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文信教授角药运用技巧举隅
1
作者 柳研 梁淑静 +2 位作者 杨春艳 姚丽萍 杨文信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162-1165,共4页
角药是三味中药的精巧组合,是中药方剂配伍的核心。杨文信擅长使用角药治疗皮肤病,对于热入营血所致的皮肤病,使用角药“玄参、生地黄、大青叶”;对于面部痤疮、疖疔等,皮损表现为红肿热痛的丘疹、脓头、结节时,使用角药“夏枯草、连翘... 角药是三味中药的精巧组合,是中药方剂配伍的核心。杨文信擅长使用角药治疗皮肤病,对于热入营血所致的皮肤病,使用角药“玄参、生地黄、大青叶”;对于面部痤疮、疖疔等,皮损表现为红肿热痛的丘疹、脓头、结节时,使用角药“夏枯草、连翘、蒲公英”;对于湿浊久郁、皮肤失养所致的皮肤病,使用角药“薏苡仁、败酱草、制附子”。文中附有病案3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药 皮肤病 病案 杨文信
下载PDF
杨文信教授从痰瘀夹湿论治木村病经验
2
作者 谯霞 杨文信 +1 位作者 杨春艳 李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7-10,共4页
木村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常发生于头颈部,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治疗缺乏统一共识。杨文信教授认为木村病病机总属痰瘀夹湿,提出“治皮当先实脾”,全程贯以健脾运脾之法,以化痰散结、... 木村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常发生于头颈部,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治疗缺乏统一共识。杨文信教授认为木村病病机总属痰瘀夹湿,提出“治皮当先实脾”,全程贯以健脾运脾之法,以化痰散结、祛瘀利湿为基本治则,拟运脾散积汤加减,化痰散结、祛瘀利湿,兼补后天,攻补共法,最终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名医经验 痰瘀夹湿 运脾散积汤 杨文信
下载PDF
杨文信教授治疗白癜风临证经验
3
作者 李勇 杨春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3期91-94,共4页
白癜风是皮肤科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白癜”“白驳风”范畴。中医学界对其病因病机看法各有所不同,尚未有统一定论。杨文信教授认为白癜风的主要病机为玄府郁闭,气血失和,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运用“开通... 白癜风是皮肤科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白癜”“白驳风”范畴。中医学界对其病因病机看法各有所不同,尚未有统一定论。杨文信教授认为白癜风的主要病机为玄府郁闭,气血失和,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运用“开通玄府”“治皮当先实脾”的治疗思路,治法上重视祛风解表,活血通络,调节脏腑功能,尤重脾胃,方用开郁消白方化裁,结合外用芷丹酊,同时予以心理疏导,并强调情志畅达及良好生活习惯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开通玄府 治皮当先实脾 开郁消白方 杨文信
下载PDF
走向心灵的家园——《文心雕龙》英译中的阐释学评介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作友 陈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9-201,共13页
斯坦纳将哲学阐释学与翻译相结合,认为理解就是翻译,翻译就是阐释。译文不是单纯的原文思想的忠实再现,而是译者的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阐释在信任、入侵、吸收、补偿四个层面上发挥着层层推进的作用。以此为观照,宇文所安对《文心雕... 斯坦纳将哲学阐释学与翻译相结合,认为理解就是翻译,翻译就是阐释。译文不是单纯的原文思想的忠实再现,而是译者的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阐释在信任、入侵、吸收、补偿四个层面上发挥着层层推进的作用。以此为观照,宇文所安对《文心雕龙》的阐释更多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而杨国斌对《文心雕龙》的阐释更加突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两个译本在从不同角度传递中国古典文论的过程中,却阐释了相同的精神,即文学是心灵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纳 阐释学 《文心雕龙》英译 宇文所安 杨国斌
下载PDF
互文·复调·创生——《文心雕龙》的异域重生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作友 杨杰 《外国语言文学》 2019年第5期515-530,共16页
翻译是在互文与复调联合作用下发生的跨文化活动。借助这一活动,译者得以在与前文和源文的互识、互通、互融中完成意义的整合,在与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多重对话中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转换与重组。在《文心雕龙》的英译中,宇文所安和杨国... 翻译是在互文与复调联合作用下发生的跨文化活动。借助这一活动,译者得以在与前文和源文的互识、互通、互融中完成意义的整合,在与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多重对话中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转换与重组。在《文心雕龙》的英译中,宇文所安和杨国斌对互文性的处理,体现了道与逻各斯的差异。二人都是翻译对话中的参与人,都以读者为中心,但前者以归化翻译为主处理互文性,以求激发读者的心灵共鸣,以建设美国文化为目的;后者以异化翻译为主,让读者达到与作者互通互融的境界,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旨归。《文心雕龙》的英译,其实是一个"在互文与复调中创生"的过程,探究这一过程的奥秘,有益于追寻译本差异的根本原因以及中华文化在西方解读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折射,让西方读者真正欣赏《文心雕龙》的原色世界,也有益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复调 《文心雕龙》英译 宇文所安 杨国斌
下载PDF
