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晏子春秋》的政治观念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李媛媛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82,共8页
《晏子春秋》是一部主要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贤相晏婴言行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思想内容丰富。从君臣、君民、君国三种关系看,《晏子春秋》主要思想有人才思想、民本思想、“礼治”思想、“法治”思想等。对于君臣关系... 《晏子春秋》是一部主要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贤相晏婴言行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思想内容丰富。从君臣、君民、君国三种关系看,《晏子春秋》主要思想有人才思想、民本思想、“礼治”思想、“法治”思想等。对于君臣关系,晏子认为君王应严于律己、选贤任能,臣子应忠君爱国、守正清廉;处理君民关系时,君王则应重民爱民、宽惠慈众;治理国家又应施行仁政,减轻赋税、徭役。晏子思想对当时齐国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现代社会亦有极大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政治观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永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把"和"视为"乐之本",《乐记》则从天地之和阐释音乐之和的作用,二者都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吕氏春秋》和《乐记》都认为乐的美以善为前提,都认为乐与政通,应该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乐记》 音乐发生学 “中和之美” 音乐教化
下载PDF
20世纪《晏子春秋》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文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晏子春秋》是我国一部富有深刻思想性和文学价值的名著。笔者在较为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按历史顺序,分三个时期,对《晏子春秋》研究状况进行了详细评述,目的是总结成果、吸取经验,以为这一学术领域在21世纪取得更大成绩有所贡献。
关键词 《晏子春秋》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晏子春秋》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斌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7,共4页
《晏子春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春秋》的记整个国家之事,发展到《晏子春秋》的专记一人,体现了战国时人对个人价值和重要人物历史作用的肯定和重视。这种写作体例对司马迁“纪传体”史书《史记》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晏子春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春秋》的记整个国家之事,发展到《晏子春秋》的专记一人,体现了战国时人对个人价值和重要人物历史作用的肯定和重视。这种写作体例对司马迁“纪传体”史书《史记》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它既不同于先秦时期思想哲学类著作的重在思想阐发,也不同于其它历史类著作的记整个国家之事,而是集中笔墨于晏婴一人,记其言行轶事,并塑造其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在先秦散文著作中独具风貌,启发并滋育了后代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春秋”含义 个人历史作用 独特文学风貌 形象意义
下载PDF
《晏子春秋》思想渊源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海鹏 《管子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58-64,共7页
作为先秦典籍,《晏子春秋》对上古圣人明王和风俗文化多怀仰慕眷恋之意,而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则把盛世贤王与衰时暴君区别对待,这体现了历史对该书的巨大影响。春秋时期齐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与前诸子时代的文化对《晏子春秋》思想的... 作为先秦典籍,《晏子春秋》对上古圣人明王和风俗文化多怀仰慕眷恋之意,而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则把盛世贤王与衰时暴君区别对待,这体现了历史对该书的巨大影响。春秋时期齐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与前诸子时代的文化对《晏子春秋》思想的影响也很大。此外,该书还吸收了齐国本土东夷文化、姜太公及桓管思想事迹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各种理念。由于《晏子春秋》初步成书于战国稷下学宫,故来自不同派别稷下学士的思想也在该书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思想渊源 姜太公 《管子》 稷下学宫
下载PDF
汉至清末《晏子春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文斌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0-61,共2页
在较为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汉至清末《晏子春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细评述,目的是总结成果、吸取经验,为这一学术领域在二十一世纪取得更大成绩有所贡献。
关键词 《晏子春秋》 研究综述 学派归属 作者及成书时间 校勘和疏解
下载PDF
灵活中的坚定:从《晏子春秋》看晏子的社交艺术与社交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海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9-96,109,共9页
晏子十分擅长处理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平时,对一般同僚,他以诚相待,"和"字当先;对谗佞邪人,晏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先疏、后亲、再疏的曲折过程;对自己的家臣,他严格要求与鼓励谦逊并重。非常之际,晏子处理同僚关系时既立场坚定... 晏子十分擅长处理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平时,对一般同僚,他以诚相待,"和"字当先;对谗佞邪人,晏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先疏、后亲、再疏的曲折过程;对自己的家臣,他严格要求与鼓励谦逊并重。非常之际,晏子处理同僚关系时既立场坚定,又方式灵活。他与晋国叔向互相敬重,坦诚以待,共同创造了春秋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但是,由于齐文化重实践特征及自身尚节俭品格的影响,他对孔子排斥的多,赞许的少。晏子对待布衣百姓总是和颜悦色,折节谦逊,救贫济难,如闻己过,立即改正,从而得到了众人的尊敬与报答。晏子的社交方式虽灵活多变,但其目的却坚定不移,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团结好所有群体,安定社稷,扬威诸侯,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社稷之臣"的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晏子 社交艺术 社交思想
