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瑞婧 纪友亮 +8 位作者 马铮涛 万宏峰 杨栋吉 季汉成 鲍志东 周勇 房超 鲁锴 刘金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97,共18页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其岩溶热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对于雄安新区清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前人已经对该区雾迷山组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古岩溶、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征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丰富,研究其岩溶热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对于雄安新区清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前人已经对该区雾迷山组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古岩溶、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征做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该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的成储机制、特别是3期岩溶等成岩特征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对雄安新区雾迷山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雾迷山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和构造缝—构造溶蚀缝,热储孔渗变化较大;(2)雄安新区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3种溶蚀作用,包括同生—准同生溶蚀、表生溶蚀和埋藏溶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3)根据构造演化、岩心及测井资料,将表生溶蚀作用划分为3期,分别是芹峪期、印支期和燕山—喜山期。芹峪期雾迷山组局部出露遭受淋滤,形成的溶孔经后期改造后不易识别;印支期大部分区域抬升并遭受淋滤,形成高孔渗储集层,后期遭受了进一步改造;燕山—喜山期是雄安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表生岩溶作用形成期,对前期的储集层进一步淋滤、改造,形成大范围的优质储集层。最后提出了雄安新区雾迷山组优质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与模式,指出了岩溶热储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雾迷山组 岩溶热储 压实胶结 表生溶蚀 燕山—喜山期
下载PDF
大别造山带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岩浆岩石学证据 被引量:52
2
作者 戴圣潜 邓晋福 +3 位作者 吴宗絮 赵海玲 陈江峰 杜建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在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研究了大别地区燕山期岩浆岩,重新划分了该区燕山期岩浆作用期次,发现大别地区在燕山期存在一个完整的造山岩浆旋回。首次提出本区燕山晚期岩浆岩为双峰式组合,与燕山早期岩浆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组合一起构成... 在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研究了大别地区燕山期岩浆岩,重新划分了该区燕山期岩浆作用期次,发现大别地区在燕山期存在一个完整的造山岩浆旋回。首次提出本区燕山晚期岩浆岩为双峰式组合,与燕山早期岩浆岩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组合一起构成一个从挤压到伸展的造山岩浆旋回,成为燕山期造山的重要佐证。岩浆岩成因特点揭示出本区的岩石圈结构在燕山期存在一个从双倍陆壳到正常陆壳的过程,深部地质过程则是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的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燕山期 造山作用 岩浆岩 底侵作用 拆沉作用
下载PDF
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构造背景及其意义 被引量:43
3
作者 袁峰 周涛发 +3 位作者 范裕 岳书仓 朱光 侯明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0-1134,共5页
对比研究了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背景。皖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而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拉张向挤压过渡的构造背景;幔源岩浆直接参与到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岩... 对比研究了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背景。皖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而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形成于拉张向挤压过渡的构造背景;幔源岩浆直接参与到赣东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岩作用中,而皖南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成岩物质主要为壳源;这种差异是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岩浆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而皖南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燕山期 构造背景 江南隆起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被引量:52
4
作者 杜建国 戴圣潜 +2 位作者 莫宣学 邓晋福 许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1-560,共10页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的“再活化”的表现。燕山期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岩浆作用有关的矿种组合表征它也是深达地幔的岩石圈尺度不连续,实质上岩石圈尺度不连续为区内的重要控岩、控矿构造,而燕山期挤压加厚环境中形成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Cu,Au组合、橄榄安粗岩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Fe,S组合是岩浆成矿受壳幔相互作用和幔源物质贡献等因素控制的直接反映。