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早新生代洼陷结构差异及其控制机制分析
1
作者 沈梦蓉 单玄龙 +5 位作者 郝国丽 刘培 贾培蒙 徐川 张志伟 汪晓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9-3575,共17页
为探究珠三坳陷阳江东凹洼陷结构差异及其控制机制,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精细解释了该凹陷主要断裂的发育特征并分析了其活动性,识别并总结了岩浆底辟的分布特征,系统地研究了阳江东凹早新生代不同洼陷的构造差异性.研究表明,阳江东凹特殊... 为探究珠三坳陷阳江东凹洼陷结构差异及其控制机制,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精细解释了该凹陷主要断裂的发育特征并分析了其活动性,识别并总结了岩浆底辟的分布特征,系统地研究了阳江东凹早新生代不同洼陷的构造差异性.研究表明,阳江东凹特殊的构造位置影响了凹陷的形成,构造转换带控制了研究区各洼陷差异发育.西部阳江24洼呈北断南超的简单半地堑结构,中部和东部恩平19、20、21洼呈南北双断的复式半地堑结构.区域应力场下洼陷伸展方式的不同导致裂陷初始期的岩石圈地壳变形存在差异,同裂陷期岩浆运移至压力较小的转换带下方并聚集形成岩浆房,基底深大断裂沟通地壳深部,控制了岩浆上涌和侵位.岩浆的热作用使得地壳脆性变形转变为韧性变形,地壳的快速减薄及NE、NEE向先存断裂在深大断裂转折处发育的构造转换带控制了盆地构造样式.因此靠近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的洼陷发育斜滑断裂并呈复式半地堑结构.上述分析为研究区烃源岩预测及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转换带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 岩浆活动 动力学 石油地质学.
原文传递
阳江凹陷X油田珠江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王华 戴建文 +4 位作者 文鑫 马肖琳 郑伟 刘旭东 杨少春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样品测试、岩石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方法,对阳江凹陷X油田珠江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油田珠江组低渗透储层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岩屑类型以酸性喷出岩、云母石英片...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样品测试、岩石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等方法,对阳江凹陷X油田珠江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油田珠江组低渗透储层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岩屑类型以酸性喷出岩、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分选中等-较差;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碳酸盐、泥质胶结作用强烈,产生于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的大量泥晶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胶结物充填粒间孔隙,堵塞孔喉,导致砂岩低渗;普遍存在长石的溶蚀,但增孔、增渗不明显;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喉连通性较差;三角洲前缘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的岩石组分、颗粒结构、泥质杂基、碳酸盐来源及含量,碳酸盐、泥质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低渗的关键因素。低渗透泥质砂岩纵向上分布在前三角洲厚层泥岩之间;低渗透钙质砂岩主要分布在大段泥岩与砂岩交界处,水下分流间湾泥岩为前缘沉积砂岩提供了碳酸盐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成岩特征 主控因素 阳江凹陷 X油田 珠江组
下载PDF
阳江凹陷A地区韩江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3
作者 刘旭东 郑伟 马肖琳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2期216-223,共8页
孔隙结构是研究储层物性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资料的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阳江凹陷A地区韩江组砂岩储层的岩矿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阳江凹陷A地区韩江组储层以长石... 孔隙结构是研究储层物性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资料的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阳江凹陷A地区韩江组砂岩储层的岩矿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阳江凹陷A地区韩江组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孔隙缩小型和缩颈型;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毛管压力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岩心资料,将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在未取心层段,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预测,准确率在70%以上,为油田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BP神经网络 韩江组 A地区 阳江凹陷
下载PDF
南海北缘古近纪断裂活动规律及控盆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占华旺 蔡国富 +9 位作者 张志伟 王光增 李颖薇 索艳慧 王鹏程 姜素华 刘博 郭玲莉 朱俊江 李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9,共20页
