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扬雄儒者身份认同下的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
1
作者
李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特定的时代背景、思想环境和个人经历造成了扬雄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他推崇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认同儒家观念和儒家经典,同时捍卫孔子儒学思想纯洁性,以一名儒者的身份自居。在儒者身份的自我认同下,赋家扬雄在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方面表现...
特定的时代背景、思想环境和个人经历造成了扬雄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他推崇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认同儒家观念和儒家经典,同时捍卫孔子儒学思想纯洁性,以一名儒者的身份自居。在儒者身份的自我认同下,赋家扬雄在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儒家色彩。赋作方面,在儒家经世思想影响下,扬雄辞赋创作体现出以赋入仕、以赋纳谏的目的;同时继承儒家美刺传统,采用修饰文辞、婉转达意的创作方法;将儒家明哲保身、重视民生的观念纳入创作内容;晚年又因赋不能“用”而“悔赋”。赋论方面,在儒家重文观、中庸观、诗怨观的影响下,扬雄最早认识到了赋文体“丽”的审美本质,率先将“则”作为辞赋的分类标准,创新建构了赋文体“讽谏”的实际功能,在中国赋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儒者身份
辞赋书写
赋论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四赋作年新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成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7,共8页
目前学界对扬雄四赋写作年代的判定,主要依据《汉书·扬雄传》《汉书·成帝纪》等相关记载,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持《汉书》论"。此论主要特征是将《汉书》作为判定扬雄四赋作年的最可信的证据。由于《汉书·成帝纪...
目前学界对扬雄四赋写作年代的判定,主要依据《汉书·扬雄传》《汉书·成帝纪》等相关记载,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持《汉书》论"。此论主要特征是将《汉书》作为判定扬雄四赋作年的最可信的证据。由于《汉书·成帝纪》和《汉书·扬雄传》的相关记载并不同时,"持《汉书》论"内部也存在分歧和争议。通过分析《汉书·扬雄传》中颜师古一则注释的错误,指出《汉书·扬雄传》并非是录自扬雄《自序》的第一手材料。"持《汉书》论"之外,《文选》李善注所引《七略》中记载的扬雄辞赋作年,与《汉书》的纪和传均有明显不同。目前学界对于《七略》的有关记载采取相对忽视或简单否定的态度。本文结合汉成帝时郊祀制度变迁的舆论背景、"预先献赋"的文学传统以及扬雄本人"归蜀葬子"的活动,论证《七略》的记载更为合理。扬雄四赋的作年,应该为永始三年(前14)完成《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绥和元年(前8)完成《长杨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四赋作年
《甘泉赋》
《长杨赋》
《七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的文学思想与辞赋书写
被引量:
2
3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2,共8页
扬雄将文学思想付之创作实践,在辞赋书写中体现了他的文学理论命题。哪怕就是他悔赋而"辍不复为",也表现的是对辞赋创作的反思,对文学关注现实、讽喻现实作用的追求,体现了他的文学自觉意识。作品现实题材的选择,亲自经历事...
