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 is Found in Yanqi Basin in Xinjiang
1
作者 Xiao Bo 《China Oil & Gas》 CAS 1995年第2期37-37,共1页
OilisFoundinYanqiBasininXinjiang¥XiaoBoYanqiBasinissmallintermountainbasinofTianshanMountainswithareaof13000... OilisFoundinYanqiBasininXinjiang¥XiaoBoYanqiBasinissmallintermountainbasinofTianshanMountainswithareaof13000km2Thesediment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is Found in yanqi basin in Xinjiang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时序数据的新疆焉耆盆地农作物遥感识别与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旭辉 玉素甫江·如素力 +2 位作者 仇忠丽 亚夏尔·艾斯克尔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2-683,共12页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多...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MR)模型优选特征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5种分类模型和5种样方分割方案进行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通过目视解译和混淆矩阵对比分析分类结果,确定最佳分类方案。结果表明:(1)所有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均在92.20%和0.9037以上,说明在PIE平台中使用SVM算法提取农作物信息是可行的。(2)SVM-有红边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为93.77%和0.9236,比SVM-无红边方法提高了0.96%和0.0120。(3)相比于SVM-有红边方法,植被指数的引入提高了SVM-RF、SVM-MR和SVM-See5.0的OA和Kappa系数。(4)5种分类模型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的大小关系为:SVM-RF>SVM-MR>SVM-See5.0>SVM-有红边>SVM-无红边,表明红边波段和植被指数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农作物识别的精度,其中SVM-RF(8:2)为最佳分类模型,OA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72%和0.9866。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快速获取大尺度干旱区农作物信息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Sentinel-2 支持向量机 PIE-Engine Studio 焉耆盆地
下载PDF
干旱绿洲区包气带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及运移机制——以新疆焉耆盆地为例
3
作者 陈振宇 赵禹 +4 位作者 白金 赵寒森 梁楠 刘拓 姚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7-1872,共16页
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了解包气带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及垂向运移机制对科学防治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化采集新疆焉耆盆地2 m深度剖面土壤,测定样品机械组成和8种盐分离子含量... 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了解包气带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及垂向运移机制对科学防治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化采集新疆焉耆盆地2 m深度剖面土壤,测定样品机械组成和8种盐分离子含量,计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包气带土壤盐分离子垂向分布特征,对包气带土壤质地与水盐运移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博湖剖面包气带土壤主要为非盐渍土,土壤盐分主要受开都河下游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矿化度控制,阴阳离子比值约为2∶5,盐分类型主要为Ca^(2+)—HCO_(3)^(2-)和Na^(+)—SO_(4)^(2-)型;焉耆剖面包气带土壤普遍为重度盐渍土,土壤盐分受到开都河下游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自身包气带盐分的综合影响,阴阳离子比值约为1∶2,盐分类型主要为Ca^(2+)—SO_(4)^(2-)型和Na^(+)—Cl^(-)型。土壤分形维数和黏粒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显著负相关,包气带土壤盐分与分形维数间相关性不明显,主要受到土壤粒径组成及其所处深度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博湖包气带土壤质地由表层至深部逐渐变粗,盐分含量呈现出在0~80 cm深度的表层和125~200 cm的底部波动大,80~125 cm稳定的变化趋势,盐分离子主要聚集在约30 cm深度粉质黏壤土与粉质黏土层的交界处。土壤盐分运移大致可划分为交互作用段(0~80 cm)、平衡段(80~125 cm)和地下水扰动段(125~200 cm)3个部分,蒸发作用影响深度约80 cm。焉耆包气带土壤质地由表层至深部逐渐变细,随深度的增加,盐分含量和波动程度均逐渐减小,盐分离子主要聚集在0~10 cm表土层。盐分运移大致可划分为盐分离子上升段(0~120 cm)和平衡段(120~200 cm)两个部分,蒸发作用影响深度约为120 cm。上细下粗型的包气带土壤质地组成是抑制土壤盐渍化较为理想的分布模式,对于焉耆剖面类型可先采取灌溉压盐,然后进行约40 cm深度的翻耕,博湖剖面类型可直接采取50 cm左右深度的深耕,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盐渍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质地 盐分离子 分形维数 运移机制 焉耆盆地
下载PDF
地源硒水平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董洁 火顺利 +3 位作者 赵双印 叶远荣 蔡恩格力 赵禹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36-41,共6页
以焉耆盆地主栽的5个加工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焉耆盆地富硒土壤分布较广的焉耆县域内选取5块不同地源硒水平(Se0.309、Se0.349、Se0.400、Se0.408、Se0.495)的耕地为试验地点,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地源硒水平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 以焉耆盆地主栽的5个加工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焉耆盆地富硒土壤分布较广的焉耆县域内选取5块不同地源硒水平(Se0.309、Se0.349、Se0.400、Se0.408、Se0.495)的耕地为试验地点,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地源硒水平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为焉耆盆地天然富硒土壤上生产富硒番茄产品、提高加工番茄品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随着地源硒水平的增高,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硒含量、番茄红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变化趋势不同。‘屯河1015’、‘屯河5501’硒含量呈增加趋势,‘屯河3501’、‘屯河17’番茄红素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屯河17’还原糖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总酸含量增加明显,‘屯河1943’、‘屯河5501’糖酸比呈下降趋势,‘屯河17’糖酸比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中的地源硒水平梯度较小,需进一步扩大地源硒水平梯度,验证不同加工番茄硒含量、番茄红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等品质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硒 加工番茄 品质 焉耆盆地 富硒番茄
