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habitat use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Tibet,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Ru Jia Tian Ma +3 位作者 Fengjiang Zhang Guogang Zhang Dongping Liu Jun Lu 《Avian Research》 CSCD 2019年第3期366-373,共8页
Background:The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is an internationally threatened crane living on the plateau, mainly in winter,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in Tibet,western China. In the past five years,som... Background:The Black-necked Crane (Grus nigricollis)is an internationally threatened crane living on the plateau, mainly in winter,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in Tibet,western China. In the past five years,som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jec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area,posing potential threats to the 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the cranes and their habitats. Therefore, the current population dynamics of 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s and habitat suitability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Twenty counties were surveyed using the line transect method in December 2017 and January 2018, and we recorded the location,flock size,number of individuals,habitat types and pres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which they occurred.We compared the results from the middle wintering period in this survey with those from 2014. Results: The highest number of cranes recorded was 8291,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an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haze, Namling, Samzhubze, and Lhunzub.A total of 577 and 495 flocks were recorde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wintering periods, respectively. In the early wintering period,there were signi 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across the di fferent habitats,with crop stubble land and plowed land representing more than 30% of the total habitat utilization.In the middle wintering period, there were also signi 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rop stubble land represented over 60% of the total. Conclusions: 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s mainly fed on spilled grains in stubble habitat after harvest. In the middle wintering period, some of the farmlands were plowed and irrigated,which resulted in food shortages in these areas,and the cranes tended to gather in mixed flocks of large size instead of as a single family.There were still considerable regional wintering populations decreases in Quxu,Nedong,and Sakya in 2018 compared with 2014,and these decreases were mainly due to some recently emerging threats,including farmlands being converted into areas of greenhouse cultivation,highway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river dredging,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and mining industries,and the lack of protection of important wintering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necked CRANE HABITAT use Population dynamics TIBET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Zhongba-Nyingchi Section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2
作者 ZHAO Xiang LIU Zhaofei +1 位作者 WANG Rui YAO Zhiju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6期690-699,共10页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the longest river in Tibet,houses most of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Tibet Autonomous province.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ibet,the pollution in the Yarlung Tsa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the longest river in Tibet,houses most of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Tibet Autonomous province.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ibet,the pollution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has rapidly increased.Evaluating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needed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ibet.This study used a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water quality of the Zhongba-Nyingchi section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ed on measured data of CODcr, NH3-N and TP in the study area.Based on these data,determinations of ideal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and remai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he study area were made by a one-dimensional steady water quality model under either section-head control or cross-section control.The data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monitoring se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experienced good water quality.The three pollutants all had large remai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generally,but TP exceeded state levels in the two upstream functional areas,and levels above state standards of CODcr and TP were found in several calculation cells of the two downstream functional areas.Therefore,emissions of pollutants need to be reduced to protect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section-head control cross-section control ideal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remaining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河段洲滩的时空变化特征
