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姚店油田石40区块长6油藏注水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瑞峰 李延军 李亚飞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57-159,共3页
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延长油田大部分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含水率上升、单井产量下降,开发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开展精细地质、油藏工程研究,充分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认清研究区长6储层砂体展布、储层物性... 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延长油田大部分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含水率上升、单井产量下降,开发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开展精细地质、油藏工程研究,充分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认清研究区长6储层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分布、平面连通性、非均值性等特征,落实剩余油分布特征,针对目前注水开发存在的局部高含水,注水对应性差等主要问题,结合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提出整体优化方案,保障该区的高效开发、可持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 注水开发 长6油藏 对策
下载PDF
关于《古文尚书音义》窜改离厄的分析与思考——以敦煌残本《尧典释文》与今本的异同比较为例
2
作者 黄继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3-70,78,共9页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文字、音韵、训诂的资料宝库,其语言学和文献学价值巨大,但在流传刊刻中,几经离厄,《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尤甚,被窜改得面目全非。参考一些清儒的校勘考据,通过敦煌写本《古文尚书音义·尧...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文字、音韵、训诂的资料宝库,其语言学和文献学价值巨大,但在流传刊刻中,几经离厄,《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尤甚,被窜改得面目全非。参考一些清儒的校勘考据,通过敦煌写本《古文尚书音义·尧典》残卷与今本释文的比较,分析其离厄窜改的原因、概况、所依据的原则及其影响等,并对《古文尚书音义》的整理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古文尚书音义》 《尧典释文》 窜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_6段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靖舟 蒙晓灵 +1 位作者 杨县超 武富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6段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细砂岩夹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沉积。根据70多口井的单井相分析及数十口井的粒度参数图件分析,姚店油田长6段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发育有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大亚相类...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姚店油田南区长6段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细砂岩夹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沉积。根据70多口井的单井相分析及数十口井的粒度参数图件分析,姚店油田长6段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发育有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大亚相类型和多种微相类型。其中长61油层组发育一条分流河道砂体,长62油层组发育3条分流河道砂体,长63油层组发育2条分流河道砂体。该区沉积相对油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不是唯一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 延长组 沉积相 油气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姚店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郭艳琴 冯娟萍 +2 位作者 欧阳征健 刘昊伟 余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北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早期成岩阶段的压实作用造成砂岩原生孔隙... 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北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早期成岩阶段的压实作用造成砂岩原生孔隙丧失;碳酸盐和石英、长石的次生加大胶结是降低储层物性的主要胶结作用,而碎屑颗粒周围绿泥石薄膜的发育则有效地保存了部分原生粒间孔隙;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大大改善本区砂岩储层的物性条件。孔隙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溶孔。孔隙小,分布状况差,结构复杂。喉道细小且不均匀,结构以小孔细喉型为主,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北区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长6油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彦君 郭华 +2 位作者 王建宁 焦伟杰 侯进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长6油层组的微观孔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黏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伊利石及伊/蒙间层(I/S)次之。孔隙类...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长6油层组的微观孔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黏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伊利石及伊/蒙间层(I/S)次之。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粒间孔次之,溶孔主要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参数特征,研究区孔隙结构可划分为四类,从Ⅰ类到Ⅳ类其渗流能力逐渐变差。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分析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大孔道对渗透率的贡献较大,中、小孔隙给储层提供了更大的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长6油层 姚店油田
下载PDF
古代冬至观念与《尧典》历象的岁始岁终 被引量:6
6
