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延安时期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历史条件、路向及贡献 |
肖菊梅
陈泓睿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端砚艺术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融入策略 |
吴闻
周锐涛
黄玮
林钰莹
吴边
|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
2024 |
0 |
|
3
|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t -Yan' an Literary Road |
Zhang Liqun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延安时期乡愁乌托邦的抒写与建构——以《黄河大合唱》为例 |
王俊虎
赵文杰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5
|
跨界影响:论韩东与毛焰的艺术互动 |
张森
戴露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2022年中国美术热点现象述评 |
甄巍
封小瑜
|
《民族艺术研究》
|
2023 |
0 |
|
7
|
论延安文艺的人民性 |
刘鑫
张楠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8
|
一脉相承的文艺观念:从《颜氏家训》到《郑板桥家书》 |
卢政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延安革命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以鲁艺木刻工作团为中心 |
曾荣
曾沁涵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婚姻法视域下的延安文艺——以《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为例 |
王文慧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2
|
|
11
|
社会史视域中的延安“全民性”文艺建构 |
徐明君
顾梓莹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12
|
从苏区到延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思想探源 |
付甜甜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延安时期文艺“革命化”转向的历史考察、主体塑造及价值启示 |
张今誉
翟坤周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4
|
《新闻报·艺海》:从“艺术副刊”到“商业电影副刊” |
石娟
|
《文学与文化》
|
2023 |
0 |
|
15
|
传承与重构:从“人民性”到“新人民性”——以《讲话》精神的文学史流变为视角 |
张继红
刘金凤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晋察冀文艺实践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地性的生成 |
高露洋
梁晓晓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7
|
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垂军事思想与实践 |
程国玉
|
《滨州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纲 |
赵学勇
田文兵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9
|
艺术何以源于生活,如何高于生活——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角度的重新解读 |
艾秀梅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20
|
解放区抗战歌谣的创作范式和审美取向 |
王兆辉
王祝康
张冰梅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