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nalysi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trong Precipitation Caused Flood and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 被引量:1
1
作者 YU Jia-cheng1,WU Chang-chun1,HUANG Xiao-yan1,HE Yong-qing1,YU Yang2,WANG Sheng2,GUO Xiu-yun2,WANG Hua3 1.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2.Anhui Meteorological Bureau,Hefei 230061,China 3.Anhui Civil Affairs Bureau,Hefei 230061,Chin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7期87-90,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trong precipitation caused flood and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Method]...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trong precipitation caused flood and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Method] On the basis of rainfalls of each station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rainfall data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 and flood disaster data in the same period,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ecipitation caused flood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 and its harm on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The variation rul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ecipitation during Meiyu period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 were discussed.[Result]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the rainstorm was more,and the rainfall was large.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showed 'three-peak' trend.Rainfall in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Meiyu period of 2007 was greatly more than that homochronously in Yangtze River basin.The rain area over 400.0 mm during Meiyu period mainly located in Huaihe River basin,and the rain area over 600.0 mm mainly located from area along Huaihe River to central Huaibei.The rainfall during Meiyu period gradually decreased toward south and north by the north bank of Huaihe River as the symmetry axis.The rainfall in area along Huaihe River showed wavy distribution in east-west direction.The flood disaster loss index and disaster area of crops in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both increased as rainfall in Meiyu period.[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flood prevention,disaster re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flood-avoiding development in Huaih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Meiyu period of 2007 Strong precipitation caused flood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gricultural disaster los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hina
下载PDF
龙羊峡水库后汛期入库径流特征及可蓄水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龙庆 刘玉环 +1 位作者 张献志 沈延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0,48,共4页
以1956—2022年唐乃亥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黄河源区后汛期径流特征,并结合龙羊峡水库满负荷发电流量,对龙羊峡水库在后汛期可蓄水量进行不同情景的分析讨论。研究表明:1)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径流量年际... 以1956—2022年唐乃亥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黄河源区后汛期径流特征,并结合龙羊峡水库满负荷发电流量,对龙羊峡水库在后汛期可蓄水量进行不同情景的分析讨论。研究表明:1)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不均,以正常偏枯为主,多年平均后汛期径流量占汛期径流量的29.1%;2)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日平均流量在1000 m^(3)/s以上的径流量平均为8.96亿m^(3),年际变化极大,以1000 m^(3)/s发电流量运用,龙羊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的保证率仅为10%,多数年份汛期结束后水位无法达到正常蓄水位2600 m。建议根据后期来水,适时调整进入后汛期的时机,优化和调整龙羊峡水库年度调度方案,为高效合理利用黄河源区后汛期水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汛期 径流特征 水库可蓄水量 龙羊峡水库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隧道施工引发粉土地面沉降模拟与分析
3
作者 顾展飞 魏海龙 刘之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1-402,共12页
为研究黄泛区粉土地层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对地上及其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某双线地铁隧道开挖工程为例,考虑地下水、隧道间距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 为研究黄泛区粉土地层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对地上及其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某双线地铁隧道开挖工程为例,考虑地下水、隧道间距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数据与Peck公式进行反演计算,并考虑隧道间隔和埋深的影响提出修正Peck公式,再结合叠加原理建立适用于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面沉降的修正叠加公式。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扰动地层将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现象;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隧道间隔为4 m时,地面沉降曲线呈现“V”型,隧道间隔为8 m、12 m时,则沉降曲线呈现“U”形;粉土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地面容易受到扰动且沉降量大,随着隧道间距的增加,隧道上方土体沉降量逐渐减小;基于修正Peck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3%左右,表明该公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研究可为粉土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区粉土 数值模拟 双线隧道 PECK公式
