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6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genome and multi-tissue gene atla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domestication and highland adaptation of yaks
1
作者 Daoliang Lan Wei Fu +10 位作者 Wenhui Ji Tserang‑Donko Mipam Xianrong Xiong Shi Ying Yan Xiong Peng Sheng Jiangping Ni Lijun Bai Tongling Shan Xiangdong Kong Jian Li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32-1850,共19页
Backgrou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yak,a key domestic animal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QTP),is a vital resource for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efforts.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yak pangenome obtained through... Backgrou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yak,a key domestic animal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QTP),is a vital resource for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efforts.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rst yak pangenome obtained through the de novo assembly of 16 yak genomes.Results We discovered 290 Mb of nonreference sequences and 504 new genes.Our pangenome-wide presence and absence variation(PAV)analysis revealed 5,120 PAV-related genes,highlighting a wide range of variety-specific genes and genes with varying frequencies across yak population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based on binary gene PAV data classified yaks into three new groups:wild,domestic,and Jinchuan.Moreover,we pro-posed a‘two-haplotype genomic hybridization model'for understanding the hybridization patterns among breeds by integrating gene frequency,heterozygosity,and gene PAV data.A gene PAV-GWAS identified a novel gene(Bos-Gru3G009179)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rib trait in Jinchuan yaks.Furthermore,an integrated transcrip-tome and pangenome analysis highlight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ore genes and the muta-tional burde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yaks from high and low altitudes.Transcriptome analysis across multiple species revealed that yaks have the most uniqu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 RNAs and lnc RNAs(between high-and low-altitude regions),especially in the heart and lungs,when comparing high-and low-altitude adaptations.Conclusions The yak pangenome offers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and new insights for functional genomic studies,supporting future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breed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nd low-altitude Novel genes Pangenome PAV-GWAS yak
下载PDF
Supplementation with yak (Bos grunniens) bone collagen hydrolysate altered the structure of gut microbiota and elevated short-chain fatty acid production in mice 被引量:2
2
作者 Zitao Guo Dalong Yi +9 位作者 Bo Hu Lingyu Zhu Ji Zhang Yuliang Yang Chunyu Liu Yi Shi Zhenghua Gu Yu Xin Huaigao Liu Liang Zhang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637-1645,共9页
