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of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to Them 被引量:2
1
作者 Guangzhou CUI Xuliang ZHANG +1 位作者 Zhaohui ZHANG Zongjun X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 typical new wetland ecosystems in warm temperate zone. In recent years, influenced by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ese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ave und...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re typical new wetland ecosystems in warm temperate zone. In recent years, influenced by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ese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ave undergone chang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vegetation degradation, pollution, species reduction, and harmful exotic species invasion. These changes have influenced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o protect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the authors recommended that it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wetland protection; carry out wetland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wetland; reduce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use of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 C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Water Pollution of Four Rivers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Feng DONG Guan-cang +2 位作者 QIN Yu-guang LIU Chao ZHU Shi-we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9期51-55,61,共6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at analysing water pollution of four rivers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Method] Taking four seriously polluted rivers (Guangli River, Shenxian Ditch, Tiao River and Chao Ri...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at analysing water pollution of four rivers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Method] Taking four seriously polluted rivers (Guangli River, Shenxian Ditch, Tiao River and Chao River)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as study object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our rivers in May (dry period), August (wet period) and November (normal period) in 2009 and 2010 respectively, then pollution indices like nutritive salts, COD, chlorophyll-a, petroleum, etc. were measured. Afterwards, the status quo of water pollution was assessed based on Nemero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 (TLI), so as to find out the integral status quo of water quality of wetland rivers and damages to aqua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ult] On the whole, water pollution of four rivers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was serious, in the eutrophication state, and the main pollutants were TN, TP, NH+4-N and petroleum. In addition, excessive N and P in the four rivers resulted in water eutrophication of Bohai Bay, so further leading to ride tide, which destroyed the 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Bohai Sea. Moreover,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data, water pollution b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ecame more serious, while there was no obvious aggravation in the water pollution by petroleum. In a word, water pollution wasn’t optimistic on the whol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iver water in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its coastal se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rivers flowing into the sea Water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Nemero index comprehensive trophic level index (TLI) China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dyk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被引量:1
3
作者 Xin Fu Gaohuan Liu +2 位作者 Siyue Chai Chong Huang Fado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especially artificial dykes,on the coastal wetland landscape is now considered as a serious problem to the coastal ecosystem.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analyze changes o...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especially artificial dykes,on the coastal wetland landscape is now considered as a serious problem to the coastal ecosystem.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analyze changes of coastal landscape patter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dyk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astal wetland.Our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wetland landscape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dyk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YRD).It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ndscape structure,five selected landscape indices and the changes of spatial centroids of three typical wetland types,including reed marshes,tidal fiats and aquaculture-salt fiel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Reduction of wetland area,especially the degradation of natural wetlands,had been the principal problem since the dyke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YRD.The dyke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wetlands.However,the new born artificial wetlands were still less than the vanished natural wetlands.(2)Compared with the open area,the building of artificial dykes significantly speeded up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s and the aggravation of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 the closed area.(3)The changes of area-weighted centroids of three typical wetland landscapes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dykes,and the movement of the centroid of the aquaculture-salt field was very sensitive to the dykes construc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DYKES coastal wetland coastal zon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LANDSCAPE pattern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Cu and Zn in Coastal Wetland Sediments