下载PDF
为民慎战:《晏子春秋》军事思想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海鹏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3-97,共5页
为了社稷安宁、人民幸福,《晏子春秋》提倡"慎战"理念。它认为国君应"不侵大国之地,不秏小国之民""欲服诸侯,必先安内""国中有贤,方能争雄""持义行勇,以仁为战""重民死力,遍赏... 为了社稷安宁、人民幸福,《晏子春秋》提倡"慎战"理念。它认为国君应"不侵大国之地,不秏小国之民""欲服诸侯,必先安内""国中有贤,方能争雄""持义行勇,以仁为战""重民死力,遍赏有功"。该书的军事观念以反对战争为主,这与其"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及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但是它并不一味盲目反对战争,也主张君主在一定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举兵征讨,其目的仍是为了各国百姓的安定生活。《晏子春秋》最推崇的是"不出于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的高超军事艺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敌我双方是一种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军事思想 “以民为本”
下载PDF
鄙倍荒唐,殆同戏剧:《晏子春秋》史文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亚蕾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78-80,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史尚实"的主流观点使《晏子春秋》之类以历史为基础却又不拘泥于历史的作品被鄙弃,难以得到恰当的评判。随着"文"的地位的提高,文学批评的完善,"史"与"文"始平分秋色。...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崇史尚实"的主流观点使《晏子春秋》之类以历史为基础却又不拘泥于历史的作品被鄙弃,难以得到恰当的评判。随着"文"的地位的提高,文学批评的完善,"史"与"文"始平分秋色。虽然《晏子春秋》处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萌芽期,具有复杂的创作特征,但其具有的与史书迥异的文学创作的特征和手法,已显示出《晏子春秋》叛离正史、走向文学的的鲜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下载PDF
柳宗元在《晏子春秋》研究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
柳宗元在《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辩晏子春秋》是《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引起了后人对《晏子春秋》著作的学派归属和作者及成书时间的长期争论。应该说,后人关于... 柳宗元在《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辩晏子春秋》是《晏子春秋》研究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观点直接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引起了后人对《晏子春秋》著作的学派归属和作者及成书时间的长期争论。应该说,后人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观点和今天关于《晏子春秋》的很多重要成果都是在他的思想启发及他所引起的学术争鸣的基础上取得的,他对我国的《晏子春秋》研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晏子春秋》 研究史 地位
下载PDF
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探析
11
作者 袁青 《江汉学术》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抄写年代应当在汉景帝之前,所以它也应该是现存最早的《晏子春秋》版本。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校订《晏子春秋》传世本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过分迷信简本《晏子春秋》,认为它一定优... 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抄写年代应当在汉景帝之前,所以它也应该是现存最早的《晏子春秋》版本。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校订《晏子春秋》传世本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过分迷信简本《晏子春秋》,认为它一定优于传世本和《群书治要》本。事实上,根据其内容的思想倾向来看,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很可能是墨家传本,而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晏子春秋》与墨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雀山汉简 《晏子春秋》 墨家 传世本
下载PDF
徐咸清与毛奇龄交游考
12
作者 罗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61-68,共8页
徐咸清为毛奇龄"同志有学最相好者",是毛奇龄交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徐咸清的经历、著述,分析徐咸清从理学与经学方面对毛奇龄的启发,尤其侧重徐咸清对《春秋》经文的考证、对《春秋》义例的总结及其治学方法上对毛奇... 徐咸清为毛奇龄"同志有学最相好者",是毛奇龄交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徐咸清的经历、著述,分析徐咸清从理学与经学方面对毛奇龄的启发,尤其侧重徐咸清对《春秋》经文的考证、对《春秋》义例的总结及其治学方法上对毛奇龄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厘清毛奇龄研究中的语焉不详之处,更可以为毛奇龄生平及思想研究提供更多的补充。而徐咸清、毛奇龄会晤、书信等交流方式亦可扩充明清之际江南文人的学术交流网络研究。毛奇龄与徐咸清父徐人龙及徐咸清、徐咸清的一子一女三代相交,对认识毛奇龄在当时江南文化圈中的形象及其影响力也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咸清 毛奇龄 交游 《春秋毛氏传》
下载PDF
“君令臣忠”:《晏子春秋》君臣思想述论
13
作者 贾海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
《晏子春秋》提出贤明的君主应修德正己、善于纳谏、不耻下问,还要"亲贤臣、远谗佞",对臣下和而有礼、赏罚有据、建立真情;同时,该书也主张大臣应修身正德、勇于进谏、善于解答君主所问,要努力做"社稷之臣",忠贞不... 《晏子春秋》提出贤明的君主应修德正己、善于纳谏、不耻下问,还要"亲贤臣、远谗佞",对臣下和而有礼、赏罚有据、建立真情;同时,该书也主张大臣应修身正德、勇于进谏、善于解答君主所问,要努力做"社稷之臣",忠贞不二、以礼事君、言辞文雅、彰君之赐。《晏子春秋》还认为君臣之间只有"和而不同""君为心、臣为四支",彼此信任、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治国理民,它提倡大臣要"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这样的君臣思想具有许多开明意义,却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君臣思想 社稷之臣
下载PDF
《晏子春秋》的官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4
作者 齐卫平 秦宁波 《廉政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85-92,F0002,共9页
