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ypical river valley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Taking Jilin City as an example
1
作者 LI Ruiqi LI Hong YIN Jingbo 《Global Geology》 2023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Jilin City is a typical river valley city in Northeast China.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tudi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t-up areas in Jilin City from 1990 to 2020 using the analysi... Jilin City is a typical river valley city in Northeast China.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tudi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t-up areas in Jilin City from 1990 to 2020 using the analysis of expansion speed and strength,fractal dimension,barycenter coordinate transfer index and sector analysis.The ultimate-goal is to analyze the driving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river valley cit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the expansion speed of urban land in Jilin City has been re-latively slow in the past 30 years,while only slightly faster in 2010–2020;(2)in the spatial dimension,Jilin City mainly expanded to the south,then to the west,and extensive expansion has resulted in complex mor-phology with little stability and compactness;(3)the expansion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of which the positive factor 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while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include natural factors,population loss,etc.This study provides a cas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land use policies and land space planning in river valley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valley city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fluencing factors jilin city
下载PDF
Situation Analysis of Developing ReBAM in Yanji City
2
作者 HU Hao, NAN Y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The rat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utline of Tumen River Region in China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rontier opening-up in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of China, economi... The rat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utline of Tumen River Region in China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rontier opening-up in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of China,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sub-region of Tumen Riv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forerunner zone of "Changchun-Jilin-Tumen". Yanji City is regarded as the fulcrum Chinese city in "Golden Triangle" of Northeast Asian economic zone, whose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in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s in face of new situ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of development of ReBAM in Yanji City, our research further deepens th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of ReBAM in Yanji City. And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Yanji city sh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men River Reg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newly fledged ReBAM at present, to exploit the potential of market demand for ReBAM, and implement proactive growth-oriented strategy to further improve urban tourism structural system in Yanji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AM SWOT analysis FRONTIER REGION yanji city
下载PDF
YANJI CITY ORIENTATION AND INDUSTRYDEVELOPMENT TOWARDS 21ST CENTURY
3
作者 ZHANG Ping-yu, MA Yan-ji, ZHAO Yan-xia, PAN Li-li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1, P. R.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Yanji is the biggest China Korean inhabited city. Based on a newly finished research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trategic problems about Yanji towards 21st century. The general point of the authors is that at the b... Yanji is the biggest China Korean inhabited city. Based on a newly finished research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trategic problems about Yanji towards 21st century. The general point of the authors is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century, Yanji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umen River Delta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in Korea Peninsula as well as Northeast Asia, and it will develop to be an important central city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Yanji City’s developing goal, urban nature, and urban size, probes its regional orientation, and further probes how to establish The Yanji Urban Economy Cooperation Zon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Yanji should depend on its intellect resourc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modern agriculture, tertiary industry (especially commerce, trade and tourism) and dominant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y must give a special care,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light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ji China Korean city orien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下载PDF
Viability of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for evaluating mountain slope stability in Erdaojiang District,Tonghua City,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XIN Zhonghua HAN Jiangtao +1 位作者 LI Zhuoyang LIU Lijia 《Global Geology》 2020年第4期225-233,共9页