厚翻译与《文心雕龙》英译——以宇文所安和杨国斌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作友 卢茜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3-89,共7页
厚翻译是一种借助注释、评注等方式,将翻译文本置于文化语境中,借以呈现源语语境、展现译者意图、丰富源语文化、让目的语读者回到源语文本产生时代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传播源语文化。宇文所安和杨国斌在翻译《文心雕龙》时都使用了厚翻... 厚翻译是一种借助注释、评注等方式,将翻译文本置于文化语境中,借以呈现源语语境、展现译者意图、丰富源语文化、让目的语读者回到源语文本产生时代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传播源语文化。宇文所安和杨国斌在翻译《文心雕龙》时都使用了厚翻译的策略,前者更多关注的是中国文论思想的传播,为西方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提供东方的思想架构;后者为了促进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为此,前者更多地采用直译、注释加评论的方法,偏向于采用异化翻译去增厚文本语境,而后者更多地使用意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偏向于采用归化翻译来增厚文本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翻译 副文本 《文心雕龙》 宇文所安 杨国斌
下载PDF
《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本阐释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作友 卢茜 《外国语言文学》 2020年第3期315-328,共14页
文本阐释是丰富文本信息、强化文化传递的译者行为,其目的是激发目的语读者对原作乃至源语文化的认同感,推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根据阐释的程度及其与文本关系的远近,文本阐释可以分为辅助型、加工型和挖掘型,起到营造文化语境、加工文... 文本阐释是丰富文本信息、强化文化传递的译者行为,其目的是激发目的语读者对原作乃至源语文化的认同感,推动跨文化合作与交流。根据阐释的程度及其与文本关系的远近,文本阐释可以分为辅助型、加工型和挖掘型,起到营造文化语境、加工文化典故、挖掘文化内涵的作用。以此为标准来考察《文心雕龙》的英译,结果发现,文本阐释因译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宇文所安以中国为视角,对中国文论进行双向阐释,实现中西文论的互动,强调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理解深度和思想共鸣;杨国斌突出文学思想与人的内在属性的结合,文学观和史学观的融合,重视拓宽中国传统文论的广度。文本阐释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限度,过犹不及,会影响译本的真实性,降低读者对译本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阐释 文化传递 《文心雕龙》英译 宇文所安 杨国斌 适宜度
下载PDF
《文心雕龙》创作论思想英译的诗学改写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作友 王芬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翻译是对原作的诗学改写,诗学地位和诗学态度影响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改写的诗学形式,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诗学操控。在《文心雕龙》创作论思想的英译中,宇文所安占据世界诗学的中心地位,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 翻译是对原作的诗学改写,诗学地位和诗学态度影响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改写的诗学形式,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诗学操控。在《文心雕龙》创作论思想的英译中,宇文所安占据世界诗学的中心地位,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根据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实际需求对源文加以创造性地改写,以满足美国文化建设的需要。杨国斌位处世界诗学的边缘地位,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的策略,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将东方文论传播给西方读者,以方便其理解与接受,以达到中国文论走出去的目的,传递中华文化。在《文心雕龙》的英译中,诗学始终以一种姿态介入二人的翻译改写中,使其翻译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而不同的翻译目的,使其翻译文本都浸染上了杂合化的诗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诗学 翻译改写 《文心雕龙》创作论 宇文所安 杨国斌
下载PDF
平肝定悸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肾阳虚慢性心律失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大明 昌艳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平肝定悸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肾阳虚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期间不再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强调长期规律用药,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稳心颗粒,8-9... [目的]观察平肝定悸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肾阳虚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期间不再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强调长期规律用药,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稳心颗粒,8-9g/次,3次/d,口服。