官德是为官者立身从政之本,为官者具有良好官德是国家善治的必要条件。《晏子春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官德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官要“以民为本”,在遵循民意中恪守“爱民”“乐民”理念;为官要“尽礼行忠”,在躬亲践行中坚守... 官德是为官者立身从政之本,为官者具有良好官德是国家善治的必要条件。《晏子春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官德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官要“以民为本”,在遵循民意中恪守“爱民”“乐民”理念;为官要“尽礼行忠”,在躬亲践行中坚守礼义准则;为官要“劝谏纳善”,在处事履职中坚持刚正不阿;为官要廉洁清正,在省察自律中加强品性修养。《晏子春秋》体现的传统官德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官德思想 传统文化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出土文献对《晏子春秋》研究的意义
15
作者 杨艳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晏子春秋》的真伪性、成书时间及作者是学界历来争议的焦点问题,1972年银雀山竹简本的发现,不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了新的进展,而且对我们重新审视《晏子春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出土文献 成书时间及作者
下载PDF
相信中的漠视:《晏子春秋》天命鬼神思想探析
16
作者 贾海鹏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晏子春秋》虽然提出了对天命鬼神的诸多怀疑,却并不彻底。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无神论思想的发展规律有关。晏子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以淡漠的态度处之。一方面是受了往圣前贤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他作为实践... 《晏子春秋》虽然提出了对天命鬼神的诸多怀疑,却并不彻底。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无神论思想的发展规律有关。晏子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以淡漠的态度处之。一方面是受了往圣前贤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他作为实践型政治家的本色。《晏子春秋》还认为君主施行德政可避祸求福,这不但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天德合一"思想,而且表现出更加重视人事的倾向,具备了一些无神论因素。晏子将自己独特的鬼神思想贯穿在了数十年的为政生涯之中,与西周以来盛行的"敬天保民"相结合,利用一切机会称君之是,谏君之非。他的一系列言行在使国家、君主和百姓都受益的同时,也推进了无神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天命鬼神 无神论 天德合一
下载PDF
《晏子春秋》的“忠”论探析
17
作者 袁青 《唐都学刊》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晏子春秋》中的"忠"论更多的是就臣德而言的,包含以下几层内涵:其一,能进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为忠;其二,忠臣主要是忠于社稷,而非仅仅忠君,忠君不过是忠于社稷的一个手段;其三,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可择臣而使之,臣亦可择... 《晏子春秋》中的"忠"论更多的是就臣德而言的,包含以下几层内涵:其一,能进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为忠;其二,忠臣主要是忠于社稷,而非仅仅忠君,忠君不过是忠于社稷的一个手段;其三,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可择臣而使之,臣亦可择君而事之;其四,忠臣最主要的义务是谏君。《晏子春秋》的"忠"论所反映的君臣关系近于孔孟思想,但孔孟尤其是孟子往往不用"忠"来论述君臣关系,孔孟思想中的"忠"主要代指一般的伦理道德。从《晏子春秋》的"忠"论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君臣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先秦时期的"忠"论绝非后世所理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腐朽忠君观。《晏子春秋》的"忠"论所呈现出君臣相对平等的关系与先秦时期齐国"举贤上功"的政治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忠”论 君臣关系 举贤上功 政治传统
下载PDF
简本《晏子春秋》与传世本对读札记
18
作者 李成 陈谙哲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2-92,共11页
银雀山汉简中的《晏子春秋》与传世本的《晏子春秋》存在大量的异文,虽有诸多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考证,然仍存在争议颇大及未被提及之处,现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地考辨与分析,以期有裨于《晏子春秋》的研究。
关键词 银雀山汉简 《晏子春秋》 对校
下载PDF
高妙的处世智慧:论《晏子春秋》的辩证思想
19
作者 贾海鹏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9-82,共4页
《晏子春秋》中蕴涵了许多辩证思想,主要体现在"生死之辩""和同之辩"和"幅利之辩"三个方面。该书认为如同世间万物不断运动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没必要担忧害怕;君臣之间应该"和而不同&quo... 《晏子春秋》中蕴涵了许多辩证思想,主要体现在"生死之辩""和同之辩"和"幅利之辩"三个方面。该书认为如同世间万物不断运动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没必要担忧害怕;君臣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君是则从,君非则谏,否中求可,可中弃否,这样调出来的朝堂之味才最合适,最有利于社稷百姓;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但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一旦超过了度,不但追求的东西会失去,而且原来的财富也可能不再拥有,这其中蕴涵了"中庸"因子。《晏子春秋》的辩证思想多具有现实针对性,这不仅与主人公晏子的身份有关,而且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辩证思想 生死 和同 幅利
下载PDF
试论《晏子春秋》塑造人物的多样化手法
20
作者 李欣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晏子春秋》作为一部反映晏婴生平事迹的文学作品,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采用了多角度立体的方式,对于同一个人物能够选取多个材料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得人物的形象丰满而富有感染力。本文从《晏子春秋》的结构入手,通过具体篇... 《晏子春秋》作为一部反映晏婴生平事迹的文学作品,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采用了多角度立体的方式,对于同一个人物能够选取多个材料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得人物的形象丰满而富有感染力。本文从《晏子春秋》的结构入手,通过具体篇目的分析,论述了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人物塑造 多样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