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晓丽 潘纲 +3 位作者 包华影 张宪伟 陈灏 郭博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37-2142,共6页
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2个沉积物的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源'还是磷'汇'.用修改后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得到最大吸附容量(PAC),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利用所得拟合... 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2个沉积物的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源'还是磷'汇'.用修改后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得到最大吸附容量(PAC),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利用所得拟合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方法得到EPC0、原有交换态磷(NAP)以及固-液分配系数Kp值并考察了环境因子(pH、离子强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沉积物的EPC0均大于上覆水体中的磷浓度,沉积物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能力.吸附容量与总有机碳(TOC)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pH<6.0,沉积物释放磷并且随着pH增大吸附量增加很快;6<pH<9.7,P的吸附量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水平;pH>9.7,吸附量略有增高.随着Ca2+离子强度的增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沉积物 吸附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及河床纵横断面的演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兆印 周静 李昌志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近年来,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水沙的变化必然影响下游河床纵剖面和横断面的调整变化。本文利用黄河下游1960-1997年的水沙资料和1977-2002年的断面资料统计分析了黄河下游水沙历年、汛期和脉动变化特点以及主槽平均河床高... 近年来,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水沙的变化必然影响下游河床纵剖面和横断面的调整变化。本文利用黄河下游1960-1997年的水沙资料和1977-2002年的断面资料统计分析了黄河下游水沙历年、汛期和脉动变化特点以及主槽平均河床高程和河相系数变化特点。分析表明:1)1986年以后,黄河下游水沙量和水沙脉动量显著减少,艾山以下河流非汛期时常出现断流现象;2)黄河下游纵剖面呈S型发展;3)黄河下游主槽断面面积减小,主槽明显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黄河 来水来沙 纵剖面 河相系数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北部潮间带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允传 尹延鸿 高抒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54,共5页
根据1964~1976年在黄河河口区选取的两条潮滩断面水准测量和底质粒度分析资料 ,并对样品用激光粒度仪进行分析 ,探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滩对黄河口南迁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开敞程度较高的断面 ,潮间带较窄 ,水边线附近形成贝壳堤 ,从高... 根据1964~1976年在黄河河口区选取的两条潮滩断面水准测量和底质粒度分析资料 ,并对样品用激光粒度仪进行分析 ,探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滩对黄河口南迁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开敞程度较高的断面 ,潮间带较窄 ,水边线附近形成贝壳堤 ,从高潮位到低潮位粒径变细、分选性变差 ,表现出波浪作用特征 ;在开敞程度较低的断面 ,潮间带较宽 ,由高潮位向中潮位沉积物逐渐变粗 ,再向下粒径基本不变 ,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分选变好 ,潮流作用较为显著。此外 ,两断面下部均形成了波浪侵蚀陡坎。这些特征说明黄河改道后 ,这里岸滩波浪作用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沉积 粒度参数 滩面高程 黄河三角洲 潮间带
下载PDF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随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5-571,共7页
黄河银川平原河段近几十年来面临较大的洪灾威胁,几次大洪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常常将这归结为黄河上游修建大坝导致该河段河床沉积增强所引起的结果。为了分析该河段河床的沉积速率的历史变化特征,用地质尺度时段平均方法、90... 黄河银川平原河段近几十年来面临较大的洪灾威胁,几次大洪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常常将这归结为黄河上游修建大坝导致该河段河床沉积增强所引起的结果。为了分析该河段河床的沉积速率的历史变化特征,用地质尺度时段平均方法、90万年以来不同时段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及当前河道断面实测方法分别对其沉积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方法中的脉冲函数关系可以很好地估算其历史沉积速率的变化趋势,并且自距今90万年以来其沉积速率大致具有增大的趋势,在2万年左右达到峰值3.43 cm/a;自距今2万年以来其沉积速率有减小的趋势;根据该关系式估算的目前河床沉积速率数值为0.51 cm/a,这与河道断面实测方法估算的该河段河床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3 cm/a比较接近。显然,该河段的现代河床沉积速率远小于历史上最高的沉积速率,近年来水土保持、大坝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得进入银川平原河段的粗泥沙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该河段的河床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银川平原 河床 沉积速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河道沉积规律研究Ⅱ.建林边滩沉积作用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德江 陈彰榕 栾光忠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通过对建林边滩沉积物粒度分布、粒度参数及水体流变性质的分析 ,阐述了黄河三角洲上河道水流属于牵引流范畴 ,与低含沙水流无本质上的差别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河道 粒度分布 沉积机理 边滩 沉积规律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段“假潮”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金 周建伟 宋士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137-142,150,共7页
结合黄河下游孙口水文站实际观测资料,对黄河下游地区较小流量级下所发生的假潮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假潮是由于沙波运动在弯道处因控导工程作用产生雍水和回水而引发的一种水位、流速、含沙量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的水文现... 结合黄河下游孙口水文站实际观测资料,对黄河下游地区较小流量级下所发生的假潮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假潮是由于沙波运动在弯道处因控导工程作用产生雍水和回水而引发的一种水位、流速、含沙量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变化的水文现象,解决了在黄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中存在的水量确定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潮 黄河下游 沙波运动 河床演变 泥沙运动
下载PDF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洪尚池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专题。本文介绍了专题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的技术难题,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考核目标及主要成果。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点...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专题。本文介绍了专题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的技术难题,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考核目标及主要成果。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 沉沙池 淤积 地下河 引黄涵闸 黄河