下载PDF
焉耆盆地冬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5
作者 陈晓燕 赵战成 +2 位作者 迪丽娜孜·依米提 李红玉 冯晓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利用焉耆盆地6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空间插值技术对气候要素指标进行栅格划,结合区划指标等级进行重分类,最终获得焉耆盆地冬小麦适宜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结果表明:冬小麦适宜种植区分布在盆地四周地势相... 利用焉耆盆地6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空间插值技术对气候要素指标进行栅格划,结合区划指标等级进行重分类,最终获得焉耆盆地冬小麦适宜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结果表明:冬小麦适宜种植区分布在盆地四周地势相对较高的沿山区域和沿山沟谷地带;较适宜区分布在盆地环博斯腾湖大部分传统农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冬小麦 气候区划 焉耆盆地
下载PDF
焉耆盆地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八道湾组圈闭发育模式及勘探潜力
6
作者 张仲培 齐育楷 +3 位作者 王瀚洲 金芸芸 黄帅博 常文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源岩层系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对构造背景和在大面积斜坡背景下的圈闭发育模式认识不清。通过恢复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八道湾组沉积前古地貌,利用井震结合建立了古地貌控制下... 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源岩层系油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对构造背景和在大面积斜坡背景下的圈闭发育模式认识不清。通过恢复焉耆盆地北部凹陷八道湾组沉积前古地貌,利用井震结合建立了古地貌控制下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格架约束下开展了沉积体系展布和刻画,明确了圈闭发育模式及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八道湾组沉积前发育了多级构造坡折带,控制了八道湾组地层展布及沉积样式,坡折带之下发育低位体系域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发育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富泥沉积体系;古地貌坡折控制下八道湾组共发育2种类型的隐蔽圈闭,古隆起与湖平面耦合控制下,低位砂体配置上覆湖侵泥岩可形成地层-岩性圈闭。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浊积砂岩可形成透镜体圈闭,四十里城斜坡区发育厚层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坡折带控制的2类圈闭群具有源储紧邻、高效充注、保存条件优越的特征,是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研究成果为焉耆盆地及周边盆地八道湾组的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宝浪苏木构造带—四十里城斜坡带 八道湾组 沉积体系 坡折带 隐蔽圈闭
下载PDF
焉耆盆地土壤养分系统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盛洋 刘维忠 刘新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5-307,共13页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响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焉耆盆地的气候、耕地利用强度(LUI)和土壤养分数据,采用敏感性、贡献率和GIS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揭示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响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焉耆盆地的气候、耕地利用强度(LUI)和土壤养分数据,采用敏感性、贡献率和GIS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变化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焉耆盆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气温倾向率为3℃/(10a),降水量倾向率为39 mm/(10a)),LUI微幅上升;土壤养分系统对气候和LUI变化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响应差异。土壤养分系统对气温变化敏感性的空间异质性更高,对LUI变化敏感性更具有响应深度;气候和LUI对土壤养分系统变化的贡献率空间分异明显,并且LUI的贡献率大于气候;土壤养分系统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布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耕地利用活动相互调节和空间分异的综合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土壤养分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耕地精准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系统 气候变化 敏感性 适应性 空间分异特征 焉耆盆地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农田耗水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一飞 杨鹏年 +4 位作者 汪昌树 寇鑫 谭翻 徐杰 王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0-741,共12页
西北干旱地区受监测资料匮乏等因素,难以实现区域尺度的水资源消耗效用评价。使用MODIS遥感数据驱动混合双源梯形蒸散发模型(HTEM),对焉耆盆地陆面蒸散发的时空过程进行了连续模拟,并对灌区耗水量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1)2013—202... 西北干旱地区受监测资料匮乏等因素,难以实现区域尺度的水资源消耗效用评价。使用MODIS遥感数据驱动混合双源梯形蒸散发模型(HTEM),对焉耆盆地陆面蒸散发的时空过程进行了连续模拟,并对灌区耗水量进行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1)2013—2020年焉耆盆地灌区多年平均蒸散发为624.4 mm,其中作物生育期4—10月蒸散发占全年的89.6%。(2)焉耆盆地灌区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多年平均分别为508.9 mm和115.5 mm,各占总蒸散发的81.5%和18.5%。(3)焉耆盆地灌区多年平均蒸散发耗水量13.82×10^(8)m^(3),其中高效、中效和低效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81.5%、5.6%和12.9%,且耗水有效性与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在区域尺度以时空连续的方式揭示了焉耆盆地灌区蒸散发水分消耗的有效性,可为干旱区水资源管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HTEM模型 耗水有效性 焉耆盆地