3
作者 王珂 赵庆绪 +2 位作者 史红玲 王党伟 杨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7,185,共7页
扎西绕登乡-派镇河段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是中游宽谷最后一段典型的辫状河道,其洲滩演变对当地生态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986-2022年21幅11月的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并统计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扎西绕登乡-派镇辫状河段内洲滩的特征参... 扎西绕登乡-派镇河段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是中游宽谷最后一段典型的辫状河道,其洲滩演变对当地生态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986-2022年21幅11月的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并统计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扎西绕登乡-派镇辫状河段内洲滩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洲滩的形态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对洲滩的面积特征和平面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80%的洲滩面积小于1 km^(2),且洲滩面积差异较大。1986-2022年间,洲滩的数量及洲滩面积整体变幅不大。雅鲁藏布江干流与尼洋河汇合口上游河段内洲滩分布更加细碎,主要为小面积心滩,且多年来洲滩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较小。而下游河段内的洲滩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为大面积边滩,且多年来洲滩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辫状河道 遥感影像 洲滩特征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4
作者 杨小菊 强巴克珠 +3 位作者 韩彦刚 郝文渊 罗大庆 屈兴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84-2793,共10页
为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开展植物群落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结合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系统分析了物种组成、群落类型... 为揭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物种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样方调查法对研究区开展植物群落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结合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系统分析了物种组成、群落类型和影响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38个样地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85种,隶属于47科118属,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优势科;TWINSPAN分类将植物群落分成17个群丛类型;样地CCA排序表明海拔解释了群落格局变化5.8%,年降水量解释了5.5%,温度解释了4.8%;26个优势种和次优势种的CCA排序结果的分布特征与各群丛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综上,海拔是影响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植物保护和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 群落分类 排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指数的雅鲁藏布江鱼类多样性评价及群落构建过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巩政 刘艳超 +1 位作者 冯慧喆 朱天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2,I0011-I0016,共16页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西藏地区最大的河流,孕育着独特的水生生物资源。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与河流开发的推进,亟待对该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本研究基于雅鲁藏布江全流域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整合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西藏地区最大的河流,孕育着独特的水生生物资源。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与河流开发的推进,亟待对该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本研究基于雅鲁藏布江全流域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整合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3个维度12项指数,对该流域鱼类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24个调查样点中共采集到37种鱼类,隶属于3目7科24属;其中土著鱼类27种,外来鱼类10种;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优势类群。基于Bray-Curtis相异度的层次聚类可将雅鲁藏布江鱼类群落划分为4组,表现为帕隆藏布汇口以上/以下江段及两个江段内干支流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区域生物地理学过程及河流环境梯度密切相关。利用12项多样性指数对各组群的鱼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除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配对种间系统发育距离指数和平均最近种间系统发育距离(MNTD)指数外,其他指数检测到组间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各异:与丰富度相关的多项指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功能离散度指数和MNTD指数与其他指数间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不同类别的多样性指数各自具有独特的指示价值。基于群落功能性状结构和系统发育结构的检验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驱动鱼类群落聚合的过程为种间竞争排斥,推测与雅鲁藏布江水体营养贫瘠、食物来源稀缺导致的种间营养竞争关系紧张有关。本文整合多维度多样性指数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及群落构建过程进行探究,以期为该流域鱼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应用多维度指数评价淡水鱼类多样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群落结构 功能多样性 系统发育多样性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近5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化学风化及CO_(2)消耗分析
6
作者 杨剑 汪磊 +2 位作者 杨雨超 赵泽阳 韩宇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2,共9页