In this study, yak bone collagen hydrolysate(YBCH)was produced by mixed proteases and provided to standard-diet mice at a different dose(low dose(LD), medium dose(MD), and high dose(HD))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t... In this study, yak bone collagen hydrolysate(YBCH)was produced by mixed proteases and provided to standard-diet mice at a different dose(low dose(LD), medium dose(MD), and high dose(HD))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production. It was found that YB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small molecular peptides whose molecular weight below 2 000 Da. Notably, supplementa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YBCH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 the ratio of Firmicutes to Bacteroidetes in the fecal microbiota. At the family level, the Lachnospiraceae abundanc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YBCH gavage groups(mean reduction ratio 41.7 %, 35.2%, and 36.4% for LD, MD, and HD group,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ed functions of gut microbes in the M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lipid metabolism” and “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Moreover, the SCFA production in the YBCH groups was elevated.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ic acid, propionic acid, and butyric acid in the MD group was separately increased 79.7%, 89.2%, and 78.8% than that in the NC 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YBCH might be ap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 for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k bone collagen hydrolysate PEPTIDES Gut microbiota Short-chain fatty acid Lachnospiraceae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数据挖掘牦牛皱胃发育代谢的关键候选基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益丽 唐娇 +5 位作者 闵奇 杨露 王泽宁 胡莲 赵迪 江明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8,共16页
旨在比较不同年龄段牦牛皱胃指数测定、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挖掘影响牦牛皱胃发育代谢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探讨牦牛皱胃发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对1日龄、20日龄、60日龄、15月龄与3岁的牦牛皱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 旨在比较不同年龄段牦牛皱胃指数测定、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挖掘影响牦牛皱胃发育代谢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探讨牦牛皱胃发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对1日龄、20日龄、60日龄、15月龄与3岁的牦牛皱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质控、比对、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为进一步验证测序数据的可靠性,随机选取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在发育过程中,瘤胃重的增长最快,其次是瓣胃、网胃和皱胃。转录组结果显示,以1日龄组为对照,在20日龄、60日龄、15月龄和3岁组中分别鉴定到1310、1715、1931和2199个差异表达基因,4个组共有基因565个;以前一个时间点为对照,20日龄、60日龄、15月龄和3岁组分别鉴定到1310、861、569和597个差异表达基因,4个对比组共有基因9个。GO功能注释发现,以1日龄组为对照,20日龄、60日龄、15月龄和3岁组分别富集到1191、2578、1117和2835条显著条目,不同年龄组的前10条显著性GO条目中有共有的,也有各年龄阶段特有的条目。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20日龄、60日龄、15月龄和3岁4个年龄段的前30条显著通路中特有信号通路分别为4、1、3和4条,包括ECM受体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和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等与皱胃发育相关的通路。qRT-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通过对牦牛不同发育阶段皱胃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与皱胃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分化和免疫调控等过程,其中GKN1、CXCL17、SCNN 1B、SCNN 1G、CCL 5和IGF 2BP3等基因可能在牦牛皱胃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筛选到参与皱胃葡萄糖代谢、葡萄糖转运、脂肪酸转运、肽转运等过程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候选基因,其中GANAB、GBA2、SLC 2A1、SLC 2A3、SLC 2A4、CPT 1B、SLC 15A1等是与牦牛皱胃组织营养代谢和吸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牦牛 皱胃 转录组 发育 代谢
下载PDF
津阪孝绰《夜航余话》解题及其比较文学视点
4