同时,文中还利用了Nd-Sr同位素示踪体系对区内中、新生代地幔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了中-新生代岩石圈/软流圈发生了灾变事件,区内晚中生代属富集型地幔(EMⅡ),火成岩为富集型地幔(EMⅡ)与亏损地幔(DM)或下地壳(IC)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生代则成为亏损型地幔(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不连续 燕山期再活化 火成岩岩石组合 成岩成矿背景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热供给的初步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翠 邓晋福 +4 位作者 苏尚国 罗照华 赵国春 周肃 赵兴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大陆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形成之后,还可能再次有对流地幔的注入,对原有的陆壳和地幔岩石圈进行改造。华北克拉通于新太古—古元古代形成的陆壳和大陆根,在侏罗纪—白垩纪(J—K)的燕山期遭受重大改造,有对流地幔的一次重要注入。一维的数值... 大陆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形成之后,还可能再次有对流地幔的注入,对原有的陆壳和地幔岩石圈进行改造。华北克拉通于新太古—古元古代形成的陆壳和大陆根,在侏罗纪—白垩纪(J—K)的燕山期遭受重大改造,有对流地幔的一次重要注入。一维的数值模拟表明:(1)在1GPa条件下,1250℃底侵玄武岩对于初始温度400℃的英云闪长岩围岩的加热,并达到使其发生局部熔融作用,其纯的熔融量与纯的底侵玄武岩岩浆结晶的厚度的比值约为0·12;假设仅有25%的熔浆能够分离出来,则能够分离出的熔浆量与底侵玄武岩结晶总量比约为0·03。由此可以推测,如果要产生总量为1km厚的花岗岩的岩基需要33·3km的底侵玄武岩岩浆的全部结晶来提供热通量。而33·3km的底侵玄武岩岩浆可能需要约333km的软流圈物质参与(假设10%的局部熔融,并且全部熔体均能分离出来)。(2)华北克拉通燕山期玄武岩的喷发和地壳浅部辉长岩侵入体的发育,说明底侵的玄武岩岩浆不可能全部固结,从模拟的角度说明,燕山运动需要非常大量的底侵玄武岩岩浆和热通量的注入,才能诱发现今所观察到的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文中数值模拟工作对进一步理解“燕山运动”发生的深部背景即来源于软流圈的贡献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燕山期 数值模拟 热通量(heat fluxes) 软流圈
下载PDF
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的构造特征及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17
6
作者 庄建建 杨风丽 赵文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482,共8页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 在深入探讨下扬子区印支—早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HELL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该时期下扬子区的构造应变率和块体位移速率。结果表明: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相接地带为强压应力区,南黄海东部为强张应力区,而苏鲁造山带及江绍断裂带为压扭应力区。下扬子地块应变率大小为5.0×10-15/s~1.0×10-14/s,块体位移速率约50mm/a。在该应力场控制下,下扬子地块表现出大规模的南北"对冲"推覆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SHELLS有限元 应变率 印支—早燕山期 下扬子区
下载PDF
川东南褶皱带洞岩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及其构造变形时代 被引量:7
7
作者 龚银杰 张遵遵 +3 位作者 陈立波 金世超 甘金木 漆双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96,共12页
重庆西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位于川东南褶皱带中,为一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预测Zn金属量10.14万t。矿(化)体主要沿NNE向、NWW向断层呈脉状分布,或沿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分布。赋矿围岩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川东南褶皱带中这一类型铅锌矿床的形... 重庆西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位于川东南褶皱带中,为一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预测Zn金属量10.14万t。矿(化)体主要沿NNE向、NWW向断层呈脉状分布,或沿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分布。赋矿围岩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川东南褶皱带中这一类型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以及与NNE向断层相互关系研究薄弱。本文运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测得洞岩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157.7±3.3) Ma,表明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为晚侏罗世。闪锌矿(87Sr/86Sr)i值为0.71347,远高于早期及同期沉积碳酸盐比值,可能与大气淡水加入有关。川东南褶皱带为推覆-滑脱的薄皮构造,褶皱变形的主要时期为中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早期。洞岩闪锌矿的Rb-Sr等线年龄与上述构造变形时代一致,说明矿床的形成与早燕山构造变形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Rb-Sr定年 铅锌矿 燕山期 地质调查工程 川东南褶皱带
下载PDF
侏罗-白垩纪地球圈层演化节律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本培 张世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5-74,共10页
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年多学科研究新成果,结合东亚燕山构造阶段经典地区陆相地层特征,重点评述了全球中侏罗至早白垩世地质年代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国际海相分阶、二级层序地层界面、磁性地层和较合理的同位素年龄值相协调的陆相地层... 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年多学科研究新成果,结合东亚燕山构造阶段经典地区陆相地层特征,重点评述了全球中侏罗至早白垩世地质年代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国际海相分阶、二级层序地层界面、磁性地层和较合理的同位素年龄值相协调的陆相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以及地外宇宙圈演化节律和耦合关系,指出本阶段中地球各圈层演化节律间的一些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显示了地球历史节律中规律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白垩纪 地球圈层 演化节律 相互关系
下载PDF
