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周培凤 李焱 +1 位作者 汪小杰 张振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研究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 目的:研究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臭常山内生真菌Diaporthe orixae sp.nov.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nnitol(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R)-6-hydroxymellein(3)、ethyl acetylorsellinate(4)、8-甲氧基补骨脂素(5)、norpestaphthalide A(6)、norpestaphthalide B(7)、tyrosol(8)、de-O-methyldiaporthin(9)、(R,R)-5,7-dihydroxy-3-(1-hydroxyethyl)phthalide(10)、腺苷(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臭常山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7、9~11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常山内生真菌 Diaporthe orixae sp.nov. 化学成分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Boulenophrys(Anura,Megophryidae)from Eastern Guangdong,China
2
作者 Zhaochi ZENG Jian WANG +4 位作者 Honghui CHEN Weiwen XIAO Binbin ZHAN Yuanhang LI Shishi LIN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A new horned toad species,Boulenophrys elongata sp.nov.,is described from Mt.Lianhua,Huidong County,eastern Guangdong,China.The new species is phylogenetically closest to B.brachykolos,which is restricted to the east ... A new horned toad species,Boulenophrys elongata sp.nov.,is described from Mt.Lianhua,Huidong County,eastern Guangdong,China.The new species is phylogenetically closest to B.brachykolos,which is restricted to the east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i.e.,Shenzhen City and Hong Kong SAR).The new specie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all recognized congeners by a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genetic divergences in the combined mitochondrial 16S,12S and CO1 genes.We recommend the new species be listed as Data Deficient(DD)in the IUCN categorization,pend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lenophrys elongata sp.nov. Lianhua Mountains molecular phylogeny morphology taxonomy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Squamata:Scincidae)from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
3
作者 Ruwan JIA Zongyuan GAO +3 位作者 Dihao WU Jinlong REN Dechun JIANG Wei W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within the family Scincidae,is a diverse group comprising 39 described species.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complex due to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among species,which often obscur... The genus Scincella Mittleman,1950,within the family Scincidae,is a diverse group comprising 39 described species.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is complex due to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among species,which often obscures the true extent of biodiversity,resulting in several undescribed species requiring further exploration.In China,particularly within the unique ecosystem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the diversity of Scincella is notably underestimated,with only 12 species currently recognized.In the present study,we describe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cincella,Scincella liangshanensis sp.nov.,from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putative new species is distinct from all other known congeners.This discovery not only expands the known diversity of Scincella but also emphasizes the inadequacies in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herpetological diversity in China.The addition of this species to the scientific record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for ongoing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 to uncover hidden species and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cate web of life in one of the world’s biodiversity hotsp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logy PHYLOGENY Scincella liangshanensis sp.nov. taxonomy the Hengduan Mountains