扬雄将文学思想付之创作实践,在辞赋书写中体现了他的文学理论命题。哪怕就是他悔赋而"辍不复为",也表现的是对辞赋创作的反思,对文学关注现实、讽喻现实作用的追求,体现了他的文学自觉意识。作品现实题材的选择,亲自经历事件的叙写,体现"事以为尚"基础上的文质相副、事辞相称,由他开始的纪实、纪行的辞赋书写方式,不仅体现了扬雄"其事则述""其书则作"的创作精神,也反映了汉代大赋创作由凭虚转向征实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文学思想
辞赋书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蜀都赋》词语注商
被引量:
2
4
作者
华学诚
马莲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扬雄《蜀都赋》古今注中均有可商者。"稽"、"案"应释为考核、审察,"绝限"指难以逾越的自然险阻,"堪岩"指高峻的山岩,"期牛"指夔牛,"湲"谓水流。
关键词
扬雄《蜀都赋》
词语考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政教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此外,魏晋的变乱局势激发了文人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自由、独立批判、注重挖掘和表现内在情志等主题,更是创新性的拓展了汉赋言志讽喻的传统。儒家政治文艺观念在流变中不断向魏晋辞赋渗透,并对魏晋辞赋精神气格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魏晋辞赋对于儒学影响的剥离运动也始终存在。魏晋玄儒并济的赋风、东晋玄言赋的兴起与纯自然化笔法的推广,均是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教观
魏晋辞赋
赋格
扬雄
班固
左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扬雄辞赋的讽谏意识表现与形成原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碧仙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2-67,共6页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中表现出明显而强烈的讽谏意识。他在赋中开辟的多种讽谏手法,均服从于作者重视并自觉以讽谏为目的的创作思想。扬雄讽谏意识形成与其受汉代经学思想的影响,又恰值西汉王朝末世,以及他务实尚用的文学...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中表现出明显而强烈的讽谏意识。他在赋中开辟的多种讽谏手法,均服从于作者重视并自觉以讽谏为目的的创作思想。扬雄讽谏意识形成与其受汉代经学思想的影响,又恰值西汉王朝末世,以及他务实尚用的文学思想和沉静深思的性格特征都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讽谏
经学
尚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游》结构的内在矛盾、作者及文学影响
7
作者
张树国
梁爱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35-242,共8页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相如《大人赋》借鉴了《远游》原作的首、次韵而自铸伟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远游》
淮南王刘安
《大人赋》
扬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扬雄《太玄赋》及官箴创作与易学之关联
8
作者
田胜利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4期39-47,共9页
《太玄》之理赓续《易经》,彰显出潜龙勿用、中正和合、盛极必衰等理念。易者,变也,通变的认知理念深入《太玄》的赞辞编排之中,也是《太玄赋》等系列文学作品的文脉。扬雄是一位以理御情的学者、文学家,他中后期的箴、赋等文学创作融...
《太玄》之理赓续《易经》,彰显出潜龙勿用、中正和合、盛极必衰等理念。易者,变也,通变的认知理念深入《太玄》的赞辞编排之中,也是《太玄赋》等系列文学作品的文脉。扬雄是一位以理御情的学者、文学家,他中后期的箴、赋等文学创作融入的易学理念甚夥,情感的表达受到理性的节制,中后期系列赋、箴作品呈现出的是温和、平静、情理交融的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中后期
赋
箴创作
易学理念
交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陈亮的“以文为词”及其意义
9
作者
张福庆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南宋初期抗战派词人的"以文为词",是继词的"雅化"(相对于艳化)、"诗化"(相对于俗化)、"刚化"(相对于柔化)之后进一步的改革,即词之"文化"(相对于律化)。陈亮的词深受其政论的影响,...
南宋初期抗战派词人的"以文为词",是继词的"雅化"(相对于艳化)、"诗化"(相对于俗化)、"刚化"(相对于柔化)之后进一步的改革,即词之"文化"(相对于律化)。陈亮的词深受其政论的影响,甚至把给皇帝奏议中的政论语言直接写入词中,在词中直接抒发抗金北伐的宏志大愿,表达炽烈的爱国情感,充满了激昂的雄辩和政论的色彩。这就使词体之"文化",较辛弃疾等人更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词
以文为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扬雄关于汉赋“丽则”和“丽淫”的文学思想
10
作者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扬雄早年好赋,晚年悔赋并否定赋。通过对自己创作实践和他人辞赋的评价,他发表了对汉赋的看法。他从审美高度明确提出了汉赋的文学丽靡特质,从文学功用角度突出强调了汉赋的讽谕性,而这正是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审美
讽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扬雄辞赋作品的艺术特色
11
作者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6-89,共4页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的艺术性在广泛模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如将铺叙与说理相结合;对虚设人物格式的创新;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句式丰富等,从而呈现出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艺术性
独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扬雄辞赋创作浅论
12
作者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59-63,共5页
扬雄是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成就斐然的辞赋家,也是现存辞赋较多的一位作家。文章把扬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进行分期论述,并发现其赋的确比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时代弊端。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创作
思想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书·艺文志》刘歆、班固选扬雄赋考论
被引量:
1
13
作者
秦文萃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4,共3页
《汉书.艺文志》由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在扬雄赋的著录上,班固在《七略》原四篇赋的基础上增补了八篇,本文就这十二篇赋的篇名和刘歆、班固各选扬雄赋为哪几篇作考论,从而看出刘歆和班固著录扬雄赋的标准之差别,感受二人...
