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朴学教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巧燕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以朴学教学为宗旨,不同于当时专为科举而设的其它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考据学为主,兼及文学等其它学科,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朴学特色;两书院延请朴学名家入院教学,选择志在实学、有实学基础的...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以朴学教学为宗旨,不同于当时专为科举而设的其它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考据学为主,兼及文学等其它学科,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朴学特色;两书院延请朴学名家入院教学,选择志在实学、有实学基础的学生入院肄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朴学基本功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诂经精舍 学海堂 朴学教学
下载PDF
清末学海堂与科举的关系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瑜瑜 《教育与考试》 2009年第6期49-52,78,共5页
清末学海堂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课内容和方式以及专科肄业生制度四个方面体现了其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而仅把科举作为向国家输送人才的手段。学海堂与科举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教育与高考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学海堂 教学方式 科举 高考
下载PDF
清代学海堂教育教学制度对当今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3
作者 姬升果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7期33-34,共2页
学海堂是清代中后期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代表。学海堂的办学宗旨、学长制、季课考察制度、专课肄业生制度以及雅集制度等,给当今研究生教育带来丰富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书院教育 学海堂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论清代粤商对书院办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健 《兰台世界》 2021年第5期129-131,共3页
清代广州的书院分为合祠书院与官办书院两类。从教育的范畴来说,前者主要为同族子弟提供科考的落脚之地,后者则重在开班授课。官办书院通过商人捐资办学,其中有不少官方干预的措施,尤以学海堂为典型代表,可以看出在官方的导引下,清代粤... 清代广州的书院分为合祠书院与官办书院两类。从教育的范畴来说,前者主要为同族子弟提供科考的落脚之地,后者则重在开班授课。官办书院通过商人捐资办学,其中有不少官方干预的措施,尤以学海堂为典型代表,可以看出在官方的导引下,清代粤商活动对书院办学的必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书院 阮元 粤商 学海堂
下载PDF
儒学入台与台籍教育家陈维英
5
作者 黄益群 《福建史志》 2019年第1期48-52,64,共6页
明清鼎革之际,儒学大规模入台,台湾教育就此兴盛,奠定文风昌盛的基础。陈逊言入台,在大龙峒发家、助学,影响了其子陈维英的人生道路。陈维英刻苦攻读,博取功名,入闽为教谕,为台湾贡士入闽教谕第一人。回台后,陈维英倾力兴学,以福建书院... 明清鼎革之际,儒学大规模入台,台湾教育就此兴盛,奠定文风昌盛的基础。陈逊言入台,在大龙峒发家、助学,影响了其子陈维英的人生道路。陈维英刻苦攻读,博取功名,入闽为教谕,为台湾贡士入闽教谕第一人。回台后,陈维英倾力兴学,以福建书院教育为蓝本,执掌仰山、学海两书院,教谕台岛子弟,培养人才无数,名垂青史,入祀台北孔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入台 兴学 陈维英 仰山、学海书院
下载PDF
清代学海堂崛起的组织视角分析
6
作者 周艳红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17年第2期49-60,共12页
学海堂在清中期崛起,成为清代广东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学海堂具有组织目标、结构、制度,并且和外界环境密切关联,具有进行组织分析的可能性。从组织视角来探讨,其崛起的影响因素中,组织环境是学海堂崛起的外部驱动力;“不课举... 学海堂在清中期崛起,成为清代广东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学海堂具有组织目标、结构、制度,并且和外界环境密切关联,具有进行组织分析的可能性。从组织视角来探讨,其崛起的影响因素中,组织环境是学海堂崛起的外部驱动力;“不课举业,专勉实学”的组织目标、“八学长制”的组织结构及“季课制”和“专课肄业生制”的组织制度,这三大要素的协调创新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学海堂变革的实质就是组织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学海堂 崛起 组织 视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