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现实的电影人支柱——杨德昌与侯孝贤
1
作者 张竞文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在当代台湾电影界,杨德昌堪称最赋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最强烈的导演。而且年轻时长期接受的理科教育,使他的创作在积极地介入现实生活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感官和感性上,而是力求客观和理性……说侯孝贤拍台湾乡土... "在当代台湾电影界,杨德昌堪称最赋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最强烈的导演。而且年轻时长期接受的理科教育,使他的创作在积极地介入现实生活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感官和感性上,而是力求客观和理性……说侯孝贤拍台湾乡土社会的现实电影,一是早期的作品中的内容与台湾乡土社会的直接关系,二是侯孝贤的乡土情节,与寻根情节又不一样,他不是单纯地要寻找、认同自己的身份,而是一种对乡土和生命中乡土即成长的孩提青葱岁月的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杨德昌 侯孝贤 台湾都市社会 台湾乡土社会
下载PDF
电影《一一》的群戏文本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捷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一一》是杨德昌于200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家庭为单位,表现了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验,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杨德昌借由这些生命体验探讨了中年危机、青春期迷惘等问题。从《海滩的一天》到《... 《一一》是杨德昌于200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家庭为单位,表现了不同的家庭成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生命体验,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杨德昌借由这些生命体验探讨了中年危机、青春期迷惘等问题。从《海滩的一天》到《一一》,杨德昌善于用群戏文本展现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一一》中,杨德昌尝试使用新的叙事结构表现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不再以情节线之间的关系展开叙述,而是以多条线索平行发展,设置聚合点的方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文章从大卫·波德维尔关于群戏文本建构的理论出发,分析片中人物的网状关系,呈现整部影片独特的结构,同时通过对影片各文本的描述提炼影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德昌 电影《一一》 群戏文本 网状叙事 “灯笼式”叙事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视野下的杨德昌电影探析——以《一一》为例
3
作者 刘锦滢 侯凯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4-78,共5页
从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及皮尔斯和索绪尔所提出的符号学观点出发,以杨德昌导演的现实题材电影《一一》(2000年)为例,通过对风格、人物关系、符号组合进行分析,探索导演如何通过符号呈现影片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导演如何更好地应用符号。
关键词 符号学 杨德昌 《一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