作者 邓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4,共24页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圭表观测日影,发现了冬至现象,并进而认识到,作为年与年之间的终始交接点,冬至具有阴极阳生、终而复始的特性。这种知识性的认识是制订历法的首要依据,又被概括成哲理信条,尊奉为天道,成为一种自然法则;战国后期到...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圭表观测日影,发现了冬至现象,并进而认识到,作为年与年之间的终始交接点,冬至具有阴极阳生、终而复始的特性。这种知识性的认识是制订历法的首要依据,又被概括成哲理信条,尊奉为天道,成为一种自然法则;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已普遍行用昼夜百刻制、十二时辰制及四分历,星占术以内行星晨始出东方标示冬至时辰,历家则测得二十八宿赤道距度值与二十四节气太阳所在赤道宿度表,又运用分数算法,从冬至之日划分出冬至时刻,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概念,使古代冬至观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古人认识冬至是一个逐渐趋于精确的过程:仲冬→仲冬之月→冬至之月→冬至之日→冬至时刻,这些认识成果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严格的区别。以此观之,《尚书·尧典》所述的测时方法,诸如辨识物候、星象、斗指,计量漏刻及观测日出方位等,都仅能测得一个时段,其纪时方法也仅能识别四季,因此没有规定一年以何时为终始,年与年之间处于循环无端的模糊状态。这一口传史料在形成文字时使用了一些后世的词语,附会之言亦在所难免,其历年长度数值"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则属于战国以后的认识。这就需要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认识加以辨别,如果用后世知识去改写这种初始文化,就无法认识其中所蕴含的特有的思想意义,也不利于认识其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典 历法 岁始岁终 冬至
下载PDF
上古汉语词义是上古文献写成时代的重要依据──以产生时代分歧最多的《尧典》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宝宏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2-36,共5页
从上古汉语词义学角度研究上古文献的写成时代 ,同时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词语、词义作综合比较 ,会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据此研究《尚书》中的《尧典》,其大部分词语和词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那么《尧典》也应该写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词义《尚书》 《尧典》 春秋战国时期 写作年代
下载PDF
西安市西咸新区窑店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兆举 张年生 任玉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476-1482,共7页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出的评价单元作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的最小单元,对西安市西咸新区窑店镇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显示:N总体处于缺乏状态,P、K处于中等至丰富状态。进...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出的评价单元作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的最小单元,对西安市西咸新区窑店镇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显示:N总体处于缺乏状态,P、K处于中等至丰富状态。进而得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一等(优质)土壤面积占28.9%,二等(良好)土壤面积占38%,三等(中等)土壤面积占29.3%。分析表明,工作区土壤以优质和良好为主,有利于当地农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等级 地球化学评价 窑店镇 西咸新区 西安市
下载PDF
《尧典》“幽州”发微——兼论辽西古文化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9
作者 聂云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尧典》"幽州"起源的历史背景是辽西古文化区自距今8000年至5000年前一脉承传的红山系列文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小河沿文化开始,由于红山时代各大文化区域平行发展的趋势的消失,中国历史发展出现了以中原为中心的... 《尧典》"幽州"起源的历史背景是辽西古文化区自距今8000年至5000年前一脉承传的红山系列文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小河沿文化开始,由于红山时代各大文化区域平行发展的趋势的消失,中国历史发展出现了以中原为中心的趋势,辽西地区从此失去了以往的文明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地位而渐次沦为文化边缘地带。这便应是《尧典》"幽州"并入《禹贡》九州之中的深刻历史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典》 幽州 辽西古文化区 文明起源
下载PDF
《尧典》“幽州”考释——再论辽西古文化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作者 聂云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尧典》"幽州"是史前洪水时期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划,其文化中心区域在燕山以北。幽州的地望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辽西古文化区的地域范围是基本相合的。幽州形成的文化根源在于辽西区红山文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 《尧典》"幽州"是史前洪水时期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划,其文化中心区域在燕山以北。幽州的地望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辽西古文化区的地域范围是基本相合的。幽州形成的文化根源在于辽西区红山文化的长足发展。从龙山时代早期的小河沿文化开始,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呈现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趋势,辽西地区从此失去了曾作为文明起源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地位而逐渐沦为文化边缘地带。这便是《尧典》"幽州"并入《禹贡》"冀州"的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典》 幽州 辽西古文化区 文明起源
下载PDF
姚店油田延长组储层特性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11
作者 秦嘉悦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150-150,共1页
姚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侧,其中的三叠系延长组是该地区油田主要的含油系。本文对姚店油田延长组的储层特性以及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找出了油田开发的有利区域,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好准备工作。
关键词 姚店油田 储层特性 油气富集规律
下载PDF
姚店油田长6特低渗储层非常规开发调整设想
12
作者 武通 张林 +1 位作者 张平悦 惠建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8期1028-1030,1034,共4页
姚店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其中贾409-贾256井区为典型代表。该井区主要开发矛盾是单井产能低,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多数井注水见效难。本文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差大、平面非均质性强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的主要原... 姚店油田大部分区块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其中贾409-贾256井区为典型代表。该井区主要开发矛盾是单井产能低,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多数井注水见效难。本文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差、启动压差大、平面非均质性强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后期自吞吐开采"这一非常规组合开发调整工艺。"缝网多段暂堵压裂"可在特低渗储层中形成彻底的裂缝网络,尽可能地沟通常规改造工艺难以触及的油气,而"后期注水自吞吐开采"利用了特低渗储层近双重介质的特性,可通过渗析作用提高基质中的采收率。经本文论证姚店油田的长6特低渗储层完全符合这一组合工艺方式。这一新的设想为高效开发特低渗储层、为延长油田的稳产增产指出了新的突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 特低渗透储层 非常规开发调整
