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xonomy characterization and cadmium biosorption of fungus strain 被引量:3
1
作者 曾晓希 柴立元 +2 位作者 汤建新 刘学端 杨志辉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759-2765,共7页
The taxonomy characteriazation and cadmium (Cd) biosorption of the high Cd-resistant fungus M1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region and β-tubulin genes of the strain were amplified, se... The taxonomy characteriazation and cadmium (Cd) biosorption of the high Cd-resistant fungus M1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region and β-tubulin genes of the strain were amplified, sequenced and analyzed by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The Cd biosorption assay was performed by shaking flask.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ycelium. The similarity of gene sequences and phylogenetic trees show the very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rain and Paecilomyces lilacinus, and the fungus M1 was identified as P. Lilacinus. The initial pH 6 and Cd concentration about 100 mg/L are optimum. Zn and Mn have a little effect on the Cd biosorption of the strain, while Cu and Pb present obvious effects. FTI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ungus adsorbs Cd by esters, anhydride, and amide. With the preferable absorption capacity, fungus M1 is considered to have good prospects in bio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onomy characterization cadmium biosorption Paecilomyces lilacin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下载PDF
高温高压降解制备低分子量水溶性酵母葡聚糖
2
作者 王寒梅 刘垚 +1 位作者 何启煜 赵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以啤酒酵母粉为原料,利用硫酸苯酚法和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分析在压力为0.1MPa时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得到的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得率和分子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不同降解条件下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结构的变化... 以啤酒酵母粉为原料,利用硫酸苯酚法和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分析在压力为0.1MPa时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得到的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得率和分子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不同降解条件下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20℃条件下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得率低于20%。而温度升高到135℃,pH值在3~5之间可以使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得率升高到60%~80%。pH值越低,水解时间越长,制备出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和葡寡糖得率越高。135℃、pH3降解3.0~6.0 h,主要得到葡寡糖,得率可达79.89%;pH4降解4.0~6.0 h、pH5降解6.0 h,主要得到12~100 kDa的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结果发现,高温高压降解后该葡聚糖仍以β-(1,3)为主链,以β-(1,6)为支链。但是pH值越低,β-(1,6)支链含量越低,pH3时β-(1,6)/β-(1,3)积分最低,为0.61。因此,通过控制降解的pH值、温度和时间,高温高压降解法可以有效制备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和葡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 高温高压降解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红外光谱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润平 李建军 鲍改玲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本文对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的红外光谱图作了比较。吸附后酵母菌的主要成分和结构保持完整 ,3389cm-1峰位红移 33cm-1。
关键词 酵母菌 生物吸附 红外光谱 污染物回收
下载PDF
酯化前后酵母菌的红外光谱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韩润平 鲍改玲 朱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0-822,共3页
对啤酒酵母酯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啤酒酵母的红外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 5 2cm- 1 处的吸收峰为酰胺Ⅰ带 ,是CO的伸缩振动 ,15 4 2cm- 1 的吸收峰是酰胺Ⅱ带 ,是N—H的弯曲振动和C—N的伸缩... 对啤酒酵母酯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啤酒酵母的红外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 5 2cm- 1 处的吸收峰为酰胺Ⅰ带 ,是CO的伸缩振动 ,15 4 2cm- 1 的吸收峰是酰胺Ⅱ带 ,是N—H的弯曲振动和C—N的伸缩振动 ,12 4 0cm- 1 是酰胺Ⅲ带 ,是C—N的伸缩振动和N—H的弯曲振动引起的。14 5 4cm- 1 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 的弯曲振动峰 ;116 0cm- 1 处出现的峰可能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中C—O的伸缩振动峰 ;10 80cm- 1 处的吸收峰是由啤酒酵母中的RNA ,DNA或细胞壁中存在的碳水化合物或醇中的C—O伸缩振动引起的。用甲醇酯化后在 174 4和 14 5 4cm- 1 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 ,说明酵母菌细胞表面的羧基发生了酯化反应。酯化后细胞的主要成分和结构保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酯化 啤酒酵母 羧基 细胞成分 细胞结构 重金属 吸附作用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战勇 张晶 苏婷婷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废酵母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啤酒废酵母对Cu2+的生物吸附行为.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2+含量.