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段回肠Yang-Monti管术膀胱可控性流出道在尿道损毁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爽 彭聊 +2 位作者 范旸 沈宏 罗德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Yang-Monti管术膀胱可控性流出道治疗尿道损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单段与双段回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7例行Yang-Monti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段回肠14例(... 目的探讨Yang-Monti管术膀胱可控性流出道治疗尿道损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单段与双段回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7例行Yang-Monti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段回肠14例(单段组),双段回肠13例(双段组)。单段组和双段组的年龄分别为(56.5±4.3)岁和(50.2±6.8)岁(P=0.220),男/女分别为2/12例和3/10例(P=0.564),体质指数分别为(19.6±1.3)kg/m^(2)和(24.2±2.1)kg/m^(2)(P<0.001),病程分别为6(3~24)个月和8(3~48)个月(P=0.650),术前生活质量(QOL)评分分别为(46.7±1.7)分和(45.5±1.7)分(P=0.061),术前发生尿路感染例数分别11例和13例(P=0.480)。单段组2例伴高血压病。单段组距回盲部约15 cm处截取2 cm带系膜血管的回肠,沿对系膜缘肠管走行方向纵行切开,将肠片横行包绕F12尿管并用3-0单乔线间断缝合卷成Yang-Monti管。于膀胱顶壁偏前外侧切开膀胱壁长约1 cm,将Yang-Monti管与膀胱壁黏膜肌层端端吻合。于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处做直径约1 cm圆形切口,用弯钳穿刺入腹形成隧道,将Yang-Monti管沿隧道引出腹壁,管口与皮下缝合固定,同时于腹腔内将管壁用4-0丝线固定于腹膜。双段组截取2段2.0 cm回肠,沿对系膜缘肠管走行方向纵行切开肠管后,先将肠片端端缝合后再卷管重建,形成直径0.6~0.8 cm、长径约12.0 cm的Yang-Monti管,将Yang-Monti管近端与膀胱黏膜肌层直接间断吻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间隔、术后单次导尿量、术后并发症(出血、肠梗阻、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造口感染、尿路感染)和QOL评分等。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单段组和双段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5.8±17.8)min和(157.54±12.25)min(P=0.30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0±20.0)ml和(50.0±25.0)ml(P=0.650),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3(2~4)d和3(2~9)d(P=0.79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9~40)d和12(10~32)d(P=0.259),术后单次导尿量分别为(240.4±42.7)ml和(261.5±36.3)ml(P=0.186),术后QOL评分分别为(22.4±2.7)分和(21.5±2.6)分(P=0.3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段组术后2例发生尿路感染,双段组发生尿路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单段组和双段组术后导尿间隔分别为(2.5±1.0)h和(3.5±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P<0.001)和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P=0.011)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段和双段回肠Yang-Monti管术对于尿道毁损患者均是可行的手术方式,两种手术效果没有差异,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术 yang-monti 可控性 肠段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于超 吴远博 +2 位作者 吴铁林 殷民 龙慧民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0期1325-1328,共4页
长段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医源性损伤、炎症及肿瘤,其次为创伤、先天畸形和腹膜后纤维化等,缺损的输尿管均要进行修复重建。目前,首选治疗一般采用自体尿路组织,如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膀胱壁袢输尿管成形术等。若损伤较长,无法采用自体尿路... 长段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医源性损伤、炎症及肿瘤,其次为创伤、先天畸形和腹膜后纤维化等,缺损的输尿管均要进行修复重建。目前,首选治疗一般采用自体尿路组织,如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膀胱壁袢输尿管成形术等。若损伤较长,无法采用自体尿路组织修复时,回肠代输尿管便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是,传统的回肠代输尿管术后仍存在诸多并发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onti 回肠代输尿管 长段输尿管损伤
下载PDF