4
作者 Huanqiang ZHENG Zaiwang ZHANG Chenx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The content of Cu,Zn in the sediments from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as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i)The content of Cu,Zn range was 16.70-50.40 mg/kg,18.15-48.80 mg/kg,respectively.The mean ... The content of Cu,Zn in the sediments from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as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i)The content of Cu,Zn range was 16.70-50.40 mg/kg,18.15-48.80 mg/kg,respectively.The mean content of Cu,Zn was 31.12mg/kg,36.74 mg/kg,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soil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content of Cu was excessive,while the content of Zn was below the background.(ii)The concentrations of Cu,Zn in sediment in the coast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other two areas.(iii)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Zn were increasing with depth.The maximum content of Cu,Zn was 80-100 cm,in general,the content of Cu,Zn in the bottom sedim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The growth and decline trends of Zn in Tamarix and Suaeda areas were much the same and all higher than in the Phragmites communis area.(iv)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 in sediment is Suaeda>Phragmites communis>Tamarix,which reflected different effects on retention of Cu in the sedimen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The highest content of Zn in the 0-20 cm sediments in Tamarix area was 44.0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al wetland SEDIMENTS Heavy metal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时空演变及其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 崔静艺 张金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时空异质性影响,运用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探究如何对碳储量损失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提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研究表明:(1)201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8年间累计总损失6.36×10^(6)吨碳。(2)碳储总值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2013—2020年8年间碳储经济损失价值为164.92×10^(6)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碳储 生态补偿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围垦开发下滨海湿地格局演变的自然-人为复合驱动过程
6
作者 智烈慧 马田田 +4 位作者 高原 李晓文 邵冬冬 郭卫华 崔保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26-9635,共10页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及生态功能,围垦开发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滨海湿地生态受损且大面积丧失。探究自然-人为复合影响下格局演变的关键驱动机制,可以为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指示。以围垦开发影响剧烈的黄...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及生态功能,围垦开发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滨海湿地生态受损且大面积丧失。探究自然-人为复合影响下格局演变的关键驱动机制,可以为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指示。以围垦开发影响剧烈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克服了当前研究中驱动力的时空动态表征以及湿地格局演变的综合驱动时空交互机制研究的不足,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离自然和人为驱动并表征湿地格局演变的动态驱动过程的方法,为区域尺度有效评估外界干扰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支持。结果表明:尽管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格局演变的驱动过程轨迹类型多样,但主要受少数类型影响,以单一围垦开发为主。各驱动过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时空交互,伴随围垦、修复、逆向演替过程的发生和转换,新生湿地的淤积及生态系统演替的自然增长过程被阻断,甚至可能对已修复湿地产生负面影响,区域湿地持续减少;人为驱动过程的影响远大于自然驱动过程,人为、自然及自然-人为复合驱动的湿地格局演变面积占比分别为55.5%、26.1%和18.4%。研究结果指示应严格管控部分生境敏感区的滩涂围垦,未来难以避免的滨海开发活动应由陆向海逐步推进,采用与新生湿地淤长方向一致的“滚动开发”模式,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演替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开发 驱动过程 土地利用变化轨迹 时空表征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大气校正对滨海湿地Sentinel-2影像NDVI的影响
7
作者 刘言智 苏博 +5 位作者 王雪宏 周洁 栗云召 于君宝 管博 宋秀凯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3-200,209,共9页
为消除卫星影像成像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干扰,还原真实的地物反射率,大气校正已成为定量遥感分析研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2018—2022年间5期黄河三角洲的Sentinel-2影像,通过对比分析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值,探究大气校正对NDVI计算的必... 为消除卫星影像成像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干扰,还原真实的地物反射率,大气校正已成为定量遥感分析研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2018—2022年间5期黄河三角洲的Sentinel-2影像,通过对比分析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值,探究大气校正对NDVI计算的必要性。结果发现:(1)大气校正能够对滨海湿地Sentinel-2影像的整体NDVI和不同地类NDVI均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不同年份黄河NDVI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2)大气校正前后NDVI在不同地类间波谱特征变化无较大差异,但大气校正有效增强NDVI极差范围,提高了不同地类NDVI区分度。该研究为大气校正对NDVI存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滨海湿地 Sentinel-2影像 NDVI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潮汐作用下的滨海湿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 被引量:26
8
作者 高茂生 叶思源 +3 位作者 史贵军 袁红明 赵广明 薛振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37,共5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浅层地下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明显,海洋潮汐和受其影响的海岸带湿地浅层地下水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通过现场水文监测,设定时间自动采集地下水监测数据,连续监测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位与海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浅层地下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明显,海洋潮汐和受其影响的海岸带湿地浅层地下水具有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本文通过现场水文监测,设定时间自动采集地下水监测数据,连续监测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位与海洋潮汐波动关系,为湿地水文变化和预测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地下水监测 海洋潮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滩涂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数量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夏江宝 李传荣 +2 位作者 许景伟 郑莉 刘立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68-1373,共6页