作者 董璐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夜航余话》是日本江户儒者津阪孝绰在完成《夜航诗话》之后“附写”的一部日文诗话。从“诗话”和“余话”的内涵出发,可发现津阪孝绰两部著作创作思路和文学视点之不同,与《夜航诗话》集中品评鉴述中国诗歌不同,《夜航余话》引用日... 《夜航余话》是日本江户儒者津阪孝绰在完成《夜航诗话》之后“附写”的一部日文诗话。从“诗话”和“余话”的内涵出发,可发现津阪孝绰两部著作创作思路和文学视点之不同,与《夜航诗话》集中品评鉴述中国诗歌不同,《夜航余话》引用日本俳谐、和歌论述汉诗句法、风格及地名之功效,兼论唐、宋诗之优劣,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文学视点。从“诗”到“余”的题名变化,亦体现出津阪孝绰审视“他者”时所附着的“自我”投射,利用他的这种“自我”投射,或可对我们利用中国古代文学反向研究日本文学产生利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阪孝绰 《夜航余话》 《夜航诗话》 诗礼
下载PDF
犊牦牛肾周棕色脂肪组织的发育及其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付菊 赵宇田 马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棕色脂肪组织(BAT)作为非震颤性产热(NST)的主要产热器官,在新生动物的寒冷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犊牦牛肾周BAT的发育及其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采集1日龄、7日龄和30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细... 棕色脂肪组织(BAT)作为非震颤性产热(NST)的主要产热器官,在新生动物的寒冷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犊牦牛肾周BAT的发育及其产热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采集1日龄、7日龄和30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滴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解偶联蛋白1(UCP1)在脂肪细胞的定位、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脂肪转化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犊牦牛肾周存在2种类型的脂肪细胞,即含有小脂滴和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细胞以及含有大脂滴和少量线粒体的白色脂肪细胞;与1日龄犊牦牛相比,7日龄和30日龄犊牦牛肾周白色脂肪细胞的面积和密度均显著增加(P<0.05),棕色脂肪细胞的面积和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日龄犊牦牛肾周棕色脂肪细胞和白色脂肪细胞质膜上均有UCP1阳性表达,与1日龄犊牦牛相比,7日龄和30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细胞中UCP1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1日龄犊牦牛相比,30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中BAT产热相关基因(UCP1、PPARα和PGC-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1日龄犊牦牛相比,7日龄和30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中UC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出生后犊牦牛肾周棕色脂肪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白色脂肪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且产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该结果为深入探究犊牦牛寒冷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牦牛 肾周脂肪 棕色脂肪组织 产热相关基因
下载PDF
四川、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6
作者 李燕 唐智慧 +4 位作者 符立发 黄家艳 吴丹 曹随忠 王保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1-2109,共9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定性检查,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统计球虫阳性粪样中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了解不同牦牛场、不同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情况。【结果】8个牦牛场均检测出球虫感染,阳性样品共85份,平均感染率为22.6%(85/376),平均OPG为1643。共检出9种艾美耳属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7.6%(32/85),多呈混合感染。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2~6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7.9%(11/29);其次是7~12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1%(57/184);>12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0.4%(17/163)。【结论】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球虫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牦牛球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优势虫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牦牛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藏 牦牛 球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帕米尔牦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7
