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古汉语中“意”、“译”连用的短语及其与“意译”之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陶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在古汉语中,"意""译"连用必须搭配其他成分(如介词"以")才能组成谓词性短语。"以意译"的字面意思是"根据主观判断进行翻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含义随核心动词"译"的语... 在古汉语中,"意""译"连用必须搭配其他成分(如介词"以")才能组成谓词性短语。"以意译"的字面意思是"根据主观判断进行翻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含义随核心动词"译"的语义引申而发生变化:该短语中的"译"不仅可以表示翻译,还可以表示解释、猜测、演绎等。除了"以意译","意""译"连用的短语还有"随意译"。总的来看,"意译"在古汉语中并未成词,"意"和"译"通常只构成线性关系,但不在同一个语法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以意 随意
下载PDF
作为认知目标与工具的翻译: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下的翻译隐喻
2
作者 李曙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5,共11页
中外有关翻译的理论话语中充满了隐喻,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类为“翻译即X”,另一类为“X即翻译”。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工具对这些翻译隐喻进行分析后发现,前一类隐喻中,翻译是作为目标域概念的认知对象,具有本体论意义;而后一类中,翻译... 中外有关翻译的理论话语中充满了隐喻,可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类为“翻译即X”,另一类为“X即翻译”。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工具对这些翻译隐喻进行分析后发现,前一类隐喻中,翻译是作为目标域概念的认知对象,具有本体论意义;而后一类中,翻译则是作为始源域概念用以识解和表征其他活动的工具,具有方法论意义。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译即易”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翻译最为核心的特征,以之为根隐喻构建出的概念隐喻层级系统,更好地揭示了中外译论中形形色色的翻译隐喻话语背后的认知动因。与此同时,“译即易”这一根隐喻对于翻译核心特征的突显,也为翻译能够作为始源域去识解与表征诸如教育、跨组织知识转移等概念域的动因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即易” 作为目标域的翻 作为始源域的翻
下载PDF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匡正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祥明 亓凤珍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在底本原文移录、断句标点等方面存在不少可商之处,文章择要对其进行辨析纠误。
关键词 《周氏冥通记研究(注篇)》 底本原文移录 断句标点
下载PDF
“译”字四题
4
作者 徐朝友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探究《礼记》“寄”“象”“狄鞮”“译”说,乃古代翻译理论研究应有之题。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四概念少见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研究。对“寄”“象”“狄鞮”“译”四概念进行初步的文献梳理与考证,可以得出四个基本结论:孔颖达“夷狄之语... 探究《礼记》“寄”“象”“狄鞮”“译”说,乃古代翻译理论研究应有之题。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四概念少见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研究。对“寄”“象”“狄鞮”“译”四概念进行初步的文献梳理与考证,可以得出四个基本结论:孔颖达“夷狄之语”说沿袭前人传统;“寄”“译”命名可能颇有渊源;“狄”“的”“敌”三概念一脉相承;因“汉”称“译”说不乏穿凿。这四个基本结论,既深化了对四概念本身的理解与把握,又对现代翻译理论的相关概念提供了新的审视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狄 狄、的、敌
下载PDF
《猓猡译语》彝汉译音资料的讨论及应用举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孔祥卿 聂鹏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8,共8页
《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五种彝语方言与汉语的对译词表。《猓猡译语》代表的彝汉基础方言,《猓一》代表云南会泽一带的彝语,《猓二》代表四川凉山彝语,《猓三》代表四川叙永水潦彝语,《猓四》代表贵州威宁一带的彝语,《猓五... 《猓猡译语》是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五种彝语方言与汉语的对译词表。《猓猡译语》代表的彝汉基础方言,《猓一》代表云南会泽一带的彝语,《猓二》代表四川凉山彝语,《猓三》代表四川叙永水潦彝语,《猓四》代表贵州威宁一带的彝语,《猓五》代表贵州大方一带的彝语。《猓猡译语》用汉字标记彝文的读音,记音汉字的读音不是通语,而是当地通行的西南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猓猡语》 彝汉 彝语 西南官话 历史音变
原文传递
论《易经》英译的“变译”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6,共5页
"变译"是近20年来深受翻译学界关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它强调翻译策略和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变化。在《易经》的翻译中,运用变易的原理,采用"变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译入语中尽可能地保持《易经》原文的音调与... "变译"是近20年来深受翻译学界关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它强调翻译策略和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变化。在《易经》的翻译中,运用变易的原理,采用"变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在译入语中尽可能地保持《易经》原文的音调与用词之美,恰当处理《易经》卦爻辞的押韵、拟声、叠音、重复等汉语言特有的表达习惯,生动再现《易经》卦爻辞的简洁用语和象征比喻,让译入语读者能够尽可能地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易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易 《易经》英 方法和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