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传统遭遇现代: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的理论抉择
1
作者 潘务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文学研究法》是姚永朴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课程设计者参照日本学者关于“文学”概念的理解,但姚永朴并未将戏曲、小说等纳入其中,而是以文章学代替之。在此著中,姚氏虽明说不以宗派相号召,但他又有强烈的乡邦文化意识,为消弭这一矛... 《文学研究法》是姚永朴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课程设计者参照日本学者关于“文学”概念的理解,但姚永朴并未将戏曲、小说等纳入其中,而是以文章学代替之。在此著中,姚氏虽明说不以宗派相号召,但他又有强烈的乡邦文化意识,为消弭这一矛盾,他将桐城文章学理论融入中国传统文论的序列之中。积极投身革命时期的刘师培承传扬州骈文派宗旨,抨击桐城派,且民初骈文作为官方应用之文而盛行,姚氏虽主张骈散合流,但对扬州骈文派理论多有不满。处于白话与文言相争之时,姚氏极力推崇文言“保国之精神”的功能。在向现代过渡之际,姚永朴所代表的桐城派固守着他们安身立命之本的传统。《文学研究法》代表着那个时代传统学人进入现代社会的纠葛与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文学研究法》 北京大学 讲义 桐城派
下载PDF
关于姚永朴《史学研究法》的认识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根明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史学研究法》是桐城派晚期学者姚永朴系统阐述其治史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从姚永朴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其《史学研究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 《史学研究法》是桐城派晚期学者姚永朴系统阐述其治史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从姚永朴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其《史学研究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也是对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史学研究法》 桐城派
下载PDF
论姚永朴《文苑列传》对桐城派史的书写 被引量:2
3
作者 戚学民 唐铭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0,共9页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而历时百年的清史《文苑传》纂修形成的多个过程稿,有对桐城派史的系统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国史馆和清史馆全宗中的姚永朴所撰《文苑列传》,此传展示了姚永朴对桐城派史的纂述之功。姚永朴增立了戴...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而历时百年的清史《文苑传》纂修形成的多个过程稿,有对桐城派史的系统记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国史馆和清史馆全宗中的姚永朴所撰《文苑列传》,此传展示了姚永朴对桐城派史的纂述之功。姚永朴增立了戴名世、吴汝纶等传,并重纂了方东树、梅曾亮和管同传,重写了桐城派史某些内容。姚永朴的《文苑列传》大部分未被采用,但不失为桐城派史的珍贵文献。除了刊行的《清史稿》等显明成果之外,《文苑列传》等史料进一步佐证了桐城派史的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文苑传》 《文苑列传》 桐城派 姚永朴
下载PDF
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义理、文章、考据"相结合,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考史、论史、重视史料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构建研究方法写作体系,部分结论的推导过程上也借鉴了归纳、比较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编修清史上,对传统正史编写组织形式、体例变动、编修步骤这些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上,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也多有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史学方法 归纳 比较 综合 编纂
下载PDF
《论语》解释的近代转变——读姚永朴《论语解注合编》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云孙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姚永朴是桐城派嫡脉,曾任前安徽大学教授,潜心朴学,经学大师。《论语解注合编》采录何晏《集 解》、朱熹《集注》,附载诸家说解及编著者按语而成。取其会通,求其真是,又述又作,不存门户之见,开《论语》解 释的近代转变,是一部简明实用... 姚永朴是桐城派嫡脉,曾任前安徽大学教授,潜心朴学,经学大师。《论语解注合编》采录何晏《集 解》、朱熹《集注》,附载诸家说解及编著者按语而成。取其会通,求其真是,又述又作,不存门户之见,开《论语》解 释的近代转变,是一部简明实用的集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论语 解注合编 近代转变
下载PDF
北京大学“文学理论”早期课程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晓华 《云梦学刊》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20世纪初,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姚永朴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文学研究法”这一课程,并将讲稿刊行出版,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课程最早的雏形。这门课程起自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中的相关规定,经过姚永朴的实践,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 20世纪初,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姚永朴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文学研究法”这一课程,并将讲稿刊行出版,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课程最早的雏形。这门课程起自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中的相关规定,经过姚永朴的实践,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渐渐被新型的“文学概论”课程所代替。作为过渡性文本的《文学研究法》体现了当时古代文论在大学教育体制中向现代文论转换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文学研究法 姚永朴 桐城派