南海北缘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缘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这些盆地记录了新生代南海北缘构造演化过程。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 南海北缘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缘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这些盆地记录了新生代南海北缘构造演化过程。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凹为例,基于覆盖阳江东凹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断裂体系进行了系统解剖,阐述了古近纪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对主干断裂的活动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探讨了断裂体系演化规律及沉积中心迁移过程,并利用2Dmove软件对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恢复。结果表明,文昌组沉积期阳江东凹主要以NE-NEE向断裂活动为主,且活动强度大;恩平组沉积期,NWW向断裂大量发育,少数NE-NEE向断裂继续活动。阳江东凹的断裂活动表现出从早到晚,同沉积主干断裂走向由NE-NEE向转变为近E-W向和NWW向,同时沉积中心相应的整体向西、向南迁移。而单一主干断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期,其活动强度也存在差异。基于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和平衡剖面分析,本文认为阳江东凹的基底作为中生代华南陆缘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变形作用,形成了NE向和NWW向基底卷入型共轭断裂;早-中始新世, NE向先存断裂在NW-SE向应力作用下优先复活,其断裂活动强度达到最大;进入中-晚始新世, NE向断裂活动继承性发展, NEE向断裂大量发育,在右旋应力作用下,早期NE向断裂呈右行右阶走滑,控制着地层沉积与断裂构造样式;至渐新世,NE向断裂少数继承性活动,近E-W向及NWW向断裂大量发育,以左行走滑方式存在。因此,阳江东凹裂陷期主要经历了文三段沉积期NW-SE向伸展、文二段沉积期NE向右行右阶走滑拉分和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NWW向左行左阶走滑拉分的三阶段演化过程。结合前人对南海北部陆缘研究成果可知,南海北缘盆地群宏观格局主要为受NE向断裂控制的拉分成盆,其产生的NEE向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各坳陷内部各个凹陷的次级构造和沉积充填,晚期经历了NWW向断裂走滑叠加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阳江东凹 控盆断裂 活动强度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烃源岩成因:阳江凹陷的资源潜力 被引量:7
5
作者 姜衍 张向涛 +7 位作者 龙祖烈 姜素华 索艳慧 刘泽 汪刚 陆蕾蕾 王光增 李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107,共18页
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等资料,对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作者从盆地分析入手,明确了走滑拉分的成盆模式有利于烃源岩形成,并首次利用Badlands盆地模拟揭示了阳江凹陷古地貌及沉积发育特征... 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等资料,对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作者从盆地分析入手,明确了走滑拉分的成盆模式有利于烃源岩形成,并首次利用Badlands盆地模拟揭示了阳江凹陷古地貌及沉积发育特征,指出该区属于典型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的内源沉积;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析其断裂体系,在井震结合进行烃源岩层位标定和层序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沉积体系的研究结果,在阳江凹陷文昌组中识别出深湖和半深湖相沉积,说明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文昌组,文昌组自下而上可为文三段、文二段和文一段;根据钻井资料揭示的烃源岩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烃源岩的地震相反射特征,然后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确定文昌组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技术对文昌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文昌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文一段烃源岩在16Ma成熟,开始生油;文二段和文三段烃源岩在23Ma成熟,开始生油,且文二段烃源岩为最好的生烃潜力层段。结合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恩平20洼为生烃潜力最好的洼陷,是未来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凹陷 古近系 烃源岩 盆地模拟 资源潜力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多期走滑构造与叠合型拉分盆地:以阳江东凹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欣颖 吴静 +9 位作者 朱定伟 索艳慧 周洁 王鹏程 王光增 刘泽 刘博 郭玲莉 朱俊江 李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9,共14页
