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瓦厢改道后黄河新河道决溢的时空分布规律初探
1
作者 吴朋飞 赵晓雨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9-152,共14页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泛滥造成的灾害影响研究,属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议题范围。1855年铜瓦厢决口以后黄河新河道流经豫、直、鲁三省入渤海,沿河两岸决溢灾害频发,重塑了黄河新泛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于多源史料建立1...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泛滥造成的灾害影响研究,属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议题范围。1855年铜瓦厢决口以后黄河新河道流经豫、直、鲁三省入渤海,沿河两岸决溢灾害频发,重塑了黄河新泛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于多源史料建立1855—1949年间黄河下游决溢基础数据库,运用数理统计、核密度估计、小波分析等方法,揭示出该研究时段黄河新河道决溢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黄河新河道决溢范围波及50个县,总次数为539次,年均7.59次;在时间尺度上,决溢次数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存在20年、59年两类时间尺度上的显著变化周期;在空间尺度上,决溢受灾县在新河道两岸呈现分散-聚集-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分布规律,决溢重心有从上段到下段、再从下段到上段的变化规律;新河道的形成演变、两岸地形特点、堤防修筑以及人为决堤等是影响黄河决溢地点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决溢 时空分布 铜瓦厢改道 清代 大清河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演化及溢出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逯承鹏 霍雨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构建产业生态化指数定量测度2005—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其空间溢出效应并探析其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中心-外... 构建产业生态化指数定量测度2005—20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验证其空间溢出效应并探析其空间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产业生态化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中心-外围”阶梯式扩散的空间格局。产业生态化空间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县域间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不断增强,并在地理空间的各方向上随着与中心区域距离的扩大呈现出递减特征。产业生态化过程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发展水平、结构升级、发展活力及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交互影响与作用形成其空间传导路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空间溢出效应 传导机制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2011-2020年凌情演变规律分析
3
作者 胡一栋 郭卫宁 +2 位作者 张毅 沈延青 韩作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57,共6页
凌汛是黄河冬春季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其中宁蒙河段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2011-2020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出现了一系列新规律、新特点,主要呈现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历时和封河长度缩短、最大冰厚变薄、槽蓄水增量减... 凌汛是黄河冬春季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其中宁蒙河段是黄河防凌的重点河段。2011-2020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出现了一系列新规律、新特点,主要呈现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历时和封河长度缩短、最大冰厚变薄、槽蓄水增量减小、开河历时变长、开河凌峰及最大10 d水量减小等特征。从热力因素、水流动力因素、河道边界条件和水库调度影响等方面分析2011-2020年凌情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气温整体偏高且上下游温差增大是宁蒙河段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历时和封河长度缩短、最大冰厚变薄的主要原因;凌汛期来水偏多,月际分配发生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凌封河日期推迟、开河历时变长、开河凌峰及最大10 d水量减小;河道条件明显改善,有利于冰下过流能力的恢复,造成槽蓄水增量近年来呈减小趋势;海勃湾水库的投入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坝址以下河段的冰凌演变规律,同时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也为平稳封开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汛 气温 流量 过流能力 水库调度 宁蒙河段 黄河
下载PDF
1751—1911年黄河中下游决溢与气候波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健 张俊辉 吕卓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中下游决口的发生次数、宽度、河工修缮经费3个指标,对河流决溢程度进行量化,重建了1751—1911年共161年的变化序列,与同时期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黄河中游降水变化与中下游河流决溢及洪涝灾害...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中下游决口的发生次数、宽度、河工修缮经费3个指标,对河流决溢程度进行量化,重建了1751—1911年共161年的变化序列,与同时期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黄河中游降水变化与中下游河流决溢及洪涝灾害事件的变化基本同步,在1760,1785,1820,1880至1900年代前后的波动对应最显著。认为清中后期气候波动对黄河决溢及洪涝灾害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中下游决溢主要受中游降水异常偏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降水异常 气候波动 河流决溢 黄河中下游