作者 包鹏甲 丁自强 +11 位作者 马晓明 喇永福 郭涛 郑新宝 马吉尔丁 道敏 周超 左二伟 孔思远 梁春年 郭宪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为揭示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特性,选取成年公母牛各5头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查吾拉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肃南牦牛、金川牦牛、九龙牦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317.00 kg)、胴体重(164... 为揭示帕米尔牦牛种质资源特性,选取成年公母牛各5头进行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并与文献报道的查吾拉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肃南牦牛、金川牦牛、九龙牦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317.00 kg)、胴体重(164.16 kg)、眼肌面积(45.85 cm^(2))、屠宰率(51.32%)和净肉率(39.56%)比母牛分别高25.79%、29.60%、11.45%、2.23%和0.18%,母牛的肉骨比(4.48)比公牛高12.10%。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帕米尔牦牛公牛的活重和胴体重比大通牦牛分别高3.31%和43.01%,比环湖牦牛分别高39.04%和61.10%;屠宰率比大通牦牛、环湖牦牛和查乌拉牦牛分别高13.49%、14.89%和6.01%;净肉率比大通牦牛和环湖牦牛分别高31.38%和15.13%,肉骨比比环湖牦牛高7.53%。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熟肉率(62.38%)、pH0值(5.86)、pH24值(5.46)和嫩度(10.04 kgf)比母牦牛分别高1.33%、1.21%、3.80%和9.61%,但母牛肉色的亮度(9.97)、红度(37.14)和黄度(10.73)比公牛分别高23.24%、4.44%和2.68%。帕米尔牦牛公牛肉的氨基酸总量(21.09 g/100 g)比大通牦牛和金川牦牛分别高13.39%和2.08%。帕米尔牦牛公、母牛肉的EAA/TAA均大于38.5%,EAA/NEAA分别为63.87%和63.19%。说明帕米尔牦牛肉不仅氨基酸总量丰富,而且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可见,帕米尔牦牛具有良好的屠宰性能及优良的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在今后的品种选育和育肥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优质肉块的产量、肉品质及营养价值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青海地区不同动物源志贺菌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文英 王磊 +2 位作者 谢寿军 乜志刚 丁晓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75,共8页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动物源志贺菌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试验对分离自青海省不同地区的62株不同动物源志贺菌进行了DNA提取,将其作为模板对志贺菌的毒力基因set1B、virA、set1A、ial、ipaBCD、Sen、icsP、iutA、icsA、ipaH进行了PCR检测...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动物源志贺菌相关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试验对分离自青海省不同地区的62株不同动物源志贺菌进行了DNA提取,将其作为模板对志贺菌的毒力基因set1B、virA、set1A、ial、ipaBCD、Sen、icsP、iutA、icsA、ipaH进行了PCR检测,并统计各毒力基因在不同动物源志贺菌中的检出率、不同动物源志贺菌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及携带毒力基因种类。结果表明:62株志贺菌毒力基因set1B、virA、set1A、ial、ipaBCD、icsP、Sen、iutA、icsA、ipaH的检出率分别为6.5%、43.5%、3.2%、25.8%、37.1%、0、12.9%、22.6%、50.0%、100%。在27株猪源志贺菌中,毒力基因ipaH、VirA、icsA、ipaBCD的检出率较高,然后依次为ial、iutA、Sen,未检出icsP。在27株鸡源志贺菌中,毒力基因ipaH、icsA、virA的检出率较高,然后依次为ipaBCD、ial、Sen、iutA,未检出set1B、set1A、icsP。在4株牦牛源志贺菌中,毒力基因ipaH、icsA、ipaBCD的检出率较高,然后依次为virA、ial、iutA,未检出set1B、set1A、Sen、icsP。在4株藏羊源志贺菌中,毒力基因ipaH、ipaBCD、iutA的检出率较高;然后依次为virA、ial,未检出set1B、set1A、Sen、icsP、icsA。在62株志贺菌中,有7株菌只检出毒力基因ipaH,55株菌携带两种及以上毒力基因,共呈现出30种携带模式,其中以virA-icsA-ipaH模式的菌株最多(11.3%,7/62),然后为ipaBCD-ipaH模式(9.7%,6/62);猪源和鸡源志贺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模式均为18种,牦牛和藏羊源志贺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模式均为4种。在62株志贺菌中,有18株菌携带2种毒力基因,15株菌携带3种毒力基因,13株菌携带4种毒力基因,7株菌携带5种毒力基因,2株菌携带6种毒力基因。27株猪源志贺菌中携带1,2,3,4,5,6种毒力基因菌株的占比分别为3.7%、40.7%、14.8%、18.5%、14.8%、7.4%,27株鸡源志贺菌中携带1,2,3,4,5,6种毒力基因菌株的占比分别为18.5%、18.5%、29.6%、22.2%、11.1%、0,4株牦牛源志贺菌中携带1,2,3,4,5,6种毒力基因菌株的占比分别为25.0%、0、25.0%、50.0%、0、0,4株藏羊源志贺菌中携带1,2,3,4,5,6种毒力基因菌株的占比分别为0、50.0%、50.0%、0、0、0。62株志贺菌单毒力基因携带率(11.3%,7/62)<多重毒力基因携带率(88.7%,55/62),其中猪源志贺菌的多重基因携带率最高(42.0%),然后依次为鸡源(35.5%)、藏羊源(6.4%)和牦牛源(4.8%)。说明青海地区志贺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呈现多样性且因动物源不同有所差异,同时应重点加强青海地区猪志贺菌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毒力基因 牦牛 藏羊 青海地区
下载PDF
LPA对牦牛卵丘细胞扩张因子HAS2、PTGS2和PTX3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刘斌 王萌 +2 位作者 潘阳阳 王靖雷 徐庚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2-561,共10页