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机制和构造演化过程探讨是该地区烃源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阳江东凹为例,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整体上确定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和展布框架,明确了区域构造运... 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机制和构造演化过程探讨是该地区烃源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阳江东凹为例,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整体上确定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和展布框架,明确了区域构造运动与走滑断裂的成因联系;并将整体划分成局部,聚焦于阳江东凹古近纪盆地构造演化阶段逐步分解与精细检验,对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机制、发育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分阶段解剖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文三段沉积期NW-SE向伸展,文二段沉积期南北向区域拉张作用下NE走向断裂右行右阶走滑拉分和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NWW向走滑断裂左行左阶拉分。由于三个阶段受到不同的区域构造运动影响,各阶段盆地的打开方式和断裂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同时,不同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同时期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转变一一对应,控制了沉积-沉降中心的分布,据此本文提出珠江口盆地的裂解模式是多期走滑构造控制的"叠合型"拉分盆地的新认识,研究区整体表现为三期构造叠合型盆地,盆地的构造叠合机制与洼陷的生烃排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三阶段演化 走滑拉分 叠合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渐-中新世古气候及物源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海洋 索艳慧 +9 位作者 杜晓东 白海军 占华旺 周洁 李玺瑶 王光增 刘泽 刘博 郭玲莉 李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3,I0001-I0005,共16页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新特提斯构造域交汇处,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对于盆地物源特征和物源区古气候演化方面研究比较薄弱。选取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A钻井岩心中的珠海组-韩江组砂泥岩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新特提斯构造域交汇处,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对于盆地物源特征和物源区古气候演化方面研究比较薄弱。选取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A钻井岩心中的珠海组-韩江组砂泥岩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呈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模式,有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与花岗岩相似;Al_2O_3/TiO_2、F1-F2、La/Th-Hf和Co/Th-La/Sc判别图解表明源岩以长英质为主,并有镁铁质岩石的混入;Al_2O_3/TiO_2、Cr/Zr和Th/Sc值也体现出长英质成分为主的物源特征;(Fe_2O_3+MgO)-TiO_2、Th-Co-Zr/10和Th-Sc-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大部分样品落在大陆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区域,综合研究表明源区岩石特征与中国东南沿海大面积发育的岩浆岩极为相似。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斜长石蚀变指数(PIA)等指标以及Mg/Ca值,指示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物源区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对应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且从早到晚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物源 古气候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晓倩 刘军 +8 位作者 朱定伟 李三忠 李颖薇 索艳慧 周洁 李玺瑶 王光增 王鹏程 刘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8,共15页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从而导致早期弥散状地堑与后两期拉分盆地的三层盆地叠合现象。本文在综合珠江口盆地的地质、构造物理和数值模拟、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江口盆地区域沉积作用对构造的响应过程;并基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阳江东凹的地震剖面资料解剖,进一步检验珠江口盆地地堑式伸展、两期走滑拉分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沉积相空间展布、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珠琼运动一幕(~47.8 Ma)伴生的NE向走滑运动控制盆地发育规模较小的辫状三角洲沉积,珠琼运动二幕(~38Ma)伴生的NWW向走滑运动控制三角洲轴向并导致三角洲沉积范围扩大,白云运动(~23 Ma)时期的沉积展布不受NE向走滑断层控制、但三角洲轴向仍与NW-NWW向断裂体系相关;在上述多期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往南迁移,逐渐奠定了三角洲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走滑拉分 沉积响应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断控成藏条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军 彭光荣 +7 位作者 朱定伟 吴静 张志伟 杜晓东 汪晓萌 柳琼瑶 李三忠 索艳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的系统解剖。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对阳江凹陷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解剖,并探... 