下载PDF
基于RMP分析的葡萄酒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焉耆盆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光 苗莉 李妍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0期126-131,135,共7页
焉耆盆地是新疆特色葡萄酒庄的聚集地,葡萄酒庄旅游资源开发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研究采用RMP分析方法,从资源R性、市场M性和产品P性三个维度梳理焉耆盆地葡萄酒庄旅游资源,从而明确葡萄酒庄旅游资源开发的模... 焉耆盆地是新疆特色葡萄酒庄的聚集地,葡萄酒庄旅游资源开发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研究采用RMP分析方法,从资源R性、市场M性和产品P性三个维度梳理焉耆盆地葡萄酒庄旅游资源,从而明确葡萄酒庄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焉耆盆地葡萄酒庄旅游资源禀赋高,适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旅游业态。应当结合“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建立系统规划、梯次推进、相互联动的葡萄酒庄旅游发展方案。结合游客需求偏好和数量进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促进葡萄酒庄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葡萄酒庄 RMP分析 资源开发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周成虎 罗格平 +4 位作者 李策 汤奇成 励惠国 王钦敏 H.Fukui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23,共10页
文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 1 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 :近 40年来 ,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力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 ,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博斯腾湖迅速... 文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 1 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 :近 40年来 ,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力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 ,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博斯腾湖迅速演变为微咸湖 ,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 ,指出尽管近 1 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环境变化 湖水位 人类活动 绿洲 开发 作用机制 干旱区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邱荣华 陈文礼 +2 位作者 林社卿 杜耀斌 渠渝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 ,建立了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 ,将其划分为 4个层序 ,继而分析了各个层序的地层特征、层序演化及各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 .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中生代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 ,盆地总体上以河流—湖泊沼...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 ,建立了焉耆盆地中生界层序地层格架 ,将其划分为 4个层序 ,继而分析了各个层序的地层特征、层序演化及各个体系域的沉积体系展布 .研究表明 ,焉耆盆地中生代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 ,盆地总体上以河流—湖泊沼泽相的浅水沉积为主 ,湖泊水体深度不大且分布范围有限 ;层序Ⅲ的水进体系域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时期 ,构成了本区良好的盖层 ;通过层序构成分析 ,探讨了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及区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隐蔽圈闭 沉积体系 中生界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3 位作者 梁川 尹钟 鲍正德 钱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7-1406,共10页
地下水资源是焉耆盆地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深入研究焉耆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及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bbs图阐明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大... 地下水资源是焉耆盆地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深入研究焉耆盆地地下水演化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及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bbs图阐明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大气降水、蒸发浓缩和岩石风化作用等),平原区采样点主要分布在Gisbbs图的右上角及中部左侧,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受风化、蒸发浓缩作用影响,且受大气降水作用影响较小;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以及岩盐、石膏等蒸发岩的风化溶解是平原区地下水主要离子来源,应用PHREEQC地球化学模拟软件计算了平原区各矿物饱和指数,大部分采样点方解石与白云石未达到饱和状态;随着平原区地下水中的TDS和Cl-浓度的逐渐升高,Mg^(2+)在地下水中的富集受到了白云石沉淀过程的限制,而Ca^(2+)的含量随TDS的增大而持续增加,并结合平原区2011年与2014年地下水水化学Piper三线图,平原区地下水大部分呈Ca·Na型或者Ca·Mg型;地下水ORP值均为正值,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处于氧化状态;根据离子比例法,γNa+/γ(Na++Ca^(2+)+Mg^(2+))比值深层承压水>潜水>浅层承压水,表明平原区地下水阳离子交换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深层承压水、潜水、浅层承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演化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焉耆盆地平原区 新疆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时空演化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曾妍妍 李巧 杜明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2014年在焉耆盆地平原区设置42个采样点,采集42组地下水样本,测定样本中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及阴阳离子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及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时空动态。