The authors employ the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to image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 of a mountain in Erdaojiang District,Tonghua City,Jilin Province,China,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slope failure on surrou... The authors employ the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to image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 of a mountain in Erdaojiang District,Tonghua City,Jilin Province,China,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risk of slope failure on surrounding residential areas and infrastructure,and identify a shallow fault that extends across the center of the mountain an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ountain slope and accurately locate the spatial position and depth of another fault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mountain.The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valuating mountain slope stability.This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detecting mountain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daojiang District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high-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mountain faults
下载PDF
基于GIS的吉林市主城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伊博 王璨 赵芳兴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医疗设施合理化布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选取吉林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多源数据,利用GIS中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对吉林市主城区内医疗设施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市高层级医疗...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新冠疫情背景下,医疗设施合理化布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选取吉林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多源数据,利用GIS中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对吉林市主城区内医疗设施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市高层级医疗设施在主城区具有较强聚集性,在周边乡镇相对缺乏,整体未形成有效覆盖;基层医疗设施相对分散,未达到合理覆盖。据此提出将主城区富余高层级医疗设施向周边乡镇合理化转移,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将疫情常态化防控纳入城市医疗设施规划等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吉林市及东北其他中小城市医疗设施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空间布局 GIS POI数据 吉林市
下载PDF
网红效应下延吉市土特产消费行为研究
6
作者 段莹 申佳琦 李银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48-50,53,共4页
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快速及蓬勃发展的时期,从2023年初,延吉市以“美食之都”“延边公主”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起广大网友关注,明太鱼、辣白菜、朝鲜族服饰等延边朝鲜族特产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些土特产在购物平台上销售订单持续增长。文章... 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快速及蓬勃发展的时期,从2023年初,延吉市以“美食之都”“延边公主”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起广大网友关注,明太鱼、辣白菜、朝鲜族服饰等延边朝鲜族特产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这些土特产在购物平台上销售订单持续增长。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收集相关数据,探究网红效应下消费者对于延吉市土特产的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费商品条件相同下,网红效应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呈正向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城市 消费行为 延吉市 土特产 网红效应
下载PDF
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7
作者 刘一昕 石丹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吉林市是东北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对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个评价指标,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吉林市是东北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对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个评价指标,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而确定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并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吉林市2022—2025年土地生态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安全状况从“较不安全”过渡到“较安全”状态;预测吉林市2022—202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将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仍处于“较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灰色模型 吉林市
下载PDF
四线城市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分析
8
作者 佘昭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四线城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中面临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本研究以吉林市为例,探讨其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经验和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分析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表现和原因,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和现状,吉... 四线城市在公共卫生危机中面临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本研究以吉林市为例,探讨其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经验和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分析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表现和原因,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和现状,吉林市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的模式、策略、问题和效果,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与城市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卫生设施等因素相关。(2)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是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手段和策略。(3)四线城市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存在困难和问题,需要加强治理创新和合作机制。(4)吉林市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在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建议今后加强四线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从多方面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强化公众健康意识和参与,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城市 公共卫生危机 政府 社会协同治理 吉林市 城市发展水平
下载PDF
新常态下吉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9
作者 李文蓉 钟雪 王欣铭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14-16,共3页
2014年,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开始由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转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渐显露,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能够为当下经济转型提供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借鉴国内现有指标体系,通过对3... 2014年,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开始由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转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渐显露,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能够为当下经济转型提供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借鉴国内现有指标体系,通过对3大产业经济现状分析和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涵盖基础素质、法治文明、产业调整、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6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的分级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聚焦关键领域,以数据落实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确地方经济转型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经济新常态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1977~2008年延吉市城市景观格局演变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杜会石 哈斯 李明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8-612,共5页
