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寻乌调查》的社会人类学意义——与同期三部作品相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国强 李亚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1,共10页
毛泽东无愧于一位学者型的革命家。作为他的一部成熟作品,《寻乌调查》具有典型的民族志特性。较之于同时期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邹平市集之研究》和《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这部作品的社会人类学意义十分突... 毛泽东无愧于一位学者型的革命家。作为他的一部成熟作品,《寻乌调查》具有典型的民族志特性。较之于同时期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邹平市集之研究》和《解放前的地主和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这部作品的社会人类学意义十分突出。在对各篇报告作出公允的事实判断和"透物见人"的价值判断之后,可以确信《寻乌调查》在价值取向、理论特点和叙事方法上棋高一着,凸显了毛泽东在特殊条件下讲究科学的调研态度和注重实效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李景汉 杨庆堃 陈翰笙 学术价值
下载PDF
从话剧《屈原》看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对敌斗争的政治智慧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文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8-241,共14页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展到了顶点,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策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展到了顶点,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策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掀起宣传抗日的高潮,从话剧的酝酿、创作、演出到论争,将中国共产党反分裂促抗战的政治主张、借古喻今讽今的政治策略、有理有利有节的政治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治较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对敌斗争的政治智慧。话剧《屈原》的成功,对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文艺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戏剧 周恩来 郭沫若 《屈原》 阳翰笙 《野玫瑰》
下载PDF
阳翰笙研究述评
3
作者 凌受勋 《北方论丛》 2004年第2期34-38,共5页
七十年来的阳翰笙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30年代对《地泉》的批评;三四十年代对电影和戏剧的批评;60年代对戏剧和电影的批评;新时期阳翰笙研究的拓展。阳翰笙研究逐渐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单一走向多侧面,随着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 七十年来的阳翰笙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30年代对《地泉》的批评;三四十年代对电影和戏剧的批评;60年代对戏剧和电影的批评;新时期阳翰笙研究的拓展。阳翰笙研究逐渐从零散走向整合,从单一走向多侧面,随着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视野的扩大,阳翰笙研究将会出现新的面貌。因此现在的阳翰笙研究还仅仅是开始,而非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翰笙研究 七十年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