基于2013年、2015年和2019-2021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连续监测数据,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究了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近50年水化学时空特征演变以及风化速率与CO_(2)消耗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近5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河水一直为弱碱性,pH... 基于2013年、2015年和2019-2021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连续监测数据,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究了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近50年水化学时空特征演变以及风化速率与CO_(2)消耗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近5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上游河水一直为弱碱性,pH为7.59~8.54,TDS含量变化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硅酸盐岩风化速率变化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碳酸盐岩风化速率变化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流域丰水年硅酸盐岩风化和碳酸盐岩风化消耗的CO_(2)通量为16.90×10^(10)mol/年,平水年的为10.53×10^(10)mol/年,枯水年的为5.74×10^(10)mol/年,分别占全球大陆硅酸盐岩风化和碳酸盐岩风化消耗CO_(2)通量的0.80%、0.50%和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化学风化 CO_(2)消耗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高能洪水沉积特征及地貌效应
7
作者 胡凯衡 杨安娜 +2 位作者 吴朝华 刘维明 张启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4-748,共15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水文、构造与地形条件具有发育超大冰川或滑坡堰塞湖及高能洪水的潜力。对高能洪水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高能洪水地貌和沉积证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水文、构造与地形条件具有发育超大冰川或滑坡堰塞湖及高能洪水的潜力。对高能洪水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高能洪水地貌和沉积证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流域高能洪水沉积物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最后对该流域高能洪水的地貌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高能洪水形成的巨型边滩以涡流型边滩居多,其次为点状边滩和吊坠型边滩,未见牵引型边滩;就沉积特征而言,该流域高能洪水巨型边滩的内部沉积以水平叠层为主,波纹及交错层理层、粉砂层、斜坡沉积和粗砾平行层理层亦见分布;高能洪水等极端地表过程在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的泥沙输移及地貌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貌 高能洪水 沉积学 地貌效应 巨型边滩 沉积序列 雅鲁藏布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雅鲁藏布江水化学变化趋势研究
8
作者 刘佳驹 李金城 +4 位作者 郭怀成 袁鹏 李政 张扬 王志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河流水化学组分的历史变化趋势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将2016,2017和2018年雅江实测数据与文献数据相结合,采用线性倾向性估计方法,分析雅江上、中、下游近60年来气象及11种水化学组分的变化,采用气候变化模式...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河流水化学组分的历史变化趋势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将2016,2017和2018年雅江实测数据与文献数据相结合,采用线性倾向性估计方法,分析雅江上、中、下游近60年来气象及11种水化学组分的变化,采用气候变化模式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总溶解固体(TDS)的浓度,以期为资料缺失的雅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近60年来,雅江流域年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升温速率为0.38°C/10a;年降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速率为7.34mm/10a;河流水化学组分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TDS远高于全球河流平均水平(120mg/L),并存在上升趋势,pH为弱碱性并存在上升趋势。在未来气候变化模式(RCP4.5)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雅江流域上、中、下游TDS浓度将显著增加,下游最为显著,河流水质存在恶化的风险,将对流域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雅鲁藏布江 人工神经网络 水化学变化趋势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全新世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物粒度及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9
作者 徐博 王萍 +3 位作者 王慧颖 郭桥桥 石灵璠 石宇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20,共16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谷中广泛分布堰塞湖、溃决洪水和风成沙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利用粒度和形貌指标识别沉积物类型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解洪水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及颗粒表面的微形貌特征,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加...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谷中广泛分布堰塞湖、溃决洪水和风成沙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利用粒度和形貌指标识别沉积物类型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解洪水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及颗粒表面的微形貌特征,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加查峡谷出口—派镇长约350km范围内的全新世早期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物中采集了33个样品,利用Malvern 3000型激光衍射粒度仪、 Zeiss Signma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测试,结合数字地貌(DEM)数据提取的河道宽度、陡峭系数,对粒度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取得以下认识: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粒度的总体特征为细—粉砂(2.57~5.18Φ),分选较差,呈正偏、窄峰态;通过端元建模得出2个端元模型:EM1端元可能代表高山峡谷区溃决洪水能量较高的冲积特征,EM2端元可用来指示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的堆积过程。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的石英颗粒表面的微观结构特征以机械成因的擦痕、贝壳状断口、上翻解理及解理台阶为主,化学成因的溶蚀孔洞较为少见。作为半湿润季风区河谷地带爬坡沙丘的典型代表,位于下游河段的丹娘佛掌沙丘与已知溃决洪水滞留沉积的粒度特征及石英颗粒表面的微形貌特征相似,我们认为佛掌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溃决洪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全新世溃决洪水 粒度特征 端元模拟 扫描电镜(SEM)微观结构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黑斑原鮡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丁城志 陈毅峰 +2 位作者 何德奎 姚景龙 陈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2-768,共7页