下载PDF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祖陆 沈吉 +1 位作者 孙庆义 姜鲁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湖泊沉积 水环境演变 黄河迁徙 运河开挖 地质构造
下载PDF
京九铁路北段沿黄地区地震灾害与区域构造活动性遥感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天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7年第2期22-26,共5页
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是我国东部地震高发区之一,涉及地震Ⅶ级烈度区带48万km2,Ⅷ级烈度区带4.5万km2,历史地震统计资料表明,华北地区自1812年以来即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呈现出向华北南部黄泛区集中的趋势。京九铁... 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是我国东部地震高发区之一,涉及地震Ⅶ级烈度区带48万km2,Ⅷ级烈度区带4.5万km2,历史地震统计资料表明,华北地区自1812年以来即进入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呈现出向华北南部黄泛区集中的趋势。京九铁路进入黄泛区以后,在山东聊城斜穿聊兰发震断裂带达200余km,在河南台前,横跨地上悬河———黄河现代河道,历史上该地曾有地震引发黄河决溢泛滥的记录,因此,地震活动及其诱发的黄河水患,是京九铁路及其沿线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所以该地应以防御震害及水患为目的,加强防御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九铁路 地震灾害 区域构造 构造活动
下载PDF
黄河口河道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万战 张俊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20,共6页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 通过分析黄河口河道在纵剖面、横断面、河型等方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出黄河口河道的演变规律。指出:黄河口泥沙在潮汐涨落等因素影响下,河口河道纵剖面逐渐形成台阶状,与此同时,河口滩地横比降逐渐发展为倒比降;河口河道中段由顺直型河道逐渐转为弯曲型河道,而下段仍为相对顺直、游荡型河道。当河口河道中段比降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此河段开始漫滩、卡冰、出汊。河口台阶的形成揭示了黄河口流路由单股河道逐渐转为出汊的过程,即黄河口流路由“青壮期”逐渐转为“衰亡期”的过程。延长黄河口流路使用年限的途径是:①尽量减少黄河下游输向黄河口的泥沙量;②采取河口挖沙或人工改汊措施,地点宜选在河口河道的中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河道演变 河口台阶 漫滩 出汊 卡冰
下载PDF
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守春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3-58,共6页
迄今为止对黄河下游历史时期决溢时空变化的研究多为一般性统计,本文尝试从多角度进行统计,并且把堤防系统相对完善、河道相对稳定的1566~1855年和1875~1938年两个时期作为特定的研究时段。研究表明,上述两时段内... 迄今为止对黄河下游历史时期决溢时空变化的研究多为一般性统计,本文尝试从多角度进行统计,并且把堤防系统相对完善、河道相对稳定的1566~1855年和1875~1938年两个时期作为特定的研究时段。研究表明,上述两时段内黄河下游决溢地点除了存在自下向上移动的趋势外,还存在自上向下的移动趋势,决溢的时空变化除了与人为因素有关系外,还与中游的旱涝期有一定关系。决口频繁的地点和地段,在空间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堤防 决益 时空变化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清代早中期黄河决溢与治黄保漕的时空变迁述论
9
作者 田冰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清代黄河水患灾害范围之大,几乎遍及河南东部、山东西北部和西南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同样,清代每年所需漕粮与明代一样,仰给于江南,京杭大运河的漕粮运输仍是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自江苏邳州至淮安有近百公里的运道要借助黄河,黄河仍然... 清代黄河水患灾害范围之大,几乎遍及河南东部、山东西北部和西南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同样,清代每年所需漕粮与明代一样,仰给于江南,京杭大运河的漕粮运输仍是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自江苏邳州至淮安有近百公里的运道要借助黄河,黄河仍然是漕运能否畅通的重要保证。由于明末清初连续40多年的战乱,黄河堤防失修,河患严重影响到清王朝京杭大运河的正常漕运。乾隆后期,黄河水患日益严重,不得不“借黄济运”,至嘉庆道光年间治河无术,黄河下游河道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改道东流后,京杭大运河的漕粮运输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五年 黄河决溢 治黄保漕
下载PDF
黄河水泥沙分离溢流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4期69-71,共3页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碟片间隙和喷嘴数量,而影响溢流液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喷嘴数量和碟片间隙。考虑试验因素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影响程度的大小,优化的参数为转鼓转速为3500rpm、喷嘴数量为32个、碟片间隙为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机 黄河泥沙 溢流性能 中位径 流量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景峰 李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3,共8页