下载PDF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国霞 孙薇 +7 位作者 张玉琴 余利岩 袁丽杰 姜威 司书毅 王玉成 孙承航 张月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 目的分离、鉴别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I03A-00723菌株产生的活性组分。方法对I03A-00723菌株进行发酵,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对获得的组分进行理化性质、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及活性测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从I03A-00723发酵产物中分离到8个单一组分,其中,组分95-2,135已分别被鉴定为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其它几个具有抗VRE和PDF酶活性的小组分的结构有待鉴定。结论在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的发酵产物中发现抗VRE和抑制PDF酶的活性物质;首次从游动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PLANES sichuanensis sp.nov I03A-00723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下载PDF
南海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中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芸 胡谷平 +4 位作者 陈小洁 刘炳新 代树文 何细新 张翠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研究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1D NMR和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 为了研究珊瑚内生细菌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方法对其发酵液和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1D NMR和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均为环二肽类物质,依次为:环(羟脯-苯丙)二肽(1)、环(脯-酪)二肽(2)、环(苯丙-甘)二肽(3)、环(苯丙-丙)二肽(4)、环(丙-酪)二肽(5)、环(亮-甘)二肽(6)、环(甘-缬)二肽(7)、环(丙-缬)二肽(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细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内生细菌 Pelomonas puraquae sp.nov(B-2) 次生代谢产物 环二肽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国林蛙属(无尾目:蛙科)一新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 . nov . 被引量:19
6
作者 沈猷慧 江建平 杨道德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1-488,共8页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 本文报道两栖纲蛙科一新种,新种具林蛙属(Rana)特征,与昭觉林蛙种组(费梁,1999)相近,但与该组成员又有明显区别,被命名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 sp.nov.。新种有系列特征与峨眉林蛙(R.omeimonts)、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相似,但又明显不同于后者,如:1)无雄性线;2)蝌蚪唇齿式为Ⅰ:3+3/1+1:Ⅲ;3)股部背侧黑褐色横斑窄,通常整齐、数目较多;4)繁殖季节在农历寒露节前后。这些特征可以与峨眉林蛙、昭觉林蛙准确区别。新种标本采自湖南省双牌县阳明山,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动物标本馆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蛙科 寒露林蛙新种 湖南省
下载PDF
广西靖西寒武纪三叶虫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及畸形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学剑 彭善池 +1 位作者 杜圣贤 胡有山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31,共7页
描述采自广西靖西果乐剖面三都组一三叶虫新种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根据该种三叶虫完整标本的背壳特征,认为Liushuicephalus Luo,1983是Tamdaspis Lisogor,1977的晚出异名。同时描述T.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两... 描述采自广西靖西果乐剖面三都组一三叶虫新种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根据该种三叶虫完整标本的背壳特征,认为Liushuicephalus Luo,1983是Tamdaspis Lisogor,1977的晚出异名。同时描述T.jingxiensis sp.nov.的个体发育过程和两块畸形标本,并认为该畸形是因被捕食者咬伤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Tamdaspis jingxiensis sp.nov. 个体发育 畸形 晚出异名 寒武纪 广西靖西
下载PDF
不同金属离子对产氢发酵细菌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峰 陈红 +2 位作者 岳莉然 曹逸坤 任南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80-1287,共8页
研究浓度为0.5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以及不同浓度梯度下CoCl2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产氢发酵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器内分别添加0.50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时... 研究浓度为0.5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以及不同浓度梯度下CoCl2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产氢发酵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反应器内分别添加0.50mg/L的ZnSO4、CuSO4、CoCl2、CaCl2、Fe^0、FeSO4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生长和产氢效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比较不同金属离子对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产氢及生长效能的促进作用,当反应器内添加0.50mg/L的FeS04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氢气产量达到最大值228mL/L,此时的细胞浓度为0.43g/L,而添加了CoCl:的反应器内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细胞浓度达到最大值0.87g/L,此时的氢气产量为191.5mL/L。CoCl:的浓度在0.05~0.50mg/L范围内时,当CoCl:浓度为0.05mg/L时,氢气产量达到最大值205mL/L,而当CoCl2浓度在0.30mg/L时,细胞浓度达到最大值1.03g/L,当CoCl:浓度在1.00~2.00mg/L范围内时,BiohydrogenbacteriumR3sp.nov.的氢气产量与细胞浓度均开始下降,产生了高浓度抑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CoCl2 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 nov 产氢效能