结果... 为研究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2014年在焉耆盆地平原区设置42个采样点,采集42组地下水样本,测定样本中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及阴阳离子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及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时空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与2014年地下水TDS总体存在显著差异性;对地下水中TDS与宏量阴、阳离子组分及p H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地下水TDS与SO42-、Cl-、K++Na+、Mg2+、Ca2+具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717~0.964之间,与宏量阴离子SO42-、Cl-相关性明显大于阳离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及0.964。在时间尺度上,1983-2014年地下水TDS均值整体呈现先升高再有所降低而后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均值由1983年305.0 mg/L上升至1999年1773.1 mg/L后又降低至2014年589.44 mg/L;在空间尺度上,1999-2014年地下水TDS〈1 g/L区域面积变化呈增加的趋势,面积由1999年2 011.7 km2增加至2014年2 229.3 km2,与1999-2014年地下水TDS均值呈下降趋势相对应。研究区地下水TDS变化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是地下水水位由2000年4.98 m下降至2014年7.34 m,地下水水位下降促使土壤及其下层沉积物中的钙、镁易溶盐、难溶盐及交换性钙镁由固相向水中转移使更多的钙镁离子进入地下水中,使地下水TDS增高,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中溶质浓缩也会造成TDS增高;二是生活及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大量Cl-、SO42-和部分Mg2+、Ca2+进入地下水中,造成TDS升高,这与TDS中Cl-和SO42-占主导地位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化学特性 TDS 焉耆盆地平原区 时空变异
下载PDF
焉耆盆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0
14
作者 海米提·依米提 祖皮艳木·买买提 +1 位作者 李建涛 李新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3-1530,共8页
通过采集干旱区典型绿洲-焉耆盆地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中10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来源及其污染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 通过采集干旱区典型绿洲-焉耆盆地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其中10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来源及其污染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重金属Zn、Pb、Cu、Ni、As和Cr的最大值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超标率分别为8%、7%、11%、9.2%、12%和8.1%.统计分析表明焉耆盆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Mn>Zn>Cr>Ni>Cu>Co>Pb>As>Cd>Hg.研究表明焉耆盆地土壤中重金属Zn、Pb、Hg、Cu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重金属Mn、Co、Cd、Cr、Ni、As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自然地质背景;污染指数评价表明焉耆盆地土壤中10种重金属均未出现污染状况,处于较低的生态风险,但土壤中重金属Pb、Zn、Hg的含量在部分地区相对较高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评估 焉耆盆地
下载PDF
节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以新疆焉耆盆地为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靳孟贵 刘延锋 +1 位作者 董新光 周金龙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4,共4页
针对我国北方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大、分布广、控制难的问题 ,通过分析新疆焉耆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潜水位动态、农田排水特征 ,认为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 ,造成肥料流失 ,降低产量 ,而且污染水体 ,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提出了推广节水... 针对我国北方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大、分布广、控制难的问题 ,通过分析新疆焉耆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潜水位动态、农田排水特征 ,认为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 ,造成肥料流失 ,降低产量 ,而且污染水体 ,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污染 节水灌溉 焉耆盆地 新疆 水资源
下载PDF
焉耆盆地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杜金龙 靳孟贵 +1 位作者 欧阳正平 刘延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为查明焉耆盆地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土壤样本含盐量及颗粒组成测试,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剖面分为3种类型——均布型、表聚型和振荡型,均布型剖面含盐量最低且分布均匀,表聚型剖面盐分表... 为查明焉耆盆地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土壤样本含盐量及颗粒组成测试,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剖面分为3种类型——均布型、表聚型和振荡型,均布型剖面含盐量最低且分布均匀,表聚型剖面盐分表聚特征最明显(表聚系数4.20),振荡型剖面含盐量高且变异程度大(变异系数82.4%);土样类型中粉质壤土最多(占70.8%),颗粒组成中粉粒平均含量最高(57.1%);均布型剖面盐分与粘粒含量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0.560),为极显著正相关;振荡型剖面盐分与砂粒含量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0.639),呈极显著负相关;表聚型剖面盐分与颗粒组成无明显关系.结合各类剖面分布区域可知,在砂粒含量与盐分含量较低的非盐渍化地带,土壤盐分分布主要受粘粒含量影响;砂粒含量与盐分含量较高的盐渍化地带,土壤盐分分布主要受砂粒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剖面 颗粒组成 Spearman等级相关 焉耆盆地.