本研究以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卵丘细胞扩张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不同浓度LPA对牦牛卵丘细胞(yak cumulus cells,YCCs)中卵丘扩张因子(透明质酸合成酶2(hyaluronate synthase 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 本研究以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卵丘细胞扩张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不同浓度LPA对牦牛卵丘细胞(yak cumulus cells,YCCs)中卵丘扩张因子(透明质酸合成酶2(hyaluronate synthase 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健康成年(3~4岁)雌牦牛的YCCs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的YCCs,将不同浓度的LPA(空白对照、阴性对照、5、15、30和50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YCCs,分别培养12、24、36、48 h后,CCK-8检测YCCs的细胞活性,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YCCs中HAS2、PTGS2和PTX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丘扩张因子HAS2、PTGS2和PTX3在YCCs中的分布。试验中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LPA孵育12、24、36和48 h,对YCCs的活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孵育时间为24 h时,LPA对YCCs活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当LPA浓度为15μmol·L^(-1)时,不同孵育时间中YCCs的活性提升最为显著(P<0.05)。当LPA浓度为15μmol·L^(-1)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AS2、PTGS2和PTX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且YCCs中HAS2、PTGS2和PTX3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当LPA浓度大于15μmol·L^(-1)时,HAS2、PTGS2和PTX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本研究表明,LPA对YCCs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当孵育时间为24 h,并且LPA浓度为15μmol·L^(-1)时,活性提升最为显著(P<0.05)。LPA可以增强YCCs中卵丘扩张因子HAS2、PTGS2、PTX3的表达,且其作用浓度具有剂量依赖性,最佳浓度为15μmol·L^(-1)。研究结果为阐明LPA促进牦牛卵丘细胞扩张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高牦牛卵母细胞的质量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成功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溶血磷脂酸 卵丘细胞 卵丘扩张因子
下载PDF
添加蜂蜜对牦牛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蒋萍萍 田祖安 +1 位作者 刘红娜 孙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1期183-190,共8页
目的分析添加蜂蜜对牦牛酸奶在贮藏期28d内品质感官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牦牛奶均质和灭菌后接种发酵剂YF-LC922(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制备4种蜂蜜牦牛酸奶配方(0%、5%、10%和15%),将所有样品在4℃下保存28d,并在贮藏期... 目的分析添加蜂蜜对牦牛酸奶在贮藏期28d内品质感官特性的影响。方法在牦牛奶均质和灭菌后接种发酵剂YF-LC922(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制备4种蜂蜜牦牛酸奶配方(0%、5%、10%和15%),将所有样品在4℃下保存28d,并在贮藏期第1、7、14、21、28 d分别对所有样品的感官品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贮藏过程中牦牛酸奶的pH随着蜂蜜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可滴定酸度则随着蜂蜜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蜂蜜的添加对牦牛酸奶的质构特性、持水力以及感官评价产生积极影响,结果均以15%蜂蜜添加量的牦牛酸奶较为显著(P<0.05)。4种蜂蜜添加量的牦牛酸奶的乳酸菌活菌数在第14d出现大幅下降,但在第28 d,所有牦牛酸奶的乳酸菌活菌数仍然处于106 CFU/mL以上,且在相同贮藏期内蜂蜜的添加增加使牦牛酸奶的乳酸菌活菌数增加。蜂蜜的添加显著改善了牦牛酸奶的品质特性和感官,且显著性整体上随着蜂蜜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另外,加入蜂蜜弱化了牦牛酸奶的膻味,提高了牦牛酸奶的感官评分。结论蜂蜜因营养价值丰富、感官特性好,可以增加牦牛酸奶的风味和品质,使蜂蜜牦牛酸奶拥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 酸奶 蜂蜜 乳酸菌 品质特性
下载PDF
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11