肠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应用经验和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振兴 杨昆林 +8 位作者 赵杨 梁超启 周亮 包军胜 李学松 周辉霞 李兵 王坤杰 罗光恒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总结在上尿路修复和重建中应用肠道的经验, 探讨肠代输尿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 目的总结在上尿路修复和重建中应用肠道的经验, 探讨肠代输尿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8例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66例, 女72例。年龄(35.54±21.35)岁, 其中儿童9例, 年龄(10.78±4.41)岁。输尿管狭窄位于左侧65例, 右侧38例, 双侧34例。孤立肾12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 中段狭窄2例, 下段狭窄24例。输尿管全长狭窄14例, 输尿管多发狭窄54例。术前留置肾造瘘管22例, 留置双J管88例。术前行B超、增强CT、CTU、MRU、顺行和逆行造影检查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为(15.93±4.67)cm。术前血肌酐(93.94±37.13)μmol/L, 尿素氮(5.91±1.99)mmol/L,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3.53±25.18)ml/min。孤立肾患者术前血肌酐(104.83±69.14)mol/L, 尿素氮(7.33±2.90)mmol/L, eGFR(64.53±14.46)ml/min。本研究138例, 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回肠组)123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4.48±6.28)cm, 选取回肠段长度(20.67±11.20)cm, 替代输尿管长度(22.97±8.09)cm;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回肠组)7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5.43±4.35)cm, 截取回肠段(3.00±0.58)段, 每段回肠段长度2.5~3.0 cm, 重建回肠段长度(16.83±3.97)cm, 重建回肠替代输尿管长度(11.50±5.65)cm;Yang-Monti结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结肠组)8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6.00±0.93)cm, 截取结肠段(2.75±0.46)段, 每段结肠段长度1.5~2.0 cm, 重建结肠段长度(5.13±1.13)cm, 重建结肠替代输尿管长度(4.88±1.46)cm。Yang-Monti回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0);Yang-Monti结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Yang-Monti回肠组(P=0.0001)和Yang-Monti结肠组(P=0.0003)与回肠组替代的输尿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术式术后留置术区引流管、尿管、输尿管内支架管, 术前留置的肾造瘘管术后保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未发生并发症。Yang-Monti回肠组手术时间(376.40±202.80)min、Yang-Monti结肠组手术时间(626.30±224.20)min, 与回肠组手术时间(286.80±97.24)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4, P=0.0001);Yang-Monti回肠组术中出血量(314.30±213.50)ml、Yang-Monti结肠组术中出血量(210.00±96.07)ml, 与回肠组术中出血量(183.90±199.70)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71, P=0.7157)。所有患者出院前肌酐(84.45±28.51)μmol/L,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9);尿素氮(5.79±2.61)mmol/L(P=0.6684), eGFR(89.11±25.17)ml/min(P=0.1506),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孤立肾患者出院前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ang-Monti回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0.00±5.35)d和(9.24±6.45)d(P=0.7599), 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17±4.79)d和(17.61±10.29)d(P=0.2973),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86±9.34)d和(16.02±10.70)d(P=0.355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Yang-Monti结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4.88±7.81)d和(9.24±6.45)d(P=0.0202), 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88±2.80)d和(17.61±10.29)d(P=0.0188),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88±17.04)d和(16.02±10.70)d(P=0.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第2天发生低钾血症, 予静脉滴注氯化钾纠正。回肠组5例术后第2天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予纠正。回肠组6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尿管中发现黏液样分泌物, Yang-Monti结肠组8例术后尿管中发现白色絮状物, 予保持尿管通畅。回肠组5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Yang-Monti结肠组1例术后出现尿瘘, 其中回肠组1例再次手术调整双J管后治愈, 其余均保守治疗并延长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后治愈。13例术后发热, 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33例发生尿路感染, 26例使用抗生素治疗, 10例尿培养阳性, 予敏感抗生素治疗;7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 6例术后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 尿培养阴性。8例失访。130例术后随访2~36个月。肌酐(93.00±31.14)μmol/L(P=0.8279), eGFR(83.10±24.32)ml/min(P=0.9138),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6.82±2.46)mmol/L,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孤立肾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未发生电解质异常。1例出院后7 d因黏液堵塞尿管发生尿潴留, 导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3 cm尿囊肿, 更换尿管后消失。并发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各1例, 再次行输尿管镜治疗。1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同侧肾轻度积水。16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其中8例尿培养提示细菌感染, 7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结论对于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 回肠代输尿管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安全有效;Yang-Monti回肠或结肠代输尿管术也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yang-monti 回肠代输尿管 结肠代输尿管 长段输尿管狭窄
