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黄土高原的新认识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容全 邱维理 +1 位作者 张亚立 张本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1-436,共6页
在分析黄土高原地貌与沉积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黄土层下6种不同类型的基底地形,其上黄土层厚度与黄土地貌的空间差异均与基底地形的类型有关.根据黄土高原的地貌结构与成因,结合晋陕峡谷区新生代晚期地壳平均抬升速度的讨论,论证了黄土... 在分析黄土高原地貌与沉积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黄土层下6种不同类型的基底地形,其上黄土层厚度与黄土地貌的空间差异均与基底地形的类型有关.根据黄土高原的地貌结构与成因,结合晋陕峡谷区新生代晚期地壳平均抬升速度的讨论,论证了黄土高原在成因类型上完全不同于剥蚀高原、构造高原、熔岩高原等各种高原类型,它是一种独特类型的叠加高原.正因为其类型的独特性,黄土高原在周缘特征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上,均有别于其他任何类型的高原,也使它成为水土流失量和速度最大的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河 高原类型 水土流失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基本类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令超 王国强 《生态经济》 1999年第2期26-28,共3页
针对黄土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条件, 论述了平地、坡地、谷地三种生态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建设途径。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 生态系统 地貌条件 基本类型
下载PDF
黄河输沙量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25
3
作者 穆兴民 胡春宏 +2 位作者 高鹏 王飞 赵广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48,共5页
近十几年黄河输沙量的突兀性减少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未曾预料到的。黄河输沙量减少原因和未来趋势亟待研究,也需结合现状进一步提出新的适应策略。基于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变化等的长期研究,提出黄河输沙量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 近十几年黄河输沙量的突兀性减少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未曾预料到的。黄河输沙量减少原因和未来趋势亟待研究,也需结合现状进一步提出新的适应策略。基于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黄河水沙变化等的长期研究,提出黄河输沙量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认识:考虑到学科特点及发展水平,黄河输沙量以及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变化影响的研究"宜粗不宜细";黄河输沙量变化研究可以年代为时段开展对比分析,1979年之前可作为基准期;在流域及区域侵蚀产沙性降雨的相关研究中,宜把12 mm日降雨量作为临界侵蚀降雨量指标;加强淤地坝淤积记录反演研究,揭示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以解析坡面土壤侵蚀减少与沟道坝库工程拦蓄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明确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向;强化黄河未来输沙量变化趋势及治理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 降雨 人类活动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黄河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景玉 张楠 王荣彬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是国土资源动态变化模拟、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措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始终是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结合“...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是国土资源动态变化模拟、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措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始终是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结合“数字黄河”、“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广大地理学、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科技工作者,围绕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产沙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从经验模型到理论模型,不仅提出和开发了许多具有十分重要实用价值的土壤侵蚀产沙模型,而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模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的自主开发和现有模型的应用两个方面、经验统计模型与物理模型两个领域简要回顾了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在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在该地区进行土壤侵蚀模型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黄河 产沙 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因子的厘定 被引量:8
5
作者 曹瑜 杨志峰 +1 位作者 袁宝印 沈珍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共4页
以ARC/INFO为平台,构建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因素和人为侵蚀因子数据库,通过对研究区合理的网格单元划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各网格单元自然社会侵蚀变量,经过数据的预处理,整合各单元侵蚀因子,建立侵蚀与侵蚀因子定量模型,提炼主导... 以ARC/INFO为平台,构建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因素和人为侵蚀因子数据库,通过对研究区合理的网格单元划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各网格单元自然社会侵蚀变量,经过数据的预处理,整合各单元侵蚀因子,建立侵蚀与侵蚀因子定量模型,提炼主导侵蚀因素,度量主要侵蚀因素对侵蚀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侵蚀因子 因子厘定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桧柏扦插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金郎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桧柏育苗方法的探讨,研究出了一套桧柏插扦快速育苗技术。具体方法是:在10~11月以1~2年生有2~3级分枝并带顶芽的枝条为插条,用200~500mg/L的IBA溶液浸泡4~12h后,扦插于双层塑料拱棚中,第二年4~5月开始生根,生...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桧柏育苗方法的探讨,研究出了一套桧柏插扦快速育苗技术。具体方法是:在10~11月以1~2年生有2~3级分枝并带顶芽的枝条为插条,用200~500mg/L的IBA溶液浸泡4~12h后,扦插于双层塑料拱棚中,第二年4~5月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2.5~94.5%,单株生根数为2.3~3.0,每株发出侧根3.4~4.8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桧柏 扦插育苗
