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子荣图像志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节末
陆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101,共25页
杨子荣作为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人物原型,实现了从小说文本向视觉文化符号的转向。本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早期杨子荣造像为考察对象,探究跨文化、跨媒介视域下的杨子荣图像阐释与视觉衍生。杨子荣图像范式的确立,保障并巩固了图...
杨子荣作为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人物原型,实现了从小说文本向视觉文化符号的转向。本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早期杨子荣造像为考察对象,探究跨文化、跨媒介视域下的杨子荣图像阐释与视觉衍生。杨子荣图像范式的确立,保障并巩固了图像接受的群众基础,这得益于英雄造像对传统文化的隐性留存、移用与强化。范式化的杨子荣图像输出,为中西视觉文化的传播、共融与再造提供可能,催生并推动视觉文化的创生。由此,杨子荣从具象人物转向抽象符号,而杨子荣图像则成为集体观念与多元文化交互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子荣
图像志
图像符号
文化创生
跨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重塑历史的英雄传奇——关于小说《林海雪原》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丰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7,157,共7页
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青山保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发表伊始就坚持说其故事是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忠实"记录"。但当我们回到历史原场,寻找那群剿匪英雄的真实事迹时却惊奇地发现了很多令人困...
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青山保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发表伊始就坚持说其故事是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忠实"记录"。但当我们回到历史原场,寻找那群剿匪英雄的真实事迹时却惊奇地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当"剿匪小分队"被当做历史真实来讲述时,小说造就了杨子荣、少剑波、白茹等传奇英雄,却也遮蔽了大量的历史真实。正是艺术将原本并非传奇的历史塑造成轰动全球的"真实故事",才成就了一个空前的"兵"之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杨子荣
艺术历史化
历史艺术化
真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
3
作者
王广琨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9-182,共4页
1957年作家曲波根据自身战斗经历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出版,当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林海雪原》的文本几经再创作,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1958年首演后被改编成样板戏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1957年作家曲波根据自身战斗经历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出版,当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林海雪原》的文本几经再创作,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1958年首演后被改编成样板戏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2003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可称为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各个时期被国家给予了支持的作品,它们在主旨上一脉相承,但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谱系,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同时《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也是新中国社会演进的一个缩影,《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终究反映了主流思想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阐释方式正是这种互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子荣图像志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节末
陆颖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101,共25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样板戏版本整理与研究"(14NDJC127YB)
文摘
杨子荣作为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人物原型,实现了从小说文本向视觉文化符号的转向。本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早期杨子荣造像为考察对象,探究跨文化、跨媒介视域下的杨子荣图像阐释与视觉衍生。杨子荣图像范式的确立,保障并巩固了图像接受的群众基础,这得益于英雄造像对传统文化的隐性留存、移用与强化。范式化的杨子荣图像输出,为中西视觉文化的传播、共融与再造提供可能,催生并推动视觉文化的创生。由此,杨子荣从具象人物转向抽象符号,而杨子荣图像则成为集体观念与多元文化交互的载体。
关键词
杨子荣
图像志
图像符号
文化创生
跨文化
Keywords
yang zirong
iconography
image symbol
cultural recreatio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重塑历史的英雄传奇——关于小说《林海雪原》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丰杰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7,157,共7页
文摘
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青山保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发表伊始就坚持说其故事是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忠实"记录"。但当我们回到历史原场,寻找那群剿匪英雄的真实事迹时却惊奇地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当"剿匪小分队"被当做历史真实来讲述时,小说造就了杨子荣、少剑波、白茹等传奇英雄,却也遮蔽了大量的历史真实。正是艺术将原本并非传奇的历史塑造成轰动全球的"真实故事",才成就了一个空前的"兵"之传奇。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杨子荣
艺术历史化
历史艺术化
真实性
Keywords
The Guerrilla Warfare in Northeast China
yang zirong
historicalization of art
authenticity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
3
作者
王广琨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9-182,共4页
文摘
1957年作家曲波根据自身战斗经历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出版,当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林海雪原》的文本几经再创作,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1958年首演后被改编成样板戏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2003年上映的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可称为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各个时期被国家给予了支持的作品,它们在主旨上一脉相承,但在艺术上又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谱系,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同时《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也是新中国社会演进的一个缩影,《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终究反映了主流思想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阐释方式正是这种互动的产物。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
Keywords
Immense Forest Snowfield
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
yang zirong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子荣图像志研究
张节末
陆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重塑历史的英雄传奇——关于小说《林海雪原》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
丰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林海雪原》的文本流变
王广琨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