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来自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证据
1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工业集聚 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下载PDF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燕 马维艳 +1 位作者 何伟军 盛三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5,共11页
论文基于2000—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森林是研究区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 论文基于2000—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森林是研究区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土地是两种变化较快的土地利用类型;(2)从时空演化上看,该区域在2000—2020年时间段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生态调节服务始终是核心功能,气候调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呈现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和东部边缘低的布局;(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中部区域巫溪县、云阳县等九个区县为高—高聚集区,东部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点军区及垫江县为低—低聚集区,东部夷陵区为高—低聚集区,南部黔江区、秀山县为低—高聚集区;(4)影响因素中,蔓延度指数、斑块密度、斑块聚合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GDP影响在42个区县中呈现差异化表现,其中人均GDP负向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化
下载PDF
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安芹 王丹 朱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1,共11页
[目的]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 [目的]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结果]①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生产功能从低等级快速增加到高等级;随着生产功能飞速增长,生活功能经历增长—下降—增长;生态功能经历下降—恢复;“三生”功能在空间上分布较均衡。②耦合指数和发展指数均快速增长,耦合指数增长速度超过发展指数。③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基本协调和轻度协调发展到较高协调和高度协调;空间上从有一定差异发展为较均衡。[结论]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三生”功能快速增长,从差异大逐渐向共生融合、有序发展演变,影响现状“三生”功能的主要是生活和生态功能的部分指标,经过一段时间高水平的发展之路,逐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水平,未来才能达到高耦合—高级发展—高度协调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生功能 耦合协调度 江淮生态大走廊
下载PDF
地区产业转移与承接能力评价——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晨玉 秦尊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8-98,共11页
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通过计算产业发展梯度系数,分析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态势,确定走廊地区适合开放转移的优势产业和需要承接转移的关联产业;通过... 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通过计算产业发展梯度系数,分析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态势,确定走廊地区适合开放转移的优势产业和需要承接转移的关联产业;通过计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影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制约因素,选择走廊地区适合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研究发现,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工业发展整体上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区际产业转移总体呈“由外向内”的发展态势,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建议各地区顺应产业梯度转移态势,根据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地制宜编制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创新产业转移方式,有序引导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空间布局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境适宜性分析与生态廊道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旭 王玲玲 +4 位作者 黄峰 田玉清 杨涛 张玉铭 刘亚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411,共8页
构建野生动物迁移生态廊道有助于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该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其潜在生境进行构建,探讨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态廊道的栖息地连通方... 构建野生动物迁移生态廊道有助于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该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其潜在生境进行构建,探讨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态廊道的栖息地连通方式.结果显示该地区麋鹿现有栖息地集中在石首麋鹿分布区、复兴洲分布区、兔儿分布区、杨波坦分布区、南蹍湾分布区、神皇洲分布区、三合垸分布区以及集成麋鹿分布区内.初步确定了利于麋鹿种群扩散的生态廊道位置,潜在生态廊道具有低海拔、缓坡度、近水源、远人群等特点.在生态廊道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生态廊道的选择必须在全面了解实际生境状况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的基础上,通过最优选择,获得确定的生态区域作为某一物种迁移扩散的生态功能服务区,优化景观斑块的结构,加强生态功能建设,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长江中游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境 生态廊道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初探 被引量:14
6
作者 姚瑞华 赵越 +4 位作者 杨文杰 赵康平 孙运海 徐敏 路瑞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5-17,28,共4页
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在梳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风险防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3大领域,从空间格局、系统治理和制度政策3个方面初步设... 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在梳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风险防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3大领域,从空间格局、系统治理和制度政策3个方面初步设计了保护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廊道
下载PDF
江苏省沿江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与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振山 朱凤武 +3 位作者 沈春竹 卜心国 许伟伟 葛礼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年第6期63-68,共6页
江苏省沿江地区是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生态承载压力最大、生态保护与经济活动矛盾最突出、生态修复形势最紧迫的区域,开展江苏省沿江地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修复对策研究,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江苏省沿江地区是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生态承载压力最大、生态保护与经济活动矛盾最突出、生态修复形势最紧迫的区域,开展江苏省沿江地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修复对策研究,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江苏沿江10千米范围涉及的区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的生态空间和特征,以及生态空间保护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生态服务价值重要性评估和生态敏感性评价,选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构建江苏沿江地区生态空间格局,围绕生态节点、生态廊道等开展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并运用景观连接度指数对优化前后的生态空间加以评价;在此基础上,从规划引领、格局优化、监测预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修复 江苏省沿江地区
下载PDF
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总体战略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世庆 巨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6年第5期561-571,共11页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要立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坚持"生态绿色、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协调"发展与保护、政府与市场、河道与河岸、上游与下游"四大关系,实施"绿源、绿廊、绿岸、绿洲&q...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要立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坚持"生态绿色、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协调"发展与保护、政府与市场、河道与河岸、上游与下游"四大关系,实施"绿源、绿廊、绿岸、绿洲"四位一体战略,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绿色、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生态廊道 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 污染治理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格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6-50,共5页
