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匮要略》黄汗及其转归
1
作者 王明炯 王润鹏 +1 位作者 戴瑜娉 颜童旭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989-992,共4页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对黄汗症状的记载有“脉浮”与“脉沉”、“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渴”与“不渴”等,看似矛盾,实为黄汗病机的动态描述,“脉浮”与“脉沉”为表里之别、“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为寒热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对黄汗症状的记载有“脉浮”与“脉沉”、“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渴”与“不渴”等,看似矛盾,实为黄汗病机的动态描述,“脉浮”与“脉沉”为表里之别、“小便通利”与“小便不利”为寒热之变、“渴”与“不渴”亦为寒热之变。当黄汗还处于表证阶段,小便通利,汗出不黄,用桂枝加黄芪汤祛风解表;病邪深入,入里化热,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发散蕴热。黄汗日久,寒郁化热,积腐成脓,则转为痈脓;若黄汗患者平素肝肾阴虚,日久寒邪深入,则转为历节。临证常需考虑寒热关系与病机演变。黄汗包括了大部分风水的典型症状,二者皆起于感受风寒,皆存在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动态变化过程,但病机的侧重点不同,治疗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历节 痈脓 风水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金匮要略》之黄汗、历节合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殷鸣 张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7-499,506,共4页
黄汗、历节是《金匮要略》中的病名,黄汗以汗出黏衣、色黄如柏汁为特征,而历节以关节剧烈疼痛、变形为主症,二者临床表现大异但同得之于汗出入水,其病机、治法有相通之处。在卫表空虚的情况下,水湿得以侵入机体深层。黄汗为营分之郁热,... 黄汗、历节是《金匮要略》中的病名,黄汗以汗出黏衣、色黄如柏汁为特征,而历节以关节剧烈疼痛、变形为主症,二者临床表现大异但同得之于汗出入水,其病机、治法有相通之处。在卫表空虚的情况下,水湿得以侵入机体深层。黄汗为营分之郁热,为水湿与脾胃之热相合;历节为营血之瘀滞,为水湿与肝肾之虚相并。《金匮要略》以两胫发热作为黄汗、历节的区别,黄汗、历节病位深浅不同,两胫发热是水湿侵入下焦筋骨的特征性症状。在治法上张仲景治疗黄汗并不着眼于既成的湿热,而是注重汗出入水的病因,以补卫和营为法;治疗历节不局限在新感的寒湿而注重卫表空虚的病机,以助卫托邪为法,体现了《金匮要略》重视整体、重视正气的辨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汗出入水 黄汗 历节 助卫托邪
下载PDF
从概念隐喻角度探讨《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 被引量:8
3
作者 林佑益 贾春华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探讨《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认为张仲景对黄汗病病因病机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对病人身体经历的观察和临床经验."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蕴含了"容器隐喻"和"管道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探讨《金匮要略》黄汗病病因病机,认为张仲景对黄汗病病因病机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对病人身体经历的观察和临床经验."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蕴含了"容器隐喻"和"管道隐喻",说明古人在日常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往往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对疾病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医理论是一种以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的关于解释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黄汗病病因病机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
下载PDF
黄汗与铅汞砷中毒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滨 孟琳 高常柏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黄汗”为一病名 ,出自《金匮要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因此关于“黄汗”曾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些难解之处 ,许多注家认为是错简或衍文。几乎所有现在的研究 ,都是围绕传统医籍展开 ,而忽视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本文提出《金匮要略》... “黄汗”为一病名 ,出自《金匮要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因此关于“黄汗”曾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些难解之处 ,许多注家认为是错简或衍文。几乎所有现在的研究 ,都是围绕传统医籍展开 ,而忽视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本文提出《金匮要略》书中描述“黄汗”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铅、汞、砷等物质的中毒表现十分相似 ,而且在东汉末年服丹石养身之风已兴起 ,而在这种药物处方中可能含有铅、汞、砷等物质。因此 ,本文认为“黄汗”的病因是铅、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下载PDF
