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te Sensing Retrieval of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 Chao YU Junbao +4 位作者 WANG Qing LI Yunzhao ZHOU Di XING Qinghui CHU Xiaoj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934-947,共14页
Accurate assessment of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SC) in estuary is essential to address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erosion, water pollution, human health risks, etc. In this study, an empirical cub... Accurate assessment of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SC) in estuary is essential to address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erosion, water pollution, human health risks, etc. In this study, an empirical cubic retrieval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the retrieval of SSSC from Yellow River Estuary. Based on sediments and seawater collect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and southeastern Laizhou Bay, SSSC conditions were reproduced in the laboratory at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within a range common to field observations. Continu- ous spectrum measurements of the various SSSCs ranging from 1 to 5700 mg/1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n AvaField-3 spectromet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SSSC and spectral reflectance (Rrs) was obtained in the spectral range of 726-900 nm. At SSSC greater than 2700 mg/L, the 740-900 nm spectral range was less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s of spectral reflectance saturation and more suitable for retrieval of high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The best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reflectance ratio of 820 nm to 490 nm. Informed b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rs and SSSC, a retrieval model was developed (R2 = 0.992). The novel cubic model, which used the ratio of a near-infrared (NIR) band (740-900 nm) to a visible band (400-600 nm) as factors, provided robust quantifica- tion of high SSSC water samples. Two high SSSC centers, with an order of 103 mg/1, were found in the inversion results around the abandoned Diaokou River mouth, the present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abandoned Qingshuigou River mouth. There was little sedi- ment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high SSSC centers due to the directions of the residual currents and vertical mix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SC) water spectral reflectance cubic model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inversion yellow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Approach of moving bounda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3D tidal current simulation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based on ECOMSED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KUANG Cuiping SUN Bo +2 位作者 LIU Shuguang GU Jie YU Wei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8-85,共8页
Consider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 ECOMSED can not simulate wetting-drying of shoal with its fixed boundary, an approach to represent moving boundary in the model is introduced here. This approach smoothly joints the... Consider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 ECOMSED can not simulate wetting-drying of shoal with its fixed boundary, an approach to represent moving boundary in the model is introduced here. This approach smoothly joint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de by making use of wetting and drying technique and is verified by a numerical test which present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test results obtain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hydrodynamics in spring tide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by this modified ECOMSED model which is also validated through the observed field data, the simulation presents a good periodic tidal change. It also successfully simulates the tidal current of computational areas and reproduces the tidal flat intermittent appea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MSED moving boundaries test with variable slop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3D tidal numerical model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Based on FVCOM for Total Load Control Management in Guan River Estuary,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Li LIN Weibo +6 位作者 LI Keqiang SHENG Jianming WEI Aihong LUO Feng WANG Yan WANG Xiulin ZHANG Longj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Guan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 area(GREC) suffer from serious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ional problems over the recent years.Thus,reducing the land-based load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total load control ... Guan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 area(GREC) suffer from serious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ional