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ies of Interpretation on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Ⅲ):Unity of Spirit and Body:Views from Huang Di Nei Jing (《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1
作者 Qingqi Wa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1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Human life activities are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uch as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to set a series of medical practice activities.TCM believes that the... Human life activities are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uch as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CM to set a series of medical practice activities.TCM believes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has an inestimable influence on the mind and body of human beings.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unity of spirit and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Huang Di Nei Jing(《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social environment SPIRIT
下载PDF
COMMENT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CCORDING TO SEASONAL CONDITIONS IN 《THE INTERNAL CLASSIC》
2
作者 韩焱晶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0年第3期52-56,共5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comment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1) selecting acupoints based on seasonal conditions; 2) performing reinforcing or redu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comment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1) selecting acupoints based on seasonal conditions; 2) performing reinforcing or redu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ning of the moon; 3) conduc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and the state of disease; and 4) perform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osperity or decline of the meridian-qi, which are described in medical book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seasonal conditions
下载PDF
三焦学说的传承与演变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廷 赖慈爱 +6 位作者 张琳琳 郑颖 李永春 宫凤英 林锦韬 刘钊汝 吕英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三焦的形态结构模糊,病变之变证、兼证繁多,故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学说都有不同见解。在形态结构方面,历代医家主要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论和《难经》的三焦“有名无形”论,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脂膜、腔子、腔府、油膜、膜... 三焦的形态结构模糊,病变之变证、兼证繁多,故历代医家对于三焦学说都有不同见解。在形态结构方面,历代医家主要继承了《黄帝内经》的三焦“有名有形”论和《难经》的三焦“有名无形”论,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脂膜、腔子、腔府、油膜、膜腔、缝隙腠理等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剖析三焦的形态结构。在功能方面,从《黄帝内经》的“决渎之官”“中渎之腑”“传化之府”到《难经》的“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历代医家大多立足于三焦的气化功能,探讨营卫、少阳、五脏、命门相火、温病等与三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气交”理论探析黄芽汤
4
作者 王润英 梁嘉钰 +3 位作者 李晓凤 钱舒乐 于露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77-580,共4页
黄芽汤乃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开篇首方,有“四维根本”“群方之祖”之称。基于《黄帝内经》“气交”理论分析黄芽汤药物配伍法则,认为黄芽汤以甘味辅气补中,以和合于内,辛味与气俱行,以斡旋于中,健中气以运四维,助机体阴阳气交,脏腑... 黄芽汤乃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开篇首方,有“四维根本”“群方之祖”之称。基于《黄帝内经》“气交”理论分析黄芽汤药物配伍法则,认为黄芽汤以甘味辅气补中,以和合于内,辛味与气俱行,以斡旋于中,健中气以运四维,助机体阴阳气交,脏腑和合。临证以“气交”之理审视脏腑气化,可借药物之气化偏性纠正人体气机升降失交,维系自然、人体、药物之间的气化均衡,则临床用药可得法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气交”理论 脏腑气化 黄芽汤
下载PDF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探讨肺胃关系
5
作者 刘安琪 王洪武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49-453,共5页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相求”为肺胃相互感应后的生理体现。肺胃之“同气”包括来源相同、结构中空且与外界相通、功能上同升以输送营养且同降以排泄糟粕、生理特性上均喜润恶燥4个方面,在“同气”的基础上依赖媒介之气产生感应,肺胃之“相求”体现在3个方面,云雨相求为肺胃共主精微、津液和宗气的生成和输送,精微和津液可濡润周身脏腑,宗气可滋养元气;气机相求为胃将水谷之精上输至肺,助肺藏精化气以输送营养物质;肺若雾露之溉,将水谷之精和津液降于胃,助胃传导以排泄糟粕;营卫相求为胃主营卫化生的来源,肺主营卫的化生及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从“同气相求”探究肺胃关系,为临床治疗肺系、胃系及肺胃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同气相求 肺胃关系
下载PDF
运气变化与火郁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
6
作者 邢荣荣 蔡佳丽 +2 位作者 朱益林 王壮壮 田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73-677,共5页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运气理论与头痛发病的相关论述,探究运气变化与火郁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明确运气的异常变化与火郁头痛的发病有两方面联系:其一,后天发病运气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其二,先天运气禀赋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明...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运气理论与头痛发病的相关论述,探究运气变化与火郁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明确运气的异常变化与火郁头痛的发病有两方面联系:其一,后天发病运气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其二,先天运气禀赋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明晰运气因素影响下罹患火郁头痛在病位可累及心系;临床常伴心痛、心烦、神昏、出血、疮疡等症,可从心、从火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火郁头痛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内经》运气七篇大论对“亢害承制”本义及应用初探
7
作者 李嘉豪 老膺荣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66-669,674,共5页
