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多层次的全球治理——兼评阿查亚的《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 |
胡键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2
|
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 |
钮维敢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3
|
1946年春反苏运动述评 |
江沛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1
|
|
4
|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
徐蓝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4
|
|
5
|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
徐蓝
|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6
|
雅尔塔条约体系在处理钓鱼岛争端上的国际法地位 |
刘丹
何笑青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14 |
1
|
|
7
|
“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
郑会欣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8
|
雅尔塔协定、中苏条约与重庆谈判 |
秦立海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近10年来雅尔塔体制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
毛锐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0
|
浅析三区问题和平解决的美国因素 |
闫自兵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
|
|
11
|
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 |
张文木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2
|
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
杨和平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3
|
二战后波兰东西边界的划分 |
赵四亮
|
《北方论丛》
|
2004 |
1
|
|
14
|
雅尔塔体制与全球化 |
杨和平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5
|
雅尔塔体制内容再思考 |
李先波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
郝承敦
孙丰林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雅尔塔秘密协定》对战后中国的秩序安排研究——基于蒋氏父子记述及艾登回忆录 |
张少冬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雅尔塔会议与德国赔偿政策的确立 |
田小惠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9
|
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中国东北政策的转变 |
马丁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6 |
0 |
|
20
|
论十月革命对20世纪及当今世界产生的积极意义 |
祝政宏
|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