产业融合是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开发的重要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开发面临重大机遇。在旅游开发中,要以协作共建、观念创新、提升服务和多元营销的思路,促进旅游... 产业融合是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开发的重要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淮生态大走廊旅游开发面临重大机遇。在旅游开发中,要以协作共建、观念创新、提升服务和多元营销的思路,促进旅游与农业、康养、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新型旅游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江淮生态大走廊 旅游+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五大关键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应杰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贯通东中西的战略作用;从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横向轴心作用;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连...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贯通东中西的战略作用;从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横向轴心作用;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连接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作用;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来看,长江经济带起到了连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一项宏图伟业,是一个国家工程,需要上下配合、多方协调、区域联动。重点是实施五大举措:一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建设现代综合产业体系,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体系,四是建设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五是建设生态环保的示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发展 城市群 产业带 绿色生态走廊
下载PDF
长三角节点城市生态科创一体化研究——以湖州为样本的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浩 吴茂念 王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的出台,为长三角节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生态科创一体化”。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长三角节点城市,湖州在生态科创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助推... 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的出台,为长三角节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生态科创一体化”。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长三角节点城市,湖州在生态科创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助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其生态科创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科创支撑不足致使生态产业化持续增速能力有限,科创能力不强致使产业生态化压力较大。生态科创一体化的不均衡将会影响节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乃至影响长三角一体化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需要更新观念,通过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创新生态科创发展机制和构建“政产学研用”平台等措施予以破解,以进一步深化节点城市生态科创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科创走廊 生态文明 生态科创一体化
下载PDF
江淮生态大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吉婷婷 王细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规划驱动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均为... 规划驱动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均为线性增加过程,且增幅较大。不同地区城市化指数变化过程较相似,同步性较好,但生态环境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在区域上可划分为两类,其一为波动型耦合关系,包括淮安、宿迁和徐州3市,其二为平稳型耦合关系,包括扬州、泰州两市;江淮生态大走廊整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协调度都呈线性增加过程,除2013年外,其余年份都为高水平耦合阶段。2012和2013年为中、低协调发段,2014-2016年为高协调或极协调阶段;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结构性指标是影响耦合关系的主要城市化因素,而水气环境是影响耦合关系高低的主要生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灰色关联分析 江淮生态大走廊
下载PDF
基于生态供需视角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73
13
作者 张豆 渠丽萍 张桀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525-7537,共13页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提升人类福祉的基本途径之一。以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区,通过生境质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区域生态源地,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辨别高生态需求区的基础上,运用...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提升人类福祉的基本途径之一。以长三角地区为案例区,通过生境质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区域生态源地,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辨别高生态需求区的基础上,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源地与高需求地之间的生态廊道,以构建并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生态源地总面积64911km2,占全区的32.51%,主要分布于皖南和浙中;区域中高与较高生态需求斑块总面积占全区46.60%,主要位于上海市和江苏省;区域生态廊道总长度11188.85km,源间廊道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和区域南部,需求廊道主要位于区域东中北部。研究首次将生态需求评价纳入生态廊道建设框架,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结果可为生态空间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供需 生态廊道 MSPA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利用亚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评估——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
14
作者 张志华 张云 +3 位作者 邓灵敏 黄金权 师哲 刘纪根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212-216,233,共6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发挥农业开发综合性、跨区域、资金和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等优势,湖北省财政厅申请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开展湖北省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通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要求,发挥农业开发综合性、跨区域、资金和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等优势,湖北省财政厅申请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开展湖北省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通过对开工前后项目区水质与土壤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评估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项目开工建设对水质中的氨氮、BOD、总磷的降低有重要作用,较开工前其指标最大降低率分别为328.99%、73.68%、814.29%;项目开工建设对土壤中总氮指标的降低有一定影响,较开工前其指标最大降低率为38.19%。受工程建设对表层土的扰动,土壤有机质有所降低。同时,受季节性作物施肥影响,水质中的总氮、COD及土壤中的总磷指标较开工前有一定增大。该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环境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亚行贷款项目 农业开发 长江生态廊道 环境效益 水质 土壤
下载PDF
长江外滩森林生态长廊建设探索——以长江望江县段为例
15
作者 周平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51-53,共3页
本文通过对望江县长江外滩森林生态长廊进行综合治理,掌握了该地区森林生态长廊建设的现状,明晰了综合治理对象和目标,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打造具有沿江特色的森林生态长廊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长江外滩 森林生态长廊 综合治理 措施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 被引量:127
16
作者 杨桂山 徐昔保 李平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6-1367,共12页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廊道 区域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