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环境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秘明杰 戴文 《行政与法》 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传统环境司法管辖模式与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生态性、整体性、系统性相矛盾,而流域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可作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的关键路径。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长江流域所涉各省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的具体实践存在... 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传统环境司法管辖模式与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生态性、整体性、系统性相矛盾,而流域环境案件集中管辖可作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的关键路径。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长江流域所涉各省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的具体实践存在行政区划分离程度不高、法律规范依据不足、环境司法专门机构设置衔接不畅等制约因素。因此,要明确以流域治理所遵循的整体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确立长江流域地理单元为基础的整体环境治理理念,确保集中管辖实质效用得到发挥;确立与完善流域跨行政区划环境案件管辖法律规范供给,为司法实践提供统一标准遵循;坚持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以长江生态环境法院为基础框架发展完善专门管辖,以便破除行政区划对流域环境司法的阻碍,增强流域集中管辖的规范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环境司法 跨区域集中管辖
下载PDF
长江流域环境司法管辖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2
作者 曹晴晴 王梦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传统行政区划下碎片化的环境司法管辖模式难以为流域整体性保护提供统一的司法保障。综合环境案件跨区域管辖实践情况,长江流域形成了环境司法管辖模式多元化、审判模式类型化以及...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传统行政区划下碎片化的环境司法管辖模式难以为流域整体性保护提供统一的司法保障。综合环境案件跨区域管辖实践情况,长江流域形成了环境司法管辖模式多元化、审判模式类型化以及受案范围复杂化的环境司法管辖格局。环境案件存在跨区域管辖依据不足、管辖模式混乱、受案范围界定难以及与其他机关衔接配合存在障碍等问题。对此,可通过补足跨区域管辖依据、统一环境司法管辖模式、明确受案范围以及加强与其他机关的衔接配合等方面完善长江流域环境司法管辖制度,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跨区域管辖 巡回法庭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过程及其影响评估 被引量:22
3
作者 夏智宏 刘敏 +3 位作者 秦鹏程 范进进 冯扬 赵小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2年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的综合强度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高温覆盖范围为1961年以来最广,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干旱过程最大覆盖范围达全流域的94.5%,为1961年以来最广,过程期间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持续性异常高温干旱造成流域水电、航运、供水和居民生活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有所退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 a来长江流域区域性高温和干旱事件具有显著的增多、增强以及同时发生的趋势,其影响呈现出系统性和复合型的新特点。未来流域水资源管理需重视气候变化风险,提高应对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高温过程 区域性干旱过程 综合强度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论长江流域治理的协调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春业 费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6,共13页
流域协调机制是现代流域立法成熟后的产物,长江流域协调治理与系统保护的整体目标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协调机制难以满足流域长期性管理的需求;协同立法机制仍有待完善以及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合作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长江流域整体的协... 流域协调机制是现代流域立法成熟后的产物,长江流域协调治理与系统保护的整体目标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协调机制难以满足流域长期性管理的需求;协同立法机制仍有待完善以及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合作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长江流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推动流域协调制度完善,需要完成对流域协调机制的体系化建构,明确流域协调机制的法律定位和构成要素;要建立流域协调的实体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明晰流域协调的行政协作运行流程,确立流域协调的立法协作细化规则,加强流域协调法律实施的整体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河流治理 长江流域 协调机制 流域立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及比较研究
5
作者 王宝义 《工信财经科技》 2023年第4期73-89,共17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所属省市2013—2021年数据,综合测算与比较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两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均呈现上中下游发展水平依次递增趋势,但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超过黄河流域。从影响因... 基于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所属省市2013—2021年数据,综合测算与比较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两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均呈现上中下游发展水平依次递增趋势,但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超过黄河流域。从影响因素来看,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网络零售水平以及区位因素等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显著,但两区域也存在异质性。为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应抓住数字经济的关键影响因素弥补短板放大正向效应,抓住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增强数字经济的现实发展与潜力培育,加强流域经济带协同与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区域合理梯次发展,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促进数字经济突破发展与特色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区域协同发展
下载PDF