治疗组60例平肝定悸方(炙甘草、生地各15g,桂枝9g,丹参15g,党参10g,生龙骨15g,生牡蛎、灵磁石各20g,苦参10g,川芎8g,五味子、赤芍各10g,炒枣仁15g等),1剂/d,水煎200mL,100mL/次,早晚口服;稳心颗粒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平均心率、P-R间期、QRS脱落、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平均心率、P-R间期、QRS脱落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P〈0.01)。[结论]平肝定悸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肾阳虚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律失常 胸痹 心悸 心肾阳虚 平肝定悸方 稳心颗粒 平均心率 P-R间期 QRS脱落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存质量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温心方颗粒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同达 李冬梅 +3 位作者 段文慧 宗文静 张华敏 曹洪欣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 评价温心方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心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温心组口服温心方颗粒,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2组均治疗30... 目的 评价温心方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心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温心组口服温心方颗粒,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变化,观察硝酸甘油停减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30 d治疗,温心组心绞痛积分、心电图改善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心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1%(32/34)、对照组为74.2%(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5,P=0.039).温心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8.3%(30/34)、对照组为74.2%(23/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4,P=0.204).温心组综合疗效显效率为29.4%(10/34)、对照组为9.7%(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5).结论 温心方颗粒可有效降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阳虚痰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稳定型 温心方颗粒 阳虚痰瘀证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从《文心雕龙》英译看译者惯习、翻译规范与典籍复译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作友 常筱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译者惯习通过翻译场域与翻译规范互动,译者在惯习影响下,利用资本和场域打破旧的翻译规范,建立新的翻译规范,这对典籍复译具有重大意义。典籍复译是译者培养惯习、积累资本、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立翻译规范、从而创作出新译本的过程。《... 译者惯习通过翻译场域与翻译规范互动,译者在惯习影响下,利用资本和场域打破旧的翻译规范,建立新的翻译规范,这对典籍复译具有重大意义。典籍复译是译者培养惯习、积累资本、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立翻译规范、从而创作出新译本的过程。《文心雕龙》的英译是从节译到全译到不断复译的发展过程,也是译者利用惯习实现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建翻译规范的过程。施友忠、宇文所安和杨国斌都通过译者惯习和翻译规范的互动,创建了各自的翻译规范,不断开创《文心雕龙》英译的新局面。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典籍复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习 翻译规范 典籍复译 《文心雕龙》英译 施友忠 宇文所安 杨国斌
原文传递
论“五四”新文学革命对《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影响——以杨鸿烈《〈文心雕龙〉的研究》为例
12
作者 李婧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1922年杨鸿烈《〈文心雕龙〉的研究》以"五四"新文学革命理论为指导,将刘勰定位为积极建设自然的文学、消极破坏雕琢的文学之"文学革新家"。其实,刘勰拥护六朝骈体文学,并非"文学革新家"。杨鸿烈还以现... 1922年杨鸿烈《〈文心雕龙〉的研究》以"五四"新文学革命理论为指导,将刘勰定位为积极建设自然的文学、消极破坏雕琢的文学之"文学革新家"。其实,刘勰拥护六朝骈体文学,并非"文学革新家"。杨鸿烈还以现代西方文学观念为准,认为刘勰倡导一种具有情感性、思想性、艺术感染力的"自然的文学",颇具卓识;而指责刘勰"文笔不分",混淆了纯文学和杂文学的界限,则并不准确。杨氏研究的得失对新世纪龙学研究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告诫我们结合时代理论思潮,来发掘《文心雕龙》的价值,是龙学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读懂原文、历史地具体地还原《文心雕龙》本身的理论,更是立足之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革命 杨鸿烈 《〈文心雕龙〉的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