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Wetland Plants in the Yangguan Nature Reserve of Dunhuang 被引量:1
1
作者 DAI Xueling ZHAO Tingwei +7 位作者 MA Shoushi LIU Xingwen YANG Jinwu MA Haitao HE Wenli YANG Jing DUAN Hongling XIE Jianp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As a typical inland wetland, Yangguan nature reserve wetland in Dunhua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ops of migratory route for birds, which is vulnerable and particular.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 As a typical inland wetland, Yangguan nature reserve wetland in Dunhua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ops of migratory route for birds, which is vulnerable and particular.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wetland has great signifi cance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fi eld investigation, the fl oristic composition,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wetland plants were studied in Yangguan reserve of Dunhu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6 families, 56 genera and 74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study area. The largest families were the Gramineae and Chenopodiaceae, accounting for 29.73% of the total. Herb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life-form, accounting for 77.03% of the total. The fl oral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the plant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temperate zone distribution type. By using two 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 the vegetation in 36 sampling plots could be classifi ed into 8 communities.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es of communities were relatively low, but had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value, the Margalef richness index(Rm) ranged from 0 to 4.200. Simpson diversity index(D) was between 0 and 0.512; Shannon diversity index(H) ranged from 0 to 1.400,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J) was within the range of 0.538 to 1.00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 species were relatively rare and simple in general,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communities was low,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fragile in Yangguan nature reserve of Dunhu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FLORA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pecies diversity yangg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代雪玲 谢建平 +4 位作者 逯军峰 张正偲 罗万银 麻守仕 董治宝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3期118-124,共7页
应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中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从而可为其湿地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物种总体关联性检验结果显示16个优势... 应用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中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从而可为其湿地的保护、管理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多物种总体关联性检验结果显示16个优势种总体种间呈负关联,表明该群落结构不稳定;χ2检验中呈正相关的物种对有53个,呈负相关的物种对有67个,正负关联比为0.79;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与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52个种对呈正相关,68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6;3种检验结果都表明,大多数种间关联程度不显著,且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正关联,说明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比较脆弱,群落的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之中。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将16个优势种划分为3种类型的生态种组。种间关联性分析对全面认识阳关保护区湿地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该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阳关保护区 优势种 种间关联 相关系数检验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利用卫星追踪颈圈对圈养野生双峰驼野化放归的监测 被引量:5
3
作者 薛亚东 李迪强 +1 位作者 孙志成 袁海峰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6-343,共8页
2012-2014年,通过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放归的两峰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佩带卫星追踪颈圈进行跟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和内核法开展了放归生境中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利用研究。研究期间,分别进行了22个月(ID:... 2012-2014年,通过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放归的两峰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佩带卫星追踪颈圈进行跟踪监测,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和内核法开展了放归生境中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利用研究。研究期间,分别进行了22个月(ID:108444)和9个月(ID:108445)的跟踪监测,获得了3403个(ID:108444)和1573个(ID:108445)定位成功的GPS位点。野骆驼放归后的前两个月仍存在一定的对圈养环境的依赖,两个月后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开始向外扩展,直至四个月后,基本扩展至整个放养的围栏,活动范围分别从9.5109 km^2增加到19.3694 km^2(ID:108444),8.8943 km^2增加到19.4192 km^2(ID:108445)。整个监测期间,95% Kernel活动范围分别为7.7181 km^2(ID:108444)和3.0321 km^2(ID:108445)。从整个监测期间(ID:108444)的50% Kernel活动范围(0.2811km^2)来看,野骆驼整个放归期间仍然比较依赖原先的圈养环境;野骆驼存在对胡杨疏林的偏好;同时,放归的野骆驼仍然保持了对人的亲近行为。从2013年整年来看,放归野骆驼实际生境利用,春、秋两季范围大,夏、冬两季范围较小。放归的野骆驼不同季节对主要生境的利用也有所不同,最为明显的是夏季,野骆驼活动范围集中在荒漠地区,避开植被多的区域以避免蚊虫叮咬。本研究进一步了解了野骆驼的行为习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对策,为野骆驼圈养种群的科学管理和进一步野化放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追踪颈圈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骆驼 放归
下载PDF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海峰 庞晓燕 李永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植被是敦煌绿洲的生态屏障,通过对其作用及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提高保护区资源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
关键词 敦煌 西湖 自然保护区 荒漠 湿地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婷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7-21,共5页
经样线、样地等调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80种,隶属23科61属,其中藜科(Chenopodiaceae)11属15种、菊科(Compositae)9属13种,占优势;只有1属1种的极小科有11科,分别占保护区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7.8%、18.0%、13... 经样线、样地等调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80种,隶属23科61属,其中藜科(Chenopodiaceae)11属15种、菊科(Compositae)9属13种,占优势;只有1属1种的极小科有11科,分别占保护区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7.8%、18.0%、13.7%;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省级保护植物4种;植物保护主要存在生存环境受水利工程影响较大、受区域干旱多风沙气候影响深刻、周边社区人为干扰较小但依然存在等问题,应增强保护与管理能力,针对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盐渍化,虫鼠害引起植被退化等现状,对水资源等统筹调配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环境恢复治理和有害生物监控、无害化控制技术,恢复和维护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其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资源
下载PDF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湿地监测体系构想
6
作者 代雪玲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4期87-92,共6页
湿地是地球表面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作为戈壁沙漠中的一颗绿色明珠,其动态变化与周边地区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 湿地是地球表面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作为戈壁沙漠中的一颗绿色明珠,其动态变化与周边地区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研究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的动态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有效缓解湿地保护与利用、开发的关系,而且能为湿地恢复、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敦煌阳关保护区建立健全湿地监测体系,开展可持续、长期的湿地监测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任务,还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基于敦煌阳关保护区湿地状况、监测内容和指标分析,对湿地监测工作提出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监测 自然保护区 敦煌阳关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代雪玲 谢建平 +1 位作者 王蒙 董治宝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1-386,共6页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是典型的内陆湿地,作为重要的候鸟迁徙驿站,具有脆弱性和特殊性,其植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研究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对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和物种多样...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是典型的内陆湿地,作为重要的候鸟迁徙驿站,具有脆弱性和特殊性,其植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研究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对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关保护区的湿地中共有74种植物,隶属于26科56属,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和藜科植物,二者占所有植物总物种数的29.73%;在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物种数的77.03%;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用TWINSPAN分析法,将36块样地划分为8个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都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以重要值计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4.2,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0.5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1.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38~1,表明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总体上比较稀少、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较为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湿地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内陆河湿地芦苇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焦亮 关雪 +2 位作者 刘雪蕊 董小刚 李方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重要桥梁,其在不同环境梯度下的变化表现出了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克隆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4...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外界环境的重要桥梁,其在不同环境梯度下的变化表现出了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克隆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4个梯度样地,研究环境异质条件下芦苇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各环境梯度下,芦苇叶功能性状特征变化显著(P <0. 05),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干重随环境梯度退化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随梯度退化呈上升趋势;②芦苇各叶功能性状间呈协同变化的特征,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干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比叶面积与叶长、叶干重呈显著负相关(P <0. 05);③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干重与土壤表层(0~30 cm)、中层(30~60 cm)水分呈显著正相关(P <0. 05),而与土壤表层、中层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P <0. 05),说明土壤表层与中层的水分与盐分是芦苇叶功能性状最主要的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干旱区内陆河湿地的保护、生态恢复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叶功能性状 土壤环境 内陆河湿地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