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的技术性收缩——从蓝江的发言讲起
1
作者 李科林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艺术是在西学引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和外延的现代概念。“艺”在被挪用和嫁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形式性审美鉴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在中国早期教育中的关于身体的技术性训练。重新解释“艺”所包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 艺术是在西学引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涵和外延的现代概念。“艺”在被挪用和嫁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了来自西方的形式性审美鉴赏,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在中国早期教育中的关于身体的技术性训练。重新解释“艺”所包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为我们反思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传统文化的思考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下载PDF
《初学记》《艺文类聚》比较研究——以“诗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全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6-83,共8页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 《初学记》与《艺文类聚》皆是唐人编纂的经典类书,前辈学者多认为二书是绝无关系的彼此,文章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初学记》之“诗文”题名及排列顺序毫无置疑地受到了《艺文类聚》的影响。再者,《初学记》之“诗文”内容对《艺文类聚》之“诗文”内容的因袭亦是明显,但此因袭绝不是剿袭,二者之“诗文”部分可谓因袭与变革同在、删并与增补共存。总之,《初学记》与《艺文类聚》是关系紧密的两个文本,二者之间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文类聚》 类书 编纂 诗文
下载PDF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小说63部,其中错讹有误的33部。以按语的形式对王仁裕《金华子杂编》等33部小说依次进行考辨,再以列表的形式总结其小说著录失误情况。通过考察可知,顾氏《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的错讹,主要体现为:误...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小说63部,其中错讹有误的33部。以按语的形式对王仁裕《金华子杂编》等33部小说依次进行考辨,再以列表的形式总结其小说著录失误情况。通过考察可知,顾氏《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的错讹,主要体现为:误收、重出、作者有误、书名有误、卷数有误、人书不符、作者不实、作者残阙、著录模糊等。此外,五代著作断代,上限以后梁建立(907)为界,下限则根据作者实际情况,以其所处割据政权归宋的时间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五代史文志》 33部小说 著录错讹
下载PDF
试论《艺文类聚》杂文部录“七”的意义
4
作者 韩志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艺文类聚》是唐初高祖李渊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官修类书,其中收录了很多赋体作品。本文试通过《艺文类聚》杂文部收录七体赋的状况(以汉代为主),从类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七体赋作,探究其收录特点、态度、观念,及其收录七体赋的影响与意... 《艺文类聚》是唐初高祖李渊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官修类书,其中收录了很多赋体作品。本文试通过《艺文类聚》杂文部收录七体赋的状况(以汉代为主),从类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七体赋作,探究其收录特点、态度、观念,及其收录七体赋的影响与意义,挖掘《艺文类聚》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聚》 七体赋 杂文观 意义
下载PDF
“陶艺”词源考
5
作者 李相武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6-21,共6页
时至今日,关于"陶艺"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与外延,在国内还存在诸多争议。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情况推断,出现"陶艺"一词的最早现存文献可能是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的佛山石湾《陶艺花盘行规》,而"陶... 时至今日,关于"陶艺"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与外延,在国内还存在诸多争议。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情况推断,出现"陶艺"一词的最早现存文献可能是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的佛山石湾《陶艺花盘行规》,而"陶艺"一词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乾隆以前。但是,它并没有流传开来,跟目前通用的"陶艺"的观念并不存在明显的承继关系。综合大陆和台湾地区近几十年以来的情况,现在通用的"陶艺"一词及其观念极有可能源自日本的"陶芸",但截至目前尚缺确凿、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源 陶芸
下载PDF
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扁鹊”内容考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净秋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5期385-399,共15页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于子部书,且相关故事均为寓言;世人多以扁鹊设譬作比,借此阐述个人观点。由《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名命名方式出发,可证"扁鹊"实为上古神医之名。有关扁鹊之医书则多为伪托之作,鉴于文献的缺乏,其内容、传播不可确考。司马迁《扁鹊列传》当为扁鹊形象集大成之作,然囿于文献本身的复杂面貌、当时文史不分的史学风尚,以及史迁撰史原则、个人趣味、审美取向,《扁鹊列传》呈现出了内在的矛盾与龃龉、书写上的困境与序列上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 《史记》 《汉书·文志》 传世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