外光的响应性能大大改善,作为一种基于量子剪裁的光谱转换材料,可以更好地匹配太阳光的能量谱,有助于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发光 固相法 能量下转换 YVO_4:Yb^3+ Bi^3+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形貌可控YVO_4:Eu^(3+),Bi^(3+)粉体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荣江 高丹 陈克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YVO4:Eu3+,Bi3+荧光粉,利用XRD,SEM和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图分析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与YVO4的物相一致,样品属于体心四方相。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YVO4:Eu3+,Bi3+荧光粉,利用XRD,SEM和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图分析表明,所制得的荧光粉与YVO4的物相一致,样品属于体心四方相。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颗粒为纺锤形,大小比较均匀,长径为250nm左右,短径为100nm左右。在275nm近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的发光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 D0→7 F1(596nm),5 D0→7F2(617nm,621nm),5 D0→7F3(654nm),5 D0→7F4(702nm)辐射跃迁。最强发射位于617nm左右,属于红光。研究了Eu3+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随着Eu3+浓度的增加,发射峰强度增大,当Eu3+摩尔分数为12%时,峰值强度最大。Bi3+对Eu3+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当Bi3+摩尔分数达到5%时,敏化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4:Eu3+ bi3+ 沉淀法 荧光粉 发光性能
下载PDF
YVO_4:Eu^(3+),Bi^(3+)纳米荧光粉沉淀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钱仕兵 马永青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35,共5页
采用沉淀法合成YVO4:Eu3+,Bi3+纳米晶.研究掺杂不同Bi3+浓度的YVO4:Eu3+纳米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光谱仪对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荧光粉均为四方相YVO4... 采用沉淀法合成YVO4:Eu3+,Bi3+纳米晶.研究掺杂不同Bi3+浓度的YVO4:Eu3+纳米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光谱仪对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荧光粉均为四方相YVO4,形貌呈规则的形状.Bi3+掺杂没有改变荧光粉的形貌.特征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J跃迁,Bi3+掺杂改变了激发谱峰位,而且使得激发带有一定程度的展宽,同时Bi3+对Eu3+有敏化作用,在适量的浓度范围内纳米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yvo4 Eu3+ bi3+掺杂 纳米荧光粉
下载PDF
YVO4:Eu3+,Bi3+红色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韦庆敏 李秀英 +3 位作者 许石桦 刘国聪 黄国保 罗志辉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4-400,共7页
以Y2O3、Eu2O3、Bi(NO3)3·H2O、浓HNO3、偏钒酸铵、氨水、无水乙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YVO4:Eu3+, Bi3+纳米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 以Y2O3、Eu2O3、Bi(NO3)3·H2O、浓HNO3、偏钒酸铵、氨水、无水乙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YVO4:Eu3+, Bi3+纳米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YVO4:Eu3+, Bi3+纳米颗粒,均具有四方晶相结构,其微结构随反应溶液的的pH值变化。YVO4:Eu3+, Bi3+纳米颗粒在619 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电偶极跃迁5D0→7F2),在594 nm有较弱的橙光发射(磁偶极跃迁5D0→7F1)。随着Eu/Bi比值的增大材料的荧光先增强后减弱,在Eu/Bi比值为5时样品的红光发射最强。溶液的pH值影响YVO4: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其中pH值为10时的样品其红光发射最强。并探讨了YVO4:Eu3+, Bi3+纳米晶的发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yvo4:Eu3+ bi3+纳米颗粒 荧光性能
原文传递
铋掺杂钒酸钇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超 唐峰 +1 位作者 殷倩倩 彭子飞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9-75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钒基荧光材料YVO4:Bi3+,其最佳掺杂浓度是1.5%,最宜煅烧温度为1000℃。用XRD,SEM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近紫外光254 nm激发下,产生位于300~750 nm的宽带发射峰。其中,铋离...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钒基荧光材料YVO4:Bi3+,其最佳掺杂浓度是1.5%,最宜煅烧温度为1000℃。用XRD,SEM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荧光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近紫外光254 nm激发下,产生位于300~750 nm的宽带发射峰。其中,铋离子浓度为1.5%时,样品的荧光发射主峰54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yvo4:bi3+ 荧光粉 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