下载PDF
第一造床流量及输沙能力的理论分析——“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与巨大潜力”之三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其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共5页
第一造床流量是代表变动流量过程输沙能力的等价流量,即塑造河道纵剖面的造床流量,其能从理论上确定。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在输沙作用方面,它确实有很好的代表性,且利用它确定输沙量时可避免很多频繁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输沙... 第一造床流量是代表变动流量过程输沙能力的等价流量,即塑造河道纵剖面的造床流量,其能从理论上确定。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在输沙作用方面,它确实有很好的代表性,且利用它确定输沙量时可避免很多频繁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及输沙能力结构分析表明,利用挟沙能力级配可较好地反映冲淤和平衡条件下的挟沙能力规律,在冲淤条件下挟沙能力具有非单值性。这些分析,揭示了黄河下游复杂输沙现象的结构及多来多排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造床流量 第二造床流量 输沙能力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调水调沙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占伟 罗秋实 郭选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7-39,共3页
总结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调水调沙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变化及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运用条件;提出了今后黄河调水调沙应当关注的一些问题,如水库汛限水位、调水调沙调控指标... 总结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调水调沙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变化及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运用条件;提出了今后黄河调水调沙应当关注的一些问题,如水库汛限水位、调水调沙调控指标、调水调沙运用思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调水调沙 冲刷效果 河床粗化 汛限水位
下载PDF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刘庄堤段淤筑工程布置研究
10
作者 张同德 王红声 冯自环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5-61,共7页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是合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妥善处理引黄泥沙和确保防洪大堤安全的战略措施。通过对刘庄堤段淤筑工程布置研究来揭示淤筑相对地下河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沉沙条渠 填筑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侵蚀再悬浮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姣 郭腾飞 单红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9,共9页
在黄河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研究中,波浪与海流是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的主要动力因素,两个动力因素如何影响沉积物侵蚀再悬浮,亟待深入研究。笔者应用自制屏蔽波浪或海流实验箱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屏蔽波浪的... 在黄河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研究中,波浪与海流是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的主要动力因素,两个动力因素如何影响沉积物侵蚀再悬浮,亟待深入研究。笔者应用自制屏蔽波浪或海流实验箱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屏蔽波浪的条件下,当该研究区域风浪小及海水流速小于15 cm·s-1时,海底沉积物不发生侵蚀再悬浮,海水浊度小于30NTU;当该研究区域风浪大及海水流速在15-40 cm·s-1之间时,海水浊度一般在100NTU-500NTU之间。(2)在屏蔽海流的条件下,海水浊度随有效波高增大而增大,波浪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率为14%~73%。(3)在波致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波浪"泵送"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为11.5%~42.8%,波浪剪切作用对沉积物再悬浮贡献为57.2%~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观测 再悬浮 海底沉积物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宁夏四排口河段河床冲淤变形的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 李春光 +2 位作者 景何仿 乔桥 兰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8,共9页
黄河宁夏平罗四排口"Ω"型河道"裁弯取直"工程的实施,引发了该段河道河床边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为了掌握工程运行后该段人工开挖引河中水流运动、泥沙运移以及河床迁移演变的发育、演化规律,项目组多次赴平罗黄河四... 黄河宁夏平罗四排口"Ω"型河道"裁弯取直"工程的实施,引发了该段河道河床边界条件的剧烈改变。为了掌握工程运行后该段人工开挖引河中水流运动、泥沙运移以及河床迁移演变的发育、演化规律,项目组多次赴平罗黄河四排口进行现场考察与实地取样、测量。根据所研究河段初始地形、流场分布情况以及初步预测的河床变形规律布设了一系列淤积测验断面,随后多次对其展开现场实测,得到了该段河道的河床演变规律、悬移质泥沙粒径和含沙量的分布情况与岸边丁坝影响下河道主流的演进变化规律。依据实测结果计算、分析了工程运行初期河床的平均冲淤变化程度(1.6077m)和河段整体冲刷量(356.4908万m^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固丁坝群后左岸岸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四排口河段 裁弯取直 河床变形 冲淤计算 丁坝
下载PDF
黄河下游淤筑相对地下河的可行性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昌 杨文海 +1 位作者 王普庆 尚宏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5,共5页
本文简介了“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中有关引水、沉沙、挖淤、输沙、淤筑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成套可行技术,包括输、沉沙渠(池)设计计算方法,沉挖方式和方法,淤筑施工机械的选型配套,泥沙输送技术以及淤筑技... 本文简介了“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中有关引水、沉沙、挖淤、输沙、淤筑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成套可行技术,包括输、沉沙渠(池)设计计算方法,沉挖方式和方法,淤筑施工机械的选型配套,泥沙输送技术以及淤筑技术等。各项技术紧密配合,针对性强,便于实施,基本可以满足在不打乱原有引黄灌排体系条件下,进行淤筑相对地下河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沙池 淤筑 给水 相对地下河 可行性
下载PDF
1990年以来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超 王随继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2-1364,共13页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年、2013年和2016年共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2011年与2013年两期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结合野外采样观测分析其1990-2016年间的平面形态变化与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砾石质网状河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众多分支河道与河间地无明显冲淤现象。网状带面积仅增加2.43%,陆地与水体面积比例接近1∶1;网状带部分小型河间湿地及河间岛屿呈现碎片化现象,导致河间湿地个数逐渐增加,最大增加率为62.16%。河道主流线长期左右迁移交替变化,且变化率相对稳定,受主流线迁移的影响,主河道内部河间岛屿形态变化较大,其河岸变化率为5 m/a。网状河众多支河道非常稳定,平均河宽变化率仅为1 m/a左右。河岸沉积物以细砂或粉砂为主,黏土含量较高,粒度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这与砂质网状河流河岸以泥质沉积物为主略有不同,但河岸及河间湿地茂密的植被保护了众多分支河道免受侵蚀、维持了河道的稳定性,这也是砾石质网状河流体系具有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质网状河 网状带 河间湿地 主流线 沉积物 黄河