下载PDF
桐城派晚期嬗变中的通达--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文章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慧青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13,共6页
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是新旧文化转型的产物。姚永朴在总结桐城派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创新,为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尊重文章学自身发展,他在《文学研究法》中提出了较为通达的文章学观点:不立宗派,骈散同源;力纠前贤空疏,关注文学本... 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是新旧文化转型的产物。姚永朴在总结桐城派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创新,为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尊重文章学自身发展,他在《文学研究法》中提出了较为通达的文章学观点:不立宗派,骈散同源;力纠前贤空疏,关注文学本位;强调文章与时代的关系,提出了更加全面适时的文章功效观。姚永朴作为桐城旧人,在古文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时艰难努力,预流趋新,为古文求取生存空间,有一代大家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姚永朴 《文学研究法》 通达 文章学
下载PDF
姚永朴的声律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当前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7,共6页
声律是桐城派文论的一个理论范畴,桐城派古文家论述颇为丰富,姚永朴的文学批评对桐城派声律论有所总结。其在对照齐梁声律论与历代音韵学的基础上,熔铸唐宋古文家及桐城派以气势声调为要点的声律论,讨源于经学,勾勒其历史,区判自然的声... 声律是桐城派文论的一个理论范畴,桐城派古文家论述颇为丰富,姚永朴的文学批评对桐城派声律论有所总结。其在对照齐梁声律论与历代音韵学的基础上,熔铸唐宋古文家及桐城派以气势声调为要点的声律论,讨源于经学,勾勒其历史,区判自然的声律与人为的声律,为文章声律论敷理举统,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意义。桐城派多以文章声律论来评析诗歌声响,在文的声律与诗的声律上有些缠夹,姚永朴的诗歌声律论也有这个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桐城派 声律论 《文学研究法》
下载PDF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之“文学”辩说
9
作者 章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是继《文心雕龙》以来不可多得的文论专著,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而且更多还体现在中国应用文写作理论的研究方面。我们在肯定它对文学创作理论贡献的同时,也应正视它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的建树。《文学...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是继《文心雕龙》以来不可多得的文论专著,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而且更多还体现在中国应用文写作理论的研究方面。我们在肯定它对文学创作理论贡献的同时,也应正视它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的建树。《文学研究法》中提出的"文学"概念,是"广义文学"的概念,体现了桐城派传统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姚永朴 文学研究法 应用文写作
下载PDF
试析姚永朴的教育思想
10
作者 陈义龙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姚永朴的从教生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起风书院至京师政法学堂,第二段从京师政法学堂至1922年南归,第三段从宏毅学舍至安徽大学。其教育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重视爱国思想教育、推崇国学文教、认可西学教育、注重对后生的教育。梳理姚永朴... 姚永朴的从教生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起风书院至京师政法学堂,第二段从京师政法学堂至1922年南归,第三段从宏毅学舍至安徽大学。其教育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重视爱国思想教育、推崇国学文教、认可西学教育、注重对后生的教育。梳理姚永朴的从教经历和教育思想,可以了解姚永朴扎实的文学功底、崇高的家国情怀和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从教经历 教育思想
下载PDF
桐城派与《清史稿》的编修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曾会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5,共9页
民国初年桐城派学人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入史馆参与编修清史。他们久居史馆,主修列传,辅以书志,为成一代名史而兢兢业业。他们将"辞章、考据、义理"与"才、学、识"相联系,在编修清史过程中注重史料的搜集、运... 民国初年桐城派学人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入史馆参与编修清史。他们久居史馆,主修列传,辅以书志,为成一代名史而兢兢业业。他们将"辞章、考据、义理"与"才、学、识"相联系,在编修清史过程中注重史料的搜集、运用,追求史事真实,在文辞上颇守家法。他们所修史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未被《清史稿》收入,但不能抹杀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清史稿》 马其昶 姚永朴 姚永概
原文传递
由近代《文选》派与桐城派纷争联想到新诗学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春泓 《中国诗歌研究》 2002年第1期281-286,329,共7页
本文通过旧事重提,围绕上世纪初《文选》派与桐城派关于文章正宗的争论,来对当今新诗学建设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汲取启发,展开讨论,指出新诗必须与固有文化传统相衔接,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创新与前进。
关键词 刘师培 黄侃 姚永朴 《文心雕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