problems over the recent years.Thus,reducing the land-based load through the national pollutant total load control program and developing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s that can simulate the complex circulation and water quality kinetics within the system,including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variations in nutrient and COD concentrations,is a matter of urgency.In this study,a three-dimensional,hydrodynamic,water quality model was developed in GREC,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The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s of GREC were modeled using the unstructured-grid,finite-volume,free-surface,primitive equation coast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FVCOM).The water quality model was adapted from the mesocosm nutrients dynamic model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and considers eight compartments: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SRP),phytoplankton,zooplankton,detritus,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The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models were calibrated and confirmed for 2012 and 2013.A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simulations with extensive dataset shows that the models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the hydrodynamics and water quality.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total load control management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model FVCOM total load control management Guan river estuary yellow Sea
下载PDF
利用原位测试试验确定黄河口潮滩粉质土固结状态研究
4
作者 张建民 单红仙 +2 位作者 王振强 王志才 王津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4-2001,共8页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 黄河口泥沙快速堆积在河口一带,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表层沉积物处于超固结状态,但试验中发现采用Casagrande作图法求取的黄河口粉质土先期固结压力往往偏大。为了了解黄河口粉质土固结状态、合理估算先期固结压力,在黄河口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在试坑内配置了模拟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利用原位测试手段(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孔隙水压力测试),并在长期观测基础上,对比研究了1.0 m深度范围内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固结过程及固结状态。研究发现:黄河口快速沉积粉质土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很快,固结完成后,土体强度随时间发展呈现不均匀增长,沿深度方向从上到下出现高-低-次高不均匀固结特征;历经16个月后,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进一步提高,固结不均匀性和结构性不断增强。从试坑土体自重固结完成后的实际固结状态及原状土体物理性质指标来看,Casagrande作图法结果偏大,采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法、十字板剪切试验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公式法估算的试坑和潮滩原状土体先期固结压力数值更为可靠;同时该方法为土体固结状态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粉质土 固结状态 原位测试 先期固结压力
下载PDF
基于CMIP6耦合WRF的黄河上游复合干旱热浪事件演变规律
5
作者 门宝辉 吕行 +1 位作者 陈仕豪 王红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8-919,共12页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传统极端气候事件破坏性更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黄河上游作为气候敏感区受其影响尤其突出,刻画其特征并分析未来可能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趋势对事件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耦合天气预报研究模式WRF的未来气象数据动力降尺度方法。识别了黄河上游不同情景下的复合干旱热浪事件及其特征,揭示了复合事件与单一事件的区别,分析了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的未来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历史期、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较单一事件的温度升高3.8%、13.1%、13.5%,干旱指数降低5.8%、2.6%、2.6%,极端特征更加显著。(2)SSP245情景下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形式,而在SSP585情景下以北部、东部区域分布最高。(3)未来各情景下区域整体复合干旱热浪事件特征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SSP585的上升趋势高于SSP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黄河上游 WRF模式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 MK趋势检验
下载PDF
紊动与盐度共同作用的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柏文 拾兵 +1 位作者 王俊杰 巴彦斌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为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利用盐度、温度和紊动剪切率同时可控的沉降桶,开展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系列试验,分析并厘清了盐度和紊动剪切率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机制;基于正态分布的多... 为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利用盐度、温度和紊动剪切率同时可控的沉降桶,开展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系列试验,分析并厘清了盐度和紊动剪切率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机制;基于正态分布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絮凝体沉降速度与紊动剪切率、盐度间的关系式,揭示出絮凝体沉降速度和粒径均随着紊动剪切率和盐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试验研究发现,黄河口泥沙最佳絮凝条件为紊动剪切率13~15/s、盐度7‰~10‰。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认识黄河口黏性泥沙颗粒的絮团发育和沉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黏性泥沙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紊动剪切率 盐度
下载PDF