下载PDF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泛区的时空变化及其人地关系规律
4
作者 吴俊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0,共10页
明清黄河下游决泛水沙对颍河沿岸平原地区的环境和地表塑造的影响相对较轻,颍河两岸未形成显性决口扇地貌,历次黄泛水沙一般未越过颍河向西南漫溢,颍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水沙的良好容受体及其向西南蔓延扩张的界隔线。涡河沿岸地区受到... 明清黄河下游决泛水沙对颍河沿岸平原地区的环境和地表塑造的影响相对较轻,颍河两岸未形成显性决口扇地貌,历次黄泛水沙一般未越过颍河向西南漫溢,颍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水沙的良好容受体及其向西南蔓延扩张的界隔线。涡河沿岸地区受到明清黄河独流干道决口水沙向南泛滥及涡河本身被黄水夺溜时决泛水沙的双重影响,黄河主故道南岸核心决口扇的边缘带与沿涡次级决口扇相互交集,在涡河地区形成叠加型决口扇地貌,涡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重灾区与影响轻微地区的分界线。大型湖泊洼地的积水面通常与黄泛决口扇的前缘互为进退,鱼台县的土壤分布及农作物结构特征,较好地证明了南四湖洼地长期作为黄泛决口扇的边界,南四湖是明清时期黄泛水沙向北蔓延扩张的重要蓄洪区和调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黄泛区 显性边界 决口扇 土壤 水患记忆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5
作者 张修宇 郑瑞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郑州、开封、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周口、济源八市在2020年初步达到较高水平;从发展维度分析,目标、途径、条件3个子系统均呈现优化趋势,其中途径子系统的支撑作用尤为显著;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人均GDP、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人均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密度以及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等,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引黄受水区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6
作者 张修宇 赵济泽 +1 位作者 李颖博 宓金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2,共5页
农业水资源安全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推动区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TOPSIS法,选取水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3个子系统11... 农业水资源安全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推动区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TOPSIS法,选取水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3个子系统1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2022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14个地级市的农业水资源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4个地级市中除开封市为水资源“不安全”等级以及新乡市、鹤壁市、濮阳市为水资源“一般安全”等级外,其他10个地级市均为水资源“较安全”等级,距离“安全”等级还有一定距离。建议采取提升水质、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保障河南省引黄受水区农业水资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安全评价 序关系分析法 熵权法 TOPSIS法 引黄受水区 河南省
下载PDF
山东省沿黄地区规模化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评价
7
作者 魏立鹏 郭艺璇 +4 位作者 程群 徐进栋 程明 林英庭 朱风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8-83,98,共7页
为了评定山东省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以了解规模化牛场青贮玉米的制作现状,试验于2023年3—5月份分别采集沿黄地区滨州市、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济南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的规模化奶牛场(51个)和... 为了评定山东省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以了解规模化牛场青贮玉米的制作现状,试验于2023年3—5月份分别采集沿黄地区滨州市、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济南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的规模化奶牛场(51个)和肉牛场(54个)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共105份,测定样品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参照《青贮玉米品质分级》(GB/T 25882—2010)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淄博市全株玉米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市(P<0.05);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pH值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菏泽市、聊城市、泰安市和淄博市(P<0.05),其中淄博市全株玉米青贮pH值最低(3.15)。泰安市、滨州市全株玉米青贮淀粉含量较高,极显著高于东营市、德州市、菏泽市、济宁市、淄博市(P<0.01),聊城市极显著高于德州市、济宁市(P<0.01);济南市显著高于德州市、济宁市(P<0.05)。济南市全株玉米青贮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菏泽市、济宁市,滨州市、聊城市极显著高于济宁市(P<0.01)。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聊城市、泰安市、淄博市(P<0.01),显著高于济南市(P<0.05);菏泽市、济宁市极显著高于淄博市(P<0.01)。德州市全株玉米青贮粗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滨州市、东营市、聊城市、淄博市(P<0.05),菏泽市显著高于滨州市、聊城市、淄博市(P<0.05)。泰安市、济南市、滨州市、聊城市全株玉米青贮粗脂肪含量较高,极显著高于济宁市(P<0.01);东营市、德州市、淄博市显著高于济宁市(P<0.05)。各市间全株玉米青贮中乙酸、丙酸、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泰安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为一级;济南市、聊城市、滨州市为二级;淄博市、济宁市、德州市、东营市和菏泽市为三级。说明沿黄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沿黄地区 全株青贮玉米 发酵品质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鲁西南黄泛区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刘知霏 黎家作 +3 位作者 李文龙 魏文杰 郭丰凯 张荣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1-329,共9页