原文传递
水流挟沙力的统计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绪坚 胡春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9-1204,共6页
将水流挟沙力作为二维问题处理是水流挟沙力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的统计理论方法,根据泥沙状态概率和有效床沙级配,推导了悬移质挟沙力、推移质输沙率和推悬比统计理论公式,利用黄河下游水沙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并与... 将水流挟沙力作为二维问题处理是水流挟沙力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非均匀沙水流挟沙力的统计理论方法,根据泥沙状态概率和有效床沙级配,推导了悬移质挟沙力、推移质输沙率和推悬比统计理论公式,利用黄河下游水沙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半经验悬移质挟沙力和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计算对比验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统计理论公式计算中、低含沙水流非均匀沙悬移质挟沙力较为准确,统计理论方法计算的推悬比较为稳定,黄河下游底悬比在0.06~0.11之间变化,可以采用统计理论方法的推悬比公式计算黄河下游的漏测底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统计理论 悬移质挟沙力 推移质输沙率 推悬比 黄河下游
原文传递
流量波动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军 刘蛟 梁标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时,各站的输沙水量最小,...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时,各站的输沙水量最小,说明适宜的流量波动比能提高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效率。在原型数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黄河下游进行了动床概化模型实验,发现波动比对输沙水量的影响规律与实测资料是一致的,都随波动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进一步研究了流量波动对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模型实验中流量标准差4.03L/s(即波动比为0.375)、周期1h的水沙过程输沙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波动流量 输沙效率 动床模型 黄河下游 输沙水量
原文传递
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1990年以来的演变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超 王随继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The anastomosing river that is present within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and-bedded rivers of this type because it contains gravel-bedded material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 The anastomosing river that is present within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and-bedded rivers of this type because it contains gravel-bedded material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nastomosing river are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sand-bedded form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hannel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Four Landsat images from 1990, 2001, 2013, and 2016 alongside two Google Earth(GE) images from 2011 and 2013 were utilized in this study in tandem with field sampling and observations to select a 12 km main channel length section of the Qihama reach anastomosing river. This section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variations in channel planform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ver a 26 year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is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has exhibited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overall, an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obvious channel and wetland bank erosion and deposition. Data also show that over the 26 years of this study, anastomosing belt area increased by 2.43%, while the ratio of land to water area remained almost equal. The number of wetlands has also increased along this river section at a rate as high as 62.16% becaus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some small interchannel examples, while the talweg has alternately migrated to either the left or right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at a relatively stable rate. Indeed, as a result of the migration of this line,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turnover in the number of islands within the main channel while bank shift has occurred at a rate of about 5 m/yr. The numerous anastomosing channels within this river section remained very stable over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by a mean annual migration rate of just 1 m/yr, while the sediments 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ine sands or sil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clay content. The sediment grain-size distribution curve for this river section contains multiple peaks, distinct from the muddy sediments with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from sand-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s. The dense vegetation within riparian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alongside this river reach has also protected anastomosing channels from erosion and maintainedtheir stability, a key feature of this gravel-bedde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anastomosing BELT WETLANDS talweg sedimentS yellow riv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