《汉书.艺文志》由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在扬雄赋的著录上,班固在《七略》原四篇赋的基础上增补了八篇,本文就这十二篇赋的篇名和刘歆、班固各选扬雄赋为哪几篇作考论,从而看出刘歆和班固著录扬雄赋的标准之差别,感受二人不同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歆
班固
扬雄赋
文学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扬雄与汉大赋的转向
被引量:
5
14
作者
易闻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扬雄效相如作赋,并《太玄》《法言》之作,反映为学问与文章的通合。他少而好学,见召后观书、校书的经历与时代的崇学氛围成就其以学者垂范后世。其前诸王养士,为上宽容爱才,大赋之制,假设问对,凭虚铺陈,恢廓声势。自扬雄以"学者型...
扬雄效相如作赋,并《太玄》《法言》之作,反映为学问与文章的通合。他少而好学,见召后观书、校书的经历与时代的崇学氛围成就其以学者垂范后世。其前诸王养士,为上宽容爱才,大赋之制,假设问对,凭虚铺陈,恢廓声势。自扬雄以"学者型文人"为赋,则以事实为本,议论为用,征引《诗》《书》,虽具体铺陈仍有凭虚,但总体框架业已征实。这对于后来的大赋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汉大赋
凭虚
征实
转向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扬雄儒者身份认同下的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
1
作者
李丹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文摘
特定的时代背景、思想环境和个人经历造成了扬雄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他推崇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认同儒家观念和儒家经典,同时捍卫孔子儒学思想纯洁性,以一名儒者的身份自居。在儒者身份的自我认同下,赋家扬雄在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儒家色彩。赋作方面,在儒家经世思想影响下,扬雄辞赋创作体现出以赋入仕、以赋纳谏的目的;同时继承儒家美刺传统,采用修饰文辞、婉转达意的创作方法;将儒家明哲保身、重视民生的观念纳入创作内容;晚年又因赋不能“用”而“悔赋”。赋论方面,在儒家重文观、中庸观、诗怨观的影响下,扬雄最早认识到了赋文体“丽”的审美本质,率先将“则”作为辞赋的分类标准,创新建构了赋文体“讽谏”的实际功能,在中国赋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扬雄
儒者身份
辞赋书写
赋论成就
Keywords
yang
xiong
Con
fu
ci
ani
s
m
writing
of poetic e
s
s
ay
achievement of
fu
theory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B23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四赋作年新论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成涛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7,共8页
文摘
目前学界对扬雄四赋写作年代的判定,主要依据《汉书·扬雄传》《汉书·成帝纪》等相关记载,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持《汉书》论"。此论主要特征是将《汉书》作为判定扬雄四赋作年的最可信的证据。由于《汉书·成帝纪》和《汉书·扬雄传》的相关记载并不同时,"持《汉书》论"内部也存在分歧和争议。通过分析《汉书·扬雄传》中颜师古一则注释的错误,指出《汉书·扬雄传》并非是录自扬雄《自序》的第一手材料。"持《汉书》论"之外,《文选》李善注所引《七略》中记载的扬雄辞赋作年,与《汉书》的纪和传均有明显不同。目前学界对于《七略》的有关记载采取相对忽视或简单否定的态度。本文结合汉成帝时郊祀制度变迁的舆论背景、"预先献赋"的文学传统以及扬雄本人"归蜀葬子"的活动,论证《七略》的记载更为合理。扬雄四赋的作年,应该为永始三年(前14)完成《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绥和元年(前8)完成《长杨赋》。
关键词
扬雄
四赋作年
《甘泉赋》
《长杨赋》
《七略》
Keywords
yang
xiong
the
writing
age of Four
fu
Ganquan
fu
Chang
yang
fu
Qilu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的文学思想与辞赋书写
被引量:
2
3
作者
熊良智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2,共8页
文摘
扬雄将文学思想付之创作实践,在辞赋书写中体现了他的文学理论命题。哪怕就是他悔赋而"辍不复为",也表现的是对辞赋创作的反思,对文学关注现实、讽喻现实作用的追求,体现了他的文学自觉意识。作品现实题材的选择,亲自经历事件的叙写,体现"事以为尚"基础上的文质相副、事辞相称,由他开始的纪实、纪行的辞赋书写方式,不仅体现了扬雄"其事则述""其书则作"的创作精神,也反映了汉代大赋创作由凭虚转向征实的新特点。
关键词
扬雄
文学思想
辞赋书写
Keywords
yang
xiong
literary thought
yang xiong’s writing of ci and f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蜀都赋》词语注商
被引量:
2
4
作者
华学诚
马莲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基金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扬雄<方言>与汉语史研究》”(200710)
文摘
扬雄《蜀都赋》古今注中均有可商者。"稽"、"案"应释为考核、审察,"绝限"指难以逾越的自然险阻,"堪岩"指高峻的山岩,"期牛"指夔牛,"湲"谓水流。
关键词
扬雄《蜀都赋》
词语考辨
Keywords
yang