长江流域赣皖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解析及整治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曾令武 王峥 +1 位作者 朱洪涛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近年来长江流域赣皖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大量污染物排入城市水体,使城市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区域内1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4个方面总结了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特... 近年来长江流域赣皖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大量污染物排入城市水体,使城市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区域内1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4个方面总结了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基于文献资料调研及相关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计算,剖析了造成水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源为区域内多数城市第一大污染源;用水效率偏低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化的建设使区域内湖泊富营养化风险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有色金属采矿及发达的航运造成河湖重金属和航运污染风险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包含城市点源与面源污染防治、节水型城市构建、富营养化风险控制和有色金属及航运码头污染控制的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赣皖区域 城市水生态环境 问题解析 综合整治对策
下载PDF
长江流域湖北片区典型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解析及整治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妍妍 王峥 +1 位作者 邱斌 孙德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了改善长江流域湖北片区城市水生态环境,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4个方面解析了片区内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及问题,并对主要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估算。结果表明,生活源是片区内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对片区化学需氧量、氨... 为了改善长江流域湖北片区城市水生态环境,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安全4个方面解析了片区内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及问题,并对主要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估算。结果表明,生活源是片区内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对片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贡献率分别为68.75%、76.58%、75.82%和80.46%,片区内城市存在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工业磷化工、磷矿、磷石膏(“三磷”)污染问题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显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和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片区内城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生活源治理需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质增效;工业源治理重点解决“三磷”问题;水资源方面,坚持以水定城、量水发展,构建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方面,加强河湖缓冲带建设,恢复生物多样性;水安全方面,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湖北片区 城市水生态环境 问题解析 整治对策
下载PDF
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解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妍兰 孙德智 邱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以长江流域四川区域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5年区域内长江干流(四川段)、支流岷沱江和嘉陵江流域典型城市建成区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指标,估算流域内城镇生活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TN)和总... 以长江流域四川区域1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5年区域内长江干流(四川段)、支流岷沱江和嘉陵江流域典型城市建成区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指标,估算流域内城镇生活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污染排放负荷,解析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结果表明:近5年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体水质逐年向好,TP、氨氮、TN和COD是区域内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城镇生活源为区域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城市工业污染问题突出、丰水期城市面源负荷较大、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等导致了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实施典型工业废水专项治理、建设溢流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城市水体生态修复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四川区域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四川区域 城市水生态环境 污染源解析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增施乙烯利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兴虎 张特 +5 位作者 张祥 张丽娟 徐道青 杜明伟 田晓莉 李召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006-1014,共9页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 为优化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的化学脱叶催熟技术、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转变,试验于2020年在江苏大丰、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开展,设1500、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单用及分别与1500、3000 mL/hm^(2)40%乙烯利混用共6个处理,同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探讨50%噻苯·乙烯利与乙烯利配合使用对麦/油后直播棉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地点的棉田熟相分别为贪青晚熟、正常熟相和早衰,不同熟相类型棉田对化学脱叶催熟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化学脱叶催熟处理提高了大丰试验点贪青晚熟棉田的脱叶率(药后14、28 d)和吐絮率(药后28 d),高剂量(30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3000 mL/hm^(2))40%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和脱叶效果明显,但药后28 d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均低于90%,不能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药后14 d,仅高剂量50%噻苯·乙烯利混用高剂量40%乙烯利可使九江试验点正常熟相棉田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显著提高到90%以上;药后28 d,单独使用低剂量(1500 mL/hm^(2))50%噻苯·乙烯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也分别达到96.1%和97.9%。