2000—204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富印 刘晓煌 +6 位作者 张文博 邢莉圆 王然 祖皮艳木·买买提 雒新萍 王超 赵宏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11,共13页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域生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因此实现人口稠密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境保护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域生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因此实现人口稠密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境保护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为例,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模块与PLUS模型对该区域2000—2021年(历史时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以5年为步长对2025年、2030年、2035年和2040年的生境质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研究区生境质量均值下降了0.05,呈下降趋势,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南和西北部的山地,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2)历史时期研究区44.74%区域生境质量显著下降,下降区域分布在城乡建设和道路扩张用地区域,西部山区此趋势最为突出。33.81%区域生境质量显著上升,上升区域分布在东部耕地区域和西部林地。研究区生境破碎化趋势加强,海拔与植被等自然要素对区域生境质量水平影响显著,与生境质量水平正相关。(3)2025—2040年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未来生境质量格局差异明显,生态保护情境下生境质量水平呈上升趋势,耕地保护情景下生境质量均值稳定中呈现小幅度提升,城市发展情景下生境质量均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不同发展情景下人类活动对区域生境质量影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区域生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Sen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下载PDF
黄河口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8
作者 张剑 孙嘉怡 张新雨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以黄河口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为切入点,借助GIS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与湿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和国家政策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最为深刻,反映在相关产业对湿地的... 以黄河口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为切入点,借助GIS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产业结构与湿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和国家政策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最为深刻,反映在相关产业对湿地的利用上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湿地的利用占据绝对优势,但结构处于不断优化之中;预计“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沼泽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成果显著,生态经济效益得以彰显。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单一湿地类型的支配地位明显,产业集聚迎来机遇,而绿色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建议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绿色产业、强化文化引领、打造国家文化公园等方面促进黄河口湿地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arkov模型 湿地 黄河口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DPSIR的黄河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广州 凡姚申 +2 位作者 窦身堂 于守兵 张少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7,162,共7页
为综合评价黄河口及毗邻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借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选取人口增长率、年径流量、富营养化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等28个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 为综合评价黄河口及毗邻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借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选取人口增长率、年径流量、富营养化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等28个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实测和统计数据等基础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11—2020年黄河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黄河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基本处于亚健康与健康状态,2018年以来,随着黄河口生态水量调度力度加大,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显著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DPSIR模型 黄河口及毗邻海域
下载PDF
不同影响因素下路用黄河泥沙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及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钰轲 李俊豪 +1 位作者 邵景干 余翔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9-519,共11页
沿黄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和重视,然而目前有关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英国GDS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取自黄河中下游郑州段的泥沙进行应力控制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 沿黄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和重视,然而目前有关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英国GDS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取自黄河中下游郑州段的泥沙进行应力控制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围压、相对密实度和试验频率对黄河泥沙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的影响,绘制了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骨干曲线和滞回曲线.结果表明,黄河泥沙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可以用Hardin双曲线模型描述,围压对G和D的影响较大、试验频率对G和D的影响较小.综合与其他土体的动力特性对比表明,黄河泥沙动剪切模量折减曲线规律以及阻尼比D曲线规律和其他土体相符,其动力特性更接近于粉土和砂土,但与其他土体并不完全一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最后,本文考虑了围压、相对密实度的影响,并结合现有经验公式,建立可以较好描述黄河泥沙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与围压、孔隙比关系的经验公式,同时建立了动剪切模量比G/G_(max)和D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黄河泥沙的G/G_(max)和D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理论模型
下载PDF
黄河口泥沙和磷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依滴 欧阳威 +2 位作者 陈铭 陆中桂 刘连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7,共10页