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的系统解剖。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对阳江凹陷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解剖,并探讨断裂对沉积充填、烃源展布、圈闭发育、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阳江凹陷东部的断陷格局具有典型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上下双层结构,组成断裂可分为裂陷期断裂系统、拗陷期断裂系统和长期活动断裂系统。阳江凹陷东部的洼陷结构受长期活动断裂和裂陷期断裂共同控制,断裂的差异活动控制了沉积体系特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和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展布。三套断裂系统历经三期构造演化过程,控制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圈闭,主导了阳江凹陷东部主要圈闭的形成与分布。此外,断裂还控制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的差异性:一级和二级油源断裂主导了新近纪油气的垂向运移;NW向张扭断裂侧向封堵能力强,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断裂系统 成藏机制 新生代 断裂控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古近系构造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卫 彭光荣 +7 位作者 朱定伟 吴静 杜晓东 蔡国富 汪晓萌 何金海 李三忠 索艳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阳江东凹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与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古近系的研究。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走向深层古近系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必然趋势。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 阳江东凹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与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古近系的研究。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走向深层古近系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必然趋势。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新近钻井和测井资料,系统解剖阳江东凹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并探讨古近系的勘探潜力。阳江东凹发育5个次级洼陷,古近纪控洼断裂频繁转换,断裂活动、岩浆底侵导致的隆升差异性控制了各次洼三级层序的展布、厚度和沉积充填。东部恩平20洼、恩平21西洼和恩平21东洼控洼断裂活动强度整体较强,文昌组以半深湖相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烃源条件和储盖组合良好,特别是恩平21东洼的缓坡带,是阳江东凹古近系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凹陷 文昌组 原型盆地 勘探方向 沉积充填
下载PDF
基于古地貌和源-汇特征分析的烃源岩评价:以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光荣 杜晓东 +5 位作者 姜素华 李三忠 关雪婷 魏董 姜衍 陆蕾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8-202,共15页
近海盆地烃源岩评价是海上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近期实现了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并展示了该区广阔的勘探前景。但在海上探井井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地震资料难以客观地评价烃源岩的生烃潜... 近海盆地烃源岩评价是海上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近期实现了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并展示了该区广阔的勘探前景。但在海上探井井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地震资料难以客观地评价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主要生烃层文昌组的生烃潜力,本文首先利用最新的四维层序地层模拟(Bandlands软件)技术,恢复了阳江凹陷古近系沉积期间的古地貌。古地貌恢复预测的古环境特征较好地揭示了文昌组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的对应关系,说明文昌组古地貌背景对烃源岩沉积发育的影响较大。结合沉积体系的研究结果,分析总结了该区文昌组沉积时的源-汇特征,表明该凹陷文昌组早期是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时期。再结合洼陷古地貌特征、烃源岩的发育程度(主要依据半深湖相的厚度和面积)、与油源断裂的沟通及浅部圈闭的匹配等将各洼陷烃源岩综合划分为优质烃源岩、较好烃源岩和一般烃源岩3个级别:恩平20洼、恩平21洼为优质烃源岩;恩平27洼为较好烃源岩;恩平19洼、阳江24洼等为一般烃源岩。在对烃源岩分布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已钻井烃源岩样品的分析化验资料,将实验分析、地质分析与模拟结果相结合,分别对文昌组上段和文昌组下段两套烃源岩的沉积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烃史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技术模拟了文昌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模拟结果表明:恩平20、21洼和恩平27洼文昌组下段烃源岩生烃强度大于文昌组上段烃源岩生烃强度,说明文昌组下段烃源岩为生烃潜力最好的层段,且凹陷中东部的恩平20、21洼和南部的恩平27洼为生烃潜力最好的洼陷,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这种基于古地貌和源-汇特征分析的烃源岩评价,对近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凹陷 源-汇特征 四维层序地层模拟 盆地模拟 烃源岩评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始新统“源-渠-汇”分析——以阳江东凹和开平凹陷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昊皞 李三忠 +4 位作者 彭光荣 王光增 索艳慧 王鹏程 刘仲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6,共13页