安庆试验点的早衰棉田自然脱叶和吐絮进程较快,所有处理均未表现出脱叶催熟作用。脱叶催熟处理降低了棉花铃质量,但铃数有增加趋势,因此,各类熟相棉田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不受影响,除马克隆值降低外,脱叶催熟不影响棉纤维品质。综上所述,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模式下,考虑到脱叶催熟效果的稳定性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推荐使用50%噻苯·乙烯利1500 mL/hm^(2)进行脱叶催熟;如棉田出现贪青晚熟状况,用3000 mL/hm^(2)乙烯利配施3000 mL/hm^(2)噻苯·乙烯利可明显提高脱叶催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棉区 直播棉 脱叶催熟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空间均衡视角下水-经济-人口要素匹配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武 郑阳 +3 位作者 李子恒 张思琦 杨恒 桑学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9,共9页
为响应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以行业用水量为轴,社会经济、人口、水资源为抓手的“一轴三维”区域空间均衡研究思路。构建总体空间均衡性评价与要素空间匹配度评价相结合的量化分析模型,研究各要素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 为响应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以行业用水量为轴,社会经济、人口、水资源为抓手的“一轴三维”区域空间均衡研究思路。构建总体空间均衡性评价与要素空间匹配度评价相结合的量化分析模型,研究各要素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匹配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数列的累计排序占比算法。将该模型应用于1980~2019年长江流域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与行业产值、区域人口和水资源量的空间均衡性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间,长江流域各要素空间均衡性呈现总体波动向好态势,但各维度的差异明显,其中“水资源量-行业用水”呈现高度不均衡的状态。各要素空间匹配性方面,2019年长江流域行业用水与行业产值的匹配性较好,与区域人口的匹配性居中,与水资源量的匹配性不佳。通过对比不同匹配度算法,研究提出的累计排序占比法可以有效解决原有算法的不足,同时在不同的场景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可辨识度。通过构建总体空间均衡性指标评价与微观各要素空间匹配度分析相结合的“一轴三维”空间均衡评价体系,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调配、管理和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社会经济 区域人口 空间均衡 基尼系数 空间匹配度 长江流域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枯水情势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波 熊丰 王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且偏枯严重的异常现象。为定量探讨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枯水情势,基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主要控制站1952~2022年汛期月平均流量序列(考虑了梯级水库调蓄影响),采用P-Ⅲ曲线和适线法分析了干支...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且偏枯严重的异常现象。为定量探讨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枯水情势,基于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主要控制站1952~2022年汛期月平均流量序列(考虑了梯级水库调蓄影响),采用P-Ⅲ曲线和适线法分析了干支流主要控制站点的枯水重现期,并基于B值诺模图法探讨了枯水重现期的不确定性,采用典型年法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8月和9月的枯水地区组成。结果表明:①在水量方面,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水系2022年8~10月来水均为71 a来同期最小或次小,部分月份枯水重现期超70 a一遇。长江中、下游干流8月出现超70 a一遇枯水,来水量均为历史同期实测最小。7~10月长江上游和螺山站枯水重现期约30~60 a一遇,汉口、大通站来水量为实测同期最小。从重现期分析结果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极端干旱。②在来水组成方面,2022年8月和9月长江流域表现为上下同枯、干支同枯,在此期间,螺山、汉口等站来水量占大通站的比例与多年平均占比接近或偏高,而两湖来水占大通站的比例均显著偏小。从枯水地区组成来看,2022年长江流域枯水情势为流域性枯水。③2022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偏早、梅雨量偏少,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流域性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域内梯级水库群蓄水形势严峻;如果预报梅雨期偏早且梅雨量较小,则容易发生夏秋连旱的情况。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干旱分析研究、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有效提升旱情应对能力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枯水情势 重现期 枯水地区组成 梅雨
下载PDF
关于长江安徽段国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调研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道林 代亚婷 +2 位作者 苏欣 邹野 胡弼乔 《中国发展》 2023年第5期58-80,共23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深刻阐释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该调研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市近五年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长...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深刻阐释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该调研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地市近五年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长江流域安徽段的资源开发利用趋于合理,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但仍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1)深化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加强岸线绿化建设;(2)加快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3)提高高标准农田规划的实操性,重视农田生态环境评价;(4)加强禁渔退捕的执法监管力度,完善渔民转产引导机制;(5)完善闲置工业用地回收政策,动态跟踪考核用地效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国土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安徽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f marshlands:impact on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in marshland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China 被引量:8