下载PDF
论黄土高原区生态经济与肉牛产业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毛玉胜 《黄牛杂志》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阐明了黄土高原区两次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巨变,提出了在该区域发展生态经济和肉牛产业化应实施草畜同步发展,调整农牧业结构策略和相关产业化经营政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区 生态经济 肉牛生产 产业化发展 生态环境 结构调整 运行机制 政策
下载PDF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数量和动态 被引量:30
8
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3 位作者 马玉寿 张黎敏 施建军 丁玲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土样用土壤分析筛进行浓缩,并以萌发法分析土壤种子库萌发种子数量和动态.结果表明,孔径0.25~2mm的土壤分析筛分离土样中萌发种子可达萌发种子总量的85%~97%,而小于0.25m... 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土样用土壤分析筛进行浓缩,并以萌发法分析土壤种子库萌发种子数量和动态.结果表明,孔径0.25~2mm的土壤分析筛分离土样中萌发种子可达萌发种子总量的85%~97%,而小于0.25mm的土样中未发现种子.因此,用0.25mm孔径大小的土壤筛对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土样进行大规模浓缩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A:未退化草甸;B:轻度退化草甸;C:中度退化草甸;D: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种子库在实验室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数量分别为:A1194~3744粒/m^2,平均2421.3粒/m^2;B5376~10912粒/m^2,平均7786.7粒/m^2;C2304~13216粒/m^2,平均8695.5粒/m^2;D4768~12352粒/m^2,平均8125.9粒/m^2.除样地A外,其它3个样地的可萌发种子数量差异不大.单子叶植物种子在培养到d 10左右开始萌发,双子叶植物在5~7d内开始萌发,前者3wk后基本不再萌发,后者5wk左右停止萌发.4个样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主要集中在第2~3周,并表现出近似单峰型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河源区 退化高寒草地 土壤种子库 萌发动态
下载PDF
淤地坝与check dam的差异及其英文译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信忠保 蔡强国 +8 位作者 宁堆虎 刘宝元 余新晓 雷廷武 张科利 张光辉 方海燕 孙莉英 和继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重要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对减少入黄泥沙、增加耕地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淤地坝英文翻译,普遍采用check dam,然而其并不能真实反映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因此,笔者从目的、功能、尺寸等方面,系统对...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重要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对减少入黄泥沙、增加耕地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淤地坝英文翻译,普遍采用check dam,然而其并不能真实反映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因此,笔者从目的、功能、尺寸等方面,系统对比黄土高原淤地坝与国外check dam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建议采用淤地坝汉语拼音“Yudiba dam”表达这类大量分布在黄土高原可在拦截泥沙、减少沟道侵蚀、增加耕地面积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从而明确其与国外check dam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diba dam check dam 侵蚀 泥沙 黄土高原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与恢复 被引量:103
10
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对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和生态建设进行评述,认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草原退化生态学行为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特有体现形式,由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鼠害等综合因子共同导致。生态恢复不仅要从草地建设入手,还... 对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和生态建设进行评述,认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草原退化生态学行为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特有体现形式,由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鼠害等综合因子共同导致。生态恢复不仅要从草地建设入手,还要对草地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与规划。加强牧区文化教育投资、实行草地长期承包、加强《草原法》建设等措施是我国高寒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有的“惰性”特征可能是导致其草地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差、系统结构脆弱、生态恢复困难的重要原因,应深入开展该方面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江河源区 “黑土型”退化草地 惰性生态系统
下载PDF
论黄河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度 被引量:27
11
作者 胡春宏 张治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5-1025,共11页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干流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及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河道冲淤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是随着不同时段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后一个时期内,...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干流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及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河道冲淤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是随着不同时段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后一个时期内,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为0.4亿t/a左右;黄河中下游河道及河口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为3亿t/a左右。