黔东松桃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研究——以高地超大型锰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小峰 杨坤光 +1 位作者 钱山 袁良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黔东松桃地区构造格局主要是受到燕山运动影响形成。燕山早期,区内处于SEE—NWW向区域挤压收缩,形成了NNE—SSW向褶皱和断裂。下寒武统杷榔组—变马冲组地层和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地层作为两套滑脱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滑脱作用,滑脱... 黔东松桃地区构造格局主要是受到燕山运动影响形成。燕山早期,区内处于SEE—NWW向区域挤压收缩,形成了NNE—SSW向褶皱和断裂。下寒武统杷榔组—变马冲组地层和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地层作为两套滑脱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起到滑脱作用,滑脱层内褶皱变形强烈,以大量紧闭、顶厚不协调褶皱为主要构造样式,而其上、下岩层则以断块或宽缓褶皱变形为主,以软弱层为界面,其上、下岩层发生逆冲滑脱作用,形成了区内隔槽式褶皱的构造样式。燕山晚期,区内处于NNE—SSW挤压为主,形成了区内NWW向小型褶皱和断裂,同时燕山晚期构造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导致早期NNE向褶皱枢纽呈波状起伏,轴迹弯曲,部分地区形成了构造穹窿和构造盆地,部分早期断层呈左行走滑性质。在燕山早、晚两期构造作用下,高地矿区含锰岩系作为软弱滑脱层,向猴子坳向斜的核部进行滑脱聚集,使其在向斜的核部富集,翼部相对减薄。同时,由于犁式正断层的存在,也影响了锰矿层的保存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构造特征 犁式正断层 高地锰矿床 贵州松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燕山运动期断裂控藏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俊榜 李培俊 +1 位作者 胡智 刘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1,共7页
准东地区是准噶尔盆地主要油气富集区带之一,它在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系统。为查明该地区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洞悉断裂控藏机理,从研究区已知油气藏解剖入手,对控藏断裂特征进行... 准东地区是准噶尔盆地主要油气富集区带之一,它在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系统。为查明该地区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洞悉断裂控藏机理,从研究区已知油气藏解剖入手,对控藏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后指出,准东地区油气藏与断裂相伴而生、关系密切;在研究区众多断裂中,燕山运动期断裂对油气藏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地区成藏条件的空间配置以及成藏期次与构造演化的匹配关系决定了燕山运动期断裂作为油气输导通道的有效性,并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相对于燕山运动期断裂而言,先期(海西运动期、印支运动期)断裂形成过早,烃源岩尚未成熟,后期(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多造成原生油藏的调整和破坏,均与现今油气藏分布关系不明显,而研究区油气成藏和分布明显受燕山运动期断裂的控制。这一新认识对准东地区今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 断裂期次 燕山运动 断裂控藏 输导通道
下载PDF
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地区荆山岩体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邱瑞龙 徐祥 黄德志 《安徽地质》 199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地区广泛分布的一套花岗质岩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太古代蚌埠期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鉴定发现,无论是岩石类型组合,岩石结构特征,还是岩体与围岩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都表明其具有岩浆侵位及分... 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地区广泛分布的一套花岗质岩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太古代蚌埠期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鉴定发现,无论是岩石类型组合,岩石结构特征,还是岩体与围岩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都表明其具有岩浆侵位及分异演化特征。尤其是从荆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黑云母中所获Ar - Ar 同位素年龄数据, 更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混合花岗岩为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山岩体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燕山期
下载PDF
四川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差异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寇林林 张森 钟康惠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认为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是构造-岩浆-热液形成的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诱发的陆内造山有关.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是构造-岩浆-热液运移路... 通过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认为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是构造-岩浆-热液形成的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诱发的陆内造山有关.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是构造-岩浆-热液运移路径所在地质环境的差异所致,反映了双会地区在复杂地质演化过程中,沿构造带走向所形成的地质环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差异 地质环境差异 构造-岩浆-热液 晚燕山—喜马拉雅期 会理-会东地区 四川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油气成藏期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浩 苟红光 +1 位作者 梁桂宾 龚璇 《吐哈油气》 2001年第4期26-31,103,共7页