黄河流域近年来推动数据要素参与到更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得益于数字经济对科技创新产出的作用。基于此,对2009—2019年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产出以及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重... 黄河流域近年来推动数据要素参与到更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得益于数字经济对科技创新产出的作用。基于此,对2009—2019年间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产出以及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重要支撑力,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推动经济社会形态下数字化经济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绩效,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数据价值挖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黄河流域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Nansihu Lake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NGZulu SHENJi +2 位作者 LIUEnfeng SUNQingyi JIANGLugu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9,共9页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 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 magnetic parameters, 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re and Ws-core in Nansihu Lake,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Nansihu Lake and its 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also analyzed here in order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Nansihu Lake came into being about 2500 aBP and its evolu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several scattered lakes merge into one large lake in the east of China. This process is distinctively affected by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ihu Lake lake sediment study water environment evolution migration and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LC number:X144
下载PDF
引黄工程地下泵站水锤防护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洪莲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引黄工程总干线一、二级泵站串联运行 ,设计布置D =12 0m的进、出水调压井于一级泵站进、出口 ,二级泵站进口 ,在一、二级泵站之间的 4 # 有压隧洞上设置水工建筑物作为水锤防护主要措施 ,通过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 ,验证了建筑物... 引黄工程总干线一、二级泵站串联运行 ,设计布置D =12 0m的进、出水调压井于一级泵站进、出口 ,二级泵站进口 ,在一、二级泵站之间的 4 # 有压隧洞上设置水工建筑物作为水锤防护主要措施 ,通过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 ,验证了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工程 地下泵站 水锤防护 设计 调压井 溢流 隧洞 水工建筑物
下载PDF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造床机理与水沙调控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春宏 张治昊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3-1051,共9页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造床机理与水沙调控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多沙的黄河,漫滩洪水最充分的发挥了水流动力的输沙造床作用,其削峰滞洪与淤滩刷槽的功效十分显著且不可替代.漫...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造床机理与水沙调控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多沙的黄河,漫滩洪水最充分的发挥了水流动力的输沙造床作用,其削峰滞洪与淤滩刷槽的功效十分显著且不可替代.漫滩洪水的造床作用随着洪水漫滩程度的变化而明显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漫滩初期,主槽输沙能力降低,淤滩刷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漫滩中期,滩槽水沙交换充分,淤滩刷槽作用良好;漫滩后期,淤滩刷槽作用趋缓.综合考虑提高河道输水输沙能力与保护滩区防洪安全,提出的黄河下游有利漫滩洪水的水沙调控指标为:洪水漫滩参数1.4〈y〈1.5、来沙系数p〈0.028,即按照目前下游河道主槽平滩流量为4000m0/s,通过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控制下泄洪峰流量5600~6000m3/s、来沙系数小于0.028的漫滩洪水,对于塑造与维持黄河下游合理规模的输水输沙通道最有利.若控制下游河道不漫滩,通过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建议下泄洪峰流量3500~4000m3/s接近主槽平滩流量的洪水,对于塑造与维持黄河下游合理规模的输水输沙通道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漫滩洪水 淤滩刷槽 造床机理 水沙调控
原文传递
苏北梁王城遗址黄泛层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铿 朱诚 +1 位作者 马春梅 林留根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8-406,共9页
基于黄河下游流域考古遗址中第一次发现的黄泛地层,对苏北梁王城遗址T3902探方南壁剖面上部自然淤积层采样,结合考古断代,并参照历史资料,通过分析重砂矿物和粒度两方面的实验结果,揭示出考古遗址中黄泛地层的沉积物特征。旨在为今后环... 基于黄河下游流域考古遗址中第一次发现的黄泛地层,对苏北梁王城遗址T3902探方南壁剖面上部自然淤积层采样,结合考古断代,并参照历史资料,通过分析重砂矿物和粒度两方面的实验结果,揭示出考古遗址中黄泛地层的沉积物特征。旨在为今后环境考古中对黄泛地层的判别和对比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特别是为在黄河下游洪泛区考古遗址中疑似黄泛层的确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矿物 粒度特征 黄泛地层 第四系 梁王城遗址 江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