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滩涂区主要立地类型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3种梯度带8类典型样地下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特征... 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滩涂区主要立地类型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3种梯度带8类典型样地下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口滩涂区共有大型底栖动物30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及环节动物门,共7纲24科25属;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由多到少为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9.48g·m-2,平均丰度为679.04ind·m-2,生物量由多到少为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②随着由水生生境过渡到旱生生境,河口滩涂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减少趋势,生态优势度有增加的趋势,其生物种类、生物量和丰度表现为芦苇湿地>海防林带>盐碱滩。③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样地类型的物种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夏季比春季高;但生态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不明显,由春季到夏季底栖动物在物种均匀度上表现为减弱趋势,而物种多样性总体上表现为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滩涂区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数量特征
下载PDF
湿地翅碱蓬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傅新 刘高焕 +1 位作者 黄翀 刘庆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355-5362,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HJ-1A CCD遥感数据和滨海湿地翅碱蓬生物量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比分析参数回归模型(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RBF网络、GRNN网络),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翅碱蓬生长... 以黄河三角洲HJ-1A CCD遥感数据和滨海湿地翅碱蓬生物量实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比分析参数回归模型(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RBF网络、GRNN网络),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翅碱蓬生长初期的生物量湿重遥感估算最优模型。研究表明:基于遥感信息变量能够建立生长初期翅碱蓬生物量湿重估算模型。尽管基于RDVI、MSAVI和PC2的3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但是以SAVI、MSAVI、RVI、DVI、RDVI和PC2等7个遥感信息变量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更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2.73%,估算效果最优,能够满足较高精度的生物量湿重估算需求。翅碱蓬生长初期生物量湿重最优估算模型的建立,为滨海地区植被生物量监测、区域翅碱蓬生物量季节动态模拟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提供技术支持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翅碱蓬 生物量 遥感估算 神经网络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健康条件评价概念模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叶思源 SMITH Gregory Jame +2 位作者 高茂生 丁喜桂 刘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51,共7页
滨海湿地健康与生物学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上的水文与盐度体制以及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现状。然而,由于滨海湿地条件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对滨海湿地系统条件进行评价,目前仍是环境科学的难点。中国地质调查局(CGS)青岛... 滨海湿地健康与生物学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上的水文与盐度体制以及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现状。然而,由于滨海湿地条件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对滨海湿地系统条件进行评价,目前仍是环境科学的难点。中国地质调查局(CGS)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湿地研究中心合作先后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生态环境及中国黄河三角洲(YRD)滨海湿地评价建立了概念模型。本文将陈述YRD湿地评价的概念模型。此模型的建立在于确定滨海湿地当前的条件和随时间改善或退化的过程,以及确定优先管理的区域。CGS项目之所以选取YRD作为滨海湿地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或黄河断流,该区湿地生境十分脆弱。本文提出此概念模型可为今后湿地条件评价指标确定、调查研究活动和数据采集提供指导。通过该模型的构建,使环境变化可用具体指标来度量,从而服务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条件评价 概念模型
下载PDF
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化湿地的生态修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甲亮 陆兆华 +3 位作者 田家怡 王琳 李鹏辉 肖忠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1-286,共6页
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定期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Cl^-,Na^+、土壤可溶性盐、土壤呼吸强度及芦苇干重等指标,研究了灌溉过程中土壤中Cl^-,Na^+迁移以及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Cl^-,Na^+及可溶性盐分别去... 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定期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Cl^-,Na^+、土壤可溶性盐、土壤呼吸强度及芦苇干重等指标,研究了灌溉过程中土壤中Cl^-,Na^+迁移以及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Cl^-,Na^+及可溶性盐分别去除57.79/6~70.0%,45.7%~47.1%,53.2%~59.7%;一定范围内,湿地水力负荷、淹水深度变化对土壤降盐效果影响不大,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对降盐有影响;废水灌溉还能平均提高土壤总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和芦苇地上生物量到2.17,1.20,1.46和1.34倍,对盐碱化滨海湿地具有综合的生态修复效应,但不同灌溉工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盐碱湿地 造纸废水 生态修复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HS908孔处滨海湿地发育与演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元芹 李萍 +2 位作者 李培英 张晓龙 魏巍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4,共9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在陆地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黄河所携带的泥沙物质逐渐发育、演化形成的滨海湿地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横向上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沉积体叶瓣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划分。以HS90...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在陆地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黄河所携带的泥沙物质逐渐发育、演化形成的滨海湿地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横向上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沉积体叶瓣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划分。以HS908孔的粒度、有孔虫、孢粉、测年等数据为基础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垂向上的演化序列进行划分,认为其在垂向上为浅海沉积相之上,不同时期叶瓣的叠覆体。黄河三角洲在横向上的叶瓣展布和垂向上的叶瓣叠加共同组成了该地区滨海湿地的发育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发育 演变
下载PDF
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红丽 牟晓杰 刘兴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07-2314,共8页
为明确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选择受到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影响的 4 个研究区(一千二管理站、东营港、五号桩和现黄河入海口),对各研究区内主要植被的株高、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碳... 为明确人为干扰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选择受到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影响的 4 个研究区(一千二管理站、东营港、五号桩和现黄河入海口),对各研究区内主要植被的株高、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碳密度等进行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管理和修复提供有利参考。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植被生长具有较大影响,表现为人为干扰轻微的黄河入海口地区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株高、密度、地上生物量及盖度分别高达(103.0±7.81) cm、(584.11±12.3) plant m 2、(891.32±65.92) g m 2和 98%。与之相反,人为干扰严重的东营港地区,芦苇群落消失,碱蓬(Suaedasalsa)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也呈现出零星分布的状态,密度分别为(2.5±0.71) plant m 2和(1.0±0.0) plant m 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现黄河入海口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水盐梯度,而在一千二管理站、东营港和五号桩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发生了变化,且不同研究区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不同;在人为干扰活动轻微的黄河口研究区,植被化学计量比(碳氮比)相对稳定,而在干扰严重的区域,植被化学计量比变异性较大,这可能是植被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植被生长 人为活动