13
作者 Le-Ping Sun Wei Wang +6 位作者 Yin-Ping Zuo Zheng-Qiu Zhang Qing-Biao Hong Guo-Jing Yang Hong-Ru Zhu You-Sheng Liang Hai-Tao Yang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7年第1期624-633,共10页
Background:Schistosomiasis is a global snail-transmitted 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Transmission control had been achieved in China in 2015 after the control efforts for over 60 years.Currently,the remaining core r... Background:Schistosomiasis is a global snail-transmitted 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Transmission control had been achieved in China in 2015 after the control efforts for over 60 years.Currently,the remaining core regions endemic for Schistosoma japonicum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marshland and lake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asin.Methods: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1 through 2015,a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f the marshland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ial,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Yizheng Count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S.japonicum infection in humans,livestock and snails was estimated by serology,stool examination,hatching technique and microscopy during the 15-year study perio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n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Results:A 0.05%overall rate of S.japonicum infection was observed in snails during the 15-year study period,and no infected snails were detected since 2012.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S.japonicum infection was 0.09%in huma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and no human infection was found since 2012.In addition,only 13 bovines were identified with S.japonicum infection in 2003 during the 15-year study period,and since 2004,no infection was found in livestock.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ial,agricultural and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jects,not only alters snail habitats in marshland regions,and promote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appears a win-to-win strategy to block the transmission of S.japonicum and accelerat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TOSOMIASIS Oncomelania hupensis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Marshland regions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
原文传递
长三角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建运经验与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建伟 卢聪 +1 位作者 李文沛 李晓丰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近年来,国家和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策导向越来越强,结合长三角区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模式合规、能源协同等方面独特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开展农污治理具有充分的可行性。针对农污治理项目“散”“变”“难”的特... 近年来,国家和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策导向越来越强,结合长三角区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模式合规、能源协同等方面独特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开展农污治理具有充分的可行性。针对农污治理项目“散”“变”“难”的特点,从全过程统筹的角度考虑,除了常规的投建运控制要点以外,还应遵循有针对性的全生命周期策划和推进原则,实现长三角农村污水治理“高水平策划、精细化建管、持续性运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三角区域 农村污水治理 投建运管理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盆缘山区长江袭夺作用孕灾规律分析
15
作者 黄浩 周灏 +1 位作者 余姝 张枝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29,147,共6页
为研究长江袭夺作用对支流地质体孕灾规律的影响,以重庆市巫溪县为研究区,通过分析长江地质历史资料,研究了长江的形成及其对研究区内大宁河袭夺作用的地质过程;运用点核密度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袭夺作用的孕灾规律;此外,对比了在相似的... 为研究长江袭夺作用对支流地质体孕灾规律的影响,以重庆市巫溪县为研究区,通过分析长江地质历史资料,研究了长江的形成及其对研究区内大宁河袭夺作用的地质过程;运用点核密度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袭夺作用的孕灾规律;此外,对比了在相似的河流规模及地质背景下,被袭夺的大宁河与区内另外2条主要河流在灾害体发育数量和密度上的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地质灾害呈沿主要河流条带状分布、溯源发展的发育规律;地质灾害密集发育区与大宁河沿线高度重合;大型河流的袭夺作用为地质灾害营造了环境条件,是重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研究成果可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及风险管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规律 河流袭夺 盆缘山区 长江
下载PDF
安徽省江淮流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108
16
作者 陈兴仁 陈富荣 +1 位作者 贾十军 陈永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10,共9页