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吸附Cu2+受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酵母添加量和Cu2+起始浓度等因素影响.实验确定了啤酒废酵母...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废酵母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啤酒废酵母对Cu2+的生物吸附行为.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2+含量.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吸附Cu2+受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酵母添加量和Cu2+起始浓度等因素影响.实验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即:pH为4.0,Cu2+浓度为100 mg.L-1,酵母添加量1.0 g.L-1,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2.5 h.此时啤酒废酵母对Cu2+的吸附量可达91.82±0.54 mg.g-1干酵母.对未吸附Cu2+的空白酵母和吸附Cu2+的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啤酒废酵母吸附Cu2+后羟基和羧基吸收峰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认为羟基和羧基在生物吸附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酵母 生物吸附 CU^2+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分析酵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胡瑞省 张宝华 +3 位作者 周冉 孙耀冉 秦婷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酵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酵母酰胺Ⅲ带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酵母中的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红外吸收强度降低;而β-转角结构、无规卷曲... 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酵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酵母酰胺Ⅲ带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酵母中的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红外吸收强度降低;而β-转角结构、无规卷曲结构和β-折叠结构红外吸收强度均有所增加。还研究了酵母酰胺Ⅲ带的二维红外光谱,以确定酵母中蛋白质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次序,进一步证明了酵母蛋白质的β-折叠结构的热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去卷积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谱 酵母 蛋白质 二级结构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对镉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战勇 张晶 苏婷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废酵母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啤酒废酵母对Cd2+的生物吸附行为。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d2+含量。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吸附Cd2+受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酵母添加量和Cd2+起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啤酒...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废酵母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啤酒废酵母对Cd2+的生物吸附行为。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d2+含量。结果表明,啤酒废酵母吸附Cd2+受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酵母添加量和Cd2+起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Cd2+的最佳吸附条件。即:pH值6,Cd2+浓度为50mg/L,酵母添加量为1.0g/L,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30min,此时啤酒废酵母对Cd2+的吸附量可达42.92mg/g干酵母。吸附Cd2+的啤酒废酵母用1.0mol/L的HCl解吸,解吸率达75.46%。对未吸附Cd2+的空白酵母和吸附Cd2+的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啤酒废酵母吸附Cd2+后羟基和羧基吸收峰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认为羟基和羧基在生物吸附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酵母 生物吸附 CD^2+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检测鲜枣酵母菌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胡耀华 刘聪 何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2-926,共5页
酵母菌是引起鲜枣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以室温(20℃)贮藏的鲜枣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建立了检测鲜枣内酵母菌的动力学模型,从而预测室温贮藏鲜枣的保鲜期,以确保鲜枣的品质安全。通过对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数的优选,分别... 酵母菌是引起鲜枣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以室温(20℃)贮藏的鲜枣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建立了检测鲜枣内酵母菌的动力学模型,从而预测室温贮藏鲜枣的保鲜期,以确保鲜枣的品质安全。通过对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数的优选,分别建立了室温贮藏下鲜枣内酵母菌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模型和反映其变化规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内,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光谱预处理方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的鲜枣内酵母菌菌落总数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中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50,均方根误差为2.560,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863,均方根误差为2.477。结合鲜枣的近红外光谱,其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酵母菌的变化情况,鲜枣光谱吸光度值与贮藏时间的动力学模型为B_1=171.395-124.445x_1-109.945x_2-32.763x_3-7.899x_4-1.426x_5-4.85x_6+0.045t,其相关系数为0.996,标准偏差为2.561。酵母菌安全限量为100 000 cfu·g^(-1),当酵母菌菌落总数初始值小于等于10 cfu·g^(-1)时,预测鲜枣在室温下的贮藏时间为8 d,也可根据鲜枣中的酵母菌菌落总数初始值的不同实现实时监测鲜枣内部酵母菌菌落总数信息及其安全的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枣 酵母菌 动力学模型 保鲜期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丙酮处理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红外光谱分析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敬华 邹卫华 +2 位作者 戴盈盈 韩润平 石杰 《河南科学》 2004年第6期777-779,共3页