[目的]探讨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m高分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和《菏泽市统计年鉴》,采用遥感解译、重心模型、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9—2022年鲁... [目的]探讨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m高分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和《菏泽市统计年鉴》,采用遥感解译、重心模型、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9—2022年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空间分布、重心迁移、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9—2022年鲁西南黄泛区耕地面积占区域60%以上,每年均存在耕地流失现象,流失面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郓城县耕地面积减少最多,达18.28 km^(2),鄄城耕地动态度变化最大,达-2.26%;耕地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迁移。(2)耕地流出面积高于流入面积,主要流出方向和流入方向均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耕地变动最集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曹县南部。(3)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强的单因子是农村从业人员(X_(5)),最强的双因子交互组合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数(X_(4))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_(6))。[结论]鲁西南黄泛区2019—2022年耕地流失是经济社会因子为主的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鲁西南黄泛区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遥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立富 杨勇 +1 位作者 张瀛丹 孙旭伟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长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生态系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并导致水源涵养功能有所减弱。自...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长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生态系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并导致水源涵养功能有所减弱。自2000年以来,国家在此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通过对生态系统现状及变化特征的监测,可实现对生态工程实施成效的评价和主要生态问题的识别,有助于提升生态保护规划建设及管护决策的科学性。本研究以多源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在提取2000—2020年生态系统类型与质量参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结构、质量现状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整体以高盖度植被为主,生态系统状况良好。整体上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的多年变化幅度均较小,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局部地区草原退化、沙化和沼泽面积萎缩等生态问题依然存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仍处于关键阶段,建议针对生态系统退化区域加大力度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黄河 水源补给区 生态功能 生态成效 遥感
下载PDF
山东沿黄地区水工建筑物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波德 《山东水利》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山东沿黄地区处于黄河下游,多为冲积扇平原。软土地基是该地区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地基处理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有效运行。因此,科学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是保障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基础沉降的关键。文章结合实例对水... 山东沿黄地区处于黄河下游,多为冲积扇平原。软土地基是该地区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常见的难点问题,地基处理往往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有效运行。因此,科学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是保障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基础沉降的关键。文章结合实例对水工建筑物施工中软基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施工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沿黄地区 水工建筑物 软基处理
下载PDF
农业集体化与舆论动员——《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1952—1957)
11
作者 王叶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农业集体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集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党报媒体对生产模范的宣传报道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其中以《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最为典型。通过对黄泛区农场丰收情况、机械化生产方式、先进生产... 农业集体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集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党报媒体对生产模范的宣传报道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其中以《河南日报》对黄泛区农场的报道最为典型。通过对黄泛区农场丰收情况、机械化生产方式、先进生产技术及高效组织方式的报道,黄泛区的影响力扩展至全省、全国范围,激励、启发着各地农民走向集体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集体化 舆论动员 《河南日报》 黄泛区农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燕山期火成岩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杜建国 戴圣潜 +2 位作者 莫宣学 邓晋福 许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51-560,共10页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的中段。通过区内变质基底类型、时代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等综合研究,证明该区存在一元古宙基底缝合带,即“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是“古岩石圈尺度不连续”的“再活化”的表现。燕山期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岩浆作用有关的矿种组合表征它也是深达地幔的岩石圈尺度不连续,实质上岩石圈尺度不连续为区内的重要控岩、控矿构造,而燕山期挤压加厚环境中形成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Cu,Au组合、橄榄安粗岩系列火成岩及对应的Fe,S组合是岩浆成矿受壳幔相互作用和幔源物质贡献等因素控制的直接反映。