作者 姜南 李学威 +4 位作者 张楠 李锐 朱红娇 洛桑顿珠 巴桑旺堆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研究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体重、体况相近且健康的1.5周岁娘亚牦牛48头,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按不同综合净能(7.63、8.25、8.88 MJ/kg)和蛋白质(10.84%、12.82%)水平随机分... 为研究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取体重、体况相近且健康的1.5周岁娘亚牦牛48头,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按不同综合净能(7.63、8.25、8.88 MJ/kg)和蛋白质(10.84%、12.82%)水平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瘤胃液中,高能量组的乙酸摩尔百分比显著高于中能量组(P <0.05),中能量组的丙酸摩尔百分比显著低于高、低能量组(P <0.05),而丁酸摩尔百分比显著高于高、低能量组(P <0.05);高蛋白质组的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百分比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 <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摩尔百分比有显著影响(P <0.05)。(2)瘤胃菌群中,低能量和中能量组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高能量组(P <0.05);低蛋白质组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高蛋白质组(P <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Chao1和Shannon指数有显著影响(P <0.05)。(3)中能量组鸢尾花菌门(Kiritimatiell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 <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P <0.05)。高能量组细菌F08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低能量组和中能量组(P <0.05),中能量组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高能量组(P <0.05);高蛋白质组细菌F08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 <0.05),拟杆菌目RF16群(Bacteroidales_RF16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低蛋白质组(P <0.05);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细菌F082和瘤胃球菌科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当生长期牦牛的日粮综合净能为8.25 MJ/kg、蛋白质为12.82%时,更有利于促进瘤胃发酵,改善瘤胃菌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能量 蛋白质 瘤胃发酵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牦牛放牧活动范围对高寒草甸冷季牧场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
作者 景媛媛 徐长林 鱼小军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4-63,共10页
【目的】揭示家畜放牧过程中植物群落格局的变化趋势及放牧家畜的选择性采食和游走规律对草地的干扰范围和程度,为草地管理和草牧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天祝高寒草甸研究了放牧牦牛冷季牧场出入口及其周围1 000 m范围内的植被演替... 【目的】揭示家畜放牧过程中植物群落格局的变化趋势及放牧家畜的选择性采食和游走规律对草地的干扰范围和程度,为草地管理和草牧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天祝高寒草甸研究了放牧牦牛冷季牧场出入口及其周围1 000 m范围内的植被演替规律和土壤变化情况。【结果】600 m以外的草地植被多样性显著高于牧场出入口200 m范围的草地植被多样性,平均草层高度以600~800 m的范围较低,以出入口周围200 m的草层高度最高,在400~600 m的范围内的地上生物量变化较大。随着放牧牦牛的活动范围距离出入口渐远,植被地下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显著增加,可食性牧草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以牧场出入口周围100 m内的容重最大,土壤水分、土壤渗透速率和土壤饱和持水量最低。土壤全效养分在家畜活动频繁的出入口具有较低的含量,而在家畜活动范围较远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在100 m和>800 m的范围具有较高的含量。【结论】距离牧场出入口较近的草地受践踏和采食频度的影响较高,使得植被物种单一,土壤易被侵蚀,造成了牧场出入口及200 m附近的草地植被结构发生变化。高寒草地牧场出入口及附近的草地植被和土壤特性变化反映了植被和土壤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在实际的牧场管理中可对出入口进行更换,或在出入口进行补播,以防止草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牦牛 放牧范围 植被群落 土壤特性
下载PDF
日本诗话文献的写本学解读
13
作者 王晓平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5-19,共15页
日本诗话的文本形态主要有写本、刻本和整理本,而其文献学研究尤须注意写本因素。写本、刻本自不必说,即便是整理本的解读,也不能无视写本文字的影响。事实上,整理本中往往存在因不熟悉写本书写特点及其传播规律而造成的讹误。在此意义... 日本诗话的文本形态主要有写本、刻本和整理本,而其文献学研究尤须注意写本因素。写本、刻本自不必说,即便是整理本的解读,也不能无视写本文字的影响。事实上,整理本中往往存在因不熟悉写本书写特点及其传播规律而造成的讹误。在此意义上,对日文诗话施以写本文献学之考察,则不仅有益于更为全面、准确地呈现诗话原貌和理解著者本意,更可为其精细整理、准确释录和精当翻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话 写本 文献学
下载PDF
亲吻素在青藏高原牦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14
作者 丁艳平 赵越 +1 位作者 张晋平 马佳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 亲吻素(Kisspeptin)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动物繁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探讨亲吻素在牦牛精子发生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对比研究了牦牛和黄牛睾丸的组织学特征及其亲吻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黄牛相比,牦牛的曲细精管不饱满,除精原细胞外,牦牛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晚期精子细胞以及精子的数量都显著少于黄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牦牛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早期精细胞及基质细胞中都可见Kisspeptin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这与黄牛表达位置一致,但是牦牛睾丸中阳性产物光密度值(IOD)却显著高于黄牛;牦牛睾丸组织中Kisspepti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1).该结果暗示Kisspeptin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维持牦牛精子发生和精子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其微环境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睾丸 亲吻素 Kiss-1阳性产物 精子发生