基于安徽省江淮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统计获得了表层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参数,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影响显著,... 基于安徽省江淮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资料,统计获得了表层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参数,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类型对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影响显著,表层土壤化学组成表现出既对深层土壤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在表生作用下发生某些变化:表层土壤中迁移活动性强的元素和人为扰动污染的元素明显不同于深层土壤;随着地理空间位置的变化,同类成土母质形成环境、成因来源的差异导致其化学组成的空间变异,造成不同地区同类成土母质地球化学基准值有所不同。因此,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应更多地考虑地质背景、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 成土母质 空间分异 安徽省江淮流域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高分辨率模拟与RCP4.5情景下的预估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陶辉 黄金龙 +1 位作者 翟建青 赖锡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基于长江流域142个气象站1986—2005年月降水和气温数据,评估由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并采用EDCDF法对气温和降水预估数据进行偏差校正。结果表明:该区域气候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长江流... 基于长江流域142个气象站1986—2005年月降水和气温数据,评估由MPI-ESM-LR模式驱动的CCLM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并采用EDCDF法对气温和降水预估数据进行偏差校正。结果表明:该区域气候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长江流域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但模拟值无论在季节还是年际尺度上均高于观测值。对降水而言,该模式不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导致春季、冬季及年模拟值高于观测值,而夏季和秋季模拟值低于观测值。总体而言,该模式对气温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偏差校正后的预估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长江流域未来(2016—2035年)平均气温相对于基准期(1986—2005年)将升高0.66℃,年降水量将减少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长江流域 气温 降水 RCP4 5情景
下载PDF
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曹有挥 陈雯 +2 位作者 吴威 曹卫东 梁双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83-389,共7页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推进的分区方法,初步划分出四类主体功能区:(1)优先开发区,包括合肥市区、芜湖市区、马鞍山市区、铜陵市区、安庆市区、巢湖市区、当涂县、繁昌县、和县、无为县和芜湖县;(2)鼓励开发区,包括滁州市区、池州市区、肥东县、怀宁县、铜陵县、肥西县、含山县、庐江县和天长市;(3)适度开发区,包括宣城市区、长丰县、广德县、来安县、朗溪县、南陵县、全椒县、望江县、枞阳县、东至县、宿松县和桐城市;(4)引导开发区,包括泾县、宁国市、潜山县、青阳县、绩溪县、旌德县、石台县、太湖县和岳西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划 自然生态约束分区 经济开发支撑分区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区域性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伟 袁兴中 +2 位作者 刘红 张跃伟 李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2-1042,共11页
利用2000─2010年MODIS 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和气候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0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EVI年均值从0.302增至0.318,增幅达5.57%,增... 利用2000─2010年MODIS 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数据和气候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域性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0年间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EVI年均值从0.302增至0.318,增幅达5.57%,增长主要出现在春季.各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和人工农田植被覆盖度增加最为显著.2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较好,但地域差异较大,EVI高值区分布在东南部南岭、武夷山、九岭山一带;中部江河湖泊区、长江两岸大型城市周边区域植被覆盖较差.3气温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尤其春季表现最为显著;由于常年降水充沛,研究区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影响程度不及气温;日照时数仅在夏季对当月植被覆盖有一定影响;相对湿度对植被覆盖影响较低,但在秋季对植被覆盖影响时间较长,可持续3个月.4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覆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湖南省和湖北省西部;对湖南省中部和安徽省中北部地区人工农田植被的影响较显著.5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除与自然条件改善有关外,国家近年来实施的各项生态工程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流域 EVI 时空演变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1 位作者 李建新 黄洁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 和GeoDa 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 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及影响因子三个方面对2001 年~2011 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持续扩大,而... 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 和GeoDa 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 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及影响因子三个方面对2001 年~2011 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持续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出迅速缩小的趋势;(2)长江流域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热点区范围在流域内出现自东向西不断扩散的态势,而以成都城市圈为内环的环状冷点区范围持续收缩;(3 )长江流域区间差异对流域总体差异贡献最大,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仍然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差异;(4)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历史经济基础、区域发展策略及地理区位是导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区域发展策略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最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经济 区域差异 ESDA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