以阳江东凹及开平凹陷为研究对象,运用碎屑锆石U-Pb定年、地震剖面渠汇分析及沉积相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文昌组和恩平组沉积期沉积物来源、输送渠道以及沉积形式,将“源-渠-汇”耦合的思想运用到珠江口盆地始新统沉积演化中。碎屑锆石U... 以阳江东凹及开平凹陷为研究对象,运用碎屑锆石U-Pb定年、地震剖面渠汇分析及沉积相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文昌组和恩平组沉积期沉积物来源、输送渠道以及沉积形式,将“源-渠-汇”耦合的思想运用到珠江口盆地始新统沉积演化中。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在时空上均表现出不均一性,文昌组阳江东凹碎屑锆石年龄以燕山期为主,年龄谱图表现为单峰值,开平凹陷则存在燕山期和印支期两个峰值,锆石自形程度均较好,指示盆内近源沉积;恩平组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均具有多峰值特征,且古生代和前寒武纪的锆石数量增多,锆石磨圆度高,说明开始接受盆外物源,为盆内和盆外双重供源。基于大量的地震剖面,在研究区分别识别出断槽、古沟谷及构造转换带等物源运输通道,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的走滑作用对研究区始新统沉积物沿上述通道输送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体来讲,文昌组沉积期主要发育滨浅湖相、半深湖相和扇三角洲相,恩平组沉积期则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本研究对于认识阳江东凹和开平凹陷始新统“源-渠-汇”过程以及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在始新世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东凹 开平凹陷 碎屑锆石U-Pb定年 源-渠-汇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成盆-成烃-成藏:代序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阳东 张向涛 +2 位作者 彭光荣 李三忠 索艳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珠江口盆地位于太平洋俯冲的东部动力系统、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碰撞或新特提斯洋俯冲的西部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因此其构造成因及南海海盆打开机制一直存在争论;且构造对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的油气成藏有何作用也不甚清晰... 珠江口盆地位于太平洋俯冲的东部动力系统、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碰撞或新特提斯洋俯冲的西部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因此其构造成因及南海海盆打开机制一直存在争论;且构造对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群的油气成藏有何作用也不甚清晰。本专辑以珠江口盆地为例,特别是以阳江东凹为精细解剖区,结合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的研究成果,展开了以下问题讨论:(1)珠江口盆地成盆机制:是单一裂陷、多幕伸展、单次伸展-走滑,还是多幕叠合走滑模式?(2)盆地的成盆机制与洼陷的生排烃、油气成藏相关性,尤其是古近系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如何?不同幕次的构造转换对"源-汇"体系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等;(3)南海海盆的打开方式和动力学机制探讨: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有关的挤出-逃逸模式、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模式、深部构造有关的地幔柱模式、与古南海俯冲有关的俯冲拖曳模式,还是右行右阶拉分模式?(4)中国东部近海盆地共性探讨: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成藏、成烃机制是否与渤海湾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具有相似性?研究结果揭示,多期走滑拉分作用对珠江口盆地形成及其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也影响了南海及其周边盆地群的裂解和洋盆打开过程,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南海打开 走滑拉分盆地 太平洋动力系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新生代岩浆活动特征与期次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阳东 林鹤鸣 +5 位作者 刘培 贾培蒙 张志伟 徐川 姚佳利 汪晓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根据阳江东凹邻区的录井及岩矿等资料,通过对阳江东凹的地震反射、地层关系及地层厚度等特征的分析,系统划分阳江东凹新生代的岩浆岩体类型及期次,并探讨其岩浆活动与南海区域构造运动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阳江东凹新生代岩浆岩体分为... 根据阳江东凹邻区的录井及岩矿等资料,通过对阳江东凹的地震反射、地层关系及地层厚度等特征的分析,系统划分阳江东凹新生代的岩浆岩体类型及期次,并探讨其岩浆活动与南海区域构造运动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阳江东凹新生代岩浆岩体分为侵入岩体与火山岩体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分布在东部洼陷内,后者主要发育于南部洼陷边部及周缘隆起区;岩浆活动可划分为文昌期、恩平期及珠江-粤海期,并受区域构造运动制约。珠琼运动两幕裂陷控制文昌期、恩平期的岩浆侵入活动,而裂陷后期的白云运动和东沙运动则控制盆地NWW向的断裂活动,从而影响珠江-粤海期的火山喷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岩浆活动 地震响应 构造运动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运动的断裂响应研究:以阳江东凹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向涛 彭光荣 +7 位作者 王光增 刘欣颖 赵利 杨悦 占华旺 于海洋 马晓倩 李三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175,共15页