下载PDF
云南文山市腰店锌多金属矿控矿因素
13
作者 邵家林 《云南地质》 2015年第2期266-270,共5页
文山市腰店锌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区域变质及岩浆热液多种作用的迭加,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矽卡岩型矿床 多因素控矿 云南文山腰店
下载PDF
姚店油田W147区块开发特征分析及注水方案调整
14
作者 崔小霞 魏宇航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利用研究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报告以及物性等资料,通过岩心相标志、测井相等分析,依据“寻找标志层、沉积旋回、邻井追踪、地层等厚”原则,对姚店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储层... 利用研究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报告以及物性等资料,通过岩心相标志、测井相等分析,依据“寻找标志层、沉积旋回、邻井追踪、地层等厚”原则,对姚店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储层物性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等研究,结合研究区的生产动态资料,对研究区开发现状、累计产油、综合含水、产量递减规律等等开发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下一步周期注水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注水方案
下载PDF
於达望与1930年版《中华药典》
15
作者 周雷鸣 《中华医史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於达望是中国近代药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中华药典》做出了多方面的工作:著文陈述没有国家药典的弊害,介绍国外药典编纂情况,上书卫生行政部门,对之最终决定编纂产生积极的影响;主持、参加审查药学名词,为编纂清除文字障碍;与孟目的... 於达望是中国近代药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中华药典》做出了多方面的工作:著文陈述没有国家药典的弊害,介绍国外药典编纂情况,上书卫生行政部门,对之最终决定编纂产生积极的影响;主持、参加审查药学名词,为编纂清除文字障碍;与孟目的主持编纂,几易其稿,始克完成;主持印刷过程中繁琐的校对工作,保证药典得以顺利付梓;著文介绍《中华药典》,为之编订索引,补遗拾缺,实验验证,并提出改版建议。於达望之于《中华药典》表现出的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其药学救国、报国之志的体现,对于今天科技工作者仍具有教育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达望 《中华药典》 药学名词
原文传递
Miocene Bahean stratigraphy in the Longzhong Basin, northern central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change 被引量:13
16
作者 LI Jijun1,2, ZHANG Jun1, SONG Chunhui1, ZHAO Zhijun2, ZHANG Yong1, WANG Xiuxi 1, ZHANG Jianming1 & CUI Qiaoyu1 1.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2.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College of Geograph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12期1270-1279,共10页
Fossil mammal-riched Neogene strat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huge Longzhong Basin at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northern central China. Hipparion weihoense, a typical member of late Middle ... Fossil mammal-riched Neogene strat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huge Longzhong Basin at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northern central China. Hipparion weihoense, a typical member of late Middle Miocene Bahean stage, was recently excavated at Yaodian along a well-exposed outcrop. Ow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hean stage in the mammalian evolution and its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we suggested a name of Yaodian Formation for the stratigra- phy, which is correlated to the Bahe Formation at Lantian, Shaanxi. High resolution paleomagnetic dating of the section shows that the Yaodian Formation covers the period between 11.67 Ma and 7.43 Ma, with the site bearing Hipparion weihoense being estimated at about 10.54―10.30 Ma, providing first magnetostratigraphic chronology for the Bahean Stage. The Yaodian Formation consists of fluvial channel deposits (11.67―10.40 Ma) at the bottom, floodplain deposits in the middle (10.40―9.23 Ma) and shallow lake sediments at the top (9.23―7.43 Ma). This upward fining sequence suggests that the relief in nearby mountain ranges such as West Qinling to the south and Huajia Ling to the north was greatly reduced after long-term denudation, fluvial transport capacity was low, and finally the drainage system was disintegrated, replaced with broad-shallow lakes in which only fine sediments like mud and marlite were deposited, indicating an old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a planation surface. A remarkable shift in ecology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 was found at 7.4―7.7 Ma when paleoclimate changed from early warm humid to late dry as indicated by sedimentary facies changed from early shallow lake sequence to late eolian red clays and a former coniferous-deciduous mixed forest was replaced by grassland, leading to great growth of Hipparion Fauna of Baodean stage in the region. Therefore,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present high relief of Qinling and drainage pattern did not come into being until Late Pliocene in response to intensive neotectonism and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hean stage magnetostratigraphy yaodian Formation Neogene Longzhong Bas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