下载PDF
西藏牦牛皮蝇蛆病防治的SWOT分析
15
作者 石斌 索朗扎西 +3 位作者 单曲拉姆 赵霞玲 唐文强 夏晨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文章旨在深入了解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形势,运用系统全面的理念进行牛皮蝇蛆病防治,完善西藏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运用动态分析法,根据SWOT分析框架,对西藏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 文章旨在深入了解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形势,运用系统全面的理念进行牛皮蝇蛆病防治,完善西藏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运用动态分析法,根据SWOT分析框架,对西藏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显示,在西藏地区,包括牛皮蝇蛆病在内的寄生虫病防治得到了重视和支持,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了以“春防”“秋防”为主的防治工作,但仍然存在牛皮蝇蛆病综合防治难度大、媒介控制困难等挑战。应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提升广大农牧民防病治病意识,做到群防群控,为牦牛牛皮蝇蛆病防治建立可持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皮蝇蛆病 SWOT分析
下载PDF
历史语境、情感聚焦、曲折笔法——高田淳《鲁迅诗话》评析
16
作者 勾艳军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鲁迅诗话》是日本学者高田淳对鲁迅旧体诗的鉴赏与评论。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鲁迅诗话》的翻译和归纳提炼,发现高田淳在继承中国诗话重视典故考证的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文学的视角考察鲁迅的内心世界... 《鲁迅诗话》是日本学者高田淳对鲁迅旧体诗的鉴赏与评论。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鲁迅诗话》的翻译和归纳提炼,发现高田淳在继承中国诗话重视典故考证的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文学的视角考察鲁迅的内心世界。其诗话写作体现出如下三大特征:回归历史语境、聚焦情感解读、剖析曲折笔法。对高田淳《鲁迅诗话》的翻译与解析,将为中国的诗话研究增添一个新的海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田淳 鲁迅 诗话 翻译 解析
下载PDF
活性酵母对冷季泌乳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姜南 王嘉琪 +4 位作者 汪虹 修雨荷 孙光明 洛桑顿珠 巴桑旺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0-54,共5页
为探讨活性酵母对冷季泌乳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头泌乳牦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活性酵母组(80 g/头·d),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活性酵母组第18天产奶量提高了0.45 kg(P <0.05)... 为探讨活性酵母对冷季泌乳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头泌乳牦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活性酵母组(80 g/头·d),试验期为6周。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活性酵母组第18天产奶量提高了0.45 kg(P <0.05);35天乳蛋白率、乳脂肪率及乳糖率分别提高了0.68、0.49、0.11个百分点(P <0.05)。(2)与对照组相比,活性酵母组第18天血液葡萄糖(GLU)含量提高了0.26 mmol/L(P <0.01);第35天白蛋白(ALB)和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提高了4.34 g/L(P <0.01)和0.08 mmol/L(P <0.05),尿素氮(UN)含量降低了0.55 mmol/L(P <0.01)。(3)与对照组相比,活性酵母组第18天免疫球蛋白G(Ig G)、第35天免疫球蛋白A(Ig A)和试验全程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分别提高了1.26 pg/mL(P <0.05)、0.04 g/L(P <0.05)和0.23 g/L(P <0.01)。结果表明,活性酵母可通过调控瘤胃内环境和微生物区系结构,提高饲粮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利用率,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改善泌乳性能及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酵母 泌乳牦牛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液指标
下载PDF
西藏部分县域牦牛球虫寄生现状调查
18