惠州运动是最近确定的发生于珠江口盆地早、晚文昌过渡期的构造运动,以珠一坳陷对其响应最为典型。然而,这一运动是否波及珠江口盆地其他坳陷,以及它们的响应特征如何并不清楚。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凹断裂体系为突破口,首先对其几何学... 惠州运动是最近确定的发生于珠江口盆地早、晚文昌过渡期的构造运动,以珠一坳陷对其响应最为典型。然而,这一运动是否波及珠江口盆地其他坳陷,以及它们的响应特征如何并不清楚。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凹断裂体系为突破口,首先对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从断裂体系的优势方位、组合样式、活动和迁移规律等角度对珠江口盆地对惠州运动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阳江东凹古近系主要发育NE-NEE和E-W-NWW两组不同级别的断裂,这些断裂的发育演化主要受先存构造和区域构造运动两种因素控制。其中,先存构造主要影响主断裂带的优势发育部位、排列方式和整体走向等要素,可为这些断裂沿线后期构造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而区域构造运动则导致该区优势断裂体系发生转换。对于阳江东凹而言,正是阳江—一统断裂前新生界左阶分支的左旋复活,才导致惠州运动后其内部形成了一系列小型走滑拉分盆地;虽然阳江东凹古近系断裂体系仍保留其前新生代先存构造的基本特征,如方位和组合样式等,但与珠一坳陷一致,惠州运动前后,其优势断裂体系也由早文昌沉积期的NE-NEE向张性断裂向晚文昌沉积期的近E-W-NWW向张扭性断裂转换,断裂活动强度也由南往北、由西向东发生了迁移和转换。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断裂体系对惠州运动的统一响应说明惠州运动为南海北部影响广泛的构造运动,珠江口盆地不同坳陷对惠州运动的响应特征研究可为其内部各坳陷孤立发育的文昌组的跨盆对比提供构造依据,同时对于破解阳江东凹油气勘探困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运动 断裂体系 文昌组 阳江东凹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及混源比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万林 龙祖烈 +2 位作者 朱俊章 杨兴业 丰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5-324,342,共11页
阳江凹陷为珠江口盆地近两年来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新区。采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全油气相色谱法混源油定量配比实验相结合,对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已获得混源油藏的混源比例进行... 阳江凹陷为珠江口盆地近两年来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新区。采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全油气相色谱法混源油定量配比实验相结合,对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已获得混源油藏的混源比例进行了测算。阳江凹陷发生两期原油充注,充注时间分别为12.0~7.5 Ma和6.5~0 Ma。第一期原油来源于恩平20洼始新统文昌组文三段中浅湖相烃源岩,主要在中新统珠江组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原油来源于文一段和文二段中深湖相烃源岩,在中新统珠江组—韩江组储层中均有成藏。通过混源油定量配比实验建立混源比例测算模板,计算结果表明,B20-1、B20-2油田韩江组油藏均为第二期充注,B20-1油田珠江组油藏第一期和第二期充注量占比分别为39%和61%。关键成藏时期断裂活动强度、圈闭发育层段及有效烃源岩三者耦合关系共同控制着圈闭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比实验 油气成因 原油充注时期 混源比例定量计算 阳江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49
17
作者 田立新 张向涛 +4 位作者 彭光荣 杜晓东 吴静 蔡国富 朱定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2,共10页
阳江凹陷为珠江口盆地近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新区。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阳江凹陷的烃源岩、储层、圈闭和油气藏等石油地质特征,以及控藏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表明:阳江东凹、西凹烃源... 阳江凹陷为珠江口盆地近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新区。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钻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阳江凹陷的烃源岩、储层、圈闭和油气藏等石油地质特征,以及控藏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结果表明:阳江东凹、西凹烃源岩类型具有较大差异,东凹以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为主,西凹则以恩平组浅湖-沼泽相为主;阳江东凹、西凹主要目的层段储层沉积特征差异亦较大,其中东凹主要目的层段珠江组-韩江组储层为古珠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河口坝砂,具中高孔、中高渗特征;阳江凹陷断背斜、断鼻、断块等多种构造圈闭主要发育于控洼断裂附近,圈闭形态较好,成藏模式为受断裂通源能力及圈闭有效性影响的“源-断-圈”耦合近源成藏。