“亢害承制”理论为中医运气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素问》中原文出发,本文整理、分析其中七篇大论中“亢害承制”相关原文,本文初步阐释亢害承制理论含义,通过对上下文“天道”“地理”含义的辨析明确运气学中亢害承制理论的本义... “亢害承制”理论为中医运气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素问》中原文出发,本文整理、分析其中七篇大论中“亢害承制”相关原文,本文初步阐释亢害承制理论含义,通过对上下文“天道”“地理”含义的辨析明确运气学中亢害承制理论的本义及范畴,从而对季节性疾病(包括慢性病及疫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则治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运气七篇 亢害承制 主气 周期节律
下载PDF
《黄帝内经》“百”字英译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枚 陈宁 +2 位作者 沈艺 陈锋 方廷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324-329,共6页
中医语言具有显著的模糊性特征。中医典籍中的语义模糊现象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文章根据代表性、权威性和译者的文化背景三个原则,将李照国英译本(以下称李本)和文树德英译本(以下称文本)《黄帝内经》进行对比... 中医语言具有显著的模糊性特征。中医典籍中的语义模糊现象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文章根据代表性、权威性和译者的文化背景三个原则,将李照国英译本(以下称李本)和文树德英译本(以下称文本)《黄帝内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他们持不同译观对数词"百"字及其所在句子的英译策略。研究发现文本和李本在处理"百"字及其所在句子时存在巨大差异。就"百"字英译而言,文本常采用"字面含义+脚注模式"而李本直接将其解读并英译,这些不同的翻译策略与译者的翻译文化观密不可分。文树德注重从历史文化背景角度看待中医翻译,尊重源语的历史和文化,并尽力展现文本后的历史和文化解读,这是文树德对中医典籍翻译一贯秉持的态度和原则;文树德认为翻译中医典籍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文化背景,因而,对于"百"字存在争议的地方,文树德常常采用脚注等深度翻译策略为读者展现可能的解读,由读者来选择和重构信息。然而,李照国教授认为,译者在翻译典籍的首要难题是难解古文之意;鉴于此,在翻译《黄帝内经》时,他会参考一些白话译本以确定某句话或某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因而"百"字的英译处理时,他直接采用了历代医家的结论,或实指、或泛指、或有意漏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早,所以历代医家对某些章节的真正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译者在处理此类信息时,若直接揉入自己的理解,有时效果适得其反。"百"字虽小,却折射出中医典籍的英译的艰难,译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译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黄帝内经》 深度翻译 译者
下载PDF
对《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科学性探索——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毒性的观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科学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敏 金春玉 +1 位作者 毛军 郑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的毒性随朔、望月节律呈周期性波动的观察 ,以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客观存在性及科学性 ,为“择时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中药马钱子、黄连煎液按“低比稀释法”配制药液 ,并依寇氏法求出... 目的 :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的毒性随朔、望月节律呈周期性波动的观察 ,以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客观存在性及科学性 ,为“择时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中药马钱子、黄连煎液按“低比稀释法”配制药液 ,并依寇氏法求出朔、望日马钱子及黄连的LD50 。结果 :马钱子的LD50 朔日组高 ,望日组低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黄连的LD50 朔日组低 ,望日组高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中药毒性有朔、望月节律现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月切律 药物毒性
下载PDF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雷燕 施蕴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172-173,共2页
现有的《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基本是思辩性总结,利用语料库的方法作一些实证性研究可弥补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描述性翻译研究 规定性翻译研究 语料库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敏 杨春萍 盛岩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脉诊方法
下载PDF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博 仝芳洁 +4 位作者 高程熙 刘森林 罗寰 郭宪立 李荷莲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设管理系统平台(TPI),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完成《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建设。方法:将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设管理系统平台(TPI),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完成《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建设。方法:将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黄帝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著录47本,收录《黄帝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建立《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黄帝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黄帝内经 数据库 TPI平台 中药古籍
下载PDF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治未病”内容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皓萌 陈群 郑霖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该文就《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蕴含的"治未病"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以"性、命"双修的疾病预防观为特色,视人体正气充足为保持健康的内因,重视形神合一;并从"道、法、术数"... 该文就《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蕴含的"治未病"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以"性、命"双修的疾病预防观为特色,视人体正气充足为保持健康的内因,重视形神合一;并从"道、法、术数"等层面概述了如何预防早衰,进而揭示了"治未病"的思想,希望能从心、身、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疾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中医预防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脉学知识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杰 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There is the rich vein of knowledge about the meaning of "pulse"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which is much broad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modern.The Pulse has two aspects of functio... There is the rich vein of knowledge about the meaning of "pulse"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which is much broad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modern.The Pulse has two aspects of function and form.The latter includes blood vessels,meridian and tendons passages."The pulse" is the object,which can be treated and checkup.Pulse Treatment includes pushing,bombing,grasping,and so on;Pulse Diagnosis includes Pulse Dynamic Pulse Diagnosis,Pulse Gas Diagnosis and Pulse Color Diagnosis.Therefore,the knowledge of Pulse of Chinese medicine needs further vein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论针灸“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方法 被引量:39