xiong
(扬雄)'
s
s
hudu
fu
(蜀都赋)
elu
ci
dation to word
s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政教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宝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1FZW027)
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边疆青年项目(10XJC751005)
+3 种基金
四川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SC10C020)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09SA086)
西华师范大学校科研启动项目(08B070)
第五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M500716)
文摘
在三国儒运衰微、西晋儒术复振、东晋玄儒消长的过程中,宣扬王权一统、四海归一仍是其间重要的文人心态和文学命题。魏晋咏物赋具有鲜明的儒家"比德"观的痕迹,而其篇幅容量和表现技法又有着异于汉赋的细入、周密、采缛等特点。此外,魏晋的变乱局势激发了文人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个性自由、独立批判、注重挖掘和表现内在情志等主题,更是创新性的拓展了汉赋言志讽喻的传统。儒家政治文艺观念在流变中不断向魏晋辞赋渗透,并对魏晋辞赋精神气格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魏晋辞赋对于儒学影响的剥离运动也始终存在。魏晋玄儒并济的赋风、东晋玄言赋的兴起与纯自然化笔法的推广,均是其表现。
关键词
儒家政教观
魏晋辞赋
赋格
扬雄
班固
左思
Keywords
Con
fu
ci
an
s
en
s
e
s
We
s
t Jin Dyna
s
ty
ci
and
fu
the
s
tyle
s
of
fu
yang
xiong
Ban Gu
Zuo
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扬雄辞赋的讽谏意识表现与形成原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碧仙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2-67,共6页
文摘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中表现出明显而强烈的讽谏意识。他在赋中开辟的多种讽谏手法,均服从于作者重视并自觉以讽谏为目的的创作思想。扬雄讽谏意识形成与其受汉代经学思想的影响,又恰值西汉王朝末世,以及他务实尚用的文学思想和沉静深思的性格特征都有关系。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讽谏
经学
尚用
Keywords
yang
xiong
ci
fu
s
atire
Con
fu
ci
an cla
s
s
ic
s
being pragmatic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游》结构的内在矛盾、作者及文学影响
7
作者
张树国
梁爱东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编号:03CZW005)
文摘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相如《大人赋》借鉴了《远游》原作的首、次韵而自铸伟辞。
关键词
《楚辞·远游》
淮南王刘安
《大人赋》
扬雄
Keywords
Chu
ci
Yuan You
Huainan King-Liu An
Da Ren
fu
yang
xio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扬雄《太玄赋》及官箴创作与易学之关联
8
作者
田胜利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4期39-4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两汉占丹辞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CZW034)
文摘
《太玄》之理赓续《易经》,彰显出潜龙勿用、中正和合、盛极必衰等理念。易者,变也,通变的认知理念深入《太玄》的赞辞编排之中,也是《太玄赋》等系列文学作品的文脉。扬雄是一位以理御情的学者、文学家,他中后期的箴、赋等文学创作融入的易学理念甚夥,情感的表达受到理性的节制,中后期系列赋、箴作品呈现出的是温和、平静、情理交融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
扬雄
中后期
赋
箴创作
易学理念
交融
Keywords
yang
xiong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writing
In The
s
tyle Of
fu
And Zhen
Idea
s
Of I-Ching
, Blending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陈亮的“以文为词”及其意义
9
作者
张福庆
机构
外交学院基础部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文摘
南宋初期抗战派词人的"以文为词",是继词的"雅化"(相对于艳化)、"诗化"(相对于俗化)、"刚化"(相对于柔化)之后进一步的改革,即词之"文化"(相对于律化)。陈亮的词深受其政论的影响,甚至把给皇帝奏议中的政论语言直接写入词中,在词中直接抒发抗金北伐的宏志大愿,表达炽烈的爱国情感,充满了激昂的雄辩和政论的色彩。这就使词体之"文化",较辛弃疾等人更进了一步。
关键词
陈亮
词
以文为词
Keywords
CHEN Liang
ci
CA -
writing
featured with
ci
-
fu
'
s
characteri
s
tic
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扬雄关于汉赋“丽则”和“丽淫”的文学思想
10
作者
陈碧仙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文摘