对丙酮处理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生物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52cm-1、1534cm-1、1239cm-1处的吸收峰是蛋白质的三个特征吸收峰。1455cm-1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的弯曲... 对丙酮处理酵母菌吸附铅前后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比较。生物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1652cm-1、1534cm-1、1239cm-1处的吸收峰是蛋白质的三个特征吸收峰。1455cm-1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的弯曲振动峰;1397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归属于羧基的对称伸缩振动。1200~940cm-1之间出现的强且复杂的谱带归属于醚和碳水化合物中的C-O伸缩振动。915cm-1、890cm-1处两个弱的吸收峰属于细胞壁中多糖的糖环键的振动。吸附Pb2+后,3375cm-1处的吸收峰紫移至3388cm-1,1398cm-1处的峰红移到1384cm-1,说明羟基和羧基在结合Pb2+起重要作用。丙酮处理酵母菌的主要成份和结构吸附前后保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特征吸收峰 酵母菌 CH 生物材料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伸缩振动 丙酮 吸收带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战勇 张晶 苏婷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了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啤酒废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初步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Pb2+的最佳吸附条件,起始pH为5,Pb2+的起始质量浓度为50 mg/L,酵母的质量浓度为1 g/L,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P... 为了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啤酒废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初步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Pb2+的最佳吸附条件,起始pH为5,Pb2+的起始质量浓度为50 mg/L,酵母的质量浓度为1 g/L,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率可达93.50%。对吸附了Pb2+的啤酒废酵母进行解吸实验,表明浓度为1 mol/L的HCl为较好的解吸剂,其解吸率可达54.59%。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啤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且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程度更优。最后对未吸附Pb2+的空白酵母和吸附Pb2+的酵母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啤酒废酵母吸附Pb2+前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酵母 生物吸附 PB^2+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研究酵母菌对Cu^(2+)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杰 张敬华 +1 位作者 朱路 韩润平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1,54,共4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酵母菌对Cu2+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有效结合Cu2+,1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pH为5~6时吸附效果较好.盐度及Ca2+、Na+等离子对吸附量稍有影响,升温有利于吸附.随着初始Cu2+浓度的升高,吸附量也逐渐增大....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酵母菌对Cu2+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有效结合Cu2+,1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pH为5~6时吸附效果较好.盐度及Ca2+、Na+等离子对吸附量稍有影响,升温有利于吸附.随着初始Cu2+浓度的升高,吸附量也逐渐增大.该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和表观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1 32mg·g-1、0 189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酵母菌 CU^2+ 生物吸附作用 吸附平衡
下载PDF
啤酒酵母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鲍改玲 张宗培 韩润平 《河南科学》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啤酒酵母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其红外谱图主要由蛋白质的吸收带、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带组成。结合ZnSO4 后 ,啤酒酵母的主要成分和结构保持完整 ,但蛋白质的特征峰的吸收强度下降。
关键词 重金属 啤酒酵母 红外光谱 吸附机理 锌离子 吸附剂
下载PDF
红外光谱对啤酒酵母培养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江 段学辉 +1 位作者 叶勤 张嗣良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跟踪了啤酒酵母发酵过程,解析了发酵过程的红外光谱变化。在啤酒酵母培养过程中,1106cm-1吸收峰强度的下降反映出基质麦芽糖的消耗;而产物乙醇的形成会引起880、2976、2890cm-1处...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跟踪了啤酒酵母发酵过程,解析了发酵过程的红外光谱变化。在啤酒酵母培养过程中,1106cm-1吸收峰强度的下降反映出基质麦芽糖的消耗;而产物乙醇的形成会引起880、2976、2890cm-1处吸收峰强度增加和1625cm-1处吸收峰的下降。从上述吸收峰强度的变化可描述啤酒酵母培养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啤酒酵母 生物过程 发酵过程 糖源消耗 酒精生成
下载PDF
海带对重金属的吸附位点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爱红 王宪 +1 位作者 邓永智 陈丽丹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99,104,共4页
用甲醇、甲醛处理海带藻粉 ,对其吸附重金属时羧基和氨基的作用进行研究 ,经藻粉的红外光谱及吸附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 :羧基和氨基均参入了吸附过程 ;