河口是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物质流动的重要界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河口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条件的剧烈变化会改变入海泥沙和磷复杂的迁移和转化行为过程。黄河是全球主要的含沙河流,深入分析总结河口泥沙和磷的迁移和累积... 河口是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物质流动的重要界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河口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条件的剧烈变化会改变入海泥沙和磷复杂的迁移和转化行为过程。黄河是全球主要的含沙河流,深入分析总结河口泥沙和磷的迁移和累积规律,对提高黄河口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估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从新兴文献计量学和传统文献分析2个角度,首先聚焦了全球河口污染物研究热点,对比分析了世界河口泥沙和磷的分布特征;其次归纳了黄河口泥沙沉积及历史反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地球化学条件变化(包括盐度、pH、溶解氧、氧化还原条件等)对泥沙和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和规律;最后浅析了当前河口水质模型的研究现状和不确定性,并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分析和揭示河口泥沙和磷环境行为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黄河口 沉积历史 环境行为 模型模拟
下载PDF
Nitrogen cycle of a typical Suaeda salsa marsh ecosystem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被引量:11
12
作者 Xiaojie Mou Zhigao Sun +1 位作者 Lingling Wang Chuanyua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958-967,共10页
The nitrogen(N) biological cycle of the Suaeda salsa marsh ecosystem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as studied during 2008 to 2009.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N had significant seasonal fluctuations and vertical distribu... The nitrogen(N) biological cycle of the Suaeda salsa marsh ecosystem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as studied during 2008 to 2009.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N had significant seasonal fluctuations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The N/P ratio(15.73±1.77) of S.salsa was less than 16,indicating that plant growth was limited by both N and P.The 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S.salsa was very low(0.007),while the N utilization and cycle coefficients were high(0.824 and 0.331,respectively).The N turnover among compartments of S.salsa marsh showed that N uptake from aboveground parts and roots were 2.539 and 0.622 g/m2,respectively.The N translocation from aboveground parts to roots and from roots to soil were 2.042 and 0.076 g/m2,respectively.The N translocation from aboveground living bodies to litter was 0.497 g/m2,the annual N return from litter to soil was far less than 0.368 g/m2,and the net N mineralization in topsoi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as 0.033 g/m2.N was an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 in S.salsa marsh,and the ecosystem was classified as unstable and vulnerable.S.salsa was seemingly well adapted to the low-nutrient status and vulnerable habitat,and the nutrient enrichment due to N import from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ould be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S.salsa marsh.Excessive nutrient loading might favor invasive species and induce severe long-term degradation of the ecosystem if human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not taken.The N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determined in our study might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tment model nitrogen biological cycle Suaeda salsa yellow river estuary
原文传递
基于PSR的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47
13
作者 牛明香 王俊 徐宾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3-952,共10页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从广义上定义河口区生态系统,将河口及毗邻的陆域、海域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研究区1991年数据和相关国家标准...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从广义上定义河口区生态系统,将河口及毗邻的陆域、海域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研究区1991年数据和相关国家标准为基准,2013年代表现况,利用综合指数法(CEI)评价了黄河河口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响应指数最高(0.9055),压力指数居中(0.8288),状态指数最低(0.6458),综合指数为0.7427。总体来看,与1991年相比,目前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仍处于"健康"状态,但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其中状态指数下降最为严重。从区域轻度开发到人类活动强烈干扰阶段,黄河河口区存在过度捕捞、湿地不合理开发、浅海养殖过度及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应进行区域的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PSR模型 综合评价指数 黄河口
下载PDF
时空及环境因子对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斑资源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敏 徐宾铎 +4 位作者 麻秋云 张崇良 任一平 万荣 纪毓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3-969,共7页
斑(Konosirus punctatus)作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近年来的优势种,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研究其资源丰度的变动对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 斑(Konosirus punctatus)作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近年来的优势种,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研究其资源丰度的变动对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根据2013年6月、8月、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该海域夏、秋季斑资源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斑资源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斑资源丰度秋季较高,夏季较低;其主要分布在黄河入海口以北的近岸海域。GAM分析表明,月份、水深、海水表层盐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对斑资源丰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斑资源丰度随浮游植物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 m水深范围内随水深增加呈下降趋势;一定盐度范围内,斑资源丰度随表层盐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盐度达到17时其丰度达到最大。因此,在浮游植物丰度较高的低盐河口水域,斑资源丰度较大,这与斑的洄游习性、河口区受到淡水径流和海水运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 黄河口 GAM模型 资源丰度
下载PDF