同时,文中还利用了Nd-Sr同位素示踪体系对区内中、新生代地幔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论证了中-新生代岩石圈/软流圈发生了灾变事件,区内晚中生代属富集型地幔(EMⅡ),火成岩为富集型地幔(EMⅡ)与亏损地幔(DM)或下地壳(IC)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生代则成为亏损型地幔(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不连续 燕山期再活化 火成岩岩石组合 成岩成矿背景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3 位作者 袁万明 楼亚儿 李顺庭 鲁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 安徽沿江地区地处长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构造上隶属由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 T_2—J_2发生陆-陆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的前陆带。在 J_3—K_1时期,区内发生了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碰撞后到岩石圈拆沉背景下的造山后岩浆活动和相应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碰撞后到造山后火山-侵入杂岩组合。碰撞后岩浆活动大致发生在125~145Ma,铜陵地区辉长岩包体和大量堆积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富碱岩浆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繁昌盆地中的中分村组和赤砂组火山岩以及南部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过铝质的长英质岩套;由中部铜陵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北外带侵入岩等构成的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系和由铜陵地区的中基性侵入岩、庐枞盆地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宁芜盆地龙王山组和大王山组火山岩以及沿长江两岸呈 NE 方向分布的富碱岩浆岩构成的橄榄安粗岩系属于碰撞后岩浆岩组合中的准铝质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岩套。造山后岩浆作用大致发生在105~125Ma。宁芜地区辉长岩的侵入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宁芜和庐枞地区过碱性岩的形成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中,由繁昌盆地蝌蚪山组火山岩和庐枞盆地双庙组火山岩以及宁芜盆地辉长岩侵入体组成的碱性岩系和由庐枞盆地浮山组火山岩和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组成的过碱性岩系属于造山后碱性-过碱性火成岩岩套。与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相对应,在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发生了两期壳幔相互作用。其中早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圈层的底侵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晚期壳幔相互作用表现为起源于岩石圈地幔下部圈层的玄武岩浆与中下地壳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火山-侵入杂岩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长江、黄河大洪水前期地球系统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汤懋苍 高晓清 +2 位作者 柳艳香 郭维栋 王钟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1-449,共9页
通过分析江、淮、黄、海四大河共 1 4个大洪水年的前期地震场特征 ,发现大洪水前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亚欧中纬地带和台湾以东洋面三处均有强地震发生。若强震出现在中印缅热点区则对应着江淮大水 ;强震出现在川青甘地区则对应着黄海河... 通过分析江、淮、黄、海四大河共 1 4个大洪水年的前期地震场特征 ,发现大洪水前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亚欧中纬地带和台湾以东洋面三处均有强地震发生。若强震出现在中印缅热点区则对应着江淮大水 ;强震出现在川青甘地区则对应着黄海河大水。引发大水的直接原因是本地区地热涡的强烈发展 ,它因刚好位于数组“同向等距地热涡族”的相交点上 ,受相干共振的结果。文中详细分析了 1 954和 1 982年两个个例。最后分析了“中印缅热点”的强热脉冲存在准半年韵律的事实。将它与大气对流边界层中的“大涡”自组织现象作了初步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洪水 强地震 地球系统演变 长江 黄河 地热涡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潘元庆 王争艳 +2 位作者 刘晓丽 吴艳 王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5,76,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为:最适宜68886.45 hm2,一般适宜33478.63 hm2,勉强适宜15251.76 hm2,不适宜618.34 hm2。研究结论: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性评价后,得出滩区适宜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40870.05 hm2,占评价区滩涂的3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黄河滩区 耕地后备资源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仓生 金菊良 +1 位作者 丁峰 李舒宝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系统研究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征,对降雨过程和暴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暴雨特性是梅雨时间长,梅雨量淮河以北多、淮河以南少,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通过淮河干支流洪水过程... 为系统研究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暴雨洪水特征,对降雨过程和暴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暴雨特性是梅雨时间长,梅雨量淮河以北多、淮河以南少,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通过淮河干支流洪水过程和淮河干流洪水特征值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的主要洪水特性是水位高、流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干支流洪水并发,洪水组合恶劣。虽然淮河干流经过了大规模的治理,2007年洪水期间沿淮启用了蒙洼等9个行蓄洪区,但淮河中游仍然持续高水位,润河集至汪集段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表明淮河流域洪水灾害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科学调度沿淮行蓄洪区、如何协调淮河与洪泽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该流域的洪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管理 暴雨洪水 特性分析 淮河流域 安徽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先富 王诗晨 +2 位作者 路明浩 吴庆双 徐光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了解区域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利用安徽沿江地区1990年和2007年的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评价了其洪涝灾害风险,绘制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图和风险等级图,分析了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7年...