对2004—2006年采集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的190尾黑斑原鮡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雄性最小性成熟(精巢Ⅳ期)个体体长141.7mm,体重45.2g,性体指数1.09%,雌性最小性成熟(卵巢Ⅳ期)个体体长146.8mm,体重66.7g性体指数11.52%,相应年龄均为5龄... 对2004—2006年采集于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的190尾黑斑原鮡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雄性最小性成熟(精巢Ⅳ期)个体体长141.7mm,体重45.2g,性体指数1.09%,雌性最小性成熟(卵巢Ⅳ期)个体体长146.8mm,体重66.7g性体指数11.52%,相应年龄均为5龄。初次性成熟年龄(L50):♂,170.1mm相应年龄为7龄;♀,150.2mm,相应年龄5龄。通过组织切片法和GSI的周年变化分析,繁殖时间集中在5—6月,每年繁殖一次,繁殖之后的6—8月卵巢从Ⅵ期回复到Ⅲ期,9月卵巢发育到Ⅳ期越冬。卵径频率分布显示,卵巢发育类型为分批同步型,卵巢中至少存在2批卵径,每年成熟一批卵并同时产出,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卵黏性,成熟卵卵径在2.04—3.37mm之间,平均(2.83±0.16)mm。对19尾产卵前夕(体长为151.0—210.0mm)的标本进行统计,其绝对繁殖力范围在525—2058粒之间,平均为(1244±346)粒,相对繁殖力为(14.7±5.8)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直线正相关,表达式为F=13.624L-1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原鮡 繁殖生物学 西藏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雅鲁藏布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特征 被引量:26
11
作者 余国安 王兆印 +2 位作者 刘乐 黄河清 巩同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雅鲁藏布江(雅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演变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通过野外调查,结合SRTM(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数据分析和Google Earth三维地图功能,对雅江河网形态及河流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H4电磁成像系统测量了雅江及... 雅鲁藏布江(雅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演变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通过野外调查,结合SRTM(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数据分析和Google Earth三维地图功能,对雅江河网形态及河流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H4电磁成像系统测量了雅江及其支流宽谷河道淤沙深度。研究发现,雅江河网呈现格状水系特点,同时具有枝状河网的拓扑性质,这主要是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河网发育过程中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伸所至。青藏高原阶段性不均匀抬升形成了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河道形态,宽阔河段河道为辫状河型,而窄深河段为深切的V型河谷、单一顺直河型,纵剖面上构成裂点。裂点河段地块相对上升较快,阻滞了水流和泥沙,上游河段大量卵石和泥沙在河谷里淤积深达800多米,形成了平整而宽阔的U型河谷。整个雅江宽谷段泥沙淤积量约0.9万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地貌 泥沙淤积 Horton比 U型河谷 V型河谷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鑫 霍斌 +2 位作者 段友健 马宝珊 谢从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5-1094,共10页
根据2008–2009年、2012年以及2013年采自雅鲁藏布江水系的956尾样本对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雌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46~569 mm,雄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67~506 mm,性别未辨渔获物体长范围为78... 根据2008–2009年、2012年以及2013年采自雅鲁藏布江水系的956尾样本对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雌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46~569 mm,雄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67~506 mm,性别未辨渔获物体长范围为78~297 mm;耳石上的年轮形成于每年的3–6月份;估算的雌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24龄,雄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13龄,性别未辨群体年龄范围为2~6龄。体长(Ls)–体重(W)方程分别为:W=2.494×10–5Ls2.877(雌性),W=2.790×10–5Ls2.856(雄性);拟合出来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06.9[1–e–0.114(t+0.163)],Wt=2538.4[1–e–0.114(t+0.163)]2.88(雌鱼);Lt=496.3[1–e–0.162(t–0.018)],Wt=1391.1[1–e–0.162(t–0.018)]2.86(雄鱼)。估算的雌鱼和雄鱼的拐点年龄分别为9.1龄和6.5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6.0 mm、743.6 g和322.5 mm、406.3 g。研究表明,双须叶须鱼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可能受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渔业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双须叶须鱼 年龄结构 生长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分布及与站点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付新峰 杨胜天 刘昌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作为反映流域植被覆盖度的一个指标,NDVI的变化受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而降水与平均气温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对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同时,根据流域站点的经纬度提取流域面上的NDVI值并与流域站点主要气候因子(降水与平均... 作为反映流域植被覆盖度的一个指标,NDVI的变化受多个气候因子的影响,而降水与平均气温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对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同时,根据流域站点的经纬度提取流域面上的NDVI值并与流域站点主要气候因子(降水与平均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站点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降水、平均气温)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时间上的一致性与较高的相关性。NDVI与降水量线性相关系数为0.77,对数相关系数为0.7;NDVI与平均气温线性相关系数为0.72,对数相关系数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气候因子 植被覆盖 雅鲁藏布江流域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干流年径流变化趋势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欣 覃光华 李红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分析雅鲁藏布江干流的年径流变化趋势,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基于雅鲁藏布江干流羊村和奴下水文站1970~2012径流序列资料,对其干流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流径流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同时... 为了分析雅鲁藏布江干流的年径流变化趋势,采用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的方法,基于雅鲁藏布江干流羊村和奴下水文站1970~2012径流序列资料,对其干流径流的变化趋势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流径流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同时不存在显著的跳跃成分。雅鲁藏布江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可供利用,且水量来源较为稳定,受气候变化影响不显著,可为南水北调的大西线调水工程提供水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 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健 李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和分布规律。