关键词 海带 重金属 吸附位点 生物吸附 金属离子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定性描述酵母菌的生长过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玮 江辉 +2 位作者 刘国海 梅从立 吉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酵母菌生长过程描述方法。利用AntarisⅡ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取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发酵物样本在10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同时采用光电比浊法测定各样本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酵母菌生长过程描述方法。利用AntarisⅡ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获取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发酵物样本在10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同时采用光电比浊法测定各样本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运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算法优选特征光谱,再利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建立酵母菌生长过程4个阶段的分类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参与CARS-ELM模型建立的波长个数为30,其10次运行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98.68%和97.3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适当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描述酵母菌生长过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近红外光谱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青金桔果粉中微生物菌数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斯杰 马金爽 +5 位作者 王玥 刘彦弟 尹星 韩长日 杨定国 刘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测定及细菌培养平板计数的方法建立水分活度为0.1的青金桔原粉中大肠杆菌、酵母、霉菌总数的快速检测模型。通过考察温度0℃、27℃、35℃的不同保存条件下青金桔粉中霉菌、酵母、大肠杆菌的近红外光谱以及微生物菌数变化... 应用近红外光谱测定及细菌培养平板计数的方法建立水分活度为0.1的青金桔原粉中大肠杆菌、酵母、霉菌总数的快速检测模型。通过考察温度0℃、27℃、35℃的不同保存条件下青金桔粉中霉菌、酵母、大肠杆菌的近红外光谱以及微生物菌数变化,建立青金桔粉中菌落数的近红外模型。结果表明:霉菌总数的校正和预测模型的有效决定系数分别为0.9811和0.9823,酵母菌总数的校正和预测模型有效决定系数分别为0.8794和0.8264,大肠杆菌总数的校正和预测模型的有效决定系数分别为0.9420和0.9904,实验研究的模型对青金桔粉中大肠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测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金桔粉 霉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两种酵母对重金属Cu^(2+)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辉 陈心怡 +4 位作者 鲁峰 陈媛 蒋佳琪 陈玲巧 刘京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探究酿酒和产朊假丝两种酵母对Cu^(2+)吸附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让酿酒和产朊假丝两种酵母菌分别与同浓度的Cu^(2+)作用,作用相同时间,检测两种酵母菌吸附的Cu^(2+)浓度,最后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产阮假丝... 目的:探究酿酒和产朊假丝两种酵母对Cu^(2+)吸附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在最优条件下,让酿酒和产朊假丝两种酵母菌分别与同浓度的Cu^(2+)作用,作用相同时间,检测两种酵母菌吸附的Cu^(2+)浓度,最后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产阮假丝酵母较酿酒酵母对重金属Cu^(2+)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其原因是由于产阮假丝酵母存在更多的Cu^(2+)结合位点,以及吸附空间的互相协同作用。结论:产朊假丝酵母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吸附金属离子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CU^2+ 生物吸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酵母菌复制衰老过程中絮凝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文涛 杨迪 +4 位作者 尹亚辉 刘宝祥 曲晶 董亮 赵长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9-2195,共7页
【目的】通过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的生理性质和细胞壁蛋白的观察与检测,分析复制衰老过程中酵母菌絮凝变化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双向电泳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随着酵母菌传代次数... 【目的】通过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的生理性质和细胞壁蛋白的观察与检测,分析复制衰老过程中酵母菌絮凝变化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双向电泳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随着酵母菌传代次数的增加,双向电泳图谱上能清晰显示的蛋白质点在增加,同时,红外光谱图中在指纹区890.51 cm–1和808.48 cm–1处的吸收峰在减弱。【结论】在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程度在减弱,细胞壁表面蛋白质基团发生变化,可能引起细胞壁表面各种力的变化,最终导致酵母菌絮凝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连续传代 双向电泳 红外光谱 细胞壁蛋白 絮凝
原文传递
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干粉对Pb^(2+)的吸附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兰钗 方扬 +4 位作者 靳艳玲 陈谦 赵永贵 肖瑶 赵海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6-1052,共7页
为开发高效去除重金属铅(Pb2+)污染的生物吸附剂,以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干粉为吸附剂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该吸附剂吸附Pb2+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吸附动力学方程和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研究... 为开发高效去除重金属铅(Pb2+)污染的生物吸附剂,以浮萍(Lemna aequinoctialis)干粉为吸附剂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该吸附剂吸附Pb2+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吸附动力学方程和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研究了吸附前后吸附剂表面的化学基团变化.结果表明,对吸附效果影响显著的因素有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颗粒大小和Pb2+初始浓度;参与吸附Pb2+的基团可能是吸附剂所含糖类中的羟基及酰胺中的氨基;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99 95,k2为3.65 g min-1 mg-1;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浮萍对Pb2+的吸附量在高达56.79 mg/g时仍未达到吸附饱和点.本研究表明L.aequinoctialis干粉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条件要求不严格,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大,在较宽的条件范围内都可达到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生物吸附剂 铅污染 吸附动力学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