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了解区域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利用安徽沿江地区1990年和2007年的气象、社会经济等数据,评价了其洪涝灾害风险,绘制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图和风险等级图,分析了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7年间研究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在时空分布格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面积减小,而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的面积在增大;风险整体在增大,区域内部差异减小,但不同地区风险增减不一;风险景观形状指数减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聚集度和分离度均增大,人为活动影响在逐步增强。该研究可为沿江地区制定规划及灾害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风险演变 空间格局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高地下水位粉砂土路基沉降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丽敏 袁玉卿 +2 位作者 李伟 郭涛 许海铭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0-494,共5页
当路基处于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区域时,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毛细上升侵蚀作用.黄泛区粉砂土毛细水对路基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为此采用GEO-STUDIO软件,对黄泛区毛细水作用下粉砂土路基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 当路基处于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区域时,容易受到地下水的毛细上升侵蚀作用.黄泛区粉砂土毛细水对路基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为此采用GEO-STUDIO软件,对黄泛区毛细水作用下粉砂土路基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2.0m,填土高度为1m,2m,3m,4m,5m,6m时,路基中心点竖向位移分别为5.13~5.63cm,7.47~8.86cm,9.40~10.07cm,11.61~12.26cm,13.97~15.10cm,16.80~18.03cm.填土高度为1~6m,地下水位由地下2.0m升高至0.5m时,路基中心竖向位移增量达5.6%~18.6%.水位上升引起的路基沉降增加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水 路基 粉砂土 沉降 黄泛区
下载PDF
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 被引量:38
19
作者 俞孔坚 张蕾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8-696,共9页
分析总结了黄泛平原区"水城"的景观形态和形成机制,指出这类城市是经历洪涝灾害的适应性景观。针对近年来"水城"景观被破坏和一系列错误的建设方式,提出"水城"建设不应仅限于提升城市形象,更需致力解决... 分析总结了黄泛平原区"水城"的景观形态和形成机制,指出这类城市是经历洪涝灾害的适应性景观。针对近年来"水城"景观被破坏和一系列错误的建设方式,提出"水城"建设不应仅限于提升城市形象,更需致力解决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恶化等综合性问题。提出从水伦理、宏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和场地生态设计三个层面进行"水城"保护和建设,系统建设以水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环境。最后对菏泽市的水系统进行了规划探讨,在尊重和保护原有的菏泽水城景观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设计建立更系统完善的、以水系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将水系与生物栖息地、城市游憩绿地和文化遗产等多个系统整合在一起,以便发挥其综合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一系统的建立将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涝灾害,并资源化利用雨洪,避免单一水利工程带来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规划 文化景观 洪涝适应 水城 黄泛平原 菏泽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合理产量负载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娄玉穗 张晓锋 +4 位作者 樊红杰 王鹏 吴文莹 张柯 吕中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为了确定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11. 25、15. 00、18. 75、22. 50、26. 25 t/hm^25个不同的产量处理,以30. 00 t/hm^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果实品质... 为了确定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11. 25、15. 00、18. 75、22. 50、26. 25 t/hm^25个不同的产量处理,以30. 00 t/hm^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发育、果实品质以及花芽分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所有处理的新梢生长趋势基本一致,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均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产量负载水平越低,新梢长度和新梢粗度越大。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新梢生长适中,成熟期,新梢长度维持在150 cm左右,新梢粗度为13. 26 mm。葡萄果粒大小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中等产量处理的果粒在成熟期最大,果粒横径与单粒质量分别为24. 73 mm和12. 40 g。同时,单穗质量随产量负载量的变化与果粒大小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单穗质量也最大,成熟期为899. 95 g。果实硬度、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抗坏血酸含量均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中等产量处理的果实硬度适中,为0. 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2. 8%、94. 0和4. 6 mg/kg。果汁可滴定酸含量与pH值随产量负载量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中等产量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 24%,pH值适中,为4. 772。随着产量负载量的增加,成花率与双花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中等产量处理的成花率适中,为98. 1%,双花率最高,分别为82. 4%。综上所述,中等产量处理综合表现最佳,因此,确定18. 75~22. 50 t/hm^2为适合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合理产量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阳光玫瑰葡萄 产量负载 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 花芽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