黄河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及其影响效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开荣 于守兵 +1 位作者 茹玉英 王万战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0-12,9,共4页
通过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的分析,从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环境、防洪防凌安全、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同入海流路运用模式的影响效应。建议在认真研究、系统筹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黄河河口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黄河... 通过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的分析,从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环境、防洪防凌安全、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不同入海流路运用模式的影响效应。建议在认真研究、系统筹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黄河河口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黄河入海流路运用模式及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入海流路 运用模式 影响效应 黄河河口
下载PDF
黄河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东风 张红武 +1 位作者 钟德钰 吕志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3,共7页
本文针对黄河河口河道水沙潮波的特点,从水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泥沙运动方程出发,补充了潮流挟沙能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黄河河道河口二维数学模型。以1982年实测资料,从潮位过程、流速大小和方向及海底冲淤变形等方面对数学模型进行... 本文针对黄河河口河道水沙潮波的特点,从水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泥沙运动方程出发,补充了潮流挟沙能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黄河河道河口二维数学模型。以1982年实测资料,从潮位过程、流速大小和方向及海底冲淤变形等方面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水沙条件下黄河河口泥沙运动规律的模拟研究。其结果揭示了黄河河口清水沟所处海域的潮流潮汐特性和泥沙输移规律。这些成果与实测资料以及卫星遥感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黄河 潮波 2-D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泥沙输运
下载PDF
黄河口潮流与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崇浩 曹文洪 张世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6-1263,共8页
黄河口的海洋动力输沙能力受径流、潮流和波浪等动力条件的影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渤海水域大模型和黄河口水域的小模型,大模型为小模型提供外海边界条件。利用渤海水域验潮站的分潮资料对大模型进行了验证... 黄河口的海洋动力输沙能力受径流、潮流和波浪等动力条件的影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渤海水域大模型和黄河口水域的小模型,大模型为小模型提供外海边界条件。利用渤海水域验潮站的分潮资料对大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黄河口水域小模型计算研究了多个入海流路口外水域的潮流过程和潮流输沙能力,计算结果得到黄河口水域新、老口门附近存在三个高流速区,最大潮流速在1.7m/s左右,自渤海湾向莱洲湾的强大沿岸流输沙是黄河口潮流输沙的主要形式,分析计算口外泥沙净通量得到刁口河、原河道和现行清8流路、马新河、北汊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口外水域向口门两侧10km外和外海的输沙量占利津沙量百分数分别为51.04%3、9.27%、29.94%1、7.75%、12.96%和7.22%,年均输往外海沙量分别为3.00亿t、2.18亿t、1.66亿t0、.99亿t0、.72亿t和0.40亿t。计算得到的清水沟原河道的潮流输沙能力与多年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人海流路 数值模拟 潮流过程 输沙能力
下载PDF
基于SOBEK的黄河口一维水力学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亦芳 葛雷 +1 位作者 王新功 张军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5,共4页
基于黄河口生态环境需水及其配置研究的需要,以平水年洪水过程资料为基础,在黄河下游河口段建立了一维河流数学模型,对年度内及年际间的流量水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在冬季冰冻期内的适用性较低,主要原因为冬... 基于黄河口生态环境需水及其配置研究的需要,以平水年洪水过程资料为基础,在黄河下游河口段建立了一维河流数学模型,对年度内及年际间的流量水位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模型在冬季冰冻期内的适用性较低,主要原因为冬季冰封期使模型运用条件发生改变,模拟结果出现误差;去除冰封时段后,模型适用性得到恢复,满足河段的年内应用;而年际间模拟结果表明,河床高程变动是影响模型精度的主要原因,在充分考虑河床的冲淤变化后,经适当校正,模型在河口段仍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河流数学模型 黄河河口段 SOBEK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口湿地景观变化研究——以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素娟 陈为峰 +3 位作者 田素锋 胡金叶 张志华 侯月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3,共7页
研究以垦利县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马尔柯夫模型引入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利用1987年和2004年2个时期的卫星影像研究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至2010年,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天然湿地... 研究以垦利县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马尔柯夫模型引入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利用1987年和2004年2个时期的卫星影像研究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至2010年,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天然湿地,其中河流水面、苇地、滩涂和滩地,较1987年分别减少了2 724.7、19 629.1、23 737.2和3 269.1 hm2。人工湿地总面积也有所减少,但水库水面面积却增加了10 213.8 hm2。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天然湿地面积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8%,而人工湿地的面积是研究区总面积的1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黄河口湿地 景观变化 马尔柯夫模型
下载PDF
黄河河口平原多闸坝河道水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学群 李福林 +1 位作者 张瑞青 刘健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38-41,45,共5页
针对黄河下游河口平原区河流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多闸坝及潮汐作用的影响下,采用MIKE11软件构建多闸坝河道水动力模型,同时利用实测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广利河河网下游水位变化趋势受上游来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影响较大,... 针对黄河下游河口平原区河流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多闸坝及潮汐作用的影响下,采用MIKE11软件构建多闸坝河道水动力模型,同时利用实测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广利河河网下游水位变化趋势受上游来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影响较大,水流状况受人工调控明显;大部分典型断面的模拟结果较好,所确定的参数基本可以反映河道及流域特征。模型可以为下一步进行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河网库群与闸坝调度方案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水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闸坝河道 水流模拟 黄河河口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