黄汗对比水证浅探其治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佩文 谭颖颖 《四川中医》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通过对"黄汗"发病机制与发展变化的了解和学习,探讨中医术语"黄汗"的起病与证治方法。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黄汗"病本质的探究,对比水病,发现不同,查探其在发病与治疗时的机理。结论:仲景之治黄... 目的:通过对"黄汗"发病机制与发展变化的了解和学习,探讨中医术语"黄汗"的起病与证治方法。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黄汗"病本质的探究,对比水病,发现不同,查探其在发病与治疗时的机理。结论:仲景之治黄汗,不以发汗利水为主要手段,应该是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的,在学习时当严明医理,继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汗 本虚受邪 水气病
下载PDF
紫外光照下人工汗液浸渍桑丝绸老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明津法 蒋耀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2,16,共5页
以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汗液浸渍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桑丝绸织物表面的对比光泽度与镜面光泽度下降了40%~60%。对于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织物表面的黄变... 以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汗液浸渍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桑丝绸织物表面的对比光泽度与镜面光泽度下降了40%~60%。对于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织物表面的黄变指数随着照射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长趋势,且碱性汗液对光泽度及黄变指数的影响大于酸性汗液的影响。织物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电力纺的下降速度大于双绉。桑蚕丝红外光谱中酰胺Ⅰ与酰胺Ⅱ则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了2~14 cm-1。根据Magoshi和Bhat提出的结晶度的推导公式计算可知,老化后桑蚕丝的结晶度发生了变化。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了桑蚕丝可能存在的紫外老化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人工汗液 老化 黄变指数
下载PDF
桑蚕丝织物不同形式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明津法 蒋耀兴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桑蚕丝电力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对于桑蚕丝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织物表面的黄变指数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且人... 以桑蚕丝电力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形式的紫外光辐照处理,研究其老化过程中性能的变化情况。对于桑蚕丝织物表面的泛黄情况,采用了黄变指数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织物表面的黄变指数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且人工汗液浸渍照射处理对黄变指数的影响大于直接照射处理;织物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桑蚕丝织物红外特征吸收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经由Magoshi和Bhat提出的结晶度的推导公式计算得到,老化后桑蚕丝的结晶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紫外光老化 人工汗液 黄变指数
下载PDF
《内经》论汗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涵 鲁明源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期9-10,32,共3页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出异常予以五脏分证。总结《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论述,尤其是"审因辨汗,五脏分证"的特点,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汗出机制 汗出异常 五脏分证
下载PDF
历节病并发奔豚病的病机及证治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邝浩丹 黄琳 +1 位作者 肖硕实 温成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历节病并发奔豚病的核心病机及证治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并梳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等经典文献中与历节病、奔豚病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文献中整理总结历节病和奔豚病的病因,并分析各个证候类型的核心病... [目的]探讨历节病并发奔豚病的核心病机及证治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并梳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等经典文献中与历节病、奔豚病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文献中整理总结历节病和奔豚病的病因,并分析各个证候类型的核心病机,找出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结果]文献表明,误汗、误水、误下、劳后当风、饥饿、烧针后感寒是历节病并发奔豚病的常见诱因。