通过水沙调控和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未来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年输沙量控制在0.4亿t/a左右,可塑造与维持平滩流量约2000 m^3/s左右的输水输沙通道,宁蒙河段基本实现河道冲淤平衡;将黄河中下游河道及河口年输沙量控制在3亿t/a左右,则潼关高程可基本实现升降平衡,稳定在328 m左右,下游河道可塑造与维持平滩流量4000 m^3/s左右的中水河槽,基本实现河道冲淤平衡;河口基本实现海岸淤蚀平衡,保持流路相对稳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也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治理效果不显著的临界状态,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治理度,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各种措施减沙的临界阈值,本文提出未来通过科学调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格局,将入黄年沙量控制在3亿t/a左右,达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与黄河干流河道输沙的平衡,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确定了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道 黄土高原 平衡输沙量 临界阈值 水土流失治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
12
作者 左仲国 肖培青 黄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9期63-67,93,共5页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水土保持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等,介绍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现状。根据黄...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水土保持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等,介绍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现状。根据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提出了水土保持科研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研究手段、方法、对象、内容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研究进展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研究重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飞 山仑 +2 位作者 戈文艳 韩剑桥 赵广举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9期61-64,I0005,共5页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之一。经过几十年长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依然很大,而且存在分布上相对零散、重力侵蚀和坡面侵蚀并重、极端降雨事件后...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之一。经过几十年长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依然很大,而且存在分布上相对零散、重力侵蚀和坡面侵蚀并重、极端降雨事件后果严重等问题,在治理理论、技术和途径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水土保持已经在土壤保护、山区发展和江河治理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系统分析了不同层面水土保持的任务和问题,从水土保持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水沙调控、水土保持数字化与智慧化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问题,供水土保持研究和管理同仁讨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万铨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1期28-31,共4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现象,引起了中央领导、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上、中、下游兼顾,近...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现象,引起了中央领导、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上、中、下游兼顾,近、中、远期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实行降水资源与河川径流开发利用并举。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水资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影响
15
作者 施少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4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变化。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规律。认为在湿润的气候时期黄河决溢频率增高,其原因是本地区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中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人类特别是小... 本文统计分析了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变化。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规律。认为在湿润的气候时期黄河决溢频率增高,其原因是本地区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中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人类特别是小冰期以来加强了对黄土高原的开发,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小冰期以来黄河决溢次数远远高于其它时期的主要原因。作者还认为在下世纪高温环境到来之际,黄河决溢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决溢 水土流失 植被
下载PDF
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敏 朱清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黄河年输沙量作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载体,在水土流失治理薄弱状态下平均约16亿t/a。截止2015年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保存面积达到26万km^2,治理程度超过62%。黄河(龙门、华县、河津、状头) 4站年输沙... 黄河年输沙量作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载体,在水土流失治理薄弱状态下平均约16亿t/a。截止2015年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保存面积达到26万km^2,治理程度超过62%。黄河(龙门、华县、河津、状头) 4站年输沙量之和已有10余年不到5亿t/a,最少年份不到1亿t/a。当前国家把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保护与治理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因此,研究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特性与响应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22个降雨因子和水土流失治理度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954-2015年黄河4站年输沙量分3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1) 1954-1966年时段,仅“河吴区间7-8月降雨量”1个因子可以“解释”该时段年输沙量78%的变化;2) 1967-1987年时段,逐步回归筛选出了由水土流失治理度和3个降雨因子组成的非线性回归模型;3) 1988-2015年时段,仅由“水土流失治理度”1个因子就能够“解释”黄河年输沙量近80%的变化。