阳江凹陷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开辟了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战场,对其他地区的新区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凹陷 石油地质特征 控藏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杜晓东 彭光荣 +3 位作者 吴静 张志伟 许新明 朱定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21,共8页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断层发育,所发现的油气与断层密切相关。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地震、钻井等资料,对阳江东凹的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阳江东凹发育“下断上拗”2套断层系统,根据断层的规模、发育时间、作用等...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断层发育,所发现的油气与断层密切相关。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地震、钻井等资料,对阳江东凹的断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阳江东凹发育“下断上拗”2套断层系统,根据断层的规模、发育时间、作用等特征,可划分为一级控洼断层、二级控圈断层和三级调节断层;根据断层的发育期次,可划分为早期型断层、长期型断层和晚期型断层3种类型。断层的发育和演化对阳江东凹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和侧向封堵具有控制作用。一级控洼断层和二级控圈断层控制了凹陷内二级构造带及构造圈闭的形成;Ⅰ类、Ⅱ类和Ⅲ类输导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Ⅰ类输导断层输导能力最强,可将油气垂向运移至1500 m以浅;北西—南东走向的张扭性断层侧向封堵能力好,利于油气规模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断层 油气运移 圈闭 成藏 控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油气重大发现与成藏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光荣 朱定伟 +4 位作者 吴静 张志伟 白海军 蔡国富 杜晓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7,共9页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近两年先后发现了多个中型油田和含油构造,短短两年时间里从一个沉寂了近四十年的勘探新区成为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主力含油层段韩江组下段和珠江组上段储层物性良好,以中高孔、中高渗储层为主,油气产量高...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近两年先后发现了多个中型油田和含油构造,短短两年时间里从一个沉寂了近四十年的勘探新区成为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主力含油层段韩江组下段和珠江组上段储层物性良好,以中高孔、中高渗储层为主,油气产量高。这些油田的发现对珠江口盆地的新区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良好的烃源发育背景是新区突破的前提:阳江凹陷东段恩平20洼和恩平21洼文昌组沉积期以盆内物源为主,强烈的断陷活动和相对小的物源供给形成欠补偿环境,半深湖相烃源岩继承性发育、连片展布,为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提供充足的油气源。(2)大型海相三角洲为大中型油气田提供优质储集条件:受古珠江三角洲影响,阳江凹陷珠江组上段和韩江组下段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提供了优质储集体。(3)断裂差异性控制油气富集层系和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断裂通源能力控制油气富集层段,长期活动断裂系统是阳江凹陷最优质的油源断裂,能够将油气运移至浅层韩江组;断裂封闭能力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NW向张扭断裂侧向封堵能力强,有利于油气的大规模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凹陷 烃源岩 海相三角洲 成藏特征 断裂控藏
下载PDF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油气勘探重要发现与认识 被引量:58
20
作者 彭光荣 张向涛 +4 位作者 许新明 白海军 蔡国富 赵超 张志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79,共13页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历经多轮的对外合作勘探,钻井仅见到少量油气显示,始终未取得油气商业发现.近期利用大量钻井、地球化学和地震新资料,对阳江东凹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阳江东凹可划分为阳江24洼、恩平19洼、恩平20洼...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历经多轮的对外合作勘探,钻井仅见到少量油气显示,始终未取得油气商业发现.近期利用大量钻井、地球化学和地震新资料,对阳江东凹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阳江东凹可划分为阳江24洼、恩平19洼、恩平20洼、恩平21洼4个次级洼陷及复式半地堑、双断地堑和简单半地堑3种洼陷结构;古近系文昌组以盆内中小型物源为主,半深湖相烃源岩广泛发育;其中恩平20洼的控洼断裂活动最早且持续时间最长,发育完整且垂向叠加稳定的文昌组,有利于高丰度半深湖相烃源岩形成而具备潜在富生烃潜力.通过源一断控藏新认识与流体检测技术,优选恩平20断裂背斜构造带,首选部署钻探Y10-1井即获得中型油田发现,测试获日产超1000m3的工业油流,实现了阳江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展示了该区广阔的勘探前景.阳江凹陷的勘探发现开辟了珠江口盆地新油区,而重视细节信息、强化基础研究和立足价值勘探,是取得新区大中型油气田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阳江东凹 怪源岩 源-断控藏 流体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