从疾病的发展来看,历节病并发奔豚病起于太阳气衰,风寒湿邪袭表;进展于寒气闭郁,肺气不宣;加剧于痹热血虚。疾病慢性迁延难愈的主要病机是脾阳不振、肝肾虚损,水寒积结。主要证候治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风湿袭表、玄府不通,治法为祛风除湿、调和营卫;寒湿闭郁、肺气不宣,治法为宣肺散寒、利湿逐痹、祛邪畅气;痹热血虚、肝郁气逆,治法为清热养血、平冲逐痹;脾虚失运、湿邪阻络,治法为健脾运湿、温阳通络;肝肾虚损、水寒积结,治法为补益肝肾、养复血气、通阳泄浊、平降冲气。[结论]历节病并发奔豚病作为一种复杂疾病,以风寒湿外感为起因,以脾虚失运、痰湿瘀阻脉络为核心病机,以健脾运湿、理气通络为核心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时需要重视热痹血虚、水寒积结下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节病 奔豚病 核心病机 风水病 黄汗 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文献
下载PDF
对《金匮要略》黄汗的个人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佳义 艾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文章以《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为基础,通过黄汗病的隶属、性质、形成以及简要联系现代医学这四方面的探讨,认为:黄汗病应归为水气病一类;通过八纲辨证得出其性质为阴、在里(发病之时表里具虚)、属寒、本虚;其形成虽与脾肺心有关,... 文章以《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为基础,通过黄汗病的隶属、性质、形成以及简要联系现代医学这四方面的探讨,认为:黄汗病应归为水气病一类;通过八纲辨证得出其性质为阴、在里(发病之时表里具虚)、属寒、本虚;其形成虽与脾肺心有关,但作者从其他角度提出黄汗一病与血液有关及应重视肝脏;血液内胆红素浓度增高时,经循环代谢,汗出见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汗 金匮要略 性质 形成 血液 胆红素
下载PDF
紫外光照下人工汗浸渍柞丝绸泛黄研究
11
作者 国振双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24-30,共7页
本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对紫外光照下人工汗液浸渍柞丝绸泛黄进行了研究,认为色氨酸和龙胆酸糖苷是泛黄物质一部分,讨论了泛黄机理。研究了不同类型绸的泛黄情况,证明经3001~#整理剂整理的柞丝绸具有耐黄变作用。
关键词 柞丝绸 黄变 汗液 3001^# 整理剂
全文增补中
重用黄芪之经方联用治疗疑难重症举隅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子凡 续冠胜 王诗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介绍重用黄芪之经方联用治疗四则疑难重症的体会。[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临床治疗心包积液、不明原因单侧上肢肿胀疼痛、湿疹重症、黄汗重症四则验案,总结联合运用经方且重用黄芪,发挥其利水之功效治疗疑难重症的经验。[结果]黄芪... [目的]介绍重用黄芪之经方联用治疗四则疑难重症的体会。[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临床治疗心包积液、不明原因单侧上肢肿胀疼痛、湿疹重症、黄汗重症四则验案,总结联合运用经方且重用黄芪,发挥其利水之功效治疗疑难重症的经验。[结果]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上黄芪用量达80~100 g可发挥其利水之功。结合患者整体临床表现,验案一选用防己黄芪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以温振心阳、化气利水;验案二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地黄汤等以活血通阳、利水燥湿;验案三选用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以祛风散邪、清利湿热;验案四选用芪芍桂酒汤、防己茯苓汤等以通调气血、行水利湿,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联合应用经方,以疾病症状体征为导向,谨守病因病机遣方用药,能治疗多种疑难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利水 疑难重症 心包积液 湿疹 黄汗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论治汗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媛 张景明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8-20,共3页
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也常作为他病的一种并发症状而出现。汗证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间论述了汗证的形成机理、分类、特点等内容。汗由阴津所化,由阳气蒸腾,经玄府而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也常作为他病的一种并发症状而出现。汗证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间论述了汗证的形成机理、分类、特点等内容。汗由阴津所化,由阳气蒸腾,经玄府而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汗证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外邪致汗与内伤致汗;按照出汗时间可分为自汗与盗汗;按照预后时间可分为战汗与绝汗等。后世医家基于此多有发挥和总结,从调和营卫、疏肝补肾、滋肾调阴阳等方面来治疗汗证取得满意效果。《内经》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理论,认为汗血同源,相互资化,遂足以引起人们对汗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证 分类 内经