3个时段计算结果的变化表明,随着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增加,黄河4站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从不明显到显著。其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响应不敏感;20世纪60-80年代,水土保持减少黄河年输沙量的作用显现,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所响应,水土流失治理度是造成黄河年输沙量波动递减的主要因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水土保持减少黄河年输沙量的作用十分显著,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响应强烈,在水土流失治理度超过60%时,以95%的置信度,黄河年输沙量小于6亿t/a;近期水土保持对黄河年输沙量的减沙量超过10亿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输沙量 泥沙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减沙 黄河
下载PDF
喀斯特高原黄壤区退化植物群落常见植物叶片氮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王世杰 阮英慧 刘兴 李勇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由于氮循环诸过程中的化学转化、物理运输等都有可能使其发生同位素分馏,植物稳定氮同位素组成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综合作用的整体响应,能较好的反映流域内与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相联系的一系列环境... 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由于氮循环诸过程中的化学转化、物理运输等都有可能使其发生同位素分馏,植物稳定氮同位素组成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综合作用的整体响应,能较好的反映流域内与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相联系的一系列环境信息,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等多项功能。为探讨喀斯特环境下黄壤区植物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异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以喀斯特高原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黄壤区退化植物群落3种植被类型中的4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C、N、P、K、Ca、Mg元素含量和稳定氮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叶片δ^(15)N值的变化范围为-3. 25‰~0. 69‰,平均值为-1. 04‰,变异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大,呈负偏态分布。(2)植物叶片δ^(15)N值在群落间和坡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 05);(3)植物叶片δ^(15)N值的种间变化趋势为小果蔷薇(-0. 03‰)>火棘(-0. 24‰)>过路黄(-1. 58‰)>粉枝莓(-2. 29‰),差异显著(P<0. 05)。(4)研究区植物叶片δ^(15)N值受群落类型和物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显著(P=0. 016,R2=0. 870)。(5)研究区植物叶片δ^(15)N值受叶片K营养含量的影响较大,同时与C、N、P、K、Ca元素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密切,叶片K、Ca营养含量间的调控是影响黄壤区植物叶片δ^(15)N值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氮同位素 喀斯特高原 黄壤 退化植物群落 生境异质性 元素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建设浅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荣乐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12,共3页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建设浅议高荣乐(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山丘地貌为主,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在已开垦的1867万hm2农耕地中,处...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基本农田建设浅议高荣乐(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山丘地貌为主,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在已开垦的1867万hm2农耕地中,处于平原区的不足20%,其余均分布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农田建设 黄河中游
下载PDF
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几种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琴 罗绪强 +5 位作者 张桂玲 陈颖 牟银 赵升 田蓉 管海洋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为探讨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Mn、Cu、Zn、Ni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 为探讨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黄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Mn、Cu、Zn、Ni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表层土壤重金属Mn,Zn,Ni,Cu含量的平均值在黄壤区分别为1365.12 mg·kg^-1、173.57 mg·kg^-1、45.65 mg·kg^-1和22.05 mg·kg^-1,在石灰土区分别为1663.72 mg·kg^-1、323.10 mg·kg^-1、29.97 mg·kg^-1和14.38 mg·kg^-1。(2)无论是石灰土区还是黄壤区,Mn、Cu、Zn、Ni含量在相同植被类型不同坡位间和在相同坡位不同植被类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研究区稀疏灌草丛表层土壤中的Mn和Ni、灌丛表层土壤中的Ni和Cu;次生乔灌林表层土壤中的Cu和Zn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4)石灰土区的Zn含量已超过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该区域的Zn对植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风险,应采取安全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高原 植物群落 黄壤 石灰土 重金属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黄土高原铁路路基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美玉 《同煤科技》 2021年第4期50-52,56,共4页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质特性及对铁路线路的路基建设及养护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了浆砌片石满砌护坡及骨架护坡的施工工艺和使用效果,为铁路路基护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路基护坡 地基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