下载PDF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虾苗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感染及病原菌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2 位作者 张晓君 何振平 葛慕湘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rla-Jensen 1919)细菌的一个新种;选择代表菌株(HL010406-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将其暂定名为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根据用HL010406-1为代表菌株对健康虾及牙鲆做感染试验,初步认为该菌可能是造成所检虾苗死亡的病原菌。经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3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0种药物呈敏感或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6种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虾苗 杀虾微杆菌 检验
下载PDF
外来须蠓新种Palpomyia exotica sp.nov.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8
10
作者 聂维忠 虞以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nov 外来 蠓科 sp 双翅目 新几内亚 秦皇岛港 特征描述
下载PDF
中国肥螈属(两栖纲:蝾螈科)一新种——弓斑肥螈Pachytriton archospotus sp. nov.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猷慧 沈端文 莫小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52,共8页
本文记述两栖纲蝾螈目蝾螈科一新种,新种具肥螈属(Pachytriton)系列特征,与肥螈属已知2种比较有明显区别。如1)本新种与黑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相似,体表具黑色小圆斑,但新种具额鳞弓、上鳃骨直而与后者不同;无斑肥螈(Pachytrit... 本文记述两栖纲蝾螈目蝾螈科一新种,新种具肥螈属(Pachytriton)系列特征,与肥螈属已知2种比较有明显区别。如1)本新种与黑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相似,体表具黑色小圆斑,但新种具额鳞弓、上鳃骨直而与后者不同;无斑肥螈(Pachytrition labiatus)(地模标本)虽具额鳞弓,但上鳃骨明显弯曲,体表无黑色小圆斑;2)新种吻短,吻长小于眼间距,黑斑肥螈吻长大于眼间距,无斑肥螈吻长大于或等于眼间距,它们的头型明显不同,虽然三者头长均大于头宽,但头长、吻长、眼间距差异显著;3)繁殖期新种雄体肛区不明显肿胀,肛裂周边中、后部生殖乳突长,而且多,十分醒目;黑斑肥螈和无斑肥螈繁殖期肛区明显肿胀膨大,生殖乳突较短、且稀。经统计分析三种肥螈的头体长、头长、头宽、吻长和眼间距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蝾螈科 弓斑肥螈新种 湖南省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a sp.nov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睿 方玉春 +5 位作者 段琳 杜林 朱天骄 刘红兵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2,4-二羟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苯丙胺酸、脱氧鸟苷、鸟苷和N-乙酰酪胺;并初步评价上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显示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羽毛山海绵 糖多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凤眼莲根分泌物对Enterobacter sp.nov.苯酚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辉 郑师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文利用从含酚废水中筛选出新的高效降酚菌株(Enterobacter sp.nov.)和凤眼莲根分泌物来探讨风眼莲与细菌之间松散的、非特异性的降酚机理。研究了风眼莲分泌物及其不同的组分对Enterobacter sp.nov.生长、降酚酶活性和降酚效率的影响... 本文利用从含酚废水中筛选出新的高效降酚菌株(Enterobacter sp.nov.)和凤眼莲根分泌物来探讨风眼莲与细菌之间松散的、非特异性的降酚机理。研究了风眼莲分泌物及其不同的组分对Enterobacter sp.nov.生长、降酚酶活性和降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根分泌物(≤1%V/V)促进细菌生长,提高降酚效率,而高浓度的根分泌物(≥10%V/V)虽能促进细菌生长,但会抑制细菌降酚酶的诱导,降低降酚效率。凤眼莲根分泌物各组分中还原糖是影响Enterobacter sp.nov.降酚的关键因子。提出了人工组建凤眼莲和Enterobacter sp.nov.系统,提高降酚效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分泌物 降酚
下载PDF
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泡状肝包虫种类的研究 III.苏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崇惕 康育民 +5 位作者 崔贵文 钱玉春 王彦海 彭文峰 吕洪昌 陈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7-963,共7页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狐 苏俄棘球绦虫新种 子宫 绦虫幼虫期发育
下载PDF
中国滇东南早泥盆世坡松冲组的一个石松植物新属种——辐射正理木(Zhenglia radiata gen.etsp.nov.)及其演化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守刚 王德明 +1 位作者 王祺 薛进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早泥盆世 新植物 滇东南 nov sp. 石松 辐射 中国 新属种 演化
下载PDF
鸭盲肠杯叶吸虫新种(Cyathocotyle caecumalis sp. nov)的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斌 林琳 +1 位作者 吴胜会 张世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731-735,共5页