下载PDF
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柳广弟 张仲培 +2 位作者 陈文学 陈文礼 林社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 ,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 ;三... 通过对焉耆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油气成熟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储集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综合分析盆地的成藏期次。焉耆盆地八道湾组烃源岩的两次主要生、排烃作用发生在侏罗纪末期和早第三纪 ,白垩纪为生烃停止期 ;三工河组砂岩溶蚀孔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 10 1~ 13 0℃ ,与侏罗纪晚期三工河组储集层温度相当 ,表明这些包裹体主要是侏罗纪晚期以压溶和溶蚀作用为主的晚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储集层自生伊利石的K/Ar同位素年龄分布主要为 170~ 14 0Ma和 12 0~ 10 0Ma ,第一期反映侏罗纪晚期的成藏作用 ,第二期与白垩纪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有关。三工河组原油、八道湾组原油的αααC2 9甾烷 2 0S/ (2 0S + 2 0R)比值平均为 0 .49和 0 .45 ,C2 9甾烷 ββ/ (αα + ββ)比值平均为 0 .46和 0 .40 ,表明原油生成和成藏时烃源岩的Ro 值约为 0 .7%~ 1.0 % ,与生烃凹陷八道湾组烃源岩在侏罗纪末的成熟度相当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 -5 1.80‰~ -4 1.5 3‰ ,成熟度比原油更低 ,形成时间更早。综合分析认为 ,焉耆盆地曾发生两期成藏作用 ,第一期是侏罗系埋深最大的侏罗纪晚期 ,为主要成藏期 ;第二期是侏罗系二次埋藏的第三纪。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八道湾组 烃源岩 生烃史 油气成藏期次
下载PDF
焉耆盆地林地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初探 被引量:13
18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5 位作者 张静文 焦淑萍 努尔古 克热曼 韩新伟 吉利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85-2091,共7页
【目的】探索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防治焉耆盆地林地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防治效果,为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林地中随机选择受光肩星天牛危害准噶尔1#杨,砍伐后依次从... 【目的】探索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防治焉耆盆地林地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防治效果,为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林地中随机选择受光肩星天牛危害准噶尔1#杨,砍伐后依次从下向上按照30cm分段并编号,剖开检查各段中的幼虫数量并分别记录,统计幼虫在树干中的分布高度。分别定量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统计防治效果。【结果】光肩星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高度1.20—4.50m。花绒寄甲在片林和行道树释放区的防效分别为66.32%-88.19%、48.34%~79.62%,花绒寄甲成虫释放于树干基部和树干胸径部的防效为55.12%~88.19%,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区防效分别为48.34~80.75%、65.88%~67.42%。【结论】在焉耆盆地林地片林、行道树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3.82%和76.85%;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为65.88%和67.42%,利用花绒寄甲可有效控制焉耆盆地林地光肩星天牛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花绒寄甲 光肩星天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新月 李永林 +3 位作者 何明喜 田纳新 南红丽 陈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三大旋回。从三叠纪到中侏罗世早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体系基本为冲积扇或河流(潮湿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浅湖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中期为河流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中生代 沉积盆地 演化 古气候 古地势
下载PDF
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柳广弟 张仲培 +2 位作者 陈文学 杨道庆 李永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3,28,共5页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型盆地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 ,中下侏罗统为主要储集层。盆地曾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强烈沉降、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强烈抬升和第三纪的再次沉降。因此 ,造就了侏罗纪末期和第三纪两次主要...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型盆地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 ,中下侏罗统为主要储集层。盆地曾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强烈沉降、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强烈抬升和第三纪的再次沉降。因此 ,造就了侏罗纪末期和第三纪两次主要的成藏期。侏罗系油气系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演化阶段 ,即侏罗纪末原生油气系统形成阶段、白垩纪油气系统调整破坏阶段和第三纪油气系统调整再生阶段。侏罗纪末期是盆地主要成藏期 ,当时古油田的分布主要受流体势的控制 ,由于白垩纪的调整和破坏 ,到第三纪油气发生了再次充注 ,但油气系统的南北分异使盆地北部油气资源丰富 ,且以背斜油气藏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侏罗系 油气系统 特征 演化 烃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