下载PDF
“502”胶熏显后荧光染色增强处理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琛 刘丽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4期28-29,20,共3页
光滑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经"502"胶熏显出后,常常需要进行染色来增强处理,本文研究了自制荧光磁性粉及基黄-40乙醇溶液对"502"胶熏显出的汗潜手印的染色效果,探究基黄-40乙醇溶液的最佳浓度,并与传统染色方法进... 光滑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经"502"胶熏显出后,常常需要进行染色来增强处理,本文研究了自制荧光磁性粉及基黄-40乙醇溶液对"502"胶熏显出的汗潜手印的染色效果,探究基黄-40乙醇溶液的最佳浓度,并与传统染色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制荧光磁性粉与基黄-40乙醇溶液对"502"胶熏显手印均有荧光染色作用,在紫外光激发下增强效果良好,基黄-40乙醇溶液最佳染色浓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2”胶熏显 汗潜手印 自制荧光磁性粉 基黄-40
下载PDF
从《金匮要略》黄汗病条文探析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15
作者 杨金蓉 陈娟 +3 位作者 王世琦 喻洁 刘超 胡曼丽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42-45,共4页
王世琦老师仔细思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之黄汗病条文“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发现与临床慢性荨麻疹肌腠不固、水湿郁表的病因病机非常吻合,尤重治水湿,临床上以加味芪芍桂酒汤治疗慢... 王世琦老师仔细思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之黄汗病条文“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发现与临床慢性荨麻疹肌腠不固、水湿郁表的病因病机非常吻合,尤重治水湿,临床上以加味芪芍桂酒汤治疗慢性荨麻疹,颇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黄汗病 慢性荨麻疹 水湿 加味芪芍桂酒汤
下载PDF
卢秉久经方治疗黄疸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薇 卢秉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4-15,共2页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运用,灵活加减。治疗黄疸病以"祛湿之法,在表者汗之,在下在里者二便分消之"为基础,随证应用活血之法;清泄瘀热,下利退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主之;清热利湿,发汗退黄,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温阳健脾,化湿退黄,茵陈术附汤主之。时刻注意调护脾胃,保持气机调畅,收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茵陈五苓散 桂枝加黄芪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茵陈术附汤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清泄瘀热 下利退黄 清热利湿 发汗退黄 温阳健脾 化湿退黄 卢秉久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从经方病传理论探讨《金匮要略》黄疸病机演变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哲源 曹灵勇 +1 位作者 许家栋 林树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80-6983,共4页
文章基于《金匮要略》原文,从经方病传理论出发,探讨黄疸的病传规律,结合《伤寒论》相关原文,提出黄疸以太阴中风及水热蕴结为主因,以谷疸为主证,由黄汗病传所致。其病证演变规律:太阴中风在黄汗阶段形成水热熏蒸,属黄疸前期;当其表邪... 文章基于《金匮要略》原文,从经方病传理论出发,探讨黄疸的病传规律,结合《伤寒论》相关原文,提出黄疸以太阴中风及水热蕴结为主因,以谷疸为主证,由黄汗病传所致。其病证演变规律:太阴中风在黄汗阶段形成水热熏蒸,属黄疸前期;当其表邪入里、虚热转实,形成阳明水热蕴结,即为谷疸;在传变过程中会经历太阴阳明合病的过渡阶段,即“欲作谷疸”;当谷疸水热蕴结日久、化燥伤津,即形成虚劳发黄之“黑疸”。此外,谷疸之水热需与女劳疸之血热相鉴别,属于水气篇中水血辨证之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谷疸 黄汗 太阴中风 病传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魄汗”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雅琳 贺娟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2期82-85,共4页
出汗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病理性出汗在阴阳平衡紊乱、心肺功能失调时最容易出现。《黄帝内经》中描述汗的词组很多,可以分为3类,分别指出出汗量多的状态、出汗的时间或原因、出汗的程度及预后等,概念均简明扼要。然而关于“魄... 出汗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病理性出汗在阴阳平衡紊乱、心肺功能失调时最容易出现。《黄帝内经》中描述汗的词组很多,可以分为3类,分别指出出汗量多的状态、出汗的时间或原因、出汗的程度及预后等,概念均简明扼要。然而关于“魄汗”的含义,历代医家的解释不一,对其理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后世医家对“魄汗”的理解和临床实践,探讨“魄汗”的内涵及临床意义。“魄汗”应解读为一种程度严重的汗出,其强调对精气的耗伤,预后不良。对于汗出久不愈以及大汗淋漓,甚至出现肢体运动异常、感知迟钝、官窍功能障碍等肺魄异常者,治疗当以补益精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魄汗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