报道鸭盲肠杯叶吸虫的生活史,证实纹沼螺 Paraf ossarulus striatulus 和泥鳅 Misgurnus auguillicaudatus 是该吸虫的第一、二中间宿主。虫卵在20~28℃和适当光照条件下21 d 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纹沼螺后发育为胞蚴和尾蚴,并从62 d ... 报道鸭盲肠杯叶吸虫的生活史,证实纹沼螺 Paraf ossarulus striatulus 和泥鳅 Misgurnus auguillicaudatus 是该吸虫的第一、二中间宿主。虫卵在20~28℃和适当光照条件下21 d 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纹沼螺后发育为胞蚴和尾蚴,并从62 d 开始自螺体向外逸出尾蚴;尾蚴侵入泥鳅体表和肌肉内经10 d 结成囊蚴;家鸭口服囊蚴后3 d ,囊蚴在鸭盲肠内发育为成虫并向外排卵。整个发育周期持续96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盲肠杯叶吸虫新种 生活史 纹沼螺 泥鳅 家鸭
下载PDF
中国美叶藻属(红藻门,楷模藻科)新种——扇形美叶藻(Callophyllis flabelliforma H.W.Wang sp. nov.)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宏伟 陈娟 盛英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对采自于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的美叶藻属海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rbcL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藻体直立、膜质、叉状或掌状分枝,边缘全缘偶有微波状,基部生有圆柱状的直立短柄;(2)果胞枝由2~5个细胞组成,... 对采自于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的美叶藻属海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rbcL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藻体直立、膜质、叉状或掌状分枝,边缘全缘偶有微波状,基部生有圆柱状的直立短柄;(2)果胞枝由2~5个细胞组成,无分枝,受精后产孢丝形成卵形囊果,果孢子囊团被不育丝分隔,产孢丝单侧突出;(3)rbcL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样本LNU20091105、LNU20091106与美叶藻属内其他种间的碱基差异为5.1%~7.6%(27~66bp),为属内种间差异.在系统树中这2个样本也聚集为美叶藻属内一个单独的进化枝.据此我们认为该海藻是美叶藻属一个新种,命名为扇形美叶藻(Callophyllis flabelliforma H.W.Wang 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叶藻属 扇形美叶藻 新种 形态结构 RBCL基因
下载PDF
云南发现的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附一新种 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记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悦容 彭燕章 +1 位作者 张兴永 潘汝亮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311,共9页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早期猕猴类型,为南方早更新世猕猴种的首次记录。保山菲氏叶猴的发现意义则是在更新世一全新世时期猴科的地史和地理分布上增加了新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类化石 猴科
下载PDF
磷酸盐对高效产氢菌种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发酵产氢性能的影响和调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永峰 陈红 +2 位作者 韩伟 王占青 徐菁利 《黑龙江科学》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磷酸二氢钾(K2HPO4)以及磷酸盐缓冲溶液(PBS:K2HPO4+KH2PO4)分别作为磷元素的来源时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K2HPO4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 采用磷酸二氢钾(K2HPO4)以及磷酸盐缓冲溶液(PBS:K2HPO4+KH2PO4)分别作为磷元素的来源时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K2HPO4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对培养基中的pH值具有良好的维持作用,当K2HPO4浓度为1.5g/L时,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物气体产量、氢气产量以及比产氢率都达到最大,分别为4960ml/L,2107.5ml/L和1.93mol H2/mol葡萄糖,培养基内的pH值始终维持在3.0~5.0之内;PBS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及产氢效能以及缓冲培养基终pH值同样也具有较良好的促进作用,当PBS浓度为0.15mol时,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物气体产量、氢气产量和平均产氢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860ml/L,1832.7mlH2/L和2.6324mmol H2/g·cel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Biohydrogenbaeterium R3 sp.nov.磷酸二氢钾 磷酸盐缓冲溶液
下载PDF
山东早始新世五图组的一种古有蹄类Olbitherium millenariusumgen.et sp .nov.(哺乳动物纲,“伪齿兽集目”)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永生 王景文 孟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8,共12页
记述了在山东省五图盆地下始新统发现的一种“伪齿兽集目”化石 :千禧福兽 (Olbither iummillenariusumgen.etsp .nov.)。千禧福兽其颊齿形态基本上与原始奇蹄类相似 ,同时也具有伪齿兽类的一些特征 ,如m1~ 2下次尖没有与下内尖直接连... 记述了在山东省五图盆地下始新统发现的一种“伪齿兽集目”化石 :千禧福兽 (Olbither iummillenariusumgen.etsp .nov.)。千禧福兽其颊齿形态基本上与原始奇蹄类相似 ,同时也具有伪齿兽类的一些特征 ,如m1~ 2下次尖没有与下内尖直接连接的下次脊。千禧福兽的M3次尖具前、后棱 ,这一点似与原始的蹄兔Seggeurius相似。因此 ,新种在目一级的归类有困难 ,暂置于McKenna ( 1 975 )创立的“伪齿兽集目”(“MirorderPhenacodonta”)。千禧福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奇蹄类可能起源于亚洲和北非类似伪齿兽类 (phenacodontids)的古有蹄类 ,福兽仅是类似伪齿兽类的古新世古有蹄类向奇蹄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叉支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nov sp. 哺乳动物纲 早始新世 图组 奇蹄类 齿兽类 直接连接 进化过程 始新统 山东省 古新世 相似 原始 类似 化石 新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