以延吉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77年、1986年1∶5万地形图,1992年、2001年TM影像,2008年ALOS影像等5期多源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城市景观构成、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斑块分形维数、景观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 以延吉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77年、1986年1∶5万地形图,1992年、2001年TM影像,2008年ALOS影像等5期多源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城市景观构成、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斑块分形维数、景观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进行分析,揭示延吉市近31 a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延吉市景观格局从1977年到2008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建筑用地显著增加,林地、草地显著减少;城市分形维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都呈增加趋势,景观格局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是延吉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驱动力 GIS 延吉市
下载PDF
吉林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 被引量:46
11
作者 梁秀娟 肖长来 +3 位作者 盛洪勋 孟晓路 李生海 赵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40,345,共7页
通过对吉林市1988-2004年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地下水中“三氮”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与其来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灌区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丰水期含量升高、枯水期含量降低;工业污染导致地下... 通过对吉林市1988-2004年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地下水中“三氮”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与其来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灌区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丰水期含量升高、枯水期含量降低;工业污染导致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变化较大,年内丰枯水期变化表现不明显;多年基本表现为地下水中“三氮”不断增高。地下水中“三氮”的增加是土壤和地表水中污染源的增加与补给地下水的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污染源不同、地表水污染、水文地质条件、水土流失、地下水中Fe^2+含量较大对“三氮”迁移转化及其空间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迁移转化 吉林市
下载PDF
吉林延吉盆地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秀云 万传彪 +3 位作者 徐衍彬 焦玉国 孔惠 金玉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7,共9页
本文研究吉林省延吉盆地下白垩统 2个组中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组合。其中铜佛寺组二段是延吉盆地下白垩统产沟鞭藻最丰富的层位。 Vesperopsis cf.zhaodongensis- Vesperopsis tongfosiensis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可能为Hauterivian- Barrem... 本文研究吉林省延吉盆地下白垩统 2个组中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组合。其中铜佛寺组二段是延吉盆地下白垩统产沟鞭藻最丰富的层位。 Vesperopsis cf.zhaodongensis- Vesperopsis tongfosiensis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可能为Hauterivian- Barremian期 ,代表了淡水—微咸水 (偏淡水 )的沉积环境 ,而 Filisphaeridium- Sentusidinium组合的时代属于 Barremian- Aptian早期 ,指示的水体环境为淡水—微咸水 (偏微咸水 )。文中描述了 1新种 ,对 Vesperopsisyanjiensis Mao,Wan et Qi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延吉盆地 沉积环境 早白垩世 沟鞭藻类
下载PDF
近30年吉林市景观格局变化及气候效应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丽 赵丹丹 +2 位作者 刘吉平 陈智文 刘家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5-272,共8页
在ArcGIS、ENVI、Excel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利用景观指数中的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数、聚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对1980年、1995年和2010年的吉林市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间吉林市斑块数量... 在ArcGIS、ENVI、Excel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利用景观指数中的斑块数量、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数、聚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对1980年、1995年和2010年的吉林市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间吉林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周长面积分维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聚集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减少;林地景观面积、草地景观面积一直在减少,湿地景观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旱田景观面积逐渐增加。在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对该区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该区气温上升、降雨量减少。吉林市景观格局变化与气温、降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气候效应 吉林市
下载PDF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初步厘定:证据和意义 被引量:64
14
作者 周建波 韩杰 +3 位作者 Simon A WILDE 郭晓丹 曾维顺 曹嘉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6-398,共13页
本文定义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是指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共同发育的呈弧形展布的高压变质带,具体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黑龙江蓝片岩带和张广才——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 本文定义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是指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共同发育的呈弧形展布的高压变质带,具体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黑龙江蓝片岩带和张广才——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块南缘的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其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形成于晚三叠——早侏罗世(180~210Ma),为佳木斯——兴凯地块向西冲增生而形成的高压变质带;而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由一系列特征性俯冲——增生杂岩组成,包括石头口门——烟筒山红帘石片岩带、呼兰群变质杂岩、色洛河群变质杂岩、青龙村群变质杂岩和开山屯变质杂岩等,形成时代为187~230Ma,峰期为220~230Ma。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曾被认为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东延部分,但是区域构造分析表明,它们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与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相同,均为太平洋板块三叠纪——早侏罗世的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我们将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发育的三叠纪——早侏罗世增生杂岩带作为统一的构造单元来考虑,结合该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压变质带,因此命名为"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简称吉黑高压带"。吉黑高压带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三叠纪——早侏罗世的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的过程,同时该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 黑龙江蓝片岩带 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 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 太平洋板块俯冲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吉林松花江沿岸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雪 李剑 +1 位作者 滕彦国 王金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4-1610,共7页