作者 夏晨阳 石斌 +6 位作者 裴晓双 龙敏 汤新明 梁瑞英 韦兰亭 赤列旺姆 德吉曲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为了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牦牛球虫病感染率、寄生球虫种类特征,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亚东县)、那曲市(嘉黎县、聂荣县)和阿里地区(改则县)245份牦牛粪便样本内球虫。研究结果显示,各调查县域牦牛球虫感染率较高,... 为了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牦牛球虫病感染率、寄生球虫种类特征,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亚东县)、那曲市(嘉黎县、聂荣县)和阿里地区(改则县)245份牦牛粪便样本内球虫。研究结果显示,各调查县域牦牛球虫感染率较高,平均感染率为71.43%,萨嘎县、亚东县、聂荣县、嘉黎县、改则县牦牛球虫感染率分别为82.61%(38/46)、80.25%(65/81)、68.97%(20/29)、68.18%(30/44)和48.89%(22/45);感染强度最高可达15000(OPG);牦牛球虫病呈现以混合感染为主的特点,阳性病例中混合感染率达100.00%,80.57%的患病牦牛同时寄生3种以上球虫;经鉴定,在样本中共发现6种球虫病病原,分别为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s)、怀俄明艾美耳球虫(E.wyomingensis)、阿拉巴艾美耳球虫(E.alabamensis)、柱状艾美耳球虫(E.cylindrica)、拨克朗艾美耳球虫(E.bukidnonensis)。调查地区牦牛球虫感染率高,均呈现混合感染,且在调查区域内发现致病力很强的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s),其对当地牦牛的危害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牦牛 球虫 种类 感染率 调查
下载PDF
川西藏区牦牛酸醡肉在番茄汤锅中的应用及风味特征分析
19
作者 肖猛 李杨 +4 位作者 彭毅秦 刘强 王岚 陈兴华 丁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9,共8页
为探究牦牛酸醡肉在番茄汤锅中的应用及风味特征分析,以感官评分、质构、色差、烹饪损失率和热量分析为评价指标,以牦牛酸醡肉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肉块厚度、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熵权法对综合得分进行评价,得出最佳应用工艺;以... 为探究牦牛酸醡肉在番茄汤锅中的应用及风味特征分析,以感官评分、质构、色差、烹饪损失率和热量分析为评价指标,以牦牛酸醡肉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肉块厚度、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熵权法对综合得分进行评价,得出最佳应用工艺;以新鲜牦牛肉为对照,通过电子舌和GC-IMS分析牦牛酸醡肉在番茄汤锅中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最佳应用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4 h、肉块厚度2.0 cm、煮制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牦牛酸醡肉风味浓厚、大小适宜、口感佳。相比于新鲜牦牛肉,牦牛酸醡肉的酸味值、甜味值、咸味值更高,使得滋味更加浓郁,香气成分增加了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21种物质,风味差异较明显,使得牦牛酸醡肉在番茄汤锅中的风味更加丰富,为牦牛酸醡肉在餐饮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酸醡肉 番茄汤锅 加工工艺 风味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何振富 谢建鹏 +2 位作者 陈平 王斐 狄亚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8-1712,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相近的公牦牛9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头。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进行设...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饲粮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相近的公牦牛90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头。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进行设计,即低(12.5%)、中(15.5%)、高(18.5%)3个蛋白质水平和低(6.5 MJ/kg)、中(7.5 MJ/kg)、高(8.5 MJ/kg)3个综合净能水平,按3×3(蛋白质水平×综合净能水平)设计9种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全混合日粮(TMR),每个试验组饲喂1种,预试期2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所测各生长性能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总增重(TWG)和平均日增重(ADG)影响显著(P<0.05),对料重比(F/G)影响极显著(P<0.01);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TWG、ADG和F/G影响极显著(P<0.01)。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干物质(DM)和Ash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3)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素氮(UN)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磷(P)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UN、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胆汁酸(TBA)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综合净能水平两者交互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UN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肌酐(CRE)和P含量影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大于蛋白质水平的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大于综合净能水平对其的影响;饲粮中综合净能水平为8.5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5%时,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舍饲 集中育肥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