下载PDF
新生滨海湿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9
15
作者 于君宝 陈小兵 +3 位作者 毛培利 吴春发 董洪芳 单凯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213-219,共7页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根据植被分布状况,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了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和B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0~30cm土壤中B、Mn、Fe...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根据植被分布状况,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了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和B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0~30cm土壤中B、Mn、Fe、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0.94mg/kg、439.87mg/kg、22.25g/kg、27.48mg/kg和46.39mg/kg。从黄河岸边至近海光滩区,土壤中5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增加趋势,在剖面上表现为波动变化规律。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中,5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总硫含量和土壤含盐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滨海湿地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总硫含量是影响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营养元素 空间分异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价值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国晶 李秀启 客涵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5期211-217,共7页
应用H.T.Odum创立的系统生态学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对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进行了科学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可更新资源能值为3.16×1020sej,不可更新资源能值为2.94×1020sej,社会经济反馈能达3.37×1021sej。... 应用H.T.Odum创立的系统生态学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对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价值进行了科学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可更新资源能值为3.16×1020sej,不可更新资源能值为2.94×1020sej,社会经济反馈能达3.37×1021sej。在各项系统能值产出中,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为8.54×1022sej,在资本产出项中比重最大,说明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非常巨大;水产品次之,太阳能值为1.47×1022sej,说明黄河口湿地具有很大的产品输出价值;初级生产力为1.95×1020sej,水禽、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资源产出分别为3.37×1021sej、2.59×1021sej、1.06×1021sej,生态旅游和科研工作太阳能值分别为1.26×1020sej、3.87×1020sej。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湿地能值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得出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态势较好,能值产出效率较高,在滨海湿地各种产业模式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负面效应凸显。通过分析可持续能值指标,为黄河口滨海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滨海湿地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风暴潮灾害及其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晓龙 李培英 刘月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淹没滨海低地、加速海岸蚀退、破坏地表结构、毁坏湿地植被、加剧海水入侵等,使滨海湿地不断损失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滨海湿地 影响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口滨海湿地水质污染物现状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峰 李秀启 +4 位作者 董贯仓 秦玉广 陈有光 王志忠 王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5-1710,共6页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在黄河入海口滨海湿地典型水域选取14个调查站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石油类等22项污染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和11月(平水期)在黄河入海口滨海湿地典型水域选取14个调查站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石油类等22项污染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湿地整体水质属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并呈现逐年加剧趋势.湿地湖泊、黄河故道、国家自然保护区、养殖池塘等静态水域污染较轻,以广利河、挑河、神仙沟、小岛河、孤东油田排涝沟为代表的支流水体污染较重,明显超过黄河主干河道.调查发现滨海湿地水体主要污染物为TN、TP、石油烃、Hg、NH4+-N、UIA和Chl-a等.与历史数据对比,湿地水体氮磷污染明显加剧,石油烃和Hg污染未见显著增长,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整体水质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滨海湿地 水质污染 内梅罗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4
19
作者 屈凡柱 孟灵 +3 位作者 付战勇 孙景宽 刘京涛 宋爱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1-1738,共8页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TN的含量明显增加,TP的含量变化不大。2)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土壤R_(C、N、P)分别为42.6:1.6:1、71.2:2.0:1,R_(N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1)和我国平均水平(5.2),土壤表现为N限制。新生湿地土壤剖面中,R_(CN)和R_(CP)变化剧烈;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退耕湿地土壤R_(C、N、P)值规律性较好,R_(CN)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R_(CP)和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中芦苇整株R_(CN)、R_(CP)和R_(NP)平均值分别为78.2、1753、22.4;67.0、1539、23.0。开垦活动可以降低芦苇植物体R_(CN)和R_(CP)值,但由于芦苇植物体本身对R_(NP)的约束性较高,对R_(NP)值的影响不大,芦苇植株R_(NP)约为23。以上结论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P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生境 滨海芦苇湿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月 关潇 +5 位作者 贺婧 付刚 曹明 赵彩云 朱金方 李俊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9-236,共8页
采集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湿地7个样地共12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平均含量为415 ng/g,其中PAHs以2~3环为主,属于中等污染水平。空间分... 采集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湿地7个样地共12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平均含量为415 ng/g,其中PAHs以2~3环为主,属于中等污染水平。空间分布上,黄河口附近样地低于黄河三角洲北部和南部滨海滩涂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但不同样地间及距低潮区不同距离间PAHs含量均差异不显著。特征比值法分析表明,不同样地中PAHs来源不同,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的样地6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草木和煤燃烧,而位于黄河三角洲北部的样地2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生物质燃烧和原油污染,其它样地的PAHs来源以原油污染为主。采用毒性当量因子评价法(TEQ)和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分析,发现不同样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TEQ值均小于40 ng/g,且15种PAHs的m-ERM-Q值均低于0.1,表明PAHs的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多环芳烃 源解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