扬雄早年好赋,晚年悔赋并否定赋。通过对自己创作实践和他人辞赋的评价,他发表了对汉赋的看法。他从审美高度明确提出了汉赋的文学丽靡特质,从文学功用角度突出强调了汉赋的讽谕性,而这正是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审美
讽谏
Keywords
yang
xiong
ci
fu
ae
s
thetic
s
atire
分类号
I205.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扬雄辞赋作品的艺术特色
11
作者
陈碧仙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6-89,共4页
文摘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的艺术性在广泛模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如将铺叙与说理相结合;对虚设人物格式的创新;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句式丰富等,从而呈现出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艺术性
独特
Keywords
yang
xiong
ci
-
fu
arti
s
try
innovation
uniquene
s
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扬雄辞赋创作浅论
12
作者
陈碧仙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59-63,共5页
文摘
扬雄是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成就斐然的辞赋家,也是现存辞赋较多的一位作家。文章把扬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进行分期论述,并发现其赋的确比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时代弊端。
关键词
扬雄
辞赋
创作
思想内容
Keywords
yang
xiong
ci
-
fu
literary creation
thought
s
and content
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书·艺文志》刘歆、班固选扬雄赋考论
被引量:
1
13
作者
秦文萃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4,共3页
文摘
《汉书.艺文志》由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在扬雄赋的著录上,班固在《七略》原四篇赋的基础上增补了八篇,本文就这十二篇赋的篇名和刘歆、班固各选扬雄赋为哪几篇作考论,从而看出刘歆和班固著录扬雄赋的标准之差别,感受二人不同的文学观。
关键词
刘歆
班固
扬雄赋
文学观
Keywords
Liu Xin
Ban Gu
yang
xiong
'
s
fu
Literature View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扬雄与汉大赋的转向
被引量:
5
14
作者
易闻晓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赋学通论"(项目批准号:18AZW0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扬雄效相如作赋,并《太玄》《法言》之作,反映为学问与文章的通合。他少而好学,见召后观书、校书的经历与时代的崇学氛围成就其以学者垂范后世。其前诸王养士,为上宽容爱才,大赋之制,假设问对,凭虚铺陈,恢廓声势。自扬雄以"学者型文人"为赋,则以事实为本,议论为用,征引《诗》《书》,虽具体铺陈仍有凭虚,但总体框架业已征实。这对于后来的大赋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扬雄
汉大赋
凭虚
征实
转向
Keywords
yang
xiong
Han da
fu
fictional
writing
fac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扬雄儒者身份认同下的辞赋书写与赋论成就
李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扬雄四赋作年新论
陶成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扬雄的文学思想与辞赋书写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扬雄《蜀都赋》词语注商
华学诚
马莲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儒家政教观与魏晋赋格建构
孙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扬雄辞赋的讽谏意识表现与形成原因
陈碧仙
《莆田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远游》结构的内在矛盾、作者及文学影响
张树国
梁爱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扬雄《太玄赋》及官箴创作与易学之关联
田胜利
《文学与文化》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陈亮的“以文为词”及其意义
张福庆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简论扬雄关于汉赋“丽则”和“丽淫”的文学思想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析扬雄辞赋作品的艺术特色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扬雄辞赋创作浅论
陈碧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汉书·艺文志》刘歆、班固选扬雄赋考论
秦文萃
《宜宾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扬雄与汉大赋的转向
易闻晓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