选用GC/ECD分析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情况,并探讨该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特征及其可能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7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七氯,总有机氯农药... 选用GC/ECD分析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情况,并探讨该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特征及其可能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7种OCP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七氯,总有机氯农药含量为133.15—1263.80 ng.g-1.研究区OCPs的来源解析表明,OCPs主要来自于早期农药的残留及林丹的使用.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中HCHs、DDTs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目前研究区土壤中HCHs、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残留特征 健康风险 吉林市
下载PDF
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研究——以延吉市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南颖 胡浩 +2 位作者 朱锋 陈孝 张冲冲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6,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大,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一定的分布形态,本文通过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的探讨,深化对延吉市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强化对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大,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一定的分布形态,本文通过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的探讨,深化对延吉市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强化对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方法的探索。通过回转半径、缓冲分析、成本路径、网络分析、圈层插值五种方法,对比分析延吉市环城游憩地的分布情况及最佳游憩半径等,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和长短,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城游憩圈层结构研究的深入,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也会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城游憩地 空间结构 分析方法 延吉市
下载PDF
吉林省德惠市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 被引量:45
17
作者 李晓燕 张树文 +1 位作者 王宗明 张惠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9-997,共9页
基于区变量理论,通过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定量研究吉林省中部德惠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土壤有机质的理论模型属于球状模型、全氮和速效钾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磷则属于有基台值的线状模型... 基于区变量理论,通过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定量研究吉林省中部德惠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表明土壤有机质的理论模型属于球状模型、全氮和速效钾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速效磷则属于有基台值的线状模型。空间结构上,有机质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全氮和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属于中等程度,而速效磷则具有弱相关性。四种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具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和全氮的有效变程最大,速效钾次之,速效磷的有效变程最小。受研究区形状、地形及土壤母质区域性差异的影响,速效磷各向同性显著,其他养分各向带状性比较明显。根据空间分异的分析结果,在GIS支持下,采用Kriging和IDW两种插值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自东北向西南有规律地分布;速效磷分布的随机性较强,较前三者结构性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钾 速效磷 全氮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养分 土壤特性 德惠市 结构性特征 吉林省
下载PDF
灰色关联和层次分析法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吉林市为例 被引量:46
18
作者 刘博 肖长来 +1 位作者 田浩然 邱淑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地下水质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结构的非线性系统,可运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参评数据序列与标准数据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其中关联度最大... 地下水质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结构的非线性系统,可运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参评数据序列与标准数据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其中关联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水质等级,即为该地区地下水水质的等级。通过对吉林市G022水井2002-2004年的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MATLAB编程,对吉林市地下水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硬度、铁、锰等7个指标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2002-2004年,该处地下水质由Ⅱ类水逐渐变为Ⅳ类水。水质呈现了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法 层次分析法 地下水质 吉林市
下载PDF
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闫佰忠 肖长来 +2 位作者 刘泓志 危润初 梁秀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4-942,共9页
利用吉林市城区91眼监测井2013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求取地下水污染指数,同时考虑第二松花江两岸地下水污染的非连续性,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分区插值,然后叠加融合得出城区地下水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吉... 利用吉林市城区91眼监测井2013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求取地下水污染指数,同时考虑第二松花江两岸地下水污染的非连续性,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分区插值,然后叠加融合得出城区地下水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采用CM模型和SLM模型提取监测井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最后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城区地下水污染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江北片区和中心片区较为严重;在考虑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下,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为沿地下水流向方向500m;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其中传统工业用地、居民和商业用地、城市交通设施用地为主要因素,其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τ值分别为0.248、0.174、0.143;在各研究片区,该3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城市土地类型 地下水污染指数 空间分布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及其特征成因分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李汝资 宋玉祥 +1 位作者 李雨停 于婷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8,共9页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 分析、界定资源型城市不同转型阶段内涵及特征,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识别体系。引入具有隶属函数性质的分段函数模型,识别转型阶段、分析转型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转型效果均有所提升,总体进入基本转型阶段,经济转型特征最为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差异显著,其中石油类城市转型较好,森工类、煤炭类城市转型较差,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其他城市转型难度大;同时城市的资源依赖特征仍然突出。评价结果符合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最后从中央政策、产业基础与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地方财政等方面分析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特征成因,并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阶段识别 分段函数 转型特征 吉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