本文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物质基础—有机质显微组分进行研究,认为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组分为腐泥无定形体,以油气成藏期基本概念为依据,沿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这一主线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分析,... 本文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物质基础—有机质显微组分进行研究,认为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组分为腐泥无定形体,以油气成藏期基本概念为依据,沿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这一主线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油气成藏关键时期为晚燕山期,对重塑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二叠系裂缝性储层裂缝含油性、有效性研究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必将有助于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显微组分 腐泥无定形体 油气成藏期 晚燕山期
下载PDF
浙东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4
作者 陈三元 毛建仁 薛怀民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1年第4期60-71,共12页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Ga/Al比值高,LREE/HREE比值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V”型,δEu强烈亏损;是下地壳残留的麻粒岩相较低程度部分熔融或是早期部分熔融形成Ⅰ型岩浆之后残余的亏损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Ⅰ型花岗岩是由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母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中上陆壳物质发生混染和分离结晶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新进展
15
作者 王佳鑫 吴德海 +1 位作者 王哲 龚闻敏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7期85-87,共3页
为了系统认识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在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年代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该区岩体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岩石成因及演化、形成时代的... 为了系统认识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岩浆作用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在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年代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该区岩体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岩石成因及演化、形成时代的厘定、构造环境及动力学机制与成矿关系等方面讨论了近几年该区在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研究进展,发现该区成矿系类的划分发生了新变化,被归入华南成矿的第五系列,时代的厘定更加精确,成矿物质可能起源于同一源区,并受到了构造环境边界及多期次动力学活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云开 早燕山构造亚阶段晚期 岩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河南省嵩县小公峪矿区构造破碎带型金矿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克剑 刘传权 周红春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8年第2期9-14,共6页
通过对金矿特征分析,认为小公峪矿区金矿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根据硫、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该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浆,成因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型中低温矿床。
关键词 金矿特征 构造破碎带 成因分析 燕山期花岗岩浆
下载PDF
洮南西部胡力吐—牛栏山一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建民 王科潞 赵在胜 《吉林地质》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洮南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目前所发现的矿产以铜、铅锌为主,矿床规模均较小。本文通过对以往地质资料的分析和再认识,对该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期望能对以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燕山早期晚阶段 斑岩型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华南地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志菲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燕山期是中国最重要最为强烈的岩浆活动期,通过总结前人对华南地区燕山晚期的研究,发现其岩浆活动可分为2个时间段,晚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晚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武夷山以西地区。通过... 燕山期是中国最重要最为强烈的岩浆活动期,通过总结前人对华南地区燕山晚期的研究,发现其岩浆活动可分为2个时间段,晚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晚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武夷山以西地区。通过SiO2-Alk图解与AFM图解以及Sr、Nd、Pb同位素对岩石类型与来源进行划分,并根据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规律与燕山晚期成矿建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燕山构造阶段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对吉林省“晚印支亚构造层”归属的一点认识
19
作者 孙永波 《吉林地质》 1991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对吉林省“晚印支亚构造层”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认识,建立了“晚印支—燕山亚构造层”,这一认识可以通过上三叠统沉积建造、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格局转化加以证明,并与按大地构造性质所划分的构造层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晚印支 亚构造层 吉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