15
作者 赵百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论述“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这一《内经》时期的针灸核心论治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发掘《内经》中有关层次论治的文献,引述与层次论治有关的九针、刺法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文阐明了“皮脉肉筋骨”层次论... 目的:论述“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这一《内经》时期的针灸核心论治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发掘《内经》中有关层次论治的文献,引述与层次论治有关的九针、刺法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文阐明了“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的原理和治疗方法,认为“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方法是古代针灸疗法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与层次论治是针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针灸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同时认为层次论治方法还有待结合临床进一步发掘和梳理并系统展现。结论:“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对重新认识《内经》的针灸价值和重新建立独立于方药之外的针灸诊查、辨证、论治体系,丰富针灸疗法,提高疗效,扩大针灸治疗范围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经络学说 《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之扶阳思想阐微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澍宣 罗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宝库,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奠定了扶阳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论探析、与六气的关系、养生调摄以及临床治疗4个方面对《内经》中的扶阳思想进行了阐释,试从中发现对现代临证有指导价值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扶阳思想 阐微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人体骨数浅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永强 刘斌 董福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1-1263,共3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归纳该书人体骨的名称、数量,列举后世经典医书的有关条文,以及中西医学骨数量不一致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归纳该书人体骨的名称、数量,列举后世经典医书的有关条文,以及中西医学骨数量不一致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黄帝内经》人体骨数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医家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对于人体骨特有的认识,正视并正确理解这一观点,是立足中医关于人体结构的基础理论,发展中医骨伤科学术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骨数 解剖 中医骨伤科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中的系统生物学思想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明芬 安冬青 郑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7-1519,共3页
研究发现《黄帝内经》时代的医家们通过对自然界、社会长期观察后,形成了系统生物学雏形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且还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的统一的大整体系统观,并以此指导养生,预防,诊断及治疗。文章旨在探源《... 研究发现《黄帝内经》时代的医家们通过对自然界、社会长期观察后,形成了系统生物学雏形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且还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的统一的大整体系统观,并以此指导养生,预防,诊断及治疗。文章旨在探源《黄帝内经》中质朴的系统生物学思想,挖掘其中医理论精髓,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即把《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人与社会相应的大系统观,结合基于现代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思想相结合进行研究,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情绪变化对细胞、组织、蛋白质、基因、代谢、免疫等的影响,从而更加了解人类进化、生老病死的规律。对疾病的预测、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做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系统生物学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四时”变化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及脉学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常虹 王栋 张光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四时脉法"对"六经"体系下脉学系统的影响,总结"四时"对张仲景《伤寒论》"六经"体系的影响规律,还原仲景"四时"阴阳观的"天人相应"思想。[方法]从...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四时脉法"对"六经"体系下脉学系统的影响,总结"四时"对张仲景《伤寒论》"六经"体系的影响规律,还原仲景"四时"阴阳观的"天人相应"思想。[方法]从张仲景"四时治疗法"所反映的"四时"变化与六经的对应关系,来探讨"四时"变化对仲景"六经"命名的影响及"四时"变化与仲景脉学体系的关系,立足仲景《伤寒论》原文,用仲景自身的思维和语言来解读《伤寒论》六经辨证及脉学体系。[结果]仲景《伤寒论》运用"天人相应"的思维模式,从"四时"变化的角度确立"六经"疾病体系,《伤寒论》"六经"的脉学体系与"四时"脉象的变化相吻合,《黄帝内经》的"四时脉法"是仲景脉法的核心。[结论]从"四时"变化的"天人相应"角度解读仲景的"六经"及其脉法体系,为研究《伤寒论》及仲景学说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 伤寒论 六经 四时治疗法 四时脉法 黄帝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的风邪理论探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江余 崔健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92-94,共3页
简要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风邪理论,认为《黄帝内经》在外感病邪中突出风邪的重要地位,既归纳了风邪致病的症状特点,也揭示了风邪致病的机理,并且从防、养、治3个方面立体有序的提出了风邪所致疾病的应对方法,还列举了大量由风邪引起... 简要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风邪理论,认为《黄帝内经》在外感病邪中突出风邪的重要地位,既归纳了风邪致病的症状特点,也揭示了风邪致病的机理,并且从防、养、治3个方面立体有序的提出了风邪所致疾病的应对方法,还列举了大量由风邪引起或以风命名的疾病,为后世风邪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风邪 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