分析成果表明:①该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众多,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及风水、风冻、水冻两相侵蚀和风水冻三相混合侵蚀;②流域内土壤... 在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和分布规律。分析成果表明:①该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众多,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及风水、风冻、水冻两相侵蚀和风水冻三相混合侵蚀;②流域内土壤侵蚀垂直分异明显;③按照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可划分为上游冻融区、中游高山冻融水蚀区、大峡谷及下游水蚀区、"一江两河"冻融水蚀风蚀区、中游下段水蚀冻融区5个类型区。最后结合土壤侵蚀区域特征提出了分区域水土保持防治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土壤侵蚀 区域特征 防治方略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古堰塞湖群的发育及其地质意义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萍 王慧颖 +2 位作者 胡钢 覃金堂 李翠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5,共11页
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中广泛分布有古堰塞湖沉积,古堰塞湖发育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等因素关系密切。在广泛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十余个古堰塞湖,通过对其开展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 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中广泛分布有古堰塞湖沉积,古堰塞湖发育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等因素关系密切。在广泛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十余个古堰塞湖,通过对其开展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工作,结合前人工作结果,初步建立了古堰塞湖群的地层年代框架。地表残留的古堰塞湖沉积多集中于末次冰期冰盛期和全新世早期,持续时间可达千年-万年。对大竹卡古湖、格嘎古湖和易贡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归纳出古堰塞湖群发育的基本特征,初步讨论了构造、气候和侵蚀相互作用下古堰塞湖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向。提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泥石流)堵江-堰塞-溃决洪水所构建的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对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和古地理环境等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 古堰塞湖 活动构造 末次冰盛期 裂点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分布及与降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新峰 杨胜天 刘昌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9-542,F0003,共5页
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同时,把流域站点降水量点数据插值成与流域NDVI相一致的空间Grid数据,并对流域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降水量插值误... 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同时,把流域站点降水量点数据插值成与流域NDVI相一致的空间Grid数据,并对流域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降水量插值误差的存在,分析了流域站点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与流域站点NDVI与降水量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时间上的一致性.其线性相关系数与对数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降水量 植被覆盖 雅鲁藏布江流域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GDP数据空间化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秋文 杨胜天 蔡明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重要的国际河流,掌握该流域GDP数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际河流管理政策,维护区域稳定和发展。传统的GDP数据以行政区为统计单元,不便于国际河流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土地利用数...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重要的国际河流,掌握该流域GDP数据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际河流管理政策,维护区域稳定和发展。传统的GDP数据以行政区为统计单元,不便于国际河流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实现了雅江流域GDP数据空间化估算。结果表明,印度、孟加拉国在GDP总量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不丹和藏南的总量相对较小,但是增速最快,所有区域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均不大,说明全流域整体工业发展水平不高,而藏南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其它产业比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GDP 空间化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源组成解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田富强 徐冉 +2 位作者 南熠 李琨彪 贺志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36,共13页
为开展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构建过程描述和本构参数两方面均有较强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为对象,利用水文分区曲线对降雨、融雪和融冰等不同水源主导的流量过程进行划分,以划分的流量过程线子集对相应水文过程参数进行... 为开展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构建过程描述和本构参数两方面均有较强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为对象,利用水文分区曲线对降雨、融雪和融冰等不同水源主导的流量过程进行划分,以划分的流量过程线子集对相应水文过程参数进行分步率定,提高了水文模型参数的物理性,以此构建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参数集,内部多个水文站点和流域雪水当量的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模型解析了2001-2015年间雅鲁藏布江的径流水源组成,降雨、融雪、融冰水源对总径流量贡献的比例分别为66%、20%和14%。本文方法对高山寒区径流的水源解析有普遍意义,结果对理解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源组成解析 水文分区曲线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基于鱼类栖息地需求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环境流量计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俊 黄喻威 +2 位作者 苗令占 邵国毅 吴淼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2,20,共6页
针对水利工程影响下,河道下游天然水文情势改变造成鱼类产卵场面积减小和质量降低等潜在生态问题,通过数值模拟与统计建立拉萨裸裂尻鱼产卵期栖息地适宜度模型,采用栖息地模拟法计算了雅鲁藏布江中游藏木水电站坝下米林—尼洋河汇口处38... 针对水利工程影响下,河道下游天然水文情势改变造成鱼类产卵场面积减小和质量降低等潜在生态问题,通过数值模拟与统计建立拉萨裸裂尻鱼产卵期栖息地适宜度模型,采用栖息地模拟法计算了雅鲁藏布江中游藏木水电站坝下米林—尼洋河汇口处38.9 km河段的环境流量。结果表明:拉萨裸裂尻鱼产卵期适宜水深为0.7~1.0 m,适宜流速为0.4~0.6 m/s;研究河段内拉萨裸裂尻鱼产卵期环境流量为432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量 鱼类栖息地 拉萨裸裂尻鱼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加权可利用面积 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