原文传递
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石玮 秦泽 +2 位作者 包军胜 李烨 董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总结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11月应用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的2例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男,75岁;诊断为上段输尿管肿瘤并孤立肾,肾盂至... 目的总结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11月应用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的2例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男,75岁;诊断为上段输尿管肿瘤并孤立肾,肾盂至膀胱的长度为22 cm;术前血肌酐100 μmol/L,尿素氮5.7 mmol/L,Cl- 98 mmol/L。例2,女,41岁;诊断为左侧医源性输尿管中下段损伤,损伤段长度为15 cm;术前血肌酐70 μmol/L,尿素氮5.1 mmol/L, Cl-100 mmol/L,患肾GFR 12.7 ml/min。2例均行肠管横向重新配置的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替代输尿管。2例均取距回盲部〉15 cm、低位活动度较大的回肠段,例1切取约10.0 cm,例2切取7.5 cm,保留回肠段系膜,例1关闭系膜裂孔,将回肠段拉入腹膜后腔隙;例2于降结肠系膜开窗后拉入腹膜后间隙。两例均将回肠段分为3段,每段为2.5~3.0 cm,将3段肠管沿肠管轴方向切开,再将展开的肠管片转动90°后,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连接3段肠管片,用F16尿管作内支撑,将连接好的肠管片重新卷管,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成肠代输尿管,使肠管长度分别变成约22 cm和18 cm。肠代输尿管内置入两根F6双J管后,近端与肾盂、输尿管断端吻合,远端与膀胱顶、膀胱后壁吻合。结果例1手术时间14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例2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220 ml。两例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示,肠代输尿管通畅,例1右肾积水明显改善,例2尿路引流通畅。术后6个月随访,例1血肌酐112 μmol/L,尿素氮6.1 mmol/L,Cl-106 mmol/L;例2血肌酐79 μmol/L,尿素氮5.9 mmol/L,Cl-103 mmol/L。例2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患肾GFR分别为24.9 ml/min和22.1 ml/min。结论对于长段输尿管缺损、无法用尿路组织替代的患者,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是一种可选的手术方法,该术式并发症较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onti术式 回肠代输尿管术 输尿管损伤
原文传递
Yang—Monti管与阑尾在膀胱可控性流出道应用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瑜博 毕允力 刘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 比较Yang-Monti管与阑尾在膀胱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9例。年龄1.5~16.0岁,平均7.6岁。膀胱容量(203.8±126.0)m... 目的 比较Yang-Monti管与阑尾在膀胱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9例。年龄1.5~16.0岁,平均7.6岁。膀胱容量(203.8±126.0)ml,其中膀胱顺应性〈20 ml/ cmH2O(1 cmH2O=0.098 kPa)者24例,术前发热性尿路感染17例,压力性尿失禁6例,排尿困难17例。27例中7例行Yang-Monti管代膀胱流出道手术(YM组),男2例,女5例;年龄4.0~16.0岁,平均6.7岁。20例行阑尾代膀胱流出道手术(AP组),男6例,女14例;年龄1.5~14.0岁,平均8.0岁。通过记录两组的3 d导尿日记及导尿情况,比较两组在平均导尿间隔、平均单次导尿量、流出道狭窄、流出道漏尿方面的差异。 结果 YM组7例中,2例行开放手术,5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中转开放手术);AP组20例中,3例行开放手术,17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放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M组7例术后随访1~7年,平均2.4年,平均单次导尿量(239.3±76.2)ml,平均导尿间隔时间(2.8±0.9)h;其中术后随访1~3年者6例,平均导尿间隔时间(2.6±0.8)h。术后1例出现流出道狭窄,1例漏尿。AP组20例术后随访时间1~7年,平均3.0年,平均单次导尿量(257.0±67.4)ml,平均导尿间隔时间(3.9±0.9)h;其中术后随访1~3年者6例,平均导尿间隔时间(3.5±1.0)h。术后1例出现流出道狭窄,2例漏尿。两组患儿在平均单次导尿量、流出道狭窄、流出道漏尿这几项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平均导尿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随访1~3年的患儿平均导尿间隔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ang-Monti管代流出道手术与阑尾代流出道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疗效接近,对无法用阑尾做流出道的患者,可考虑